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中國野貓放在非洲,它們會被團滅,還是會成為入侵物種?

2020-12-04 鍾銘聊科學

其實非洲存在著野貓,早在13萬年前,就有一小部分貓從野貓中分離出來,演化成為了非洲野貓,並且一直生活至今,所以野貓在非洲草原上是可以活下去的。

那如果把中國境內的土生小貓放到非洲去,它們是否會活下來呢?

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當生物遠離棲息地並換一個新的環境是否能夠存活下去。其實能夠存活的關鍵因素要看這三個方面:能量、天敵、環境。

如果滿足了這三個方面,那麼該生物就可以在這裡生活,並且生活的很好;如果沒有滿足這三個方面,那麼該生物將會被淘汰。

能量因素

對於所有的生物來說,想要活下去必須要有穩定並且可持續的能量來源,這一點對於中國野貓也至關重要。

中國境內的野貓也是貓科動物,貓科動物由於喪失了甜味基因,所以不吃植物,只吃肉類。對於野貓來說,主要食物是小型哺乳動物,但也經常捕食鳥類、爬蟲類、兩棲類以及昆蟲,食物來源非常廣泛。

雖然非洲氣候有旱季和雨季之分,但是小型哺乳動物幾乎不會在旱季遷移,對於野貓來說能量比較穩定。

但是,中國野貓想要在非洲長久的生存下去,需要與非洲野貓展開能量競爭,非洲野貓的體型和中國野貓差不多大,但它們野外生存經驗更豐富,很可能會比中國野貓更容易尋找到獵物。

除此之外,一些大型食肉鳥類、蛇等生物也和它們存在部分能量競爭,由此可見中國野貓想要在非洲草原生活下去困難重重。

天敵因素

貓的天敵比較少,但非洲草原上剛好存在,一些大型食肉鳥類不僅和它們存在能量競爭,還直接威脅著它們的數量。

比如:非洲鹰鵰,它們不僅捕獵野兔、野雞和嚙齒類動物,也捕獲貓,偶爾還吃小鳥和魚。因此即使野貓可以在非洲生活下來,也不會成為入侵生物。

但在澳大利亞地區野貓成為了入侵生物,因為野貓的存在,導致當地鳥類數量急劇減少,甚至有些鳥類面臨滅絕危機。

之所以貓咪會登陸澳大利亞,有一部分和澳大利亞野兔有關。由於澳大利亞地區野兔泛濫,有人試圖通過引進野貓來消滅野兔,然而野貓對行動敏捷,奔跑速度快的兔子並不感興趣,反而去吃當地笨拙的鳥類。

由於澳大利亞地區缺乏大型食肉動物,所以當地的鳥類敏捷性不高,很容易被野貓抓獲。當地的人為了保護環境,曾經組織過消滅野貓,但遭到愛貓人士反對。儘管如此,在一些村莊,貓仍是不受歡迎的物種,一旦主人沒有管好自家的貓,別人有權將它們消滅。

環境因素

一旦某個生物離開自己的棲息地之後,會面臨的是當地的環境制約,比如:生活在溫暖地區的蛇無法在寒冷的地區生活;生活在北極的熊在環境較熱的地區也表現出異常反應。

目前來看,貓的適應能力很強,除了極寒之地,全世界幾乎有貓的分布,因此貓即使在非洲也可以生存的很好。

生物入侵

其實,無論是哪種貓被放在非洲草原,都不會對非洲草原產生太大的影響,這是因為非洲生態鏈中本來就有貓。

生物入侵是指原本該地沒有該生物的生態位,當該生物突然闖入這個生態鏈時,如果能夠適應環境、並且沒有天敵影響,那麼它會對該地的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比如:野兔在我國受猞猁、老鷹等天敵的影響,數量沒有太大變化,但由於澳洲缺乏野兔的天敵,再加上野兔能夠適應澳大利亞的環境,所以野兔在澳大利亞地區才會數量失控,成為入侵生物。

但如果是澳洲的考拉到了我國,則夠不成入侵生物。首先是因為考拉只吃桉樹葉子,而我國桉樹林較少,所以考拉的能量來源會受到限制,一旦考拉數量達到桉樹林能夠承載的數量,該地區的考拉就會面臨食物競爭,競爭失敗的生物很可能會因此死亡。

再加上考拉行動速度較慢,很容易被大型食肉動物捕食,比如:狼。這意味著考拉的數量不僅受能量制約,還受天敵制約。因此考拉即使離開原生態鏈,也不會對其他地區環境產生威脅。

