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美食生活#
宋代詞人柳永如此形容杭州:「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杭州舊稱錢塘、臨安,它是南宋的都城,富庶的南宋帶動了這裡的絲綢文化、茶文化、良渚文化,繁華的煙火氣息和人文氣息還能在今天的宋城找到它的蹤跡。
杭州是值得細細品味的一座城市,看著「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美景,聽著吳儂軟語的杭州話,品著當地的特色美食,何嘗不是人生一大樂事。
來杭州,這13種特色美食不可錯過。
01 杭州小籠
儘管「杭州小籠包」幾乎是各地人們的早點標配,但卻無法得到杭州人的認可。
許多杭州人到了外地,看到各類早點鋪用著不同的蒸籠、不同的面卻頂著一樣的黑體字招牌「杭州小籠包」,內心都在憤懣地吶喊:「這才不是杭州小籠包!」。
「形如荸薺,皮薄肉豐」才是正宗杭州小籠最大的特點。首先皮是死面,肥瘦混雜的肉餡裡還應該包著調好的肉凍,這樣才能保證整出來的包子湯汁鮮美且不會透出麵皮。所以,正宗的杭州小籠包是可以喝到湯汁的!
此外,除了鮮肉小籠,還有蝦肉小籠、雞火小籠、蟹粉小籠等不同的口味。
02 東坡肉
說起杭州美食,東坡肉可是榜上有名。
據說在元祐四年,蘇軾第二次回杭州作地方官時,西湖已經被各種雜草佔領了大半,他發動民工去除雜草淤泥疏通湖道,還用挖出來的泥築成堤。百姓們聽說蘇東坡愛吃紅燒肉,就紛紛在春節的時候送來豬肉感謝這位地方官,蘇東坡想著這麼多豬肉也吃不完,與民同樂豈不更好?
便讓家人按照自己在《豬肉頌》裡總結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的做法把收到的肉切成方塊做成他愛吃的紅燒肉,帶上酒一起給參與了工程的民工們送去,過程中還有一個小插曲,蘇東坡的家人誤以為蘇東坡說要把肉與酒一起燒,結果燒出來的肉更加醇香美味。百姓們看到這地方官居然這麼親近人民,於是便將這紅燒肉稱為東坡肉。
03 龍井蝦仁
選用龍井村新鮮採摘的明前茶的新鮮嫩芽,配上現剝的鮮蝦,味覺天然,蝦仁色白如玉,蝦點綴著幾片碧綠的茶葉,綠意濃濃,使人從眼裡一直美到心裡,蝦仁鮮嫩彈牙,入口有著清新淡雅的茶香。
這道菜對食材的要求極高,尤其是茶葉必須是新鮮採摘半小時之內的茶葉,和現剝的蝦仁加生粉烹飪而成。
04 定勝糕
在第三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一道小吃因為馬雲火了!那就是定勝糕。萬萬沒有想到,身為老杭州的馬雲,到烏鎮的第一件事竟然是買定勝糕。
不過也難怪,定勝糕是杭州人從小吃到大的特色小吃。它外層是精製的香米和糯米粉,米粉細而均勻,裡面是豆沙餡,中間混有少量白糖和桂花,味道香糯可口,甜而不膩。
傳說南宋時期,百姓為韓家軍出徵鼓舞將士而特製了這種糕點,因糕上印有「定勝」兩字,後就被稱「定勝糕」。
05 宋嫂魚羹
宋嫂魚羹從南宋流傳至今,它是用钁魚或鱸魚蒸熟取肉撥碎,再添加配料燴制而成的一道羹菜。這道菜色澤黃亮,鮮嫩滑潤,味似蟹羹,有「寶蟹羹」之稱。
06 片兒川
說到杭州最廣為人知的小吃,絕對是「片兒川」。片兒川是老店奎元館最具名聲的面點之一。它的做法其實很簡單,面搭配澆頭,澆頭主要是雪菜、竹筍與肉片等很家常的材料,用豬油炒制,只不過短短的幾分鐘,一碗鮮美可口的片兒川就出鍋啦。
07 蝦爆鱔面
奎元館還有另外一種麵食也非常有名,那就是蝦爆鱔面。吃蝦爆鱔體會的是江南小吃的清秀之美,"筋、滑、柔;鮮、香、鹹;嫩、脆、爽蝦爆鱔面講究素油爆、葷油炒、麻油澆。
