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海銀灘近岸海域現中華白海豚,十分可愛
真羨慕當時能看到的小夥伴,這真的是很罕見,中華白海豚的出現,也說明了附近海域被保護得很好,因為中華白海豚對生存環境要求很高。希望大家一起來保護它們,不要傷害它們。
-
廣西北海驚現中華白海豚,太漂亮了
8月27日上午,北海銀灘迎來兩位「貴客」,它們就是極少在銀灘近岸海域現身的中華白海豚。2019年11月北部灣合浦海域拍到的中華白海豚記者了解到,中華白海豚壽命通常為目前,共有超600頭中華白海豚分布在北海附近水域,並被識別為廉州灣種群和鐵山港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種群。這次出現在銀灘相當罕見。
-
中華白海豚,你好呀~
27日上午,北海銀灘迎來兩位「貴客」,它們就是極少在銀灘近岸海域現身的中華白海豚。上午8點前後,北海市銀灘鎮村民看到不遠處的海面似乎有「大魚」在遊弋。他們駕駛摩託艇出海,結果發現竟是兩頭罕見的成年中華白海豚。它們身長約2米,呈紡錘形,看起來十分可愛。
-
圖文:中華白海豚定居北海海域
中華白海豚 中新社北海十一月二十六日電 廣西北海市近年來加大對海洋環境的保護力度,海洋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海洋珍稀哺乳動物中華白海豚種群近日頻頻出現在北海海域。 據廣西北海市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站長鄧超冰稱,在北海加強對海洋動物保護之後,這兩年來中華白海豚的出現頻率越來越高,已有一定數量的中華白海豚在北海附近海域定居繁殖。
-
泉州灣石湖港海域:中華白海豚重現石湖港戲水
中華白海豚重現石湖港戲水 泉州灣石湖港海域,村民拍下手機視頻;專家確認為中華白海豚,或為雄性 東南網3月11日訊(石獅日報記者林恩炳蘭良增3月8日,蚶江石漁村民郭先生在石湖港區卸貨時,幸運地拍下了中華白海豚戲水石湖內海的場景。消息甫出,令人驚喜。昨日,該段視頻經廈門海洋珍稀物種保護區管理辦公室主任辛建軍鑑別,確認為中華白海豚,或為雄性偏老年個體。 這段視頻僅有數秒,但從畫面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頭白海豚正在海面上暢遊,躍出海面,瞬間又潛入海中,並發出歡快的嬰兒般的叫聲,不遠處即為石湖港塔吊。
-
中華白海豚現身東方海域
原標題:中華白海豚現身東方海域 中科院深海所科研團隊記錄「精靈」時刻 近幾年來,這群中華白海豚在瓊南一帶海域頻繁出沒,代表著該區域海洋生態環境質量優越。 視頻中,先是兩三頭白海豚浮現,白色的身影在碧藍的大海中十分搶眼。很快,海水之下又躍出七八頭白海豚,爭相聚攏一處。緊接著,遠處還有多頭白海豚以及數頭黑白相間的海豚在向前疾遊。
-
湛江海域現成群中華白海豚,數量超過100頭,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在海豚種類中,中華白海豚在國內主要分布在東南部沿海海域中,有著「美人魚」和「水上大熊貓」之稱。而在五一假期中,汕頭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科考隊在湛江硇洲島西面(鱟沙頭)近岸海域以及東裡鎮東部近岸海域,累積識別中華白海豚個體數在100頭以上,群體數量比較大。
-
中國著名景區北海銀灘遭綠藻侵襲變「綠灘」(組圖)
中新網北海1月5日電(陳燕翟李強)進入1月,中國知名旅遊景點廣西北海銀灘再度遭受綠藻侵襲,變成「綠灘」。據統計,1月1日至1月5日,北海市銀灘景區管理有限公司出動大量環衛人員,共清理約135噸綠藻。
-
中華白海豚數量直線下降 廣西北海海域數量最多
中新社北海6月5日電 (陳燕)今年以來,動物保護部門多次在廣西北海海域內發現白海豚的活動身影。官方的統計表明,北海已成中華白海豚數量最多海域。 廣西北海市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官員張宏科5日指出,雖然現在北海從大風江口至南流江入海口中華白海豚總量接近300頭,成為目前全國中華白海豚最多的海域,但是這300頭還是個很危險的數字。 張宏科當天在接受中新社採訪時指出,近年來,中華白海豚數量總體呈直線下降,保護「海上大熊貓」刻不容緩。
-
100多頭中華白海豚出沒湛江海域,其中有一隻粉色的老海豚
100多頭中華白海豚出沒湛江海域,其中有一隻粉色的老海豚 羊城晚報•羊城派 2020-05-09 11:41
-
看,40多頭中華白海豚!北海鯨豚調查發現頭數最多的一次
說起中華白海豚那可是北海無比珍貴的「生態名片」對於海豚們來說北海這片海域
-
100多頭中華白海豚湛江海域現身,曾差點列入藥用動物
廣東湛江外海出現100多頭中華白海豚廣東湛江海域近期發現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育類動物的中華白海豚現蹤,估計總數約有100多頭,包括較大規模的群體及獨立的個體。專家表示,湛江海域白海豚的分布與目前較少的人為活動幹擾、較為完整的近岸海洋景觀以及較高的海洋地理多樣性密切相關,海豚們三五成群,有灰黑色的小海豚,還有粉色的老海豚。
-
銀灘紅樹相伴,野生動物為鄰——這樣的北海,您心動了嗎?
