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蝶戀花·春景》,一首寫給多情人的詩!

2021-01-08 欣喜面對波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賞析:

最是人間四月天,有呢喃梁燕繞宅飛,碧水清淺映粉牆,一位豆蔻年華的女子,正和女伴在牆內嬉笑,鞦韆,最美的畫面,翩若驚鴻,長裙飄飄,面若桃李,粉腮含春!

那一定是個愛笑的女子吧,清脆的笑聲爬過矮矮的圍牆,觸動了牆外過路男子的心弦,柔柔的陽光微醺,連柳絮也軟的沒有一絲力氣!

少女的笑聲漸漸遠去,姑娘啊,你為何要擾亂行人的心?有緣千裡來相會,為何一道圍牆,阻斷了最近的距離,走,心有不甘,留,徒然無果,猶豫中,幾多埋怨,幾多無奈!

但春天實在是太美了,男子不知道是因為美景而情思滌蕩,還是因佳人而觸景起情,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悵然轉身,一切終將釋懷,不是嗎?又會遇到一個明媚的春天,在那個春天裡,依然是草長鶯飛,依然是佳人有約!

一念喜,一念悲,這多情的春天啊,你撫平了詩人新鮮的疼痛!

相關焦點

  • 蘇東坡一首《蝶戀花.春景》,佳人彈唱,未語淚先流
    然而,在漫長且又短暫的人生歷程中,我們的大才子蘇東坡被自己的一首《蝶戀花.春景》,感動了大半生。因此,他紅顏知己王朝雲常常給他彈唱這首詞。詞的全文是: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這首詞成為蘇東坡青春年少時的一段美好記憶和寫照,那是一段多麼美好的時光啊!
  • 讀一首詩,開啟三月春天!
    10句描寫春天古詩詞,讀一首詩,開啟三月春天。1.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宋·蘇軾《蝶戀花·春景》。柳枝上的花絮被風吹得越來越少,然而天涯地角廣闊得很,哪裡沒有芳香青嫩的花草呢!這句詩描寫出了江南的春意盎然景色。4.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宋·蘇軾《蝶戀花·春景》。圍牆裡面少女正在蕩鞦韆,圍牆外面是一條路;少女玩得高興發出清脆的笑聲,牆外一個行人聽得出神。5.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陸遊《釵頭鳳》。春景如舊,可是人卻白白的消瘦,眼淚洗去了臉上的胭紅,將那薄薄的手帕都溼透了。
  • 蘇軾本人最喜歡的一首詞,寫出春景的美妙和動人的佳人,成為佳作
    古典詩詞研究專家葉嘉瑩說:蘇軾是完成了自己的一個人。因為完成了自己,蘇軾具有完整飽滿的人格,作為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蘇軾既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開闊粗獷,也有「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的細膩婉約,既有「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樂天,也有「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的深情哀傷。
  • 蘇軾顛覆形象的一首詩,獄中寫給弟弟,悽惶不已,自比小鹿和小雞
    譬如蘇軾之有朝雲,司馬相如之有卓文君,都是千古流傳的佳話。古代的悼亡詩也是愛情詩的一大類,抒發古人們對於逝去妻子的悼念。然而,這三種不同的關係之間,也是可以相互組合的,比如蘇軾。蘇軾父親為蘇洵,弟弟為蘇轍,三人都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中,可謂一家之盛世。蘇軾與弟弟年紀相差本不大,進入仕途的時間也相同,所以面對人生中的一切事情都可以相互照應著。
  • 一歌姬向蘇軾敬酒,他一見鍾情,當場寫下一首求愛詩,驚豔千年
    人人心中都住著一個蘇軾這話說的沒錯,蘇軾豁達樂觀,他的詩詞總是能帶給人一種力量,同時,人們也說蘇軾是一個「不正經」的詩人。蘇軾結婚當天,他寫了個洞房詩,蘇軾的妻子是王弗,在他們新婚時,他曾借鑑前人的詩句,將妻子誇得天上有地下無。
  • 蘇軾《蝶戀花春景》:牆裡佳人笑
    這首詩的作者是蘇軾,蘇軾除了寫豪放風格的詞以外,還寫了大量的婉約詞,這首婉約詞我第一遍讀就心生歡喜,雖然這首詞流露出傷感之情,但這首詞表達了詞人的一段心理歷程,讀來讓人回味無窮。大多數人可能會比較喜歡「天涯何處無芳草」這句。但我最喜歡的是「牆裡鞦韆牆外道。
  • 蘇軾寫了一首「口吃」詩,能一次讀通順的人,考普通話絕沒問題
    900多年前,大詩人蘇軾就曾寫過一首「繞口令詩」,目的是為了幫助他的一位口吃朋友,專門寫給他來練習,這首「繞口令詩」叫做《西山戲題武昌王居士》,大家不妨來試試看能不能一口氣讀完!
  • 兩首經典宋詩,一首寫春景,一首寫秋景,第一首作者一詩封神!
    在諸如辛棄疾這樣的「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詞風盛行之下,也有不少的經典宋詩出現,比如我們今天要欣賞的第一首宋詩就是其中的一首。這首詩的作者是南宋的一位僧人,名叫志南。他的生平資料已無記載。他憑藉著這一首詩而一詩封神,被後人皆知。那麼我們就先來欣賞一下南宋志南僧人的這一首《絕句》吧!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宋代:志南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 蘇軾與眾不同的一首送別詩,沒有酒也沒有錢,讀後卻讓人很感動!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武昌酌菩薩泉送王子立》,便是北宋著名詩人蘇軾與眾不同的一首送別詩。它是蘇軾在武昌送別侄女婿王子立時,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與其他送別詩設酒餞別不同的是,蘇軾在這首詩中,明確表示自己沒有酒也沒有錢。於是他便以菩薩泉水代酒,來送別侄女婿,進而抒發自己的離別之情。雖然蘇軾囊中羞澀,無錢買酒,但這並不妨礙他表達自己的真情。
