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變得更自信?從這4件小事開始做起,讓孩子活出自我

2021-01-11 彩彩育兒

我相信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孩子有時候會不自信,其實現在家園溝通非常重要,如果我們家長發現不了的話,我相信幼兒園的老師也會及時和我們家長溝通,每個人都是為了孩子,都是希望孩子可以變得更自信更勇敢,變成一個大有作為的人,但是現在依然很多孩子在生活中是沒有自信的,相信在老師的溝通以後,很多家長會改進自己的方法,通過各種方式使孩子變得有信心。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如何讓孩子變得有信心,從這幾件小事開始做起。

首先要拓寬孩子的視野。我們都知道孩子在生活中是非常好奇的。遇到什麼問題都喜歡問我們家長為什麼,這時候我們家長可以做的就是給孩子買一些書籍讓孩子在書籍中尋找答案,也可以讓孩子在電視中領略祖國的風採,因為祖國的大好河山大多在電視中記錄著,我們現在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廣泛。

當孩子有好奇心喜歡問我們為什麼的時候,我們家長千萬不要顯得不耐煩,而且我們要很耐心的解決孩子的問題,並且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索孩子想要知道問題的答案,在探索中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可以尋找到答案的,這樣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在遇到任何困難的時候學會自己首先去尋找答案,其次才來求助別人。

其次,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幫助孩子分析。很多家長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只會埋怨是孩子的問題,是孩子自己沒有處理好這件事情,但其實我們站在孩子的角度,我們可以喊孩子一起冷靜地處理這個問題,幫助孩子一起分析為什麼會遇到這種情況,為什麼自己解決不了。在我們和孩子談話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心平氣和,這樣孩子就會知道我們並沒有責怪孩子的意思,如果我們語氣中有一點點責怪孩子的意思,孩子這時候就會變得相當敏感,因為孩子本身遇到挫折就已經很傷心了。

另外,我們家長如果責怪孩子的話,孩子會在以後不信任家長,遇到什麼事情都不願意和家長溝通。和孩子一起溝通,可以幫助孩子分析問題,避免孩子再次遇到這樣的錯誤,同時也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鼓勵孩子,讓孩子勇敢地去做,去面對這件事情。

然後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很多孩子在小時候遇到問題的時候都會找家長求助,因為他們特別無助,不知道應該找誰,這時候他們最信任的人就是他們的父母,他們也只能找到自己的父母求助,其實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這樣的問題都會幫助孩子解決。

但是我們要做的最好就是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因為只有孩子自己解決了,才算是孩子已經把這個問題克服了。

如果孩子實在想不出解決的辦法,這時候我們家長可以對孩子進行側面指導,從側面幫助孩子鼓勵問題,這樣站在孩子的角度,認為就是自己解決了這件事情,自己很聰明,這樣也會增強孩子的自信。

最後要重視對孩子的承諾。很多父母都認為自己的孩子不自信,不相信自己,但同時我們家長也要想一想,我們平時有沒有重視對孩子的承諾,我們答應孩子的事情自己有沒有做到,其實在很多時候,孩子為什麼不相信家長,很大原因是家長不值得孩子相信,因為我們往往對孩子承諾的事情自己並沒有做到,但是我們卻不這樣要求孩子,孩子對我們承諾的事情,我們就要孩子一定做到。

這樣是不對的,我們一定要嚴於律己,對待自己和對待孩子要採取相同的措施。

這些就是可以讓我們讓孩子增長自信的小方法,我希望每個家長都可以在了解這些情事情以後,幫助自己家孩子更多的獲得自信,因為孩子不僅是我們的孩子,更是祖國的希望,是每個家庭的未來。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謝謝)

☆ 我是「彩彩育兒」的彩彩,兩個孩子的媽媽,同時也是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育兒類知識分享,希望我的一點小小建議,能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孩子更好更快樂的長大!

