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讀書丨米可:我們讀偵探小說時到底在讀什麼

2021-01-08 上遊新聞

我們讀偵探小說時到底在讀什麼

米可

地圖。

這是我對標題的回答。

在《相遇》這部小說中,我被一支看不見的筆帶著,同時穿越了三幅地圖。

首先是真相的地圖。有真相,就一定會有假象,而且假象往往披著似是而非的大氅,且從體量上數倍於真相。尋求真相的過程當然是一次智慧和勇氣之旅。在《相遇》中,作者借主人公之口眼,通過大膽假設和綿密的推理,讓讀者頻頻領略智力上的挑戰,並在一次次反轉後恍然大悟。正如山城重慶特殊的地貌特徵一般,城市不僅是向上生長的,也是向下堆疊的。你以為下到了一樓,走出電梯,卻發現崖下仍有千萬家明暗的窗口。《相遇》也具有這種氣質,陷阱不是深藏於地下,而是無形地漂浮在書中字裡行間。若要抵達最隱秘的角落,不僅需要智力,還必須有勇氣作為伴侶,甚至在必要的時候,還得真刀真槍的來一場,才能達到銀瓶乍破水漿進的效果。

其次是人物關係的地圖。誠然如《相遇》這個書名,人與人一旦相遇,必然會有故事發生。我曾多次嘗試為這部小說畫一個人物關係的圖譜,最後都以失敗告終。反思總結,才意識到,在《相遇》中,每個人都是有好幾副面孔,有真有假,有冷有熱,並不能一言以概之。另外,人物之間的關係是極易裂變的,正如那句老話,沒有永遠的朋友(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可在本書中,那三個人——周天樹、李立冬和任鐵圍之間的三角關係是超越利益的,也是超越情節的,像是隧道盡頭的光亮,始終牽著讀者向前進發。

《相遇》 宋尾/著 作家出版社 2020年12月出版 定價:45.00元

最後是人物內心的地圖。從風格上說,《相遇》近於硬漢派偵探小說,主人公周天樹和名偵探馬洛有著相似的氣質。為拯救李立冬,在一方面,周天樹可以把自己的生命看得很輕,不惜將自己置於危險境地,另一方面,周天樹也始終感受著生命的沉重,他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被賦予了第二次生命,如果不能善待它,至少也要頑強活著,如此才能不辜負那些愛自己和自己所愛的人。

當我們在讀偵探小說時,我們到底在讀什麼?是情節,故事,還是那些悚然?我覺得,更重要的是「看見」隱藏在故事裡的那些東西。《相遇》擁有一個堅實的內核,它講述的是一個關於誓言的故事。所有的情節,都是附著在這個「果核」之外的血肉。而所有的地圖,其起點和終點,也都落在「誓言」這兩個字上。這也是合上書頁後,這本書讓我久久不能淡忘的原因。

在這篇小文結尾,我還想到了被我忽略的——美食的地圖。故事裡,男女主人公一次次光顧路邊攤,鑽進犄角旮旯,讓我似乎也「嘗」到了許多特色山城美食。這是帶有煙火氣的一抹亮色。一個好吃之人,亦一定是熱愛生活的。如果有機會去重慶,我一定要帶上這篇美食地圖,好好品嘗一下山城味道。

