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男子小區遛狗發現浣熊三口之家?其實是「貉」

2020-11-25 騰訊網

  最近,市民楊先生向看看新聞Knews反映,在小區遛狗時,先後發現了三隻形似浣熊的小動物,期間,還與自家小狗短暫纏鬥。這種動物是否有攻擊性,是否帶有傳染病,會不會影響小區人畜安全,它究竟是什麼動物?

  在松江區華亭公寓小區內, 楊先生告訴記者,他在綠化叢中先後發現三隻灰白色動物,視頻和照片顯示,這種動物與小狗體型相當,面部樣貌頗像小浣熊。

  楊先生:「在禮拜一晚上看到是一個公的,個頭比較大,比我們家狗狗還要大。然後禮拜五的晚上個頭相對小一點,但是也是成年的,類似於雌性的動物。然後我們還發現了一隻小的,類似於出生2個月的貓這樣的動物,跟著它跑。」

  這究竟是什麼動物?出沒在小區附近對周邊居民來說有沒有風險呢?對此,上海動物園的專家判斷,這並不是浣熊,而是貉。成語一丘之貉中的貉就是這種小動物。雖然貉和浣熊都有大大的黑眼圈,但尾巴有明顯的區別。

  上海動物園食肉部門主管助理楊慧強:「浣熊的尾巴是一般是5到6個黑白相間的條紋, 貉沒有條紋,只有尾巴末梢有一點黑的。」

  貉和浣熊原產地不同,屬於不同的科目。 上海動物園的繁育中心就分別有這兩種小動物,只是貉見人就躲了起來,攝像機只拍到它躲在窩中的背影。

  專家表示,野生的貉在上海城市中很少見,但在生態環境好的地方,市民或能在夜晚發現它出沒。目前沒有貉類帶入傳染病源的記載,市民如果偶遇,無須緊張。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李恩蟾、劉嵐 編輯:王珏)

