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過錦鯉嗎?這種紅鯉魚,只在茭白田裡才有,有人說不能吃

2021-01-08 外婆的菜譜

你吃過錦鯉嗎?

在養殖的魚類裡,有「四大家魚」之說,分別是青、草、鰱、鱅,卻唯獨沒有鯉魚。最普遍的說法是因為唐代皇帝姓李,而「鯉」與「李」同音,犯了皇帝的名諱,朝廷禁止民間飼養、捕捉以及食用,就連販賣食用鯉魚都會被判重刑,由此足見鯉魚的尊貴了。

在當下看來,錦鯉比一般鯉魚還要尊貴些,它色澤豔麗、體態健美、斑紋燦爛,是風靡世界的風水魚。但錦鯉同樣不吃,不是因為不能吃,而是它比其他種類的鯉魚肉質更鬆散、土腥味更重。

而田魚,作為錦鯉的近親,鯉魚的一個變種。主要分布在浙南青田縣一帶,主要以稻田養田魚,是一種水稻和養魚共存的模式,至今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當地《青田縣誌》就有記載:「田魚,有紅、黑、駁數色,土人在稻田及圩池中養之」。

這種鯉魚,通體鮮紅,雖然出自稻田卻沒有泥腥味,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最特別的是它的鱗片,薄得能透光,特別柔軟,不用經過處理,可以直接食用。用糯米和少量辣椒做成醃魚,非常鮮香,若是直接製成田魚乾食用,又是另一種香脆可口的滋味,是青田人送禮的佳品。

距離青田縣130公裡縉雲大洋鎮,全鎮平均海拔高達800米。群山綿延,奇峰迭起,澗谷幽深,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使其原生態的純淨山泉水得到了很好的保護,這種水質與青田縣的水質相差不大,所以大洋人常常會從青田縣購買田魚魚苗來養。

大洋盛產高山美人茭,有「中國茭白之鄉」之稱,可以說在大洋,他們的稻田都用來種茭白了。青田縣人將田魚置於稻田,而大洋人因地制宜將田魚放入茭白田中放養,田魚靠吃茭白田裡的蟲害長大,茭白依靠田魚茁壯生長。

大洋人喜鮮食,所以在這裡養大的田魚大都是用來紅燒。不去魚鱗,簡單的內臟清裡完成後,油炸成型,魚鱗微卷,之後與幾顆蒜苗薑片一同燉煮,一鍋原汁原味的至鮮之味就能化在舌尖,回味無窮了。

具體做法,一起看看外婆怎麼做的。

【食材】

田魚、蔥段、姜、料酒、醬油。

【做法】

1、田魚清洗,宰殺後清除魚內臟,不去魚鱗,正反兩面改刀。一般來說,不到一斤的田魚,背部劃3道刀就夠入味,不去魚鱗吃起來更香。

青田田魚區別於其他多數鯉魚的最顯著特徵之一就是其柔軟的鱗片。

但目前人們對此還沒有太多的研究。民間有一些人認為,這可能與青田等山區稻田水源的水質偏軟或者偏酸性有關;也有研究認為,可能與鱗片含水量或者其他成分含量不同有關。不管是什麼原因造成,但客觀上來說田魚鱗片含鈣量高,因此直接吃田魚就能補充鈣元素。

田魚除了可以省去清除魚鱗這一個步驟外,內臟依然需要清理乾淨。由於剛抓回來的活田魚可能吸收了茭白田裡的一些淤泥等雜物,所以需要放到山泉水裡暫養五六天,讓其充分排出體內糞便以及清理表面的汙物。

田魚剖開肚腹,掏乾淨內臟後,魚肚裡還藏有很多黑不溜秋的黏膜,拿牙刷在魚肚子的兩側刷,注意每個角落都要刷到,這樣黑膜很輕鬆的就能全部刷下來,最後用清水清洗一下,田魚就能被清理得非常乾淨。

2、準備配料。生薑切成薑片,蒜苗斜切成段,裝盤備用。

3、油燒滾,將魚下鍋,煎至金黃色後翻面繼續煎。田魚魚鱗柔軟又很薄,一般剛下鍋煎個5秒左右,魚鱗就會蜷縮成卷,為魚肉提供一個完美的保護膜。

不鏽鋼鍋煎魚是比較容易把魚皮煎爛的,最好用鐵鍋。煎魚時只要掌握下面這3個要領,就不會把魚皮煎爛了。

①油溫要高,放油時要轉動鍋,使鍋壁都吃透油。

②煎整魚時可以在田魚皮上抹點醬油,鍋內放幾片生薑。

③魚放下去後,煎不到的地方,不要用鏟子去翻,只需轉動鍋子煎。一般煎1分鐘左右再翻動,具體看火候。

要想田魚煎到完整不爛,還有一點很重要:田魚入鍋後不要急於翻身。一面未炸黃就翻動,魚不僅會粘鍋還會散碎,如果油沒有全部將田魚貼鍋的一面浸到,只能將鍋在爐子上滑動以改變油和田魚的接觸部位,而且更不能輕易將田魚鏟動或翻身,直到先炸的一面田魚皮達到乾結後,再翻身炸另一面,這樣就能保證的田魚形狀完美不散,色金黃而不糊。

