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遊看璧山 處處皆是好風景

2021-01-08 上遊新聞

  

  市民在秀湖公園遊玩

  「早就聽說在重慶有一個『小而美』,也聽說過她『秀美綠城』『活力水城』『文化古城』的名號,這次來了璧山以後,真心感受到了什麼叫做不虛此行。」

  今年5月,家住上海的秦軍來璧山遊玩後,不禁發出感嘆:「這裡比起大城市,更像是一個『大公園』,『公園』裡不僅美景連綿,景與景之間通過有機串聯相輔相成。無論走到哪裡,都有一種身處美景中的感覺。」

  這是璧山發展「全域旅遊」、打造「全域景區」取得的成效。近年來,我區堅持把全區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用景區化的視野管控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全力打造全域景區城市。

  

  市民在大興鎮葡萄基地採摘葡萄

  升級

  景點旅遊走向全域旅遊

  「真沒想到,一個地方竟能在短短幾年內發生這麼大的變化!」2017年6月,第二次來到璧山後,在城內遊玩了一番的重慶市民陳燕不禁發出感嘆。

  「上次來的時候,對璧山旅遊的印象僅僅是一個青龍湖。」陳燕說,她家住沙坪垻區,以前來璧山需要走一兩個小時的路,結果到了後也沒什麼地方可以逛。「雖然是自駕遊,卻跟組團旅遊沒什麼區別,到了某個景點就下車拍照,感覺十分枯燥。」

  很長一段時間,陳燕都沒有再來璧山的想法。「可是最近,剛從璧山出差回來的朋友告訴我,這裡的旅遊體驗非常不錯,又讓我提起了興趣。」陳燕說,再一次來到璧山後,她被這裡天翻地覆的變化震驚了。

  璧山隧道貫通後,幾十分鐘就能到達。一路上,琳琅滿目的公園,大大小小度假區,還有植物園、昆蟲園、博物館等等,讓她覺得不虛此行。

  「十年以前,璧山的旅遊一直處於一個尷尬的境地,本地經濟以皮鞋生產等汙染產業為主,城內很難找出一塊環境優美的地方,自然沒有旅遊業的發展空間。」商務局旅遊科負責人方貴勇告訴記者,隨著區裡對環境問題越來越重視,璧山旅遊業也快速發展起來。

  「近年來,璧山堅持把全區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不遺餘力地改善環境,做到『處處皆景、移步換景』,全力打造『全域旅遊』。」方貴勇說,所謂全域旅遊,是指以旅遊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全區經濟社會資源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以旅遊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全新理念和模式。璧山樹立起「景區融入城市,城市變成景區」的旅遊發展理念,近幾年正在全力打造「秀美綠城、活力水城、文化古城」這一形象名片。

  璧山旅遊,不再是單一、枯燥的景點式旅遊,而是形成了在城內體驗深綠城市,在城外體驗鄉村文化的有機沿線。御湖旅遊度假區、玉泉湖旅遊度假區、茅萊山北緯29°植物園、登雲山民國風情街、璧北田園生活、璧西觀光採摘、璧南生態休閒體驗帶等等,一個個的旅遊項目將被逐步開發出來。