相關焦點

  • 網友發現的「小浣熊」 其實是只「貉」
    網友發現的「小浣熊」 其實是只「貉」1/3「小浣熊」 其實是只「貉」 5月28日上午,網友「迷糊猴兒」發布微博稱,在洪山橋下發現有人在售賣小浣熊,微博發布後,許多網友紛紛留言稱,小浣熊是國家保護動物,需要報警。
  • 「提示」上海小區貉(hé)出沒!偶遇野生動物請這樣做→
    上海動物園說,隨著本市生態環境日益變好,野生動物的蹤跡逐漸變多。近日動物園接連收容救護了4隻貉(hé,就是「一丘之貉」的「貉」),均在居民區附近出沒,包括上海南站附近、虹橋鎮某小區、青浦某小區居民家天井中等。
  • 「貉危機」爆發,上海小區遭遇野生動物「入侵」
    但從2018年開始調查這種小動物開始,他發現,它們可以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找到棲身之地——老小區的地下室和排水管,別墅區的假山和儲藏室,煤氣管道、下水道等等。這種晝伏夜出的動物對人類保持著克制的好奇心,只會遠遠地觀察人類。此前即便偶有貉攻擊人類的傳聞,也很難核實。「理論上,母貉在春天餵養小貉時會有保護幼崽的行為,但如果人類不主動發起攻擊,貉不會咬人。」王放說。
  • 上海一小區野生貉泛濫:是什麼讓膽小的它們攻擊人類?
    類似的事情不僅發生在上海一小區的野生貉身上,也曾發生在城市裡的流浪貓、峨眉山的獼猴和其他一些地區的金絲猴身上。實習記者|田鍾靈幼貉與流浪貓7月下旬,據上海本地媒體報導,上海市松江區米蘭諾貴都小區野生貉數量激增,在60隻到80隻之間,密度超正常小區數倍。
  • 居民小區貉太多,我們應該怎麼做?
    此前有媒體報導,上海松江的米蘭諾貴都小區自2016年起就出現少量貉,近兩年小區居民投餵貓糧,引起貉種群在小區內大量繁殖,甚至引來周邊小區的貉也來覓食。夜間高峰期間,該小區的貉可以達到70-80隻。貉是什麼?
  • 出沒在夜上海的「一丘之貉」
    出沒在夜上海的「一丘之貉」  現代化大都市如何與野生動物共生?復旦學者在研究  您正在看這則報導的時刻,在上海,80臺紅外觸發相機正日夜不停地記錄著野生動物的活動和變化。  「大家都知道『一丘之貉』這個成語,但很多人卻表示根本沒見過『貉』這種動物。調查發現,它們就生活在上海市民的身邊。」據王放團隊統計,上海超過60個小區有貉出沒,它們在長三角地區的南京、蘇州、杭州、無錫等地也都存在。  貉是一種野生犬科動物,比貓、兔略大一點。「貉性情相對溫順,我們做實驗給它們抽血樣、戴頸環時,你按住它的腦袋,它就乖乖配合了。
  • 被小區內餵野貓的貓糧吸引來的大量野生貉,到底是什麼樣的動物
    上新聞最近上海報導了這樣的一則新聞,說是有大量似狗非狗的野生動物出現在上海松江的一個小區內,甚至有夜晚出來散步的居民可能驚擾了它們而被攻擊。因為現在處於疫情期間,大家對於野生動物的恐懼仍然沒有消散,而小區裡的這些野生動物也讓這些居民徒增不少擔心。
  • 上海小區貉出沒,爬天井鬥貓狗?建議順其自然,不打擾不餵食
    本文圖片來自微信公號「上海發布」小區裡,馬路上,如果突然發現有貉、刺蝟、黃鼠狼等野生動物出沒,正確的做法是什麼?近日,上海動物園接連收容救護了4隻貉(hé,即「一丘之貉」的「貉」),均在居民區附近出沒,包括上海南站附近、虹橋鎮某小區、青浦某小區居民家天井中等。貉是上海土生土長的野生物種,晝伏夜出,食性雜,穴居好打洞。體型短而肥壯,介於浣熊和狗之間。體色烏棕,吻部白色,四肢短呈黑色,尾巴粗短。臉部有一塊黑色的「海盜似的面罩」。
  • 本市一些綠化水平較高的小區出現了貉、黃鼬、松鼠等野生動物!
    莘莊春申萬科城小區發現的野生貉 圖片來自上海社區發布 >近期上海動物園接連收容救護了4隻貉,均在居民區附近出沒,包括上海南站附近,虹橋鎮某小區,青浦某小區居民家天井中。
  • 上海松江一小區竟有幾十隻貉 大搖大擺到處跑
    7月22日中午,記者來到米蘭諾貴都,小區裡綠色植物非常多,高低錯落的樹木、灌木、草葉遍布在綠化帶中,每走幾十米,就能在綠化帶裡看到一則溫馨提示:野生動物貉經常出沒,請小心! 記者在小區裡走了一圈,並沒有發現野生貉的蹤跡。 小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白天不是野生貉的活動時間,大家也找不到它們的洞穴,只有夜幕降臨之後,貉才會出來覓食。
  • 上海多個小區發現貉,復旦學者稱野生動物與人距離會更近
    無以為家的動物王放的第一臺相機,是2003年攢了800元買的二手貨,而從北大畢業時,他已經成為國內最優秀的年輕野生動物攝影師之一。在拍攝了滇東南、川西北、神農架深山、高黎貢山等地種種令人驚嘆的物種之後,如今他被城市裡不起眼的貉所吸引。