類似於考拉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所以,並不是只要生物離開原食物鏈,就會成為生物入侵品種。

總結

判斷生物在一個陌生環境能夠存活下來,只要判斷當地有沒有它們的食物、天敵、以及當地環境能夠適宜該生物生存。

相關焦點

  • 當中國土貓入侵非洲,它們是會團滅,還是會成為新物種?
    可能一些朋友會說,是布偶貓、折耳貓等等,可實際上,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就是土貓,在全世界各個國家,土貓的數量超過6億隻,當然,因為所在的國家不同,所以,命名也不同,比方說在中國,土貓就被稱作「中華田園貓」,說起來,土貓是一種非常可愛的生物,它們十分的溫順,而且很好養。那麼,如果說有一天,土貓作為外來物種入侵到了其它國家,會不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呢?
  • 如果老虎物種入侵了非洲會怎樣?
    別說獅子了,就是非洲二哥鬣狗的掏肛大法,老虎都頂不住。再說老虎到了非洲如何生存的話題,老虎體型龐大,奔跑速度一般,捕獵主要依靠偷襲,在非洲草原上,老虎不太容易隱蔽,所以不能在很靠近獵物的情況下,也就發揮不了偷襲的作用。參考獅子捕獵,是依靠完美的團隊協作完成的。非洲那些食草動物都非常善於奔跑,以老虎的單獨捕獵水平,無法依靠偷襲,速度又跟不上,所以應該是很快就會餓死。
  • 如果把成群野貓放在非洲草原,能否活下去呢?網友:簡直是天堂
    非洲野貓是原產於非洲、西亞和中亞、印度北部和中國西部的野貓物種。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的地位最不受關注的是貓科動物,在評估時,該物種還將非洲野貓列為一個亞種。所以不用將成群野貓放到非洲大草原,這裡的野貓夠多了。非洲野貓在近東首次被馴化,是家貓的祖先。在賽普勒斯,一隻非洲野貓被發現在新石器時代前新石器時代人類居住區希盧羅坎博斯的一個墓地裡,旁邊有一具人類骨骼。
  • 牛蛙、小龍蝦都是外來入侵物種,它們會造成本土物種的滅絕嗎?
    先說兩種常見的外來入侵物種:牛蛙和小龍蝦。我們所吃的牛蛙和小龍蝦都是人工飼養的,放到野外,它們的危害不容小覷。小龍蝦原產美洲,進入我國幾十年的時間,它繁殖快,食性廣,喜歡鑽洞,要麼破壞農田,要麼造成潰堤,鉗子還會把水稻夾斷,對農業極其不利。
  • 「入侵物種」大都泛濫成災,有沒有入侵失敗的物種?
    在其中有幾個關鍵的點,第一個就是並不是國外的物種來到我國才算入侵物種,即使在同一國家內,一些區域性分布的物種去到新的野生環境中,並且成功的存活下來,就算是入侵物種。第二個就是入侵物種不一定是人為的,有些自然現象也會推動物種的入侵,比如鳥可以將一些區域性分布的魚的卵帶到新的野生環境下,風也可以把一些區域性分布的植物種子帶到其他沒有分布的地區等等。
  • 那些打敗中國吃貨的外來入侵物種!
    一說起外來入侵物種,大家肯定回想起小龍蝦。小龍蝦作為外來入侵物種可以說是失敗的,在中國它本來是可以成為一霸的,但是因為其鮮美的肉質加上各種美味做法,被我大吃貨帝國的吃貨們給吃到需要人工養殖的地步了,可以說在外來入侵物種當中是相當的丟臉。
  • 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食人魚非洲大蝸牛等引關注
    但因缺乏有效的防控手段,今後我國將面臨更為嚴峻的外來物種入侵形勢。  外來物種「入侵」全國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最近在陝西、廣西、浙江等多地採訪了解到,近年來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加深,我國業已成為遭受生物入侵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恐怖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從非洲一路蔓延到了世界各地
    除了這五個亞種以外,另有一個變種就是白玉蝸牛,這種大蝸牛是非洲蝸牛的白化種,因為潔白無瑕具有一定的觀賞性,所以也常被當做寵物來養。事實上除了白玉蝸牛以外,其他的非洲大蝸牛亞種統統都被我國化為了「外來入侵物種」,並且它們也是危害最嚴重的十六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
  • 單一物種泛濫成災是自然界的災難,澳洲滅殺野貓給我們的啟發
    當地政府嘗試了各種方法,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用了相當長的時間,一次次的滅殺,終於將其控制。從而挽救了當地人和其它物種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從關愛其它生命的角度去看,數以億計的可愛野兔被屠殺,是多麼殘忍的事情,可在面臨人類和其它生命受到危害時,再抱著關愛生命的理念去任其發展,其代價是人類和其它生命的滅絕。
