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了田園富了農民 小螃蟹如何成長為高淳大產業?

2021-01-10 南報網

2020-09-22 07:01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9月19日,第二十屆高淳固城湖螃蟹節拉開帷幕,標誌著為期兩個多月的品蟹賞景盛宴正式開啟。今年螃蟹節期間,高淳將端出豐盛「大餐」——除了陸續上市的1.7萬噸固城湖螃蟹,還有第三屆風鈴節、古風創意市集、馬拉松賽、瑜伽露營節、漢服文化節等精彩活動。

固城湖螃蟹節連辦20屆,美了田園富了農民

小螃蟹如何成長為高淳大產業?

19日,第二十屆中國·高淳固城湖螃蟹節正式啟幕。 通訊員 楊軍 邱霞 南報融媒體記者 徐琦攝

9月19日,第二十屆高淳固城湖螃蟹節拉開帷幕,標誌著為期兩個多月的品蟹賞景盛宴正式開啟。今年螃蟹節期間,高淳將端出豐盛「大餐」——除了陸續上市的1.7萬噸固城湖螃蟹,還有第三屆風鈴節、古風創意市集、馬拉松賽、瑜伽露營節、漢服文化節等精彩活動。

從2001年首次辦節到今年,固城湖螃蟹節已經走過20年。辦了20年的螃蟹節,非但「不顯倦態」,反而「後勁十足」,打響了固城湖螃蟹的品牌影響力,更提升了高淳的知名度,帶動全區招商引資和旅遊、農業等產業發展,形成了「一蟹先行、諸業並進」的局面。

生態優先,它是品質「代言人」

昨天上午,記者在固城2814項目漁場(特種水產養殖)周邊沿線看到,蟹塘邊設置了不少銷售攤點,蟹農們正在賣蟹。「今年我們家螃蟹傷亡率較低,個頭大,畝均產量比去年高。」孔紅英手拎螃蟹笑著說,按照往年慣例,螃蟹節開幕後,買蟹的人會逐漸增多,「螃蟹不愁銷,這都要感謝政府搭建的好平臺。」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良好的自然生態為高淳人致富提供了先天條件。尤其是有著江蘇省內水質優異的天然湖泊——固城湖的滋養,高淳人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了螃蟹養殖。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為進一步提升固城湖螃蟹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當地政府搭臺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舉辦水產節。2001年,當地以固城湖螃蟹節取代水產節,一辦就是20年。如今,「固城湖螃蟹節」已被評為「全國十大節慶」和國家級示範性漁業文化節慶,是我市唯一一個連辦20屆的農業節慶活動。 

固城湖螃蟹節為何越辦越火?「這與當地逐漸壯大的螃蟹產業和螃蟹優良品質密不可分。」高淳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01年首屆螃蟹節,全區螃蟹養殖規模只有12.6萬畝,產量2815噸,產值2.29億元。隨著生態養殖模式的逐步完善,2019年,當地螃蟹養殖規模已有22.4萬畝,產量1.76萬噸,產值20.3億元。

高淳區螃蟹養殖專家陳賢明介紹,當地螃蟹都是吃「三葷三素」長大的,即螺螄、小魚、小蝦和大豆、玉米、水草。此外,當地蟹農和科技人員還通過稀放苗種、套養青蝦鱖魚、投放活螺螄、使用微生態製劑調節水質等技術措施,進一步提升了螃蟹的品質。 

截至目前,固城湖螃蟹已相繼捧回國家無公害水產品、中國地理標誌產品等稱號,擁有全國第一個有機螃蟹證書、第一個螃蟹類中國馳名商標等「五個第一」的美譽。 

惠及10萬居民,它是富民大產業

陶立木是高淳最早一批養蟹人,也見證了固城湖螃蟹從鮮為人知的土特產變為聞名中外的大品牌。 

1993年,陶立木在固城街道義保村承包了300畝蟹塘開始養殖螃蟹,儘管當時螃蟹畝均產量不足100斤,但因為售價高,他平均每年盈利近百萬元。在大多數村民對螃蟹養殖一知半解時,陶立木已經是當地著名的養蟹能手,並率先富了起來。 

近年來,為了在眾多養蟹人中「突出重圍」,陶立木開始追求養大蟹、養優質蟹。2010年,他選用大規格母蟹、公蟹進行配種,通過兩年探索實踐,確立了大母本的良種選用。去年,他又在高淳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承包了200畝水面用於螃蟹育種。「如今蟹塘畝產從原先50公斤提升到現在的120公斤,儘管去年螃蟹市場行情不佳,但收入仍較之前提高了20%。」陶立木笑著說。 

小螃蟹不僅「帶火」了蟹農們的生活,更拉動著水草種植、螺螄、電子商務、冷鏈物流、飼料漁藥等20多個相關行業的發展。

椏溪街道村民汪桂伢成功摸索出螃蟹生長所需的一種水草「輪葉黑藻」水草的種植方法,年收入突破30萬元,他還成立了合作社,帶領周邊農戶「種草」,去年營業總額7100萬元;黃金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史團結與美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發出新一代自動售蟹機——一種能掃描打開櫃門,自動選擇各款螃蟹的售貨機,目前已在南京南站等人流密集處布設了上百臺,開啟了無人銷售的新模式…… 