  • 小區裡有小浣熊出沒?不,它是一隻受驚嚇的貉
    3月6日晚間,一隻不知名的小動物打破了和平區長白某小區的寧靜,大家都在紛紛議論,這是什麼動物?當天19時許,有群眾在小區院內發現一隻不知名的動物,便撥打110報警求助。和平區瀋水灣派出所接到報警後,副所長劉沐晨帶領民警趕到現場,發現是一隻體長約半米、外形類似浣熊的動物,正在小區院內徘徊。民警一邊想辦法控制住小動物,一邊緊急將情況上報分局請求聯繫相關部門。
  • 小熊貓、貉、浣熊……「乾脆麵君」知多少?
    中國國家地理微信公眾號消息,由於童年的一款零食「乾脆麵君」,成為了大家心中的萌獸,棕紅色調、黑眼罩、尾巴環紋,「乾脆麵君」的卡通形象中,小熊貓、貉、浣熊,三種動物的特點似乎都出現了,怎麼才能分清它們呢?
  • 上海一小區發生「人貉衝突」,已誘捕10隻貉逐步放歸野外
    在上海松江的一個小區,有人稱被貉「咬傷」。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王放介紹,在其7月20日拍攝的一段視頻中,十多隻野生幼貉一起搶著吃貓糧,背後還有多隻貉在黑暗中圍觀,眼睛發出亮光。王放認為,該小區的「人貉衝突」是因大規模投餵導致的偶然事件。
  • 大蜀山發現「一丘之貉」 模樣酷似小浣熊
    楊先生拍到的貉。11月11日,合肥市民楊先生在大蜀山拍鳥時偶遇了一隻體型圓潤、渾身烏棕的動物,他立刻按下快門,拍攝了兩張照片。經合肥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理事虞磊辨認,這隻毛茸茸的小傢伙就是貉。轉悠了一圈,沒發現相思鳥,可在安徽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北門的圍牆邊,楊先生卻意外發現了一隻毛茸茸的小傢伙。小傢伙嘴巴尖尖的、眼睛圓圓的,狐狸不像狐狸,狗又不像狗。「它當時走得很慢,停留了大概半分鐘,就竄到玉蘭大道旁邊的灌木叢裡了。」楊先生告訴記者,因為不認識這種動物,他當時並沒有驚動它,只是匆忙中拍攝了兩張照片,打算向專家請教。
  • 上海一小區現大量野生貉,不給吃的就傷人
    來源標題:上海一小區現大量野生貉?還一起搶食貓糧,最新進展來了! 此前有媒體報導,上海松江的米蘭諾貴都小區自2016年起就出現少量貉,近兩年小區居民投餵貓糧
  • 「撞臉」小浣熊!薊州發現的野生貉現在什麼情況!
    「撞臉」小浣熊!薊州發現的野生貉現在什麼情況!與天津八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中國天津盤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 天津梨木臺旅遊有限公司 聯手合作 在薊州區北部山區進行森林生態系統 野生動物紅外監測保護研究 整理監控畫面時 發現了兩隻不常見的
  • 2020夏令熱線·現場目擊|「一丘之貉」住小區,還有居民被咬傷?
    安營紮寨並非偶然周女士提到的「野獸」,有居民說是黃鼠狼、狗獾,還有人猜測是狸貓,其實是上海土生土長的野生物種——貉,「一丘之貉」的貉。它們晝伏夜出,食性雜、穴居。周女士等50個居民成立了一個「小區的貉解決群」,7月10日發布了曹小姐被咬傷的照片和疫苗注射記錄,引起不少居民擔憂。
  • 貉,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可千萬別把它和浣熊給搞混了!
    「一丘之貉」,這個成語,說的是同一山丘上的貉,品性都差不多。這句成語出自《漢書》,是漢朝一個叫楊惲的人,說出來的。可見,早在漢朝,就有「貉」這種動物了。由於一些漫畫、動畫作品的火熱,讓浣熊出現在人們視線的頻次很多。所以很多人一看到那張憨憨的臉,就能認出這動物是浣熊了。貉的名氣小多了,所以臉型相似的它,只能被人們誤認了。2.「不同之處!」
  • 男子當街販賣「野生貉」 好心人買來放生發現是飼養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本報3月27日訊 近段時間,長沙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接到十多起與「野生」貉有關的救助事件,被送到省動物救助中心的貉數量也是非常多。為什麼長沙猛然出現這麼多貉?它們從哪裡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