葷油炒用豬油炒鱔片香味特別濃香,素油爆菜籽油滑蝦仁段生保存了蝦仁的鮮味,麻油澆做好的蝦爆鱔面最後一定要淋上香油,增香提鮮。等到上桌,麵條細軟白潔,鱔魚黑黃油潤,蝦仁白嫩中透著淡淡的胭脂粉色,黑黃白粉,煞是好看。
據說當年金庸老先生到杭州,點名要吃這道面。
08 蔥包檜兒
春餅包卷油條、蔥、甜麵醬或辣醬是蔥包檜兒的四個組成部分。烹調時,選用上白粉製成春卷皮(或叫薄餅),再裹上油條、蔥段,在平底鍋上反覆壓扁,直至烘烤到金黃色。最後抹上不可或缺的甜麵醬或辣醬。
公元1142年,民族英雄嶽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害於監安大理寺,杭州百姓十分痛恨秦檜夫婦。相傳杭州有一家賣小吃的店主王二,捏了兩個人形的面塊比作秦檜夫婦,將他們撳到一塊,用棒一壓,投入油鍋裡炸,嘴裡還念道:「油炸檜」。這就是油條的來歷。
油炸檜店的王二有時炸多了,一下子賣不出去,冷了又軟又韌,味道不佳,更無人買。他對秦檜夫婦的心頭之恨,還憤憤難平,就將冷油炸檜在熱鍋一烤,把烤熟的油炸檜同蔥段捲入拌著甜麵醬的春餅裡,再用鐵板壓烤,烤到表皮呈金黃色,油炸檜「吱吱」發叫,王二方才解恨,他拿起來一吃,蔥香可口,便取名叫「蔥包檜兒」,一直流傳至今。
09 西湖醋魚
西湖醋魚也叫叔嫂傳珍,始制於南宋高宗時。光聽名字有種牙根泛酸的感覺,實則它滋香味美、鮮嫩酸甜、清淡爽口,讓人回味無窮。
古時有宋姓兄弟兩人,隱居在西湖以打魚為生。宋嫂長得很美,杭州城的惡棍趙大官人竟想將其霸佔。宋嫂不從,惡棍用計害死了她丈夫。
叔嫂二人報官無果,又怕趙家回來報復,所以宋嫂讓小叔子外出逃生,並在臨行前燒了一碗魚,加糖加醋,讓小叔子別忘了殺兄之仇與今日的辛酸。後來,宋弟取得功名報了殺兄之仇,並找到宋嫂,重新過上了捕魚為生的漁家生活。以叔嫂傳珍為佳話的醋魚就漸漸流傳開,成了杭州的傳統名菜。
10 吳山酥油餅
吳山酥油餅又叫「大救駕」、「蓑衣餅」。相傳一千多年前,五代十國末,趙匡胤在安徽壽具與南唐的李升交戰時被圍,面臨斷糧之困,當地人們用慄子面製成酥油餅支援趙軍,最終使趙獲勝。公元960 年趙匡每胤在汴梁建立北宋王朝,當了皇帝,他常命御廚製作此餅,並稱此餅為「大救駕」。
11 貓耳朵
貓耳朵其實是一種麵條,面瓣形似貓耳,小巧玲瓏,火腿丁如瑪瑙,雞丁像琥珀,湯鮮味美。貓耳朵極像義大利的一種做成貝殼形的通心粉,據說義大利的這種出品,就是馬可波羅從中國學會了捏貓耳朵,回去以後仿製的。
12 桂花糯米藕
桂花糯米藕,又名蜜汁糯米藕。生糯米灌在蓮藕中,配以桂花醬,是江南地區傳統菜式中一道獨具特色的中式甜品,以其甜糯、桂花香氣濃鬱而享有口碑。
13 西湖藕粉
最後介紹的一種杭州特色小吃是西湖藕粉。西湖藕粉是杭州名產之一。其風味獨特,富含營養。 杭州艮山門外到餘杭縣一帶是西湖藕粉主產地,塘栖三家村所產尤為著名,舊時是為皇家提供「貢粉」。
藕是荷花在地下的莖,經特別加工製成的藕粉,呈薄片狀,質地細滑,色澤白中透紅。食用時只需先用少量冷水調和,再用開水衝調成糊狀即可,衝泡後的藕粉晶瑩透明,口味清醇,有生津開胃,養血益氣的功效,最是適合嬰孩、老人、女人當做滋補品。
有了現代的包裝技術,想吃西湖藕粉不用專門跑去杭州了,網上就可以買到正宗的,想嘗一下這杭州風味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購買。
你還吃過哪些值得推薦的杭州特色美食?歡迎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