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 處處皆景點,全域大花園

2021-01-16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

  山是滿眼綠,水擁兩大湖。行走在高淳,處處皆是美景——椏溪國際慢城內,一條全長48公裡的慢行系統穿行於林間、花海、田園,沿線時而依山傍水,時而穿山過林,沿途鬱鬱蔥蔥,鳥語花香;固城湖旁,水慢城風景如畫,慢時光裡,看蘆葦深處蘆花飄,憑水臨風,賞白鷺蹁躚悠然飛,愜意徜徉,觀百畝花海美如畫;高淳老街上,古建築傍水而列,粉牆青瓦、飛簷翹角,配上精美的磚木石雕和傳統的書法牌匾,古樸典雅……

  高淳,地處長江之濱、南京之南,是鑲嵌在南京都市圈及寧杭經濟帶、寧宣黃成長帶上一顆冉冉升起的明珠。高淳生態環境極佳,既有山的鐘靈,更兼水的毓秀、文的厚重,擁有「三山兩水五分田」的生態黃金比例,生態環境質量指數居江蘇省前列,是江蘇省首個國家生態縣、全國首個通過區級全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整治保護規劃的行政區、名列國家城鄉融合發展實驗區名單。

  「十三五」期間,高淳努力踐行「兩山」理論,堅定「生態立區」戰略,挖掘生態潛力,活化生態資源,培育「生態+」產業,將生態環境競爭力轉化為產業競爭力,走出了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發展之路。

  自然本底更加純淨

  在美麗的固城湖畔,蘆葦叢生,白鷺翩飛,南京迄今規模最大的退圩還湖工程正加快推進,上百臺機械來來往往,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固城湖是長江下遊青弋江、水陽江流域及太湖流域的調蓄性湖泊之一,也是高淳飲用水源地和南京備用水源地,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高淳母親湖。過去,長達半世紀的圍湖造田、靠水吃水,讓固城湖「傷痕累累」,湖泊面積縮小、生物多樣性降低、水質變差,最終影響到水產養殖、飲水灌溉,甚至影響了優越的生態稟賦。

  碧水面前,高淳細算長遠帳、生態帳,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啟動一系列保護「母親湖」行動,讓固城湖重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去年年底,固城湖退圩還湖工程正式開工,預計2022年年底完工。屆時,固城湖水面將擴容6.11平方公裡,水量相當於增加4.5個玄武湖,面積相當於增加1個西湖,可恢復有效防洪庫容2200萬立方米。

  高淳因水而興、因水而美,水域面積佔全區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十三五」期間,高淳堅持生態立區,緊緊圍繞生態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入實施水環境修復、水汙染治理、水源地保護、水景觀塑造、水資源管理「五水共治」工程,探索出一條「護一城淨水、繪兩湖畫廊、顯水韻靈秀」的治水興水新路子,2018年順利通過省級水生態文明城市試點建設評估。

  為保護山水林田湖草系統,建設全域美麗「大花園」,高淳通過了全國首個區級《全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與整治規劃》,成為江蘇四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區之一。該規劃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著眼固城湖在維繫生態平衡中的重要作用,用系統思維統籌生態保護和治理,制定了近期和長遠規劃,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全域消除V類水體等工作深入推進,秸稈禁燒、揚塵管控、餐飲油煙整治等防治措施全面落實……五年來,堅持不懈的淨氣治水,使高淳的天更明、水更藍、山更青,2020年前三季度地表水環境質量水平在全省63個縣(市、區)中位列第三名,空氣品質優良率居全市第一,固城湖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穩定保持在Ⅲ類及以上,有效擦亮了高淳的生態底色。

  鄉村風光更加秀美

  11月,遊子山下的萬畝茶園如一塊巨大的翡翠鋪陳在藍天下,翠綠的茶壟隨著地勢起伏連綿,處處鬱鬱蔥蔥、生機盎然。順著壟埂上起伏有致的荊東路,穿過層層疊疊的茶樹,一條蜿蜒美麗的青石板路綿延鋪展,壟上村到了。

  壟上村位於東壩街道青山社區,因位於壟上而得名,四周被茶園、林木、水塘包圍,自然環境優美。過去由於交通不便、缺乏主導產業,壟上是遠近聞名的「空心村」和貧困村。2017年,該村被列為江蘇省第一批特色田園鄉村試點村,當地政府對其進行提檔升級打造,在保護的前提下推動傳統村落發展振興,讓壟上村煥發出山水田園傳統村落的活力。