統計顯示,目前高淳近50萬常住人口中,螃蟹上下遊從業人員超10萬人,農民來自螃蟹及相關產業的人均純收入達3000元。 

以蟹為媒,它是招商「金名片」

螃蟹節帶來的不只是高人氣和農民增收的喜悅,也激發了區域產業經濟發展的活力。 

作為螃蟹節的重要系列活動,開幕式當天下午,第二十屆中國·高淳固城湖螃蟹節投資環境推介暨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儀式舉行。據悉,今年金洽會、螃蟹節期間,高淳將籤約45個項目,其中製造業項目33個。 

以蟹為媒,招商為要。據了解,今年螃蟹節期間,高淳還將赴深圳舉行高端裝備製造和醫療器械產業推介會和固城湖螃蟹節投資環境推介暨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儀式,赴上海舉行農業專題招商推介會,赴杭州舉行高淳文旅產業投資環境說明會,重點推介高淳區位交通、生態特色、人文底蘊、產業配套、產業政策等投資環境和特色小鎮項目。 

今年來,高淳區有機統籌「招商突破年」和「企業服務年」,圍繞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高端智能裝備製造、節能環保新材料三大主導產業,不斷加快招商引資的「步伐」,1-8月,成功引進億元以上產業項目89個,較去年同期增加16個。就在開幕式前一天,第二十屆中國·高淳固城湖螃蟹節重點項目攻堅「雙亮」暨開工活動舉行,22個項目集中開工,向遠道而來的客商展示了高淳招商引資的成果。 

「每一屆的固城湖螃蟹節,都是高淳的一次富民盛會、旅遊盛會、歡樂盛會。20年來,這一盛會見證和推動了高淳特色產業的壯大,固城湖螃蟹已成為高淳人民引以為豪的一張亮麗名片。」開幕式上,高淳區區長劉偉表示,將堅持精心培育,久久為功,「以蟹為力」推動高淳高質量發展不斷躍上新的臺階。 

