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秀湖公園遊玩
「早就聽說在重慶有一個『小而美』,也聽說過她『秀美綠城』『活力水城』『文化古城』的名號,這次來了璧山以後,真心感受到了什麼叫做不虛此行。」
今年5月,家住上海的秦軍來璧山遊玩後,不禁發出感嘆:「這裡比起大城市,更像是一個『大公園』,『公園』裡不僅美景連綿,景與景之間通過有機串聯相輔相成。無論走到哪裡,都有一種身處美景中的感覺。」
這是璧山發展「全域旅遊」、打造「全域景區」取得的成效。近年來,我區堅持把全區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用景區化的視野管控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全力打造全域景區城市。
市民在大興鎮葡萄基地採摘葡萄
升級
景點旅遊走向全域旅遊
「真沒想到,一個地方竟能在短短幾年內發生這麼大的變化!」2017年6月,第二次來到璧山後,在城內遊玩了一番的重慶市民陳燕不禁發出感嘆。
「上次來的時候,對璧山旅遊的印象僅僅是一個青龍湖。」陳燕說,她家住沙坪垻區,以前來璧山需要走一兩個小時的路,結果到了後也沒什麼地方可以逛。「雖然是自駕遊,卻跟組團旅遊沒什麼區別,到了某個景點就下車拍照,感覺十分枯燥。」
很長一段時間,陳燕都沒有再來璧山的想法。「可是最近,剛從璧山出差回來的朋友告訴我,這裡的旅遊體驗非常不錯,又讓我提起了興趣。」陳燕說,再一次來到璧山後,她被這裡天翻地覆的變化震驚了。
璧山隧道貫通後,幾十分鐘就能到達。一路上,琳琅滿目的公園,大大小小度假區,還有植物園、昆蟲園、博物館等等,讓她覺得不虛此行。
「十年以前,璧山的旅遊一直處於一個尷尬的境地,本地經濟以皮鞋生產等汙染產業為主,城內很難找出一塊環境優美的地方,自然沒有旅遊業的發展空間。」商務局旅遊科負責人方貴勇告訴記者,隨著區裡對環境問題越來越重視,璧山旅遊業也快速發展起來。
「近年來,璧山堅持把全區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不遺餘力地改善環境,做到『處處皆景、移步換景』,全力打造『全域旅遊』。」方貴勇說,所謂全域旅遊,是指以旅遊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全區經濟社會資源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以旅遊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全新理念和模式。璧山樹立起「景區融入城市,城市變成景區」的旅遊發展理念,近幾年正在全力打造「秀美綠城、活力水城、文化古城」這一形象名片。
璧山旅遊,不再是單一、枯燥的景點式旅遊,而是形成了在城內體驗深綠城市,在城外體驗鄉村文化的有機沿線。御湖旅遊度假區、玉泉湖旅遊度假區、茅萊山北緯29°植物園、登雲山民國風情街、璧北田園生活、璧西觀光採摘、璧南生態休閒體驗帶等等,一個個的旅遊項目將被逐步開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