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新聞網」不要再抱有僥倖心理了!農藥殘留的危害你知道...

2021-01-12 中國農業新聞網

中國農業新聞網:全國唯一一家具有中國農業新聞網合法名稱的農業專業網站。粉絲突破百萬,一片文章閱讀量突破三百三十萬的網站。每天為您推送國內外重大農業新聞。一站在手,農業我有。敬請關注!

導語

看到中國農業部發布的蔬菜農藥殘留合格率為95%,有個美國人這樣解讀中國的蔬菜安全:天哪!每100人中就有5個人吃菜有中毒的危險嗎?這個思維和我們是反向的,但是不得不承認,這個觀點更加人性化。

農藥殘留對於大多數的國人來說,好像既不可避免,但也沒什麼大不了,都吃了幾十年嘛。為什麼我們對農藥殘留這麼漫不經心呢?是因為農藥殘留真的沒什麼危險嗎?還是現在的農藥殘留標準已經足夠安全了呢?

一場接一場生態災難

據澳大利亞廣播電視臺ABC的報導,在今年3月,澳大利亞南威爾斯州地區有700隻本地鳥因農藥的使用而死亡。

而據美國漁獵局估計,在美國,平均每年有7200萬隻鳥因殺蟲劑的使用而死亡。因DDE而造成的蛋殼變薄造成了鳥類種群在歐洲和北美地區的數量急劇減少。

這只是冰山一角。

為了防治植物病蟲害,全球每年有560多萬噸化學農藥被噴灑到自然環境中,而實際發揮作用的僅約1%,其餘的99%都散逸於土壤、空氣及生物作用下。

農藥在環境中重新分布,使其汙染範圍擴散,致使全球大氣水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生物體內都含有農藥殘留。

還記得幼年時,初次接觸農藥和殺蟲劑時的畫面。

當時為了殺死螞蟻和昆蟲,衛生部門的小隊來噴灑化學藥劑,往後的兩小時內,人都不能進入屋子裡。

而如今,因為這些噴劑對農作物有利,能讓它們提高畝產量和經濟效益,在田間地頭,農戶們噴灑藥劑除草除蟲,早已是司空見慣的場面。

在天氣炎熱時,噴灑的農藥會被蒸發變得更為不穩定,飄至其他區域不僅會通過汙染空氣對當地的野生物種和人群產生危害,甚至會進入大氣的對流層,形成對流層臭氧。

農藥所造成的水汙染會造成多方面的健康和環境危害,因為被汙染的水源往往會用於多種用途,如農業灌溉、清潔以及飲用,而汙染所造成的影響也是多維度的:

從對人體健康的直接危害,到毒害食物生產以及通過影響該生態系統的食物鏈,而影響該生態系統的特定生命體,進而引發該地區內的生態失衡。

水汙染還會毒害河流中被人們作為食品捕撈的物種,而影響河流中的生命。

但這還不是農藥汙染所造成的唯一影響,農藥還會造成某些物種基因、軀體以及行為上的改變,使其更容易被獵食者捕獲,進而加快該物種在棲息地中的滅絕速度。

其中一個已被人們發現的例子便是蟾蜍,科研人員發現蟾蜍的卵巢暴露在農藥殘留物中後會變薄,並因此使得其繁殖周期受到影響,同時還會造成行為改變:躲避獵食者的反應速度會變慢,更容易被捕食。

高劑量使用化肥、農藥及其他能對土壤生物多樣性產生危害的化學品會對土壤保持產生不利影響。

農藥的顆粒,視其化學類型和本質的不同,會對土壤內的運輸過程產生影響,並最終通過阻礙土壤中的分解腐爛過程,對土壤質量產生長久的負面影響。

為何大家都無所謂?

看不見摸不著。

從國內最早大量使用的有機氯農藥DDT、六六六開始,到現在四大類近3000種化學農藥,以每年超過180萬噸的數量「撲向」18億畝農作物上。

果蔬表面或內部的農藥以每公斤毫克級(無公害標準)殘留在那裡,作為消費者根本無從知道殘留多少,既看不見也摸不著,這些人體完全不需要的物質,就隨著果蔬糧潛伏進來,作為普通消費者毫無抗拒之力。

無知。

用無知者無畏來形容消費者確實冤枉,消費者不是不想知道,也並非無所畏懼,在科技產品幾乎是爆炸式發展應用的時代,除了專業人員以外,其他人若想全面了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農業生產許可使用的化學農藥多達數千種,對於消費者來說,光是看這些化學品的名字都看不懂,更別提那些毒性機理、殘藥期長短這些更專業的術語了。

大多數的消費者不過是無奈而已,面對已經進入到農產品中林林總總的化學物質,只能被動接受,除了無奈還是無奈,難不成為了吃口安全的果蔬糧,消費者都要成為農藥和醫學專家不成?

