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種也叫蟬卵、種卵、卵枝或金蟬種子、金蟬種苗、金蟬種卵、知了猴種子、爬猴種子等。目前在金蟬種子供應市場,銷售的卵枝主要有果樹、楊樹、柳樹和白蠟條卵枝等,其中果樹卵枝包括蘋果、梨、桃等卵枝。
在生物或物理學的意義上,金蟬卵枝本是一根樹木的小枝條,若不用來繁殖幼蟬,其實就是一個小柴禾棒,若用來燒火增溫,在物價飛漲的今天也值不了一分錢(為計算方便,姑且算它值一分錢)。但若被用於繁殖金蟬,那它應該值多少錢呢?
一般人可能不知道,這根產卵的枝條一般平均含有蟬卵100多粒(自然現象),若被用於當種子來繁殖幼蟬,其意義與價值就大不一樣,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若一根蟬卵的成活率若能達到1%育出1個金蟬,在蘇、魯、豫、皖地區,這根蟬卵就值1元左右;若成活率能達到10%(野生蟬卵成活率大約10%左右