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機場驅鳥 先用DNA鑑定

2020-11-23 央視網

首都機場驅鳥 先用DNA鑑定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17日 23:32 來源:

來源:北京青年報

  本報記者報導 一架航班左翼上的不明血跡引來了首都機場驅鳥新舉措———日前,首都機場股份公司飛行區管理部門已將鳥的血液和殘骸採樣工作納入鳥擊事件調查程序中,逐步建立首都機場鳥類DNA鑑定圖庫,通過鑑定結果鑑別鳥的種類,有針對性地制定防範措施,確保航空器的安全。

  據工作人員介紹,今年3月27日,東方航空公司的MU5173航班進行例行檢查時,發現飛機左襟翼前緣有一淺顯凹處,周圍有一攤殷紅血跡,機翼上還掛著一隻鳥的殘骸和幾片羽毛。該班機機長說整個飛行過程沒發現任何鳥情,也沒有感覺到鳥擊情況的發生。隨後,飛行區管理部門對跑道進行了巡視,但沒有發現「可疑」鳥類和異物。

  在一名北京師範大學顧問的建議下,首都機場委託北京師範大學生物實驗室對當日採集的鳥的血液和殘骸進行DNA鑑定。

  經實驗鑑定,確認發生鳥擊事件的「罪魁禍首」為鳳頭麥雞。

  根據此種鳥的生活習性,在確保鳥類自身安全的情況下,首都機場採取了草坪平整碾壓、鳥聲驅趕、槍擊威懾驅趕等措施,取得了較好的防範效果。

責編:張建

相關焦點

  • 首都機場建成民航業內首個鳥類DNA鑑定實驗室
    ,降低鳥類撞擊航空器事件發生概率,首都機場於近期建成了民航業內首個鳥類DNA鑑定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並通過不斷完善軟硬體設備設施,使實驗室形成規模,並已初步具備自主實驗條件。該實驗室不僅為打破常規機場依託專業機構進行鳥種鑑定的慣例開創了道路,同時還加快了行業科技創新的步伐、填補了業內空白。 據悉,首都機場鳥類DNA鑑定實驗室的建築面積約80平方米,並按照國家生物實驗室建設標準中潔淨級別等安全指標分為更衣區、標本接收區、試劑準備及標本製備區、擴增及產物分析區、生物隔離區等5個單獨工作區,並由兩條緩衝走廊將其相連,保證了各區域的分隔獨立。
  • 鷹隼展翅 跑繩驅鳥|慄翅鷹|隋國輝|機場|首都機場
    12月13日,首都國際機場,執行完驅鳥任務後,技師為慄翅鷹餵食補充體力。在與飛機飛行高度可錯開的區域,技師可用掄餌的方式讓鷹隼驅鳥。技師會給鷹隼戴上能遮住眼睛的小帽子,可以迅速讓它們安靜下來。每隻參加驅鳥工作的鷹隼都有特定的編號。首都國際機場內設有鳥類DNA鑑定實驗室。
  • 鳥擊事件數量上升,首都機場首用鷹隼驅鳥
    但是如果將其加以訓練,充分發揮鷹、隼作為鳥類食物鏈頂端的特點,它們就成了機場的驅鳥「大師」。針對近期鳥擊事件增多的情況,鷹隼「驅鳥員」開始在首都機場「上崗」。驅鳥技師用「掄餌」的方式讓獵隼盤飛驅鳥。攝影/新京報記者 陶冉日前,記者在首都機場飛行區管理部鳥擊防範模塊就看到3位特殊的「驅鳥員」,它們分別為慄翅鷹、雀鷹和獵隼。休息時,它們被戴上可以遮住眼睛的小帽子。
  • 北京首都機場「驅鳥王」換上中國芯
    [b]「中國」芯可擦寫[/b]  近日,經過改造後裝入「中國晶片」的驅鳥王在首都機場調試使用。場務隊驅鳥班的驅鳥員隋國輝告訴記者,晶片中錄製了經常出沒於首都機場周邊的139種鳥兒的叫聲,這「換芯」措施是為了改進洋設備驅鳥效果不理想做出的嘗試。
  • 為飛機保駕護航 首都機場在國內率先使用鷹隼驅鳥