4、往鍋內依次撒入薑片、蒜苗段,倒入差不多能沒過魚的清水燉煮8分鐘左右。

通常我們在料理魚類美食時,大蒜都是必不可少的配料。但這裡我們用的是蒜苗,蒜苗的辣味較輕,有去腥的效用,也可以直接炒食,而大蒜就不一樣了,它是一種常見的調味品,辣味較重,食用後味道也比較難消除。

5、加入適量食鹽,繼續煮至田魚裂開的劃刀處能清晰看見魚皮分離,魚肉吸飽了濃鬱而滾燙的湯汁之後,就可以裝盤享用了。

相比其它魚,田魚的腥味要淡很多,味道卻比一般魚鮮美許多。這是因為深山裡的茭白田水溫不高,魚是以茭白田的蟲子為食,在山泉水中長大,一年生的田魚,也就只有二至三兩大小,每年出產並不多。而平日裡大洋人選用紅燒的田魚,大多是兩年至兩年以上,一條也就五至六兩重。

表面是金黃的魚皮,撥開是如蒜般潔白的魚肉,湯濃肉嫩,細品又是另一番鮮甜。如此精緻的小生物,本來單單看長相就有足夠的資本在魚類中炫耀,可偏偏還味美肉嫩,也不枉外地遊客聞名而來,一品它的鮮味了。

大洋人從青田引進田魚,成本價就高達50元一斤,而後自給自足,依靠當地旅遊業的發展,如今他們一斤田魚的價格已經高達七八十元了,成了推動大洋旅遊業的一張金名片。

最後,談下田魚的由來,這要從唐代前後說起。

一些江浙人遷移到青田生活,他們原先的「飯稻羮魚」生活中河海魚失去了來源,原有的生活方式難以為繼。《青田縣誌》載:舊青田「九山半水半分田」,境內以丘陵低山為主,雖地處甌江水系,水資源豐富,但「浙動溪水峻急,多灘石,魚隨水觸石皆死,故有溪無魚。」在山區種植水稻,可以利用山間的流水和自然降雨獲得保證,但是食魚僅限於溪水澗裡的少量魚類,山區又難以普遍開挖池塘養魚,因此無法滿足需要。

在對優質魚品追求的驅動下,部分頭腦靈活的青田人銳意創新,將魚放到稻田裡繁殖。經過反覆試養和馴化,終於從鯉魚中選擇出一種適宜稻田飼養的「田魚」來。

這一耕作方式,引發了蝴蝶效應。一傳十,十傳百,開始在青田各鄉村推廣開來。

七八月的大洋山,在這一片片高達1000米的密密匝匝的青翠茭海中,田魚依茭白而活;茭白靠田魚茁長生長;而茭農,不用跨越山海,就能享受到最難得的鮮味,這是獨屬於大洋人的生存智慧。