南報融媒體記者 杜瑩 

通訊員 楊軍 邱霞

相關焦點

  • 螃蟹養殖,美了田園富了農民 南京高淳譜寫鄉村振興新樂章
    更重要的是,以螃蟹為主的水產養殖,已成為致富高淳農民的大產業,在31平方公裡的固城湖周邊,匯聚著2.5萬螃蟹養殖戶,圍繞「固城湖」高淳人辛勤勞作,發展起22.4萬畝的螃蟹養殖產業、探索出一套成熟的螃蟹養殖模式。
  • 高淳 處處皆景點,全域大花園
    行走在高淳,處處皆是美景——椏溪國際慢城內,一條全長48公裡的慢行系統穿行於林間、花海、田園,沿線時而依山傍水,時而穿山過林,沿途鬱鬱蔥蔥,鳥語花香;固城湖旁,水慢城風景如畫,慢時光裡,看蘆葦深處蘆花飄,憑水臨風,賞白鷺蹁躚悠然飛,愜意徜徉,觀百畝花海美如畫;高淳老街上,古建築傍水而列,粉牆青瓦、飛簷翹角,配上精美的磚木石雕和傳統的書法牌匾,古樸典雅……  高淳,地處長江之濱、南京之南
  • 高淳:品味慢生活 共享淳幸福
    2017年,高淳區制定全域旅遊總體規劃,全區將以東部「山慢城」、中部「文慢城」、西部「水慢城」為核心的「大慢城」建設,把全境802平方公裡打造成沒有邊界、沒有圍牆、居旅相宜的田園式大景區,營造出「城在園中、村在景中、人在畫中」的氛圍,城市即旅遊、旅遊即生活。
  • 第五批江蘇特色田園鄉村名單公示,這裡有你所嚮往的生活
    江寧區湯山街道阜莊社區石地 圖片來源:江蘇建設特色田園鄉村:要有流連忘返的田園風光;要有致富農民的產業支撐;要有特色鮮明的鄉村文化;要有配套便利的公共服務。簡而言之為生態優、村莊美、產業特、農民富、集體強、鄉風好,這也是建設特色田園鄉村的總體要求。南京有這麼多村上榜究竟有何魅力今天小遊就先帶著大家去下面這幾個特色田園鄉村逛逛吧!
  • 把小菌菇做成大產業!河北阜平「老鄉菇」美了村莊富了老鄉
    把小菌菇做成大產業!11月21日,中央網信辦「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河北站媒體採訪團來到河北省阜平縣,在現代食用菌產業核心區,一座座「老鄉菇」食用菌大棚連成一排,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也連成了村民眼中的「聚寶棚」,不僅美了鄉村,還富了百姓。
  • 農村土地"三權分置"觀察:產業活起來 農民富起來
    農村土地「三權分置」觀察——產業活起來 農民富起來1月4日,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新園鄉漁坊村210戶村民喜領《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承包地確權頒證後,農民吃上了「定心丸」。
  • ...建設「富」「美」湘西——湘西自治州推進現代化農業產業工作紀實
    2020年,湘西自治州從實際出發,尋求轉型升級,著力以提高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為中心,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做靚綠色有機品牌,強化科技強農支撐,闖出了一條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新路子。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
  • 富美家夏光義:締造30億健康產業王國
    即使以每年 50%的超常規速度增長,也至少還要持續 5—6 年,而健身器材、家用醫療器械兩大類產品更具市場空間。早在幾年前,衛生部部長陳竺就曾多次指出:「健康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蘊涵無限前景,中國政府應該積極引導健康產業的持續發展,使之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8%左右,成為國民經濟的一大支柱。」發展國內市場的機遇到了。
  • 三生三美看山東|大和大美 大戶莊園
    一幅生產美產業強、生態美環境優、生活美家園好的壯麗畫卷在大戶莊園徐徐展現。大戶莊園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大戶莊園由招遠市大戶莊園農林專業合作社承建,金嶺鎮大戶陳家村領辦,以大戶陳家村為中心,涵蓋13個行政村。由一個小山村、一家民辦油漆廠起步,至今大戶莊園已擁有5家企業、兩個農業品牌,年上繳稅收900萬元。
  • 「小艾草」背後的「大產業」 湖北蘄艾產業託起農民致富夢
    「小艾草」背後的「大產業」 湖北蘄艾產業託起農民致富夢 2020-08-26 11:19:06」背後的「大產業」 湖北蘄艾產業託起農民致富夢  中新網湖北蘄春8月26日電 (記者 梁婷)在湖北蘄春縣赤東鎮五鬥地村蘄艾基地,艾草散發陣陣清香,村民們正在田間忙著鋤草。
  • 央視財經專訪陝西省副省長:逐步實現「千億級大產業大聚集 區域性小產業廣覆蓋」發展格局
    如今的陝西,產業扶貧在持續發力。產業帶動就業,大量貧困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增收。活動收官之際,央視財經專訪了陝西省副省長魏增軍。他表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走好鄉村振興的關鍵一步,陝西省近年來堅持「大產業、大聚集,小產業、廣覆蓋」的方向,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
  • 西鋪頭:「才」富小山村 年入千萬元
    西鋪頭:「才」富小山村 年入千萬元 2020-10-09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聚焦兩會」南京高淳交出2020年亮眼經濟成績單
    在南京市高淳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記者了解到,2020年南京高淳區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8億元,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780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56元。
  • 蟹農拍下螃蟹脫殼全過程 螃蟹一生至少要脫殼18次
    您的位置:龍虎網 &gt新聞中心 > 辣油視頻 > 蟹農拍下螃蟹脫殼全過程 螃蟹一生至少要脫殼18次
  • 青島市農委:大力發展都市現代農業 讓農民更富農業更綠農村更美
    深化國家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整體推進示範市建設,新型職業農民技能證書培訓連續第四年被列為市辦實事,新建農民田間學校50處,1.5萬人通過培訓獲得技能證書,精準培訓模式在全國推廣。讓市民吃上放心農產品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保護好綠水青山和清新清淨的田園風光,努力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從源頭上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 大美會寧:油菜花香大墩梁
    大美會寧:油菜花香大墩梁常琦彪春光無限黃金地,油菜花香大墩梁。4月29日,以「大美會寧、花好大墩」為主題的第三屆甘肅·會寧油菜花文化旅遊節在會寧縣中川鎮大墩村新窯組隆重開幕,社會各界1000多人參加了開幕式。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河北圍場:鄉風美產業強共同富
    從扶志入手,村幹部挨家挨戶講解政策、逐人逐戶做工作,幫助貧困戶算明白帳,最終成功流轉34戶貧困戶、2個居民組的荒坡建成光伏電站,留下了可持續發展的產業。 圍場把精神文化扶貧納入脫貧攻堅整體布局,與產業扶貧、金融扶貧等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同落實。
  • 西安周至:打造青山谷語田園綜合體 助力鄉村振興
    周至縣副縣長趙樹理宣布《青山谷語田園綜合體》項目正式啟動據了解,青山谷語田園綜合體項目位於周至縣司竹鎮,一期佔地620畝,二期佔地2100畝,項目以高品質油用牡丹、黃桃為主題的農業休閒類融合發展型田園綜合體
  • 江蘇全省各市兩會勾勒農民幸福新願景 推動鄉村振興 建設美麗家園
    各市兩會直通車中國江蘇網訊 黨的十九大首度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前不久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如何按照十九大確定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進一步做好「三農」工作,推動鄉村振興,成為近日全省各設區市兩會熱議的話題。
  • 小柚子種出大產業
    做大柚子產業 擦亮「金字招牌」龍安柚作為全市「三大拳頭」產品之一,已有上百年的栽培歷史。但由於產業鏈不健全,品牌效應發揮不充分,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發展狀態。2018年8月7日,剛履新廣安市委書記的李建勤,第一次走進龍安柚母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