相關焦點

  • 孩子變得自卑,不敢交朋友,3個方法,培養出自信的孩子
    其實,寶寶照鏡子就是自我認識產生的過程,而生理認知與心理認知,有時存在較大差距,類似於心理學中的鏡像反應,實際上是考慮一個人是否能夠真正理解自己的內心,接受自己的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認知可能發生偏差,原來活潑開朗的孩子變得不愛說話,不自信,多疑,語言表達能力也變得很差。許多父母想幫助孩子擺脫自卑心理,但又不知道應該如何下手。
  • 心理學:提升自信,擁有氣場,內心變得強大的三個方法
    肯定自己,不卑不亢,將自信的判別權交個自己一個人的自信來自於自我的評價,簡言之就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不總是那麼真實,跟其他的感覺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評價標準。可是我們總是會拿別人的標準去給自己的感覺下定義。把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拱手讓與別人,這樣的事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肯定不願意去做,可是不知不覺中,在對待自信與否這樣關乎自己內心安寧的事,交予別人。
  • 如何讓城市學校的孩子更愛勞動?這所學校這樣做!
    相比農村孩子,城市的孩子參加勞動的機會比較少。作為一所城市窗口學校,人民小學如何在實施勞動教育?如何讓城市學校的孩子愛勞動?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採訪了解到,重慶市人民小學探索開展的「城市學校勞動教育的未來之路」,將勞動教育從單純的課堂融入到學生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 養育小知識|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2021.01.13 【象大大親子今日分享】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1、不當眾說孩子的缺點 家長如果在別人面前肆無忌憚地暴露孩子的缺點,會對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傷害。雖然孩子還很小,不能及時發現自己的缺點,但家長的語言行為仍然會對孩子自信心的培養起到消極的作用,並且使他們變得自卑。
  • 孩子自信,才更優秀!培養孩子自信心的10條方法,超好用
    2、鼓勵練習來培養能力鼓勵你的孩子練習他們感興趣的任何東西,但不要給他們太大的壓力。鋼琴神童哈莫尼·舒曾經告訴知名脫口秀主持人艾倫,她從3歲起就開始練習鋼琴。練習把精力投入到自信的期望中,期望改進會隨之而來。3、讓他們自己解決問題如果你為你的孩子做了艱苦的工作,那麼他們永遠不會發展出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或信心。
  • 用這4本書教你培養孩子的樂觀自信,這比學習更重要
    我們相信當孩子樂觀自信,一切都會充滿希望。下面,就將這4本書籍推薦給你。第1本《真實的幸福》書籍介紹:《真實的幸福》是2010年8月萬卷出版公司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是馬丁·塞利格曼。本書講述心理疾病在現實中逐漸得以有效醫治,並從心理學上去了解積極情緒,建構優勢和美德。
  • 孩子自卑缺乏自信怎麼辦?3步避免負面情緒,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更令她害怕的是,每當老師在講臺上表揚班上前幾名同學學習如何用功時,坐在臺下的娟娟心裡就會莫名升騰起一股憤懣的情緒。甚至漂亮的同學從眼前經過,娟娟心裡也會有很強烈的反感。她不知道,自卑正在一步步吞噬她幼小純潔的心靈,嫉妒也在扭曲她的正常認知……自卑是人的天性,幾乎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只不過,大多數人都能較妥當處理好自卑的情緒。
  • 想讓孩子走出自卑變自信,抓住自信力關鍵期,父母越早開始越好
    本文從自信力的產生時間,和孩子身心發展的關聯,以及學齡前,幼兒園培養方法四方面來展開,告訴父母怎樣培養出一個積極自信的孩子。孩子的自信力是從什麼時候成長出來的?著名心理學家埃裡克森認為1歲半到3歲的這段時間成為兒童期,他認為兒童期的主要任務就是通過走路、說話、訓練吃飯、大小便建立自主和自我控制的能力,避免因為父母的過分控制或懲罰產生害羞或自我懷疑。
  • 孩子膽小、不自信怎麼辦?家長用這3招,讓孩子變得強大
    在生活中,看到同齡的小夥伴,這類孩子也不會輕易地主動和他們一起玩耍,而是內心有著強烈的距離感,當父母離開自己身邊時,他們的安全感基本上也就沒有了。多數的家長認為,孩子膽小和不自信的表現,是由於性格的原因,便會認為自己的孩子天生如此,所以很容易就忽略了孩子的真實想法和內心感受。其實,大多數孩子他們本身具備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對於身邊的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
  • 如何克服自卑心理,讓自己變得更自信呢?