  杆線下地、道路重建、雨汙分流……經過整治後的壟上村面貌煥然一新,人居環境顯著提升。村裡還引入第三方負責產業運營,著力打造茶慢村文化。如今,壟上已是小有名氣的文藝網紅村,茶室、書院、咖啡廳等錯落有致,當地的獨棟民宿最高售出了2400元/晚的價格。

  小鄉村脫胎換骨,源於高淳持續推進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高淳自然資源豐富,在保護綠水青山的前提下,高淳針對區域環境實際,面子裡子並重、地上地下統籌,開展全方位、系統化治理。以景區理念規劃,高淳將802平方公裡區域以美麗大花園的目標來打造,將每個村落作為景點來設計,每戶農家庭院都作為作品來改造,推動人居環境由「整潔」向「美麗」、由「乾淨」向「宜居」提升。

  椏溪街道留村按照《「榴芳」百世,樂活留村》規劃,留村在北部村口設置兩塊景觀石,並進行水文化打造;東壩街道周泗澗村,遊子山環抱,歐式田園浪漫風情的打造,色彩炫麗的建築風格,與周邊綠樹、茶園形成鮮明對比;東壩街道小茅山腳村,竹柵欄圍起來的院子內,顏色絢麗的花草生動有趣,多棟精品民宿與村民小樓錯落有致,形成優雅恬靜的宜居、宜遊環境……一個個美麗鄉村串點成線、連線成面,為當地百姓打造了美麗宜居的「大家園」。

  目前,高淳已建成省級美麗鄉村21個、市級美麗鄉村165個,打造省級特色田園鄉村2個、田園綜合體1個,淳青生態觀光茶旅成為全國茶鄉旅遊精品線路,三條壟田園慢村入圍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截至2020年,全區已經創建水美鄉村38個,其中「十三五」期間創建24個,比「十二五」期間增長了71%。

  生態實踐更加科學

  生態就是生產力,好生態也能富口袋。為了將「美麗生態」進一步轉化為「美麗經濟」,2017年,高淳制定全域旅遊總體規劃,全區將以東部「山慢城」、中部「文慢城」、西部「水慢城」為核心的「大慢城」建設,把全境802平方公裡打造成沒有邊界、沒有圍牆、居旅相宜的田園式大景區,營造出「城在園中、村在景中、人在畫中」的氛圍,城市即旅遊、旅遊即生活。

  因「景」制宜、以「慢」塑形,高淳一體化推進「大慢城」聯動開發,個性化開發「慢城村居」結構單元、「慢城生活」賞遊系統,建設枕松酒店、姑媽家莊園等精品項目,小芮家特色鄉居、蔣山漁村等民宿,商旅房車營地、固城湖水慢城等度假養生景點,建成生態串鏈工程300多公裡,整體構建春賞花、夏親水、秋美食、冬養生「一年四季皆可遊」的旅遊格局。

  隨著全域美麗大花園的展開,高淳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品美食、探文化、賞美景。統計顯示,2019年高淳實現旅遊收入142.6億元,旅遊接待達1171.5萬人次,對GDP的貢獻率超過8%,對全區財政收入的貢獻率超過10%,直接帶動就業1.87萬人,對就業的貢獻率超過17%。

  如何讓人們認識到好生態的重要性,實現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不斷轉化,高淳一直沒有停止探索的腳步。

  今年9月,高淳正式發布全國首個縣域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標準體系。該標準設定物質產品價值、調節服務價值、人居文化價值3個一級指標,農業產品、土壤保持、大氣環境維持與改善等18個二級指標。按上述指標測算,高淳區2019年GEP約為1575.71億元。其中,物質產品價值約為99.81億元,調節服務價值約為1267.52億元,人居文化價值約為208.38億元,分別佔GEP的6.33%、80.44%、13.23%。

  和GDP相比,GEP同樣意義重大。專家表示,通過直觀的數據反映生態產品的價值,讓高淳生態家底有了「價格標籤」,可以讓人們清晰認識到「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對全區域生態系統的作用,也可以直觀體現高淳區近年來踐行「兩山」理論的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下一步,高淳區將實行GDP和GEP雙核算、雙運行、雙提升工作機制,每年核算全區GDP和GEP。通過監控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GEP的變化,並將GEP納入政績考核體系和生態文明考核體系,真正讓生態資源指數成為政府決策的行為指引和硬約束。