龐斌 攝2016年以來,北海海域陸續發現鯨鯊活動蹤跡。今年7月30日,鯨鯊再次現身潿洲島海域。北海海域是全國中華白海豚最多的海域之一。來源:北海市旅遊文體局中華白海豚,則是北海人耳熟能詳的「老熟客」。8月15日,北海銀灘和紅樹林亮相人民日報新媒體製作的手繪版《新千裡江山圖》,讓北海人民倍感驕傲
-
湛江海域出現成群中華白海豚,數量超過100多頭,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而在五一假期中,汕頭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科考隊在湛江硇洲島西面(鱟沙頭)近岸海域以及東裡鎮東部近岸海域,累積識別中華白海豚個體數在100頭以上,群體數量比較大。 據研究人員介紹:湛江海域出現成群中華白海豚,是由於湛江地區的海岸生態系統較為完整,海洋地理多樣性較高,尤其經過多年休漁,給海豚活動騰出空間,集群活動、世代同遊、嬉戲躍水的情景出現頻率越來越高。
-
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為近岸定居性動物,除非遭受自然變故,一般都棲息在同一海域。中華白海豚不喜歡集成大群,常3~5隻在一起,或者單獨活動。除了母親及幼豚,白海豚組群不會有固定的成員。中華白海豚主要生活在河口內灣,鹹淡水交界水域,因為這個區域淡水的注入改變了水體的鹽度,增加了魚類的豐富度,提高了中華白海豚補食的機會。目前中華白海豚廣泛分布於西太平洋和東印度洋的熱帶及溫帶沿岸海域,我國的中華白海豚廣泛分布於中國南方近海,已知有福建廈門種群、臺灣西部種群、珠江口—香港種群、廣西北部灣4個種群。
-
海南島西南海域中華白海豚棲息地聲景研究獲進展
中華白海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評估為「易危」級別,具有極高的科研和保護價值。中華白海豚作為一種近岸分布的小型齒鯨,極易受到棲息地水聲環境的影響。海南島西南海域是最新發現的中華白海豚的熱帶棲息地,可能具有不同於其他棲息地的水聲環境特性。
-
多隻中華白海豚現身昌江海域,數量稀少極珍貴
經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深海所」)專家確認,這些海豚為中華白海豚,因數量稀少,被稱為海洋中的「大熊貓」,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海豚(資料圖)近年來三亞、東方、海口等地附近海域曾多次被發現鯨豚類海洋生物滿屏都是跳躍的「海上精靈」
-
「綠色低碳」看,40多頭中華白海豚!北海鯨豚調查發現頭數最多的一次
說起中華白海豚那可是北海無比珍貴的「生態名片」對於海豚們來說北海這片海域更是它們繁衍生息的家園近日儒艮保護區和南京師範大學在一天內發現5個中華白海豚種群其中最大種群頭數達到30頭次這可是近三年來北海鯨豚調查中發現頭數最多的一次12月12日上午10時許,廣西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和南京師範大學在保護區的海域內開展鯨豚調查工作時發現,保護區核心區海域有5個不同的中華白海豚種群正在該海域內覓食嬉戲。
-
廣西北海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28年守護中華白海豚
廣西北海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28年守護中華白海豚2014-06-17 13:4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北海日報 瀏覽量: 1263 次 我要評論 細浪淘沙,海豚戲水,海天一色。
-
保護「海上大熊貓」中華白海豚
其中,印太駝海豚因獨特的體色變化,以及模式標本首先發現於我國珠江口水域,由此得名「中華白海豚」。中華白海豚非連續性地分布在從東印度洋、孟加拉灣及其他東南亞沿海一直到我國長江入海口的近岸淺水水域。由於缺乏研究,該物種在整個分布區域的確切種群數量仍是一個未解之謎。初步估計,其種群數量可能在13000頭左右,在我國水域大致為4000頭至6000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