    導讀 自信能讓你增加個人魅力,順利克服重重困難。但是大多數的你,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感,感覺自己不如別人成熟,不如別人聰明,不如別人出眾。自卑,可以說是一種性格上的缺陷,同時也會帶來一些負面情緒,如害羞、不安、內疚、失望等。如何克服自卑心理,讓自己變得更自信呢?
  • 如何做一個自信的人?6招擺脫自卑!
    如何做一個自信的人,教你6個方法,擺脫自卑的困境:(1)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對人後期情緒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從小家庭環境氛圍和教育的影響非常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如何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在幼兒成長過程中以引導和鼓勵的方式教育,關注孩子心理健康,勞逸結合、因材施教的培養興趣,都能在最早期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 孩子極度不自信該怎麼辦?心理學:學透這3件事,可徹底擺脫
    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做著自己的事情。班上很多同學都不喜歡後者,因為她的性格很不討喜,就連弟弟也不喜歡這樣的她。而前者就很討喜,所有人都喜歡她。後來,所有人都讓她去改變,變成活潑的樣子。我一開始不明白,內向和外向沒有好壞之處,為什麼偏偏讓一個內向的人,去變得外向?這本身,就是對內向人群的一種歧視。直到很久之後我才想清楚,她不是內向,而是極度不自信的孤僻。
  • 《遊戲力》| 增強自信-和孩子打鬧
    年齡更大、更強壯、更自信的孩子,需要讓他們使出全力才行,孩子被束縛住時,他們可以用力掙扎,釋放出一直以為導致攻擊好鬥行為的深層感受。6.仔細觀察如何判斷在某個時刻,是應該加強聯結,還是應該建立自信,或是該繼續遊戲呢?我們只有通過仔細觀察,才能提高成功機會。
  • 10種方法幫孩子建立自信
    第1頁: 第2頁:    我們希望孩子能夠面對生活的挑戰,而非逃避;戰勝心理上的壓力,而不是退卻;自信正是所有優秀素質的基礎,自信讓孩子更有幸福感,更容易實現夢想。自信是讓孩子終身受益的品格。父母可以做10件事幫助寶寶從小建立自信。
  • 孩子的「自信心」培養,2-3歲是關鍵,家長堅持做好4件事
    生活是需要自信的,有了自信原本不敢嘗試的東西,都可以鼓勵自己勇往直前,無所畏懼。自信是勇氣,自信是力量,自信是成功的催化劑;可以在恐懼中給人勇氣,可以在挫折前給人站起來的力量,可以促使人獲得成功;一個擁有自信的人可以在迷茫中迅速找到光,一個擁有自信的人更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自信可以讓一個人對生活一直充滿熱情。畢竟自信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 4個方法,讓孩子告別自卑,充滿自信
    阿德勒在書中總結了三類在童年比較容易出現自卑感的孩子:第一類:有生理缺陷的孩子。這樣的孩子感受不到生命的意義。他們很容易在和他人的比較中變得灰心喪氣。更容易因為周圍人的同情、嘲諷而逃避現實、深感自卑。阿德勒就是屬於這一類。
  • 孩子自信心形成的重要因素是什麼?家長要如何幫助孩子樹立自信?
    孩子自信心形成的重要因素1. 安全感,是孩子自信心形成的基礎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指出,孩子的安全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幼年期建立的,特別是0-3歲尤為重要。安全感能得到滿足的孩子,大多會表現出較強的獨立性,勇敢,自信,專注地做事情,也敢於探索陌生環境,善於與人相處。
  • 孩子膽小、懦弱怎麼辦?5個方法幫孩子克服膽小心理,變得自信
    二、父母如何積極引導孩子戰勝自己內心的膽小、懦弱呢?1.多製造和小夥伴接觸的機會小孩子都是天真的,在安全的環境,父母不要老把孩子圈在自己的身邊,應該多讓孩子接觸同齡人,養成喜歡和別人玩耍的習慣,通過交往讓孩子體會到其中的快樂和好處,這樣孩子才能夠在將來與人相處的更融洽。
  • 「媽媽不自信,所以要把你培養得很自信」,推薦給孩子看看這本書
    「是自信!」有一次帶兒子去上一個外教英語體驗課,這是課後門店負責人在介紹他們品牌時,問到的一個問題,當時我們有4組家長,負責人剛問完,一個媽媽想都沒想,直接大聲給出的答案。那節體驗課沒給我留下多深的印象,反而是這個問題,事後我常會想起,因為內心和那位媽媽的答案「有共鳴」。
  • 新學年,媽媽要當好孩子的自信教練
    在暑假舉辦的汰漬「潔」出自信親子夏令營中,家長們獲得孩子們頒發的汰漬「潔」出自信教練證書  孩子不自信,媽媽多警覺  不少家長都會忽視孩子的自信問題,缺乏和孩子的溝通和對孩子的鼓勵。  肖老師建議,父母們要多些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況,以和藹可親的態度跟孩子談談學校的生活,從正面的角度去迎接新的學期,及時發現孩子的一些心理困擾並給予幫助。  專家支招一:乾淨整潔的衣服,幫助孩子更加自信  考慮到兒童對於「自信」概念的理解能力與接受能力,肖峰建議家長可先從關注孩子的儀表開始,由簡入難地去進行這一系列做法,以培養孩子的自信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