    因此,民航管理部門用「形勢嚴峻」來表述這一現狀,並做出專項部署,要求各機場高度重視鳥擊防範,充分認識到鳥擊對飛行安全,特別是航空器起降階段安全的重大影響,以最高標準做好鳥擊防範。鷹、隼對於飛機飛行本來是一個危險源,它們身形較大,而且飛得很高。但是如果將其加以訓練,充分發揮鷹、隼作為鳥類食物鏈頂端的特點,它們就成了機場的「驅鳥專家」。
  • 首都機場防鳥撞機 驅鳥設備千奇百怪
    日前,首都機場發布今年的第一份防範鳥類的航行通告,提醒機組防止鳥擊。隨著春季的到來,機場防鳥的工作愈發緊張起來。機場多達500多套各類驅鳥設備也在各自崗位各顯神通。近日,首都機場發布了今年的第一份防範鳥類的航行通告,提醒機組等重點防範烏鴉、野鴨等危險鳥種,尤其是正遷徙回來的夜鷺。
  • 首都機場發通告防鳥撞機 驅鳥設備千奇百怪(圖)
    日前,首都機場發布今年的第一份防範鳥類的航行通告,提醒機組防止鳥擊。隨著春季的到來,機場防鳥的工作愈發緊張起來。機場多達500多套各類驅鳥設備也在各自崗位各顯神通。  近日,首都機場發布了今年的第一份防範鳥類的航行通告,提醒機組等重點防範烏鴉、野鴨等危險鳥種,尤其是正遷徙回來的夜鷺。
  • 首都機場開展鳥類DNA鑑定實驗技術培訓工作側記
    在鳥擊航空器事件發生後,首都機場通過第一時間對採集到的鳥擊殘留物進行鳥種鑑定實驗,可分析得出需重點防範的鳥種,有利於有效防止或減少該類鳥擊航空器事件的發生頻次。為了掌握鳥類DNA鑑定這一核心技術,首都機場多次走進科研院所和相關實驗基地取經,並同步於今年年初啟動了生物實驗室建設項目,為孕育一批鳥類DNA鑑定專業技術人員提供了重要保障。
  • 天敵、聲音、視覺多種驅鳥法 首都機場嚴防鳥擊航班
    2019年12月13日,驅鳥員採用「跑繩驅鳥法」讓慄翅鷹在可控的範圍內進行驅鳥。新京報訊 新京報記者從民航有關部門獲悉,近期,各機場因地面保障原因導致鳥擊航空器事件數量較多。今年二三季度,隨著鳥類進入秋季遷徙季節,鳥擊事件發生數量呈逐月攀升趨勢。
  • 新「驅鳥王」上崗首都機場 96種聲音讓鳥走開
    中新網5月23日電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10臺被稱為「驅鳥王」的新型驅鳥系統在機場東、西跑道南端上崗。  據了解,這種設備學名為電腦聲學驅鳥系統,之所以被稱為「驅鳥王」,是因為它能發出96種聲音和近100種超聲波,與舊的驅鳥設備相比,鳥類不易適應和習慣這些聲音,因此驅鳥效果更好。另外,新型「驅鳥王」用220V電源控制聲音,控制起來更容易,而舊的驅鳥設備是以太陽能為能源,受天氣影響很大。
  • 新型驅鳥王上崗北京首都機場 96種聲音嚇退鳥兒
    本報訊(記者王軍華 通訊員王淼)10臺全天候新型驅鳥王開始在首都機場「服役」。記者今天上午了解到,這種新型驅鳥王發出96種聲音和近100種超聲波,一般的鳥類很難適應,只得選擇「逃避」。而且,由於採用了220V電源控制聲音,避免了以往太陽能驅鳥王在陰天、晚上驅鳥效果不佳的情況。  首都機場最早的驅鳥王中的晶片是從美國直接進口的,晶片內是美國鳥的慘叫聲。
  • 猛禽驅鳥以「毒」攻「毒」
    6月28日,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飛行區裝修好的鷹舍,住進去幾位特殊的「驅鳥員」。機場是飛機的主場,為何會修建鷹舍?記者從首都機場飛行區鳥擊防範技師隋國輝口中得知,這些鷹舍是專門為他們的「驅鳥專家」——慄翅鷹(哈裡斯鷹)、獵隼、雀鷹、蒼鷹修建的。
  • 昆明機場驅鳥出新招:模型老鷹以假亂真
