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讀偵探小說時到底在讀什麼
米可
地圖。
這是我對標題的回答。
在《相遇》這部小說中,我被一支看不見的筆帶著,同時穿越了三幅地圖。
首先是真相的地圖。有真相,就一定會有假象,而且假象往往披著似是而非的大氅,且從體量上數倍於真相。尋求真相的過程當然是一次智慧和勇氣之旅。在《相遇》中,作者借主人公之口眼,通過大膽假設和綿密的推理,讓讀者頻頻領略智力上的挑戰,並在一次次反轉後恍然大悟。正如山城重慶特殊的地貌特徵一般,城市不僅是向上生長的,也是向下堆疊的。你以為下到了一樓,走出電梯,卻發現崖下仍有千萬家明暗的窗口。《相遇》也具有這種氣質,陷阱不是深藏於地下,而是無形地漂浮在書中字裡行間。若要抵達最隱秘的角落,不僅需要智力,還必須有勇氣作為伴侶,甚至在必要的時候,還得真刀真槍的來一場,才能達到銀瓶乍破水漿進的效果。
其次是人物關係的地圖。誠然如《相遇》這個書名,人與人一旦相遇,必然會有故事發生。我曾多次嘗試為這部小說畫一個人物關係的圖譜,最後都以失敗告終。反思總結,才意識到,在《相遇》中,每個人都是有好幾副面孔,有真有假,有冷有熱,並不能一言以概之。另外,人物之間的關係是極易裂變的,正如那句老話,沒有永遠的朋友(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可在本書中,那三個人——周天樹、李立冬和任鐵圍之間的三角關係是超越利益的,也是超越情節的,像是隧道盡頭的光亮,始終牽著讀者向前進發。
《相遇》 宋尾/著 作家出版社 2020年12月出版 定價:45.00元
最後是人物內心的地圖。從風格上說,《相遇》近於硬漢派偵探小說,主人公周天樹和名偵探馬洛有著相似的氣質。為拯救李立冬,在一方面,周天樹可以把自己的生命看得很輕,不惜將自己置於危險境地,另一方面,周天樹也始終感受著生命的沉重,他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被賦予了第二次生命,如果不能善待它,至少也要頑強活著,如此才能不辜負那些愛自己和自己所愛的人。
當我們在讀偵探小說時,我們到底在讀什麼?是情節,故事,還是那些悚然?我覺得,更重要的是「看見」隱藏在故事裡的那些東西。《相遇》擁有一個堅實的內核,它講述的是一個關於誓言的故事。所有的情節,都是附著在這個「果核」之外的血肉。而所有的地圖,其起點和終點,也都落在「誓言」這兩個字上。這也是合上書頁後,這本書讓我久久不能淡忘的原因。
在這篇小文結尾,我還想到了被我忽略的——美食的地圖。故事裡,男女主人公一次次光顧路邊攤,鑽進犄角旮旯,讓我似乎也「嘗」到了許多特色山城美食。這是帶有煙火氣的一抹亮色。一個好吃之人,亦一定是熱愛生活的。如果有機會去重慶,我一定要帶上這篇美食地圖,好好品嘗一下山城味道。
版面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