版面欣賞

相關焦點

  • 夏日消暑,讀偵探小說吧
    每冊書定價7.3元,據他回憶,小學時囊中羞澀,但每次去上海曹楊的新華書店,總會帶回一本,一晃20年了。  將這10冊薄薄的書放在手旁,突然又勾起了我閱讀推理小說的興趣。夏日炎熱,還有什麼比閱讀推理小說更「消暑」的事呢?
  • 他,17歲寫出偵探小說(圖)
    3歲時的小禹東,已經懂得節約買雪糕的錢,自己去買連環畫。7歲時,家裡陽臺上的幾個編織袋,已經裝滿了他的連環畫。  一天,小禹東在《機器貓》漫畫裡,讀到這樣一句話:「如果戴上福爾摩斯的帽子、拎上福爾摩斯的手杖、叼上福爾摩斯的菸斗,就會擁有福爾摩斯超人的推斷能力。」他感到好奇,福爾摩斯是幹什麼的?他有什麼樣的超人能力呢?
  • 不知道如何讀書?讀了啥也記不住?三個方法幫你實現高效閱讀
    最近很多人問我這樣一個問題:讀書是好,這個道理我們也知道。但問題是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讀書,每每拿起一本書,沒看兩分鐘就跑神。萬物皆可閱讀,那這書究竟要如何去讀呢?我挑戰過年閱百本,嘗試過快速閱讀,也試過細嚼慢咽的閱讀一本書,還試過一本書反覆的讀的那種感覺,所以作為一個有幾年閱讀經驗的人來,簡單分享下我對於閱讀方法的幾點理解。
  • 我們為什麼讀小說
    原創 讀道小組 讀道書單這是讀道FM的第四期,這一期我們為大家請到的是北京師範大學的文學博士、北京工業大學的副教授戴莉,分享的話題是:我們為什麼讀小說。我們到底為什麼讀小說呢?
  • 在讀|趙麗宏:託爾斯泰對莎士比亞的否定讓我震驚
    開欄的話>>>法國哲學家笛卡爾曾經說:「讀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交朋友。」每一本書都是通往新世界的門,每一本好書都帶引我們更好地了解、完善自己。身處大千世界,我們需要為自己營造一個精神「桃源」,讓自己安頓,還有什麼比閱讀書籍更便利實惠的呢?
  • 歐巴馬讀什麼書:塑造總統的書單《聖經》居首
    ,就能多少猜測到他正在思考什麼問題,他會用什麼方法解決問題。他在電話中談了對阿根廷的了解:「大學時曾認真看過博爾赫斯和科塔薩爾的小說,因此非常了解。」歐巴馬提到的博爾赫斯(1899-1986)是阿根廷著名作家,在阿根廷文壇享有很高的地位。他有英國血統,在日內瓦上中學,在劍橋讀大學,掌握英、法、德等多國文字。他的小說常帶異國情調背景,荒誕離奇,充滿幻想,構思奇特,有神秘色彩。
  • 讀什麼?怎樣讀?這樣做,讓孩子度過一個充實而快樂的寒假
    選擇恰當刊物閱讀,快速提高自我2.要知道如何去讀這些作品。很多作品都是經典之作,有的篇幅較長,有的篇幅較短,我們讀的時候對一般章節可以泛讀,精彩部分要精讀,並且做好筆記,寫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讀每部作品的時候,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要懂作品開始的序言部分。對作品有個大體了解,初步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小說是以反映社會生活為中心的,了解了作者的寫作背景,有助於我們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和及其寫作內涵。其次,要抓住小說人物和故事情節。這些作品都是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和環境的描寫來反應社會現實的。
  • 讀書真的越多越好嗎,為什麼感覺有些人越讀越失去天性?
    所有的作者寫書的目的,都是推銷自己的價值觀——不論是詩歌、散文、小說、電影劇本、雜文,歸根到底都是論證結論的議論文,各種體裁的不同,僅僅是論證過程的區別。議論文直接舉例論證,雜文批判進擊,散文語言散淡、潛移默化,小說給你無數種別樣的人生經驗——還是為了告訴你該怎麼做,什麼不該做。
  • 夢見去讀書預示著什麼 女人夢見去讀書是什麼意思
    夢見去讀書預示著什么女人夢見去讀書是什麼意思夢見上學,吉兆,生活會幸福。夢見上學,可能是由於你最近的生活壓力造成的,而在夢中讓你想起了在學校天真的日子。你渴望現實生活能夠像上學時候的日子一樣。
  • 七貓、番茄、米讀等免費閱讀App,如何半年獲千萬級用戶增長?
    在1.0內容付費階段,用戶直接對章節或全本付費,後衍生出可以直接對作者進行打賞,現在市面上大部分網文產品皆為此模式;2.0是時間付費階段,部分廠商創新用戶付費對象,用戶開始對時間進行付費,即全場限時免費看,代表性產品是網易蝸牛閱讀;3.0則為廣告付費階段,以「連尚免費讀書」、「米讀小說」、「七貓免費小說」、「追書神器免費版」等為代表,將平臺內容免費開放給用戶
  • 疫期讀書③丨夏榆:災難之時,以個體記憶抵抗時代的遺忘