僥倖心理。

經常聽到一句話,不吃餓死,吃了毒死。雖然是句玩笑話,也道出了多少消費者無奈的心聲,誰都知道農藥殘留有害,但是什麼情況下有害,有害到什麼程度,恐怕就沒幾個人知道了,只好以阿Q的心態面對可能有危害的農產品。

一邊罵著農殘一邊購買帶有農殘的果蔬糧,順帶祈禱危害不要落到自己身上。

一些人則有著強烈的僥倖心理,認為吃了多少年沒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事。

從大數據上看,癌症呈現多發性(每年發病超過300多萬,死亡260萬人)、低齡化,已然成為常見病,從化學農藥的毒殺機理看,攝入的農殘與此一定有很強的關聯。

但是化學農藥大面積使用幾十年了,沒有做過農藥—癌症的流行病學關聯調查,對於化學農藥的神經發育以及遺傳毒性的研究已經很多了,也沒做過流行病學調查,對於化學農藥的生殖毒性和近年來急劇升高的不孕不育率之間的關聯也沒有做流行病學調查。

慢性毒性也好、生殖毒性也罷,一方面這些毒性造成的後果需要很多年,而且在不同的個體身上表現不一,另一方面,造成後果的原因除了農藥殘留還有其他因素,到時候誰也無法舉證說是農藥殘留惹的禍。

所以說,僥倖心理不過是一碰就破的窗戶紙。

到底該怎麼認識農藥殘留?

專家們給出的使用農藥理由是農作物的病蟲草害引起的損失最多可達70%,正確使用化學農藥可以挽回40%的損失。

且不說能否正確使用,由於化學農藥的有效率很低,所以大部分都進入了土壤空氣中,對於土壤和環境的損失我們有沒有計算呢?修復土壤和環境的代價是否與挽回的農作物損失相當呢?

這個問題從來沒有人正面回答。

人定勝天的「科學」觀造就了現代農業,也造就了化學農藥行業的繁榮。

從大面積的農業生產來說,完全禁止化學農藥的使用從目前看難以實現,化學農藥屬於現代化學農業體系的重要環節,大面積單一品種種植、依靠機械化和化學農藥應用技術,輕視或藐視自然生物多樣性,是「科學戰勝自然」的表現之作,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科學的悲哀。

即便是只有四分之一的農藥直接發生作用了,殘留的量也符合現行標準(無公害),就沒有危害了嗎?

據制定標準的專家介紹,農藥的安全標準是以MRL(最大殘留限量),參考其他一些因素並乘以安全係數(通常為100倍)制定。

但是這個MRL並非完全符合毒理學數據,而且目前的安全係數對於兒童和孕婦這些免疫力較弱的群體就顯得不那麼安全了。另外,MRL只體現了劑量關係,與劑量無關的神經發育毒性、生殖毒性和遺傳毒性在標準裡都沒有提及。

這裡不得不提及科學的局限性,DDT的使用帶給人類、動物和地球生態沉重的災難,以至於DDT停用幾十年後仍在威脅著我們,說明眼下的科學認知和依據這些認知所制訂的標準並非是真正安全的。

從消費者的角度看,還是應當懷有謹慎之心,這些人類根本不需要的「附加物質」即使不超標也不意味著對人體沒有危害。

為什麼非要用化學農藥?

農業管理部門和專家們都異口同聲:離了農藥種不出果蔬糧。他們對生態有機農業的無農殘產品要麼視而不見,要麼說造假,要麼就說老百姓吃不起,總之就是農業生產離不開農藥。

其實事實早就擺在那裡,這個問題在生態有機農業裡已經解決了,很多例證都說明無農殘和規模化低成本生產並非不可調和的矛盾,不用化學農藥一樣可以生產足量的果蔬糧,但是就得不到主管部門的大力推動。

有一種論調,說是如果不用農藥可能我們很多地方都吃不到菜。

以目前每年7億噸的蔬菜產量,如果按照WHO標準(每人每天500克),足夠38億人吃!至於菜價忽高忽低、數量忽多忽少,除了自然氣候的影響,更多的是結構性失衡,但是總量過剩已經是鐵板釘釘的事實。

每年大量低品質有農殘的蔬菜季節性集中上市,造成產地積壓,出現菜爛在地裡無人收的現象比比皆是,每年用了180萬噸的化學農藥,汙染了土壤、水源、空氣不說,還有一半的產出根本沒有消費就浪費了,為什麼要讓這樣的怪圈一直存在?