  • 外來入侵物種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入侵的外來物種可能會破壞景觀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摧毀生態系統,危害動植物多樣性,影響遺傳多樣性。 入侵我國的外來有害生物達到544種,其中危害嚴重的達100多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入侵物種中,入侵中國的就有50餘種。我國每年因此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
  • 野貓與家貓有什麼區別?它們是如何生存的?
    但是,野貓則不同,它們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以及非洲大陸的野生環境下,比如人跡罕至的草原、森林等地,它們極少進入人類的居住地內。家貓與野貓的區別二:習性。但是野貓就不同了,它與其他野生貓科動物一樣(獅子除外)都是典型的獨居動物,並且野貓有著很強的領地意識,對於入侵領地的其他野貓,它們是必有一戰的。一般情況下,一隻野貓的領地範圍在3-4平方公裡左右,它們對於入侵領地的一切動物都有攻擊性。
  • 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專家建議最好不要觸碰,更不要食用
    非洲大蝸牛是中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對蔬菜等農作物危害極大,系中國國家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它們會進行閉關,在外殼口分泌一種類似蠟一樣的東西,封住殼口,在裡面能堅持數月。
  • 把100頭東北虎放在非洲大草原,100年後會發生什麼
    在非洲大草原上馳騁的大型貓科動物有獅子、花豹和獵豹,這三種動物都屬於頂級的獵食者了,但是非洲大草原上並沒有老虎的身影,更不用說生活在寒冷地帶的東北虎了。如果把100隻東北虎放到非洲大草原上,它們會生活的如魚得水還是水土不服哪?我們往下分析一下。
  • 660多種物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
    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 澳洲200萬隻野貓被判「死刑」,是史上最強的滅貓令,場面盛大
    也就有了現在的外來入侵動物,物種入侵是人類面臨的一大生物難題。甚至於入侵的地區沒有任何天敵,就肆無忌憚的繁衍後代。時間長了也會給當地帶來很多麻煩,甚至於其他生物都會受到威脅。中國入侵最厲害的動物就是小龍蝦,但並沒有入侵成功。強勢的入侵沒多長時間就成了我們的盤中餐,甚至於現在吃的都快要瀕危了。
  • 繼非洲大蝸牛之後,又有物種入侵美國,它快造成另一物種滅絕了
    除此之外,生物入侵的情況也時有發生。當人類製造出火車、飛機這些克服長遠距離問題的交通用具之後,一個地區的人開始走向其他的地區,跟隨著他們的是一些屬於原住地的生物。如果這些外來物種到了新地方後快速地融入當地的新環境,那麼它們基本就很難被清除掉了。再加上有些外來物種在新地方缺乏天敵克制,從而釀成了生物入侵的悲劇。
  • 非洲大蝸牛多可怕?物種入侵的另類,水泥都能吃,國人也無可奈何
    人類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讓物種入侵也變成各個國家的首要生態問題。從牛蛙到小龍蝦,很多入侵物種都紛紛走上餐桌,非洲大蝸牛當然也不例外。不過,這種來自非洲的入侵物種,不僅沒有成功走上餐桌,還讓各國深受傷害。和嚇哭眾多北方漢子的南方大號蟑螂一樣,非洲大蝸牛也是蝸牛家族的巨型產品。
  • 非洲「鬍子魚」入侵中國,泛濫成災,吃貨卻視而不見
    魚在中國,不僅是一道味道鮮美的美食佳餚,而且還被賦予了了「年年有餘」的吉祥含義,所以一直備受眾多中國人的喜歡,不管是逢年過節還是家常烹飪的時候,都喜歡在餐桌上準備一盤魚肉,可是有一種魚卻在中國泛濫成災,卻沒有人願意吃它。
  • 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半月談」(ID:banyuetan-weixin)】 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 這一物種成功入侵中國,中國吃貨:不敢吃啊!
    物種入侵是現今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感到頭疼的一個問題。隨著全球化的概念深入人心,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也是十分的頻繁,而有一些生物往往會跟隨著輪船或者是貨櫃等貨物運往到其他國家,從而在該國造成泛濫。最典型的就是澳洲野兔事件以及美國的亞洲鯉魚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