相關焦點

  • 錦鯉為什麼不能吃?
    而且養錦鯉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大多數飼養者都是新手,在錦鯉養殖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死魚或是得魚病這樣的情況,所以也會有人問錦鯉魚怎麼養或是死掉的錦鯉魚能吃嗎等這樣的問題。那麼針對錦鯉魚能吃嗎無非就是兩種說法:能吃、不能吃。那到底能不能吃呢?原因是什麼?
  • 錦鯉不能說的秘密,吃了它你也不會有好運
    要是說起超能吃也超愛吃的國家,那我們大天朝必定是穩噹噹的第一,畢竟幾千年歷史擺在那裡,是和你鬧著玩的麼?也不要說什麼國外的鯡魚罐頭、藍紋奶酪,咱們吃的奇葩食物可是那些歪果仁都無法接受的美味!不信你讓他們來嘗嘗毛雞蛋,保證輸的一敗塗地。
  • 能吃嗎?好吃嗎?怎麼吃?錦鯉食用指南
    圖/視覺中國 相比起「形而上」的日本錦鯉,中國古人面對鯉魚,是既務實,又夢幻。務實的是中國各個地方的人都有吃鯉魚的習慣和花樣。早在舊石器時代,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遺址還出土過鯉魚的骨骼遺存。夢幻的是古人賦予鯉魚美好的意義——「鯉魚躍龍門」說的是勤奮和勇敢,「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說的是情感的傳遞。
  • 有人說南方人不吃鯉魚是真的嗎?
    水庫裡的鯉魚現在好多人覺得吃鯉魚不好的原因無非有以下三種原因。一是口味不同,先不說南北方的口味,就連南方的口味也不相同,靠近海的地方人喜歡吃海魚、海鮮,喜歡清淡的口味,認為淡水魚尤其是鯉魚泥腥味重,不好吃。
  • 茭白?茭白可以這樣吃
    有時候我就故意在菜筐前站一會兒,等著有人過來問我:你買這個,你知道怎麼吃嗎?然後我就會告訴他,你這麼吃這麼吃,好吃,那麼吃那麼吃,好吃。恨不能手把手教給人家怎麼做茭白肉絲,怎麼做油燜茭白,總之就是比超市管理者還要上心的想把這些茭白賣出去。不過很可惜的是,從來沒有人問過我,也幾乎沒什麼人在茭白面前停一下步子。
  • 錦鯉能吃嗎?
    錦鯉本是鯉魚變異的品種,而說的這種鯉魚就是我們以前的食用鯉。這種鯉魚的原產地是中亞細亞,後來傳入中國,在日本發揚光大。日本新瀉縣以前的一個小村本是以魚業和米業為主的,後來有人發現有些鯉魚的身上和鰭部出現紅色花紋(也就是早期的淺黃鯉魚),再後來就有人對這種鯉魚進行改良和培育,有出現了白底紅紋體色的鯉魚,這也是錦鯉最早的起源。所以根據錦鯉的起源證明錦鯉魚能吃。
  • 在南方鯉魚,真的沒有人吃嗎?
    再來看看江西那邊,我記得我在江西興國縣時,也見當地有道美食,也是鯉魚做成的,興國那邊的鯉魚,吃的是紅色的鯉魚,據當地朋友介紹:興國紅鯉、婺源縣的荷包紅鯉、萬安縣的玻璃紅鯉、被稱江西三紅,可見江西那邊也是有人吃鯉魚的。
  • 錦鯉能吃嗎?好吃嗎?怎麼吃?參考這篇文章可以提高你的品位
    錦鯉的原始品種為紅色鯉魚,最早由我國發見,金魚在中國被培育得千姿百態,錦鯉則是在成熟於東瀛。在中國古籍中,雖然在西晉時代就有飼養紅鯉魚作為觀賞魚的記載,而且誕生了「錦鯉」一詞,在唐詩宋詞中都多次出現,但實際上此錦鯉非彼錦鯉,古代中國的「錦鯉」和現在風靡世界的錦鯉並不相同,這是兩次完全獨立的選育過程,兩種「錦鯉」只是有著共同的祖先而已。
  • 茭白的做法有哪些,茭白可以與香菇一起吃嗎?
    本文由百家號「三農上山下鄉」在百家號平臺首發,未獲授權抄襲必究,歡迎讀者轉發點讚評論茭白是一種水生植物,它長大後是一棵非常大而魁梧的植株,它豎立在水中並且是非常堅固的。但是當你吃疾病時,必須剝掉堅硬的綠色皮膚,只留下一小部分白色光滑的內部莖。
  • 茭白是什麼,茭白怎麼做好吃,哪些人不能吃茭白,吃了有什麼好處
    茭白的簡介茭白是一種常見的水生植物,也是比較好吃的水生食物,根據資料顯示,茭白的學名又被叫為「菰」,而我們常說的茭白,其實就是「菰」的根莖部了,最後處理好的茭白,是通體白嫩的,吃起來也是甜甜脆脆的吃茭白的好處補虛益氣,茭白裡面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
  • 這種米應該極少有人吃過!它竟然和茭白有親密的關係!而且營養高
    這種米應該極少有人吃過!它竟然和茭白有親密的關係!而且營養高介紹下,菰米,是一種穀物,大家一定很少聽過,茭白,大家都知道吧,很常見的一種食材,菰米黑黑的,茭白白白的,兩者有啥關係?茭白,是盛產於我國南方水鄉的一種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其葉如蒲葦,其生成的種子叫菰米。