儘管現在中國也開始進行農藥化肥的減量化行動,並且逐步淘汰危害性極大的高毒農藥,但是在慣性和利益的作用下,其實施的效果只能拭目以待,但是從不時有新聞報導中出現的一些地方仍然發現高毒農藥的販賣和使用來看,減量化任重道遠。

我們不能裝作不知道

對於消費者而言,農藥的殘留也只能依靠國家標準和監管給於保障,但是實際的情況則完全和消費者的想像不同,官方發布的農場合格率指標是全國676個市場的抽樣檢測數據,還有一些渠道沒有納入檢測範圍。

經常走訪農村的人都知道,農藥銷售商才是農藥使用最大的話語權者。

農藥的生產商、經銷商、標準的制定者、政府的監管部門、農場和菜農、菜販子和蔬菜批發市場、超市和菜店、飯店採購、家庭主婦,在生產銷售購買這個鏈條上,所有人都不同程度地知道農藥有害,但是知道的大都選擇沉默,發聲的都在選擇性表達。

消費者的欲望也扮演了助紂為虐的角色,他們想要吃品相更好、價格更低的蔬菜,這樣的需求傳導到菜販子那裡,再通過收購蔬菜的菜販子傳導到菜農,菜農再求助於農藥化肥的經銷商,化肥農藥的生產商根據這樣的需求不斷推出新產品讓菜農使用,滿足欲望消費者的意願,至於環境汙染、農藥殘留等問題都被拋之腦後了,一條生產—消費的鏈條就形成了。

從「吃得到」進入「吃得好」。高速發展的中國,吃得到已經不是問題,吃得好、吃的安全健康才是問題。

除了嚴格的監管和加重違法處罰之外,消費者對農殘用腳投票是促進生產升級的有力武器。

如果有更多的消費者抵制帶有農殘的農產品,會倒逼生產商自然改變生產方式,生產無農殘的產品,進而促進農業的品質升級。

休閒農業、旅遊農業等等延伸性產業儼然成為農業轉型的熱點,但是不解決生產端的安全,仍然是依靠化肥農藥生產,去休閒也好,旅遊也罷,都是要吃的,吃的還是有農殘的產品,而且很多休閒旅遊農莊由於不是農產品生產單位,農藥使用的監管還覆蓋不了,是否超標都不知道。