相關焦點

  • 高淳 處處皆景點,全域大花園
    行走在高淳,處處皆是美景——椏溪國際慢城內,一條全長48公裡的慢行系統穿行於林間、花海、田園,沿線時而依山傍水,時而穿山過林,沿途鬱鬱蔥蔥,鳥語花香;固城湖旁,水慢城風景如畫,慢時光裡,看蘆葦深處蘆花飄,憑水臨風,賞白鷺蹁躚悠然飛,愜意徜徉,觀百畝花海美如畫;高淳老街上,古建築傍水而列,粉牆青瓦、飛簷翹角,配上精美的磚木石雕和傳統的書法牌匾,古樸典雅……  高淳,地處長江之濱、南京之南
  • 入目皆風景 田園留佳客——梓潼大力發展全域鄉村旅遊
    建興鄉靈珠村一組賈正茂告訴記者,他家率先辦起了全縣第一家鄉宿,不僅居住環境好了,還吸引來了不少人遊客,年收入達10多萬元。  梓潼,因「東倚梓林,西枕潼水」而得名。公元前285年,秦昭襄王置縣梓潼,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
  • @瀏陽人,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需要您助力
    · 2016年11月,瀏陽市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正式開啟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之路。· 2020年1月,成功獲評為「首批湖南省全域旅遊示範區」。· 當前,正值我市衝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關鍵時刻。
  • 南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南寧市全域旅遊總體規劃(2017年...
    打造旅遊核心吸引物,是南寧全域旅遊發展的根本。本規劃提煉出南寧三大核心主題吸引,即壯鄉風情、東協風情、養生之都,並圍繞三大核心主題打造三大主題系列產品。通過休閒城區、風情鄉村、集聚型泛景區化旅遊目的地、主題風景道的建設,構築南寧四大旅遊核心板塊,助力南寧全域旅遊打造。融合共享原則。
  • 海南環島旅遊公路以「五路」為定位 打造全域旅遊標誌性項目和傳世...
    航拍三亞太陽灣旅遊公路 海南日報記者 封爍 攝科學規劃不斷豐富建設理念海洋與溼地相遇,古鹽田邂逅懸崖岬角,燈塔與風車相連,自然和人文風光互相輝映……在這裡,沒有邊界,沒有核心,視線所到之處,皆是風景。這便是海南環島旅遊公路。生態路、風景路、文化路、智慧路、幸福路——是它的代名詞和定位坐標。
  • 新興被認定為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
    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關於公布第二批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的通知各地級以上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為貫徹落實文化和旅遊部、省委省政府有關全域旅遊發展的部署要求,進一步推動實施《廣東省促進全域旅遊發展實施方案》(粵府辦
  • 發展全域旅遊,建設詩畫電白丨"十三五"發展電白一線走讀
    圍繞打造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的目標,電白區加快旅遊業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實現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今年6月,電白區入選第二批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  「自然風光旖旎秀麗,海山景色美輪美奐,田園鄉村風情濃鬱……」置身於電白的碧海、藍天、綠水、青山之間,目之所及皆是風景。
  • 中新天津生態城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中新網天津12月18日電 (記者 張道正)記者17日從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獲悉,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當日於山東榮城市召開發布會,正式公布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中新天津生態城被正式批准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同時,文化和旅遊部將生態城作為「景城一體、智慧科技創新」的典範進行介紹推廣。
  • 好風景帶來好光景!《光明日報》聚焦可邑小鎮旅遊扶貧
    7月22日光明日報刊發文章聚焦旅遊扶貧其中講到我州彌勒市的可邑小鎮如何讓旅遊和扶貧相得益彰▽點擊圖片查看原文充滿鄉土氣息的民居、果實纍纍的採摘園、生態亮點突出的節慶活動……特色突出的旅遊線路、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
  • 蓬萊區逐漸形成「山海呼應、城鄉交融、全域覆蓋」的全域旅遊格局
    [28] 在空間布局上,蓬萊市突破過去僅局限濱海旅遊的狹窄區域,整合北部「仙、閣、海」,中部「酒、湖、馬」,南部「山、林、泉」生態要素,著力打造四大生態旅遊板塊,形成「山海呼應、城鄉交融、全域覆蓋」的全域旅遊格局。
  • 大同華嚴寺:邊邊角角皆風景
    大同華嚴寺:邊邊角角皆風景 2020-12-25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型機車集會林胡古塞 摩旅文化助力全域旅遊
    重型機車集會林胡古塞 摩旅文化助力全域旅遊 2020-05-20 1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美山」「美水」「美人窩」,運動休閒「嗨」起來 桃江全域旅遊...
    近年來,桃江縣緊緊抓住「桃花江是美人窩」這一無形資產,圍繞特色民俗體育文化、產業資源等開發美人文化旅遊產品、培育「美麗產業」,讓廣大遊客品美食、享美事、賞美景。■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丁鵬志主打「美人」牌,培養「美女經濟」千秋無絕色,「有美人兮,在水一方」。無限「美人窩」風情,令桃江山水總晃動著「美人」倩影,一方風景顧盼生輝。
  • 梓潼:「三地」建設開啟全域旅遊新模式
    近年來,梓潼大力實施「文旅興縣」戰略,充分挖掘文昌文化發祥地、兩彈精神朝聖地、千年蜀道遺產地等旅遊資源,運用現代營銷理念和「網際網路+」思維,做大核心景區,激活鄉村旅遊,開啟全域旅遊新模式。2018年1月-5月,梓潼縣接待遊客249.2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6.0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23.9%。  借力文昌文化發祥地,擦亮梓潼「金字招牌」。
  • 首屆璧山兔•來鳳魚廚藝大賽開幕
    首屆璧山兔、來鳳魚廚藝大賽在璧山南門唐城冷酒夜市啟動。新華網發 璧山宣傳部供圖首屆璧山兔、來鳳魚廚藝大賽在璧山南門唐城冷酒夜市啟動。新華網發 璧山宣傳部供圖首屆璧山兔、來鳳魚廚藝大賽在璧山南門唐城冷酒夜市啟動。
  • 22℃的夏天|東豐縣全域旅遊遍地開花
    深挖旅遊資源,打造精品路線。近年來, 東豐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旅遊產業發展,深度挖掘東豐特色文化旅遊資源,集中力量打造精品旅遊線路,完善基礎設施,加大宣傳推介力度,不斷豐富鹿苑遊、冰雪遊、休閒遊、鄉村遊、賞花遊等旅遊產品,全力推動全域旅遊的高質量發展。
  • 臨沂:發展全域旅遊 打造長三角中心城市休閒旅遊後花園
    強化頂層設計 優化發展格局臨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全域旅遊發展,2016年建立了市長任總召集人的市政府旅遊工作聯席會議制度,2019年底又調整為市長任組長的旅遊工作領導小組。各縣區都成立了相應議事協調機構,各級旅遊工作領導小組充分發揮議事協調職能,及時解決跨部門、跨行業問題,在產業融合、聯合執法等方面加強統籌協調,形成了黨政統籌、部門參與、齊抓共管的全域旅遊工作格局。
  • 青島嶗山區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專家研討會召開
    為進一步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於「旅遊業高質量發展」重要部署,鞏固和深化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成果,切實推進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國際知名山海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發展目標,2020年1月5日至6日,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嶗山區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在魯商凱悅酒店舉辦「嶗山區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專家研討會」。
  • 上海公布16家全域旅遊特色示範區域
    上海外灘(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資料圖)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5月9日訊 為加大改革創新,激發本市旅遊消費潛力,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等有關文件要求,上海市組織開展了上海市全域旅遊特色示範區域的創建和申報工作。
  • 周寧·呼圖壁全域旅遊推介展:非遺秀吸睛 民族風情濃鬱
    中新網福州5月4日電 (記者 呂巧琴 葉茂)棕衣編制技藝、手工制硋、傳統錫器製作……福建(周寧)·新疆(呼圖壁)全域旅遊推介展4日在福建福州市三坊七巷南后街展覽館舉行,獨具傳統文化魅力的「非遺」秀吸引四方遊客。  蓑衣,也稱「棕衣」或「棕蓑衣」,多用棕絲編制而成,是最原始的雨具,具有久穿耐磨、不易破損、透氣性好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