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劉波,現年25歲,是天柱縣石洞鎮岑卜村的一名普通駐村幹部。
2019年8月,我背著行囊,懷著夢想,來到了天柱縣石洞鎮人民政府,作為一名剛畢業不久的學生,我對將來要面對的工作既期待又忐忑,期待的是作為一名基層幹部,直面群眾,我所做的工作都是為了讓群眾過上更美好的生活,這份工作帶來的使命感讓我感到自豪,忐忑的是未知的工作將會帶來怎樣的困難和挑戰,我又該如何去面對和解決。 2019年11月,在鎮黨委政府的安排下,我被派到村裡,成為岑卜村的扶貧駐村幹部、聯絡員。身為聯絡員,我的主要接觸的是辦公室工作,負責錄入表格、錄數據信息、收發村裡報表等事項。 因為初來乍到,村裡紛繁的事務讓我常常感到手足無措,但我始終堅信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的道理,熟悉村情、民情是我開展扶貧工作的必修課。於是,我開始在工作中慢慢摸索,邊學邊幹,時刻要求自己認真精細,嚴謹做事,隨著日常工作的經驗積累和工作量的慢慢增大,我逐漸熟悉和掌握了村情和民情,通過收發報表,我也了解到了更多的扶貧知識和政策。
與同事們在工作
在岑卜村開展扶貧工作,我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身處在一個團結友愛的團隊裡,村裡的駐村幹部共有七人,有來自州裡的同步小康工作隊員,也有來自縣裡的扶貧駐村幹部,雖然從年齡來看他們都比我年長許多,但是為人都比較親切隨和,對我這種「扶貧新人」很是包容和關懷。在他們的身上,我學到了不少的實踐經驗。 每次下戶,他們都會給我介紹每一戶的情況,在他們的帶領下,我不僅很快熟悉了村裡面的工作,而且拉近了我同群眾們的距離,我在短短時間內由村裡的「生面孔」轉變成「百事通」。
開展入戶走訪
成為駐村幹部的一年以來,我的心態已從當初的忐忑變為了堅定,脫貧攻堅取得的成果,讓我感到無比驕傲的同時更感到肩膀上的責任更重了,因為我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我們所做的工作,關係到人民群眾的直接利益,讓村民們得到實實在在的美好生活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人物小傳】
劉波,現年25歲,天柱縣石洞鎮岑卜村駐村幹部。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潘德玉 整理
編輯 顧航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