這樣的現狀,是時候改變了。

相關焦點

  • 「中國農業新聞網」農養殖—帶你了解認養農業優勢
    中國農業新聞網:全國唯一一家具有中國農業新聞網合法名稱的農業專業網站。粉絲突破百萬,一片文章閱讀量突破三百三十萬的網站。每天為您推送國內外重大農業新聞。一站在手,農業我有。敬請關注!農業乃國之根基。精彩回顧【中國農業新聞網】2020年7月8日農業頭條【中國農業新聞網】中國有機農業或迎來新風口【中國農業新聞網】2020年農業補貼新政中有哪些重點?附申報小技巧!
  • 「中國農業新聞網」如何透過需求看農藥?
    中國農業新聞網:全國唯一一家具有中國農業新聞網合法名稱的農業專業網站。粉絲突破百萬,一片文章閱讀量突破三百三十萬的網站。每天為您推送國內外重大農業新聞。一站在手,農業我有。敬請關注!有需求才有供給。需求引導了新產品的研發、商品的生產和市場供應。需求決定供給是經濟學的鐵律。探究農藥行業的發展趨勢,首先必須從需求端破題。
  • 農貿市場現染色香蔥,是保鮮劑還是農藥殘留?對身體是否有危害?
    農貿市場現染色香蔥,是保鮮劑還是農藥殘留?對身體是否有危害?在農業中,包括藍礬、波爾多液等含銅的物質,不僅可以當殺蟲劑用,甚至在有機農業中可以做殺真菌劑用。對於視頻中的藍色漬跡,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向媒體表示,這更有可能是使用波爾多液農藥的殘留。「波爾多液和藍礬溶液差不多,主要成分都是硫酸銅,呈藍色。」
  • 優食淨食機教你輕鬆去除農藥殘留
    科學研究表明:果蔬中殘留農藥在人體內長期蓄積滯留會引發慢性中毒,其主要是通過生物濃縮、果蔬殘留兩個方面的途徑對人體健康帶來威脅,以致誘發許多慢性疾病。更讓人難以防範的是:農藥在人體內的蓄積,還會通過懷孕和哺乳傳給下一代,殃及子孫後代的健康。說到這裡,很多朋友就會反駁:就算有農藥殘留,我每次都會把買回來的瓜果蔬菜用清水衝洗,而且用鹽水浸泡,難道還有農藥?
  • 「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業農村部:牛蛙、部分龜鱉按水生物種管理,不...
    2020年,農業補貼或有這些新變化【中國農業新聞網】2020農業補貼新政策(附申報技巧)!【中國農業新聞網】新土地管理法於昨日正式實施!集體土地可入市,徵地補償增加!【中國農業新聞網】2020年現代農業產業園申報條件與申報政策流程【中國農業新聞網】養豬補貼大全來了!養50頭豬竟有如此多的補貼!
  • 「中國農業新聞網」驅蚊植物排行榜,盤點10種能驅蚊子的植物!
    中國農業新聞網:全國唯一一家具有中國農業新聞網合法名稱的農業專業網站。粉絲突破百萬,一片文章閱讀量突破三百三十萬的網站。每天為您推送國內外重大農業新聞。一站在手,農業我有。敬請關注!夏天驅蚊,除了可以用各種有害的化學驅蚊劑,還可以栽種一些驅蚊綠色植物,效果也是非常的好,當然了,除了以上介紹的這些植物外,還有很多植物也可以驅蚊,話說你知道的驅蚊植物有哪些?
  • 「中國農業新聞網」玉米上的八大「肉蟲」,哪個也不容忽視!
    中國農業新聞網:全國唯一一家具有中國農業新聞網合法名稱的農業專業網站。粉絲突破百萬,一片文章閱讀量突破三百三十萬的網站。每天為您推送國內外重大農業新聞。一站在手,農業我有。敬請關注!肉蟲,顧名思義就是肉肉的蟲子,是鱗翅目的幼蟲。
  • 高分辨質譜-網際網路-地理信息系統三元融合技術繪製中國農藥殘留地圖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看食品中農藥及化學汙染物殘留問題是引發食品安全事件的重要因素,是世界各國及國際組織共同關注的食品安全重大問題之一。目前,世界上常用的農藥種類超過1000種,而且不斷有新的農藥被研發和應用,農藥殘留在對人類身體健康和生存環境造成新的潛在危害的同時,也給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戰。世界各國科學家長期致力於食品中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的研究,這為保障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但是,這種方式是在農藥殘留造成危害的時候去解決問題,相對較為被動。
  • 別再吃美國櫻桃車釐子了!49種水果蔬菜中數它農藥殘留最嚴重
    櫻桃中農藥殘留非常嚴重美國2.4萬個水果蔬菜樣品中殘留450種農藥,殘留最重的櫻桃大量出口到中國,讓中國人幫他們25種水果:櫻桃和毛桃殘留農藥最重以下25種水果中,農藥殘留危害最輕的被評為「優秀/Excellent」或「很好/Very Good」,而農藥殘留危害較重的則被評為「一般/Fair」或「差劣/Poor」,處於它們之間的被評為「好/Good」。
  • 牛蛙「入侵」中國餐桌史
    其實,中國人食蛙的歷史非常久遠,這種繁殖能力極強、一到冬天就被凍得傻不楞登的兩棲動物,擁有兩條彈跳過千萬次才練出來的結實後腿,吃過的人都知道,這兩條腿肉質鮮嫩、爽滑彈牙,不是雞腿勝似雞腿。麻辣田雞、泡椒田雞、豉香田雞、三杯田雞、紅燒田雞、爆炒田雞……不管你來自祖國東南西北哪個地方,總有一種做法能徵服你挑剔的味蕾。
