本期導讀:河蚌怎樣做好吃?和這個食材一起做成湯,色澤奶白,味道鮮美營養
河蚌,又叫河歪、河蛤蜊、鳥貝、嘎啦、瓦誇,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河流等水底,半埋在泥沙中。河蚌我們都不陌生,一般的河流池塘內都會有,很多朋友童年都吃過河蚌,也在一些地方捉過河蚌,那種記憶與美味伴隨著大家成長,一直到現在仍然有很多人會去菜場購買這種水中美味。河蚌肉對人體有良好的的保健功效,有滋陰平肝、明目防眼疾等作用。
河蚌也可燒、烹、燉、煮等做法。今天分享的做法,是把河蚌肉和豆腐一起做成湯,豆腐的蛋白質含量豐富,而且豆腐蛋白屬完全蛋白,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胺基酸,而且比例也接近人體需要,營養價值較高,豐富的大豆卵磷脂有益於神經、血管、大腦的發育生長,還有補鈣的作用。河蚌和豆腐都是極有營養的食材,兩者搭配,營養更加全面。一道河蚌豆腐湯,蚌肉味美,豆腐滑糯,湯色奶白,湯鮮味濃,實在是不容錯過的美味佳餚。下面分享下這道菜餚的做法:
【河蚌豆腐湯】所需材料:河蚌、豆腐、香菜、油、鹽、蔥、姜、料酒、白胡椒粉、
做法步驟:
1.準備好所需材料,將河蚌先用小刀沿蚌口斜插入三分之一將閉殼肌刮斷,再掰開河蚌將另一側閉殼肌也切斷,這樣就可以把整個河蚌肉取出來了。將內臟去除,留下斧足和外套膜。泥腸顏色發黑,可以用刀剖開將裡面的泥沙洗乾淨。將肉都清理出來後可以加點鹽和醋將肉搓揉一遍。再放水裡漂洗乾淨就可以得到晶瑩剔透的河蚌肉了。注意河蚌腮不要吃,破開河蚌後,裡面有幾條淡黃色的像梳子似的東西就是,應該扔掉。
2.把河蚌肉用擀麵杖或者刀背,把硬的斧足肉的部位多拍幾下把它的肌肉纖維敲松敲懈,這樣,做好後的肉不會硬。這是做河蚌的一個小竅門。
3.把豆腐切成小塊,鍋加水燒開,下入豆腐焯水2-3分鐘,將豆腐撈出瀝淨水分待用,豆腐焯水可以去除豆腥味。
4.鍋加油燒熱,下入蔥花和薑末爆香,再下入河蚌肉煸炒1-2分鐘,淋入料酒翻炒均勻,料酒可以去除河蚌的腥味。
5.淋入熱水,大火燒開,轉小火,煮1個小時,煮至河蚌酥軟,湯色奶白。
6.下入豆腐,繼續煮10分鐘,關火,加入鹽調味。
7.再加入白胡椒粉,攪拌均勻,撒入香菜段即可。
小貼士:把河蚌肉用擀麵杖或者刀背,把硬的斧足肉的部位多拍幾下把它的肌肉纖維敲松敲懈,這樣,做好後的肉不會硬。這是做河蚌的一個小竅門。
新鮮的河蚌,蚌殼蓋是緊密關閉,用手不易掰開,聞之無異臭的腥味,用刀打開蚌殼,內部顏色光亮,肉呈白色;如蚌殼關閉不緊,用手一掰就開 ,有一股腥臭味,肉色灰暗,則是死河蚌,細菌最易繁殖,肉質容易分解產生腐敗物,這種河蚌不能食用。
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讚、收藏、轉發,也歡迎在評論區發表您的看法,或者分享您的做法,歡迎關注:冬至雪夜的小廚,每天都會發布原創家常美食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