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動物園說,隨著本市生態環境日益變好,野生動物的蹤跡逐漸變多。近日動物園接連收容救護了4隻貉(hé,就是「一丘之貉」的「貉」),均在居民區附近出沒,包括上海南站附近、虹橋鎮某小區、青浦某小區居民家天井中等。貉是上海土生土長的野生物種,晝伏夜出,食性雜,穴居好打洞,體型短而肥壯介於浣熊和狗之間。提醒市民:若發現小區中有貉、刺蝟、黃鼠狼等野生動物出沒,建議順其自然,不打擾、不餵食。若影響正常生活,可尋求林業部門和民警的幫助。詳↓
貉是上海土生土長的野生物種,晝伏夜出,食性雜,穴居好打洞。體型短而肥壯介於浣熊和狗之間。體色烏棕。吻部白色;四肢短呈黑色;尾巴粗短。臉部有一塊黑色的「海盜似的面罩」。
近期上海動物園接連收容救護了4隻貉,均在居民區附近出沒,包括上海南站附近,虹橋鎮某小區,青浦某小區居民家天井中。6月正值繁殖產仔期,貉爸爸貉媽媽頻繁的外出覓食,由於食物緊缺,覓食範圍逐漸擴大,對周邊居民的生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有小區居民反映,有些貉進入他們家中覓食,甚至與寵物狗寵物貓發生打鬥。此外,正值疫情期間,部分群眾對野生動物多了一份擔憂與恐慌。接到舉報後,在林業部門和民警的幫助下,有4隻貉被上海動物園收容救助。
動物園工作人員、飼養科、獸醫院、檢疫隊共同配合,順利完成4隻處於檢疫隔離期的貉,進行首次疫苗免疫及體檢採血工作。從體型、牙齒生長情況判斷,4隻貉是今年剛出生寶寶,差不多1個半月大。血液報告顯示4隻貉寶寶身體狀況較好、已經逐步適應在上海動物園的飼養環境。
雖然才1個半月大,它們已具有獨立生存的能力,在檢疫隊的籠舍內非常活躍,上躥下跳,胃口也很好。飼養員為貉寶寶準備了豐盛的食物,一日兩餐,早餐有牛奶、熟雞蛋、熟牛肉、窩頭,下午茶有蘋果、香蕉、窩頭、熟雞蛋。在檢疫期間,為保證動物的健康安全,會定時定期對隔離檢疫籠舍進行環境消毒,並進行體內寄生蟲檢查及驅蟲工作。
提醒市民:若發現小區中有貉、刺蝟、黃鼠狼或其他野生動物出沒,可順其自然,不打擾、不餵食。若影響正常生活,可尋求林業部門和民警的幫助。
資料:上海動物園編輯:周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