  • 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關於開展2020-2021年上海市草莓農藥殘留監督...
    各區農業農村委:   為進一步加強本市地產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確保草莓質量安全,結合本市草莓生產實際情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管理辦法》,我委定於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牽頭組織開展全市地產草莓農藥殘留監督抽查。
  • 有機食品可以降低人體農藥殘留?外國人的話可信嗎?
    最近看到了一篇報導大致內容是這樣的,外國人拿兩組人做實驗,一組人吃正常的食品,一組人吃有機食品幾周之後檢驗這兩組人體內的農藥殘留變化情況之後發現,吃有機食品的這組人農藥殘留減少了。東北農業觀察出品我們首先要給這樣的文章定性,這樣的文章究竟是科學還是以科學的名義在搞宣傳這對於我們國民來說是很重要。因為其所造成的不利後果是難以預測的。首先第一點,人體內的農藥殘留是否可以通過食用有機食品而減少其作用機理是什麼是很重要的一個課題。如果有機食品被神話了其就帶有了」藥物「的性質,這其實是難以理解的一件事情,這和我們國家所說的食療是不是很貼合?
  • 2020農藥殘留排行榜已出,蔬果最髒排行榜前5名,一起來看一看
    因為農藥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因此買任何的果蔬類農產品的時候,消費者都不想看到任何一點農藥。但是實際上這是不科學,也是不合理的。農藥現如今在種植領域應用非常廣泛。幾乎你能夠看到的市面上所有的瓜果蔬菜類農產品都有農藥的身影。
  • 農藥到底多可怕?你對農藥還有哪些誤區?
    根據我國的《農藥管理條例》,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調節植物、昆蟲生長的化學合成或者來源於生物、其他天然物質的一種物質或者幾種物質的混合物及其製劑都屬於農藥。這也是為何驅蚊產品中的菊酯、驅蚊酯和避蚊胺也都需要農藥登記證號和農藥生產批准證書編號的原因。
  • 與野生動物有關的另一場「人禍」
    所以,想起鍋燒油的老鐵們,放下你手中的鍋鏟吧。目前,針對蝗災的防治,更靠譜的方法主要還是化學防治、生物防治、遙感技術與生態防治。農藥,特別是化學農藥,是過去數十年來蝗蟲主要的殺手。在大規模蝗災爆發時,主要通過飛機噴灑農藥的方式來進行防治。如1953年,新中國爆發第一場蝗災,即出動了四架飛機進行農藥噴灑。
  • 有機蔬菜也會打農藥,你還願意為孩子多花錢麼?
    所謂的有機蔬菜生產基地,卻驚現大量尿素、複合肥;在超市買的有機蔬菜還檢出了禁用的農藥殘留;連有機檢測證明,都是批發商「自己填的」。有機蔬菜也會使用農藥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是的,你沒有看錯。在有機蔬菜的肥料使用標準中,雖然說明了「不使用人工合成農藥」,但不代表不能使用農藥。
  • 有蚜蟲不打農藥?防治小麥蚜蟲,不一定見蟲就治!「農藝師講農業」
    小麥蚜蟲是小麥的主要害蟲之一,有的地方叫:油蟲有的地方叫膩蟲還有的地方叫蜜蟲等,對小麥進行刺吸危害,影響小麥光合作用及營養吸收,在小麥拔節後開始出現在植株和葉片上,抽穗後集中在穗部危害,形成秕粒,使千粒重降低造成減產,發生範圍廣,危害嚴重。
  • 解讀|《食品中2,4-滴二甲胺鹽等75種農藥最大殘留限量(徵求意見稿...
    2020年11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發布《食品中2,4-滴二甲胺鹽等75種農藥最大殘留限量(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   對於某一農藥,如果檢測方法的適用範圍涵蓋最大殘留限量的食品類別,則在標準文本中標註「按照」該檢測方法;對於某一農藥,如果沒有涵蓋最大殘留限量的食品類別,但有其他食品分類的檢測方法,經驗證後符合要求,則在標準文本標註「參照」該檢測方法。
  • 重磅:5年內淘汰高毒農藥!超過15年的老舊農藥再評價!
    8月9日,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在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舉辦三屆二次常務理事會。會議透露,農業農村部將按照「循序漸進、分步實施、多措並舉」的原則,力爭5年內淘汰高毒農藥,並將對登記超過15年的老舊農藥開展再評價,同時繼續推進小宗作物用藥登記和農藥殘留限量標準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