    【解說】近日,包括風動聲效驅鳥設備、太陽能光學驅鳥設備及自動模型鷹驅鳥設備在內的3種類型的5臺新型驅鳥設備落戶昆明機場。其中,以自動模型鷹驅鳥設備最為逼真,老鷹平展的雙翼,敏銳的眼睛以及鋒利的鷹爪,幾乎可以以假亂真。8月22日,記者採訪了仿生鷹驅鳥設備的發明者張壽軍。
  • 誰是兇手,DNA在說話——法醫實驗室DNA鑑定的那些事兒
    經過多年的刑事訴訟實踐證明,dna檢驗鑑定已成為法醫學領域最有效的統一鑑定dna的精準鑑定要求要有足夠數量的純樣本。一旦dna被分離出來,法醫實驗室的技術人員就可以進行核酸純化,例如通過鹽析蛋白質沉澱的方法來去除雜質。其中,離心分離的質量是法醫提取dna工作的關鍵,直接影響結果。
  • 確保航班蘇南碩放國際機場驅鳥出新招
    有著大面積空地的機場區域,因為有草有水,一直受鳥兒的歡迎,鳥類過境或停留常常會威脅到航班的飛行安全。蘇南碩放國際機場飛行區管理科負責人劉銀輝告訴記者,每年進入機場場內和飛行上空的,通過肉眼能夠辨別的鳥類就有沙錐、鷺鳥、麻雀、斑鳩等。「肉眼能夠看見的鳥類,必須一一進行驅逐。」劉銀輝說,每天航班飛行階段,驅鳥工作從早到晚一直在進行。
  • 【航空小知識】五花八門的驅鳥方式
    例如美國一個機場將氨茴酸甲脂注入機場附近低洼處的積水中,這種在人類聞來芳香可口的味道,卻讓來此處飲水的鳥類十分討厭,從而驅散了機場附近的鳥群。  驅鳥隊:很多機場都有專門的驅鳥隊,他們結合機場及周圍的生態特點,在鳥類密集的地方活動,手持特殊裝備驅趕鳥類。比如在白天,驅鳥隊會使用鞭炮、獵槍,靠響聲驅鳥。
  • 不明鳥類撞飛機要鑑定DNA
    本報北京訊據《京華時報》報導,昨日,記者從首都機場了解到,今後如發現不明鳥類撞機,將對其血跡進行DNA鑑定,確定鳥的種類後,將針對鳥的習性進行驅逐,改變以往盲目驅逐的方式。  首都機場飛行區管理部技師隋國輝介紹,鳥類撞擊飛機一直是一個世界難題,尚沒有能夠完全解決問題的方式。
  • 機場與鳥害,如何有效驅鳥?
    所以,作為飛機起降場所的機場,鳥害防治也就成為一項重要的飛行安全保障工作。      機場鳥害的預防,就是減少機場對鳥類的吸引,讓鳥類儘量遠離機場活動。鳥類在機場活動的原因,通常是因在機場能找到如食物、水等生活的必需品和敝遮場所。鳥害的預防也就從減少機場吸引鳥類的這些因素入手。
  • 美國機場驅鳥方法被曝全球最酷 黑白色邊牧成特殊警衛
    2016年2月24日訊,機場驅趕鳥群有各種方法。美國密西根州特拉弗斯城市機場(又稱櫻桃首都機場)的驅鳥方法大概最酷。他們派出一條名叫「派珀」的黑白色邊境牧羊犬來驅趕闖入機場跑道及上空的野生動物,主要是鳥類。
  • 首都機場開通防鳥擊「朋友圈」,65個機場加入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婷婷)如果全國各大機場有朋友圈,而且這朋友圈的內容只有一項——觀察鳥,這將是怎樣的畫風?記者從首都機場獲悉,全國已經有65個機場加入了「鳥情共享平臺」。鳥類如果出現在景區公園一定深受市民歡迎,但是如果它們飛錯目的地,來到機場上空就不那麼受歡迎了。尤其是飛到飛行區區域,機場工作人員就必須要驅鳥,因為這些鳥有可能撞擊到飛機,給飛機飛行帶來極大危險。首都機場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因鳥類遷徙活動造成的鳥擊事件數量佔全部鳥擊事件數量的70%以上,且鳥類遷徙高度較高,更易造成飛機損傷,出現事故徵候事件,所以做好遷徙鳥類防範極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