    他說,「在災難來臨之時,寫作的意義尤其凸顯。」他的讀書和寫作,並未因疫情而中斷。相反,他每天都在有規律地進行著,從蘇珊·桑塔格、馬可·奧勒留等人的作品中尋找安頓和慰藉,但絕非虛無遁世。他的寫作和思考始終緊貼著現實大地,深具悲憫和關懷。夏榆,作家。現居長春。
  • 散文丨讀書的人生很甜美
    文丨李文剛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行萬裡路,讀的是無字的書,會有「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些事要躬行」之韻味。破萬卷書,讀的是有字的書,也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之奇幻。訪百姓、名士,讀的是有思想的書,還有「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之意境。
  • 推薦你6本好看的偵探小說,每一本都讓你難以抗拒
    偵探推理小說總有一種魅力,情節讓你緊張到窒息,故事走向讓你費腦,讓人難以抗拒。我認為,偵探推理小說擁有吸引力,不僅是因為它的故事情節,更重要的是它一直在尋找真相,或殘忍、或溫情、或無可奈何的各種真相。生活,不就是這樣嗎?
  • 企業家在獄中都讀什麼書?陳九霖讀了6遍《聖經》
    (原標題:世界閱讀日丨企業家在獄中都讀什麼書?)用奧斯卡*王爾德的這句話來形容他們的心情,應該比較契合——「我們都在陰溝裡,但仍有人仰望星空」。處在低谷的人更容易反思,也更需要答案,而獄中的生活比較封閉單調,少了分散注意力的人和事。於是,和王欣一樣,不少有過「監獄經歷」的企業家們,在監獄中或獲得自由後,都喜歡讀書或者開始談讀書的事。今天是世界讀書日,借著這個契機來聊聊在獄中的企業家都讀哪些書。
  • 多讀書,有4個要點,掌握它,學好語文不難
    我們拆解一下,至少有這麼幾個要點:1,要讀的書多,既指書的數量,也指書的品類;2,要大浪淘沙,讀好書,讀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書;3,對真正的好書要多讀,讀懂、讀透、讀通;4,讀書的妙處不僅在讀,更在用,要用書中的領悟來實現某一種目標。或許是解釋當下的困惑,或許是解決眼前的困難。
  • 湃書單|澎湃編輯們在讀的16本書(其實我們是來曬貓的)
    這是澎湃新聞思想新聞中心編輯們的在讀書單,也是喵星人專場——中心裡的鏟屎官們請出各自的主子,來為自己在讀的書代言。因為我們發現,本部門大概是澎湃新聞裡人均擁有貓最多的一個部門。來,與我們一起擼貓,讀書。
  •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演講稿
    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讓我們一起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享受讀書的樂趣。書讓我們找到一個最好的、最忠實的朋友,它永遠不會拋棄你,也不會背叛你。無論我們是在歡樂或痛苦中,還是在寂寞或彷徨時,書總會靜靜地伴在我們的身邊,分享我們的喜悅,撫慰我們的心靈。冰心奶奶所說的讀書好是什麼意思呢?
  • 多讀書、讀好書,高明這位老師的故事值得聽聽!
    但父親的回答是:「哪有什麼秘訣?只是多讀書、讀好書罷了。」蘇燕利回憶,每天天沒亮父親就叫醒他們,開始集體朗讀,白天空閒時,父親也不忘督促兒女練習書法、閱讀書籍。「過去買不起書,我就只能看爸爸從學校帶回來的書刊讀物。」受制於當時的生活條件,蘇燕利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十分刻苦,成了班裡的學霸,每次考試成績常常高居榜首。蘇燕利教導女兒羅曼熒寫毛筆字。
  • 十點讀書丨《明亡清興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十點讀書丨《明亡清興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2020-09-20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止庵發表新書《沽酌集》:「讀書是抵抗孤獨的一種方式」
    當我們談論閱讀時,我們應該討論些什麼?在這個圖書出版式微的時代,閱讀為何依然重要?作家、學者止庵新書《沽酌集》,近日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12月5日,新書發布會在北京三聯韜奮書店·美術館店舉行。止庵與老友史航進行了一場關於閱讀的對談,與到場讀者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