  • 贛州男子贛江釣起罕見「紅鯉魚」,渾身鮮紅,有人出價300買下
    這條鯉魚鱗片細膩飽滿,魚身鮮亮發紅,看起來有七八斤,非常的健碩漂亮,因此馬上在本地釣魚群裡熱傳開來……這位釣魚人稱十多年沒見過這麼大的紅鯉魚。「我在贛江裡釣了十多年的魚,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紅鯉魚,太漂亮了……」劉先生感嘆說,天然野生的紅鯉魚非常少見,這可以說是一條贛江紅鯉魚王了——當晚就有人在社交平臺,願意出300元向他買下這條「贛江鯉魚王」。紅鯉魚有這麼珍貴嗎?是否能吃?從物以稀為貴的角度講,天然繁育的紅鯉魚,其珍稀程度可是非同一般,或許因此有人願意出高價買下並不稀奇。
  • 茭白裡面有黑點能吃嗎 應該怎麼吃
    茭白是比較常見的食物,很多人都很喜歡吃。但是,有不少人會發現自己買回來的茭白當中會有黑點,不確定它能不能吃。那麼,茭白裡面有黑點能吃嗎?吃茭白有什麼好處呢?茭白應該怎麼吃?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茭白裡面有黑點能吃嗎茭白當中有黑點是可以食用的,這不是發黴導致的,也不是由於太晚採收長出的。這是一種自然現象,可以吃。
  • 茭白什麼人不能吃?茭白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茭白是秋季常見的一種水生蔬菜,口感細嫩清香,營養豐富,很是受歡迎,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茭白,那麼究竟茭白有哪些人不能吃呢?脾胃虛寒者脾胃虛寒者飲食應當多吃溫暖身體的食物,不宜過多食用損傷脾胃陽氣的食物,而茭白是一種水生蔬菜,其性質寒涼,脾胃虛寒者若是長期過多食用茭白則可能更會加劇寒氣的聚集,損傷脾胃陽氣,從而導致原本神疲乏力、面色蒼白、手足冰涼、食少懶言等脾虛症狀加重。
  • 【援疆風景線】茭白田裡養甲魚
    1月4日,在溫宿縣託乎拉鄉金華新村茭漁綜合示範基地捕售現場,溫宿縣一家飯店的採購員肖兵激動地喊道,「茭白田裡養甲魚,還是第一次見。」  「茭白田裡套養甲魚,這是浙江省金華市在開展設施農業蔬菜示範基地項目基礎上,對口支援溫宿縣的又一個產業援疆項目。」金華市援疆指揮部產業發展組副組長吳其偉說。
  • 唐朝人為啥不能吃鯉魚?那明朝人能吃豬肉嗎?
    《西遊記》講,唐玄奘老爸陳光蕊高中狀元,又娶了殷開山女兒殷溫嬌,人生兩大喜事都幹了,於是打道回府跟母親報喜,然後帶著母親前去江州赴任,半夜住在一家客棧,第二天早晨見到一人提著金色鯉魚叫賣,陳光蕊花一貫錢買了想給母親做個魚湯喝喝,但見鯉魚閃閃眨眼,陳光蕊驚訝的說,聞說魚蛇眨眼,必非等閒之物。
  • 釣到的魚有寄生蟲還能吃嗎?有人說不能吃,有人說能吃,誰對?
    昨天在釣魚的時候有個釣友在旁邊驚呼一聲,哎呀有蟲子,嚇我一跳,還以為被啥不知名的蟲子咬了,結果發現這兄弟是看見他釣上來的鯽魚尾巴上有寄生蟲,所以嚇了一大跳。相信這種情況很多釣友都碰到過,甚至還有些釣友還看過一些視頻中有人撥開鱗片來找寄生蟲,看完之後完全沒有吃魚的欲望了。
  • 魚塘裡釣上了一尾紅色鯉魚,卻不是錦鯉,這魚能吃麼?
    鯉魚可以說是最常見的魚種之一了,作為釣魚人想必都有過釣鯉魚的經歷。但是說起紅色的鯉魚,想必大家第一印象就是錦鯉吧!然而,前段時間釣友從魚塘裡拉出來了一尾紅色的鯉魚,但是這並不是我們常見的錦鯉。釣友表示第一次釣上來這種鯉魚!
  • 茭白田裡套養小龍蝦,一田雙收高效益
    說到茭白或許會有一部分人表示陌生,但是看到照片中的這種蔬菜大多數人應該都認識,這個就是茭白,平常生活中我們習慣於叫它高筍。自古以來就是人們平常生活中的一道美食,在農村,農民種植茭白也不是什麼稀奇事情,很多農民把茭白作為主要的經濟植物種植。
  • 錦鯉吃了之後會怎樣 讓你知道有益還是有害
    有些人在養錦鯉的時候會出現很多人都會有疑問,到底錦鯉能不能吃,無疑,答案只有兩個選擇,能吃和不能吃,其實客觀的來說,錦鯉是可以吃的,因為錦鯉是由以前可以食用的鯉魚變異而來的,所以錦鯉是可以吃的,但是吃的話會存在一定的風險,因為錦鯉是觀賞魚,都是經過人工餵養飼料而養殖的,飼料中含有大量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