  • 歐陽修的一首詩,句句充滿哲理,堪稱千古名句,遺憾的是少有人知
    如果不是蘇軾光芒太盛,後來居上,文壇泰鬥歐陽修必會穩坐北宋文壇第一交椅。雖然後來蘇軾代替歐陽修舉起了文壇的大旗,但絲毫撼動不了歐陽修對大宋乃至整個文學史的影響力。單憑「唐宋八大家」宋代六人中除他之外五人均出自他的門下,就可以自豪一輩子。
  • 蘇軾特有趣的一首詩,描寫洞房花燭夜,讀後成年人忍不住會心一笑
    古代詩人在交往過程中,往往會寫一些詩互贈,以聯絡彼此的情誼。而在贈詩中,有一種詩往往是詩人抱著開玩笑的目的寫出來的,這便是戲贈詩。雖然說是開玩笑,其實是表現了至交之間的真情實話。戲贈詩,一般語言詼諧幽默,讀起來相對於傳統詩作要更為有趣。比如,蘇軾的詩作《戲贈張先》。
  • 蘇軾「洞房」時寫下一首詩,不料卻成為千古絕唱,讀完讓人臉紅
    詩歌可以說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載體,在我國古代有很多人,用詩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尤其是在唐宋時期,出現過很多有名的詩人。我國之所以被稱為「文明古國」,是因為我國具有悠久的文化傳承,詩歌便是其中之一,無論是那種詩歌都會傳誦千古。
  • 蘇軾最「俗」的一首詩,卻寫出一個最雅的千古名句,堪稱誇人典範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蘇軾加一篇安慰世人之作,這是他最仗義的一首詩,為了鼓勵即將要參加科考的落魄友人,他可謂煞費苦心。全詩感情真摯,大俗大雅中見真性情,其中7個字千古名句,堪稱誇人典範。《和董傳留別》北宋.蘇軾麤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溼字如鴉。
  • 在蘇軾結婚那天,他寫了一首新房詩,不料卻這個名字流傳了幾千年
    從夢中醒來後,他仍然掩飾不住悲傷,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年的悼念詩。蘇東坡自幼成名,20歲考入科舉,他的散文、詩歌、詞、賦都很成功,而且他還擅長書法和繪畫,他被稱為文學藝術史上的通才。有人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蘇軾。
  • 蘇軾「洞房」時寫下的一首詩,讀完讓人臉紅,卻成千古絕唱
    不可否認,蘇軾的曠世才華是上天賜予他的禮物,常人可望而不可即。剛滿20歲,他參加「千年科舉第一榜」,於眾多大文豪中一枝獨秀。一出場,便驚豔了整個中國,難怪歐陽修感嘆:「三十年後沒有人會談起我了」。殊不知,他的千古奇才,更多的源於後天的努力。蘇軾說:「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 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詩,形容人生是「應似飛鴻踏雪泥」,寫得妙
    1061年,也就是宋仁宗嘉祐六年,蘇軾與弟弟蘇轍一起參加「制科」考試,連名並中。仁宗皇帝非常高興,認為自己給子孫找了兩位好宰相。歐陽修也感嘆:「自前未有,盛事,盛事。」這一年,蘇軾被授予大理評事、鳳翔府籤判,十一月赴任。在赴任途中寫了給弟弟子由的詩《和子由澠池懷舊》。原詩如下: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 蘇軾臨死前,給兒子留下一首詩,首尾兩句相同,卻被後世奉為經典
    蘇軾臨死前,給兒子留下一首詩,首尾兩句相同,卻被後世奉為經典宋代詞壇曾經湧現出無數名人名家,其中,蘇軾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人,即使在如今的現代社會,他依然能夠「圈粉無數」。這主要是因為蘇軾生性樂觀豁達,一言一行總是能夠出人意料。最難得的是,蘇軾總是能夠在人生的不同境遇中,靈活的切換自己的身份,並且樂在其中。
  • 王朝雲去世之後,為什麼蘇軾就再也沒唱《蝶戀花》?
    王朝雲和蘇軾有一段患難之間見真情的故事,王朝雲在蘇軾最為艱難的時候,一直陪在他的左右。王朝雲和蘇軾在婚姻生活裡舉案齊眉並產下一子生了個兒子叫蘇遁,從王朝雲和蘇軾前往南京的過程當中,他們的兒子蘇遁過早的夭折了。王朝雲跟著蘇軾患難與共。
  • 蘇軾一首很有趣的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充滿哲理
    蘇軾的名氣很大,才華也是無人能及,他不僅詩寫得好,詞更是一絕,另外在書畫方面還有著極高的造詣,入選了唐宋八大家,同時也是北宋最具有創造的大文豪,千百年來人們極為推崇蘇軾。北宋雖然有很多的文人被貶過,可是蘇軾的人生之路走得最為艱辛,貶得最遠,也受到了最為沉痛的打擊,這也使得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也自然是與眾不同,以這首《洗兒詩》來說,那就是一首看似很普通,但是充滿了哲理的精品之作,通篇用一種調侃的口吻來描寫,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從而寫下了對於人生的感悟。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