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恭賀他人時,我們總喜歡說「萬事如意」「稱心如意」等詞,為什麼會這樣表達呢?
其實是因為「如意」這個詞潛藏了漢字最樸素的心願——如人心意。
在電視劇或親友贈禮中,我們就常能看到「如意」物件的影子。比如《甄嬛傳》《如懿傳》中,皇帝一般會賞賜玉如意給妃嬪,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而親友互贈,也常有如意形玉佩,用以寄託祝福。
很多家長也會送自己孩子一些吉祥的物件,如「平安符」「文曲牌」「紅腰帶」等,以討個好彩。有些家庭則會送「玉如意」這類的佩飾,求其「隨人心意」之寓意。
01為何玉如意能在眾祥瑞中拔得頭籌?
以靈芝為形,以祥云為狀的如意,其形制本身便包含「吉祥、富貴、好運、喜樂」等美好意象,同時外觀又不失流暢、雅致,可謂是登得大堂,下得小室。
作為古代較為日常的一種手工藝品,製作如意的材質通常有骨、玉、木、銅等,其中又以玉為上品。因為國人向來認為玉通靈性,能養人生氣,所以更樂於製造玉質如意,以期心之所向,盡如人意。
是故人們都偏愛玉如意,而其中心有所求者更甚。唐朝的《酉陽雜俎》中就有說道:
三國時期,孫權偶得一柄玉如意,不知其中天機,便向胡綜請教。胡綜是個有眼色的人,面對孫權的勃勃野心,他掐指一算:「曾經,秦始皇認為金陵這塊地,有天子之氣盤亙,所以在這裡到處夷平山川,埋藏寶物,以震懾王氣。」
王氣歷來都是野心家們翹首以盼的祥瑞之兆,而胡綜一句話就把承載王氣的使命安到了這柄玉如意的頭上,算是說到了孫權的心坎上。依天命之言,孫權名正言順造勢稱雄,為王為帝。而玉如意也自此登上政治舞臺,成為了梟雄們建功立業的精神寄託。
且不論玉如意與王氣之間是否真有合理聯繫,單就故事發生時間而言,即可推測出古人對玉如意的態度。據胡綜之言,玉如意在始皇時期被當作王室珍寶典藏,不難發現,早在秦以前,玉如意就已誕生,並且得到了相當廣泛的社會擁躉。
而幾十年後,孫權的第三子孫和又另闢蹊徑,呈現了玉如意的另一種玩法。晉朝的王嘉曾在《拾遺記》中記載了孫和在月下持如意跳舞,誤傷寵姬鄧夫人的故事。
無獨有偶,南北朝時期,在梁簡文帝蕭綱的筆下,也誕生了「腕動苕花玉,衫隨如意風」這樣的詩句。玉如意極賦美感的造型,再點綴上奇珍異寶,搭配著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讓這種「如意舞」風靡一時。
宋元明時期,玉如意又成為了文人墨客眼中祥瑞的代名詞,宗教的引入,讓這件家常器物更多了幾分脫塵超俗之感。
「絳衣持斧立丹陛,玉皇手中玉如意。雲璈風瑟自宮商,天聲清越非人世。」
——紀夢【宋】錢舜選
「忽夢一老仙,電眸齒如冰。手執玉如意,坐控琴高鯪。」
——讀放翁詩作【宋】方回
「手持如意青芙蓉,兩臉潮紅頭雪白。頭上玉琢冠,身中雲繡衣。」
——御製山水圖歌賜長春真人劉淵然歸南京【明】朱瞻基
雖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國人對神仙的想像卻往往呈現出共同的特徵:鶴髮童顏,手執玉如意,乘雲來,隨風去,不食人間煙火。有了神仙的代言,玉如意的身價自然水漲船高,在人們心中也正式與「祥瑞」二字畫上了等號。
02如意的由來趣說
事實上,擔當「祥瑞」化身並非是「如意」誕生的本意。關於如意的來歷,說法諸多:
一說如意最初是由古代的朝臣上朝時所執的笏演變而來;
一說如意並非出自我國本土,而是隨佛教一起從印度傳入我國的,證據就是古代的菩薩金像常不乏如意的蹤跡,甚至還有些和尚持著雲葉狀的如意,上記經文,用以宣講佛經。
還有一說,最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即「搔杖說」。有史料認為,如意的柄端作手指形,用以搔癢,可如人意,因而得名「如意」。宋人吳曾在《能改齋漫錄》這樣解說:「如意者,古人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削作手指爪,柄可長三尺許,或脊有癢,手不到,用以搔爪,如人之意。」
具體事實如何,由於流傳過程中資料散佚,其來由已不可考。但如意的形制、寓意等元素的發展與演變,卻始終在歷史中佔據重要席位。
03 玉如意的藝術與收藏價值
及到了清朝,如意的實用價值弱化,取而代之的則是審美方面的價值。玉制的如意也作為一種常見的家居陳設走進了王公貴族的廳堂和閨房,成為權力和財富的象徵。
尤其在皇城內,清朝皇帝對於玉如意的喜愛可以稱得上史無前例,當然,這也和當時日趨成熟的玉雕技術有關。
御用的玉如意常刻有龍紋的式樣,除此之外玉如意還常以祥雲紋、靈芝紋為飾,或是雕有石榴、仙桃、葫蘆一類有著吉祥寓意的瓜果,再或是蝙蝠、松鼠一類象徵著多子多福、福壽綿延的奇珍異獸。
據史料記載,每逢皇帝即位、皇后和妃嬪生日、節日及喜慶佳日,大臣們都有向皇帝后妃等敬獻如意的傳統,有時皇帝也會將如意作為賞賜,贈給親近的王公大臣或是來華的外國使臣。
1793年9月14日,乾隆在熱河行宮接見了英國來使馬嘎爾尼,後者單腿下跪,敬上英皇喬治三世贈的珠寶盒,乾隆則以玉如意作為還禮。
從臨街老叟搔癢用的器物,到被世人奉為神明象徵的祥瑞,再然後被帝王將相奉為至寶,玉如意的身世沉浮當真是一段傳奇。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舊式玉如意也不可避免地退出了歷史舞臺,儘管在收藏界,仍不乏為它一擲千金之人。
與此同時,帶有如意元素的玉飾開始受到了市場的青睞,如玉吊墜、玉耳墜、玉胸針等。其中最為出彩的當屬翡翠如意,這也是目前市場上最為流行的玉飾樣式。
祥雲如意的花紋與翠玉的純淨底色相應成趣,若是玉的水頭足了,映著流光,便能呈現出一股『青雲滴翠』的雅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