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希阿榮博堪布
節選自 |《前行筆記》「依止上師」—最大的堅毅安忍
當年,米拉日巴尊者經歷重重苦行和等待的煎熬,終於等到上師瑪爾巴尊者向他傳法。得法後,他立即去山洞裡專修。為了減少幹擾,也為堅定自己的決心,他用石頭把洞口砌死,完全與外界隔離開,在狹小的山洞裡夜以繼日修法,因很少起座,即使在冬天蒲團也從沒冷過。這樣一住十一個月,直到上師來詢問修法的進展情況,他仍遲遲捨不得打牆出來,他說,怕一出去,修法中斷了就很難再繼續。
米拉日巴尊者終其一生示現勤苦精進修行。到晚年,他最出眾的弟子之一的岡波巴大師去拜別他,請示上師還有什麼需要特別囑咐的話時,米拉日巴尊者說:「我有一個最深奧的寶貴口訣,但如果說出來傳給別人太可惜了。所以,唉,你去吧。」
於是,岡波巴大師渡過河去,走了一小段路,隱約聽見上師在叫他,便立即又回到上師面前。
米拉日巴尊者對他說:「唉,我這個口訣雖然至為殊勝,有點捨不得傳人,但這個口訣如果連你都不傳,還傳給誰呢?所以我還是現在傳給你吧。」
岡波巴大師歡喜萬分,說道:「那麼我是否要準備一個曼扎作為供養呢?」
米拉日巴尊者說道:「曼扎倒不需要,只要你莫辜負我這個口訣就行了。好,現在你看!」說著,他將衣袍撩起。只見他周身上下都是因多年精進修行而結成的老繭。
他繼續說道:「我再沒有比這更深奧的口訣了。我是經過這樣的勤苦修行,心中才生起功德的,所以你也要以最大的堅毅安忍來修行才好。」
最大的堅毅安忍,
這是米拉日巴尊者捨不得傳人的最深奧口訣!
我們後世的修學者應該把這個牢記於心。不要期待證悟成就和煩惱的解脫會像天上掉餡餅般某一天突然砸中自己。即使令許多人無限嚮往的所謂「頓悟」,也是在常年持之以恆的勤苦修行之後才會到來。而且初學者真不必過分追求開悟,那個不是追求來的。
煩惱去除了便是悟,是做減法,不是做加法,不是在現有的滿心煩惱之外再去實現一個「開悟」的境界。所以不要忽視對治煩惱、清淨業障的修法,也不要把對文字的理解誤認作修行的覺受,把覺受誤認為是證悟。從理解到覺受到證悟的遞進,唯有通過實修才能實現,而實修在哪裡修?就是當下的身語意,除此以外沒有別的著手之處。
常有人愁眉苦臉地跟我說:「煩惱好像很難減輕,怎麼辦呀?」煩惱當然很難減輕,可你有沒有堅持不懈地修行呢?每天二十四小時,你花了幾個小時去憶念、修習佛法?在你的優先事項中,修行排在第幾位?當出現問題、發生狀況的時候,你有幾次是首先想到佛法,用佛陀教予的方法來看待問題、指導自己的行為?如果你很少認真地思考、運用佛法,很少觀察、對治煩惱,煩惱當然很難減輕。這是因果規律。
信佛,歸根結底是信因果。若想得到某種果,就要去種下它的因,並積累緣起。同樣地,自己種的是什麼因,就會有什麼果。懈怠的因,自然結不出成就的果。我們不能越學佛法,越不相信因果,反而覺得凡事都有個什麼竅門捷徑,自己不需努力,求求加持,一切就搞定了。真的沒那麼神奇,佛法不是魔術。
「
有一次,米拉日巴尊者騰身空中,身體由一變多,又由多攝一,或隱沒不現,只聞其聲說法,如是示現種種無量神通。他的弟子賽文惹巴見了,也持一口瓶氣向空中奮力飛去,卻只能做到不沾地行走而已。尊者於是說道:「如果不能像我一樣地對上師竭力承事,對輪迴極生厭離,對眾生普起大悲,對道友作清淨想,對修行精進不懈,那麼要想達成這樣的成就證德和無礙神通是絕不可能的。徒兒們啊,再進一步說吧,你們如果不種這樣的因,就不要期望能得這樣的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