  遊山滿眼綠,兩湖碧波流。展望「十四五」,高淳對「生態立區」的堅定與執著,未曾改變。在踐行「兩山」理念的新徵程上,高淳將以「奮進者」的姿態,走向又一個「綠色」的輝煌,建好全域美麗大花園。

  本版撰稿 楊軍 邱霞 杜瑩

相關焦點

  • 全域旅遊看璧山 處處皆是好風景
    今年5月,家住上海的秦軍來璧山遊玩後,不禁發出感嘆:「這裡比起大城市,更像是一個『大公園』,『公園』裡不僅美景連綿,景與景之間通過有機串聯相輔相成。無論走到哪裡,都有一種身處美景中的感覺。」  這是璧山發展「全域旅遊」、打造「全域景區」取得的成效。近年來,我區堅持把全區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用景區化的視野管控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全力打造全域景區城市。
  • 花園庭院樣板⑤|雲和花園庭院,戶戶皆是景
    花園庭院樣板⑤|雲和花園庭院,戶戶皆是景 2021-01-07 1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興被認定為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
    全縣擁有六祖故裡旅遊度假區、翔順金水臺溫泉小鎮、廣東天露山旅遊度假區3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還有禪域小鎮、悅天下生態度假區、象窩山生態園以及青山綠水溫泉旅遊度假區等自然與人文資源的多樣性與獨特性突出的景區景點。
  • 入目皆風景 田園留佳客——梓潼大力發展全域鄉村旅遊
    石牛鎮安康村荷塘美景醉遊人  近年來,梓潼縣大力實施「文旅興縣」戰略,深度整合自然生態、特色文化、康體養生等旅遊資源,推動全縣旅遊業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發展模式轉變,鄉村旅遊產業迎來發展的春天。
  • 高淳:品味慢生活 共享淳幸福
    2017年,高淳區制定全域旅遊總體規劃,全區將以東部「山慢城」、中部「文慢城」、西部「水慢城」為核心的「大慢城」建設,把全境802平方公裡打造成沒有邊界、沒有圍牆、居旅相宜的田園式大景區,營造出「城在園中、村在景中、人在畫中」的氛圍,城市即旅遊、旅遊即生活。
  • 螃蟹養殖,美了田園富了農民 南京高淳譜寫鄉村振興新樂章
    更重要的是,以螃蟹為主的水產養殖,已成為致富高淳農民的大產業,在31平方公裡的固城湖周邊,匯聚著2.5萬螃蟹養殖戶,圍繞「固城湖」高淳人辛勤勞作,發展起22.4萬畝的螃蟹養殖產業、探索出一套成熟的螃蟹養殖模式。
  • 高淳馬拉松系列之二 跑者接駁路線說明書
    >接駁說明 11月3日為所有高馬跑者提供賽前及賽後的免費接駁服務,內容如下: 賽前接駁 分別在寶塔路、鎮興路、北嶺路沿線,S9高淳地鐵站設置4條「直達賽事起點」的接駁線路(往返接駁)。
  • 高淳,優雅寧靜的江南歷史文化小城
    高淳位於南京市南大門,明弘治年間設為高淳縣,現在是南京市的一個區。高淳歷史悠久,古名「固城」、「瀨渚」、「楚王城」等等,伍子胥開鑿的胥河繞城而過。據考證「固城遺址」比「金陵石頭城遺址」還早208年。古城高淳高淳是一個適於慢生活的小城,面積大約800平方公裡,現在人口有40多萬。高淳地形東高西低,有山有水,風景優美。東部丘陵山區為茅山和天目山餘脈結合地,西部有固城湖與石臼湖,河網密布。
  • 南京的後花園固城湖水慢城,不僅風景秀美,還有一座溼地動物園
    固城湖,又稱為「小南湖」,地處江蘇南京高淳區與安徽宣城宣州區交界地帶,屬於長江支流水陽江的水系,它不僅是一座天然滯蓄山洪的調節湖泊,還是一座物產豐富、水質優異、景色秀美的湖泊,如今也是南京高淳區最熱門的旅遊景區之一,即固城湖水慢城。
  • 臨沂:發展全域旅遊 打造長三角中心城市休閒旅遊後花園
    11月28日,臨沂市迎來了長三角中心城市——南京市的300人旅遊大團隊;12月9日—14日,上海21家精品旅行社來到臨沂進行實地考察,並表達了強烈的合作意向……2020年,臨沂市委、市政府抓住機遇,做出了「對標高品質旅遊需求,對接長三角客源市場,大力發展全域旅遊,當好長三角休閒旅遊後花園,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 「聚焦兩會」南京高淳交出2020年亮眼經濟成績單
    在南京市高淳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記者了解到,2020年南京高淳區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8億元,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780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56元。
  • 潮州旅遊景點介紹,潮州必去五個景點推薦,潮州好玩景點地方
    廣東潮州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瓷都,潮汕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潮州旅遊必去的五個景點介紹,一起來看一下潮州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一:鳳凰山(潮州市潮安區鳳凰鎮),很多人喜歡山頂搭帳篷過夜看日出,半夜爬起來還看滿天星光和天龍座流星,日出很美,風景優美,空氣清新舒適,霧中鳳凰,石湖,花園,別有一番景致,盤山路風景很美麗,只有登頂的人才知道它的美,值得一遊!
  • 美了田園富了農民 小螃蟹如何成長為高淳大產業?
    今年螃蟹節期間,高淳將端出豐盛「大餐」——除了陸續上市的1.7萬噸固城湖螃蟹,還有第三屆風鈴節、古風創意市集、馬拉松賽、瑜伽露營節、漢服文化節等精彩活動。固城湖螃蟹節連辦20屆,美了田園富了農民小螃蟹如何成長為高淳大產業?
  • 南京高淳區用上環衛綠化「大管家」,一把掃帚掃到底
    南京高淳區在2019年前,環衛作業、綠化養護歸屬11家單位負責,推諉扯皮的事常發生。今日,記者從南京高淳區城管局了解到,高淳區實行環衛綠化一體化市場服務,道路保潔、綠化管養、水面清理、非機動車整理、街面小廣告全部歸屬一個「大管家」,一把掃帚掃到底。環境變美了,居民投訴整改率和滿意率更是達到100%。
  • @瀏陽人,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需要您助力
    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是全面展示瀏陽旅遊形象、城市形象的一次大好契機,需全市人民共同推動、共同參與。要牢固樹立「人人是旅遊形象、處處是旅遊環境」的理念,講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傳遞正能量。堅持以誠為本,誠信經營,規範服務,自覺抵制各種違法違規行為。
  • 2019年南京這47家旅遊景點免費開放時間表出來啦!還不快...
    2019年南京,47家旅遊景點限時免費開放時間表,來啦!   相比去年,又新增了四家景點   南京大橋公園   免費日期:3月13日 南堡公園綠化布置以大、小堡聯線為中軸,兩側花壇、噴水池對稱布局,公園綠化覆蓋率達50%以上。   地址:鼓樓區寶塔橋東街7號   交通:公交12路至南堡公園西站下   秦大士故居   免費日期:5月19日
  • 新華日報頭版:全域創建,築就「大美句容」文明之基
    大句容太棒了!趕緊來看看新華日報怎麼報導的吧↓↓↓全域創建,築就「大美句容」文明之基7月上旬,69個包含句容「福」元素的城市小品雕塑,裝扮在當地城區主幹道和花園廣場上,雕塑印刻文明標語,飽含愛、敬、誠、善內涵,吸引市民駐足品讀。
  • 發展全域旅遊,建設詩畫電白丨"十三五"發展電白一線走讀
    圍繞打造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的目標,電白區加快旅遊業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實現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今年6月,電白區入選第二批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  「自然風光旖旎秀麗,海山景色美輪美奐,田園鄉村風情濃鬱……」置身於電白的碧海、藍天、綠水、青山之間,目之所及皆是風景。
  • 蓬萊區逐漸形成「山海呼應、城鄉交融、全域覆蓋」的全域旅遊格局
    [28] 在空間布局上,蓬萊市突破過去僅局限濱海旅遊的狹窄區域,整合北部「仙、閣、海」,中部「酒、湖、馬」,南部「山、林、泉」生態要素,著力打造四大生態旅遊板塊,形成「山海呼應、城鄉交融、全域覆蓋」的全域旅遊格局。
  • 人生處處皆學問,被誤認的二球懸鈴木
    活到老學到老,人生處處皆學問。好在現在,我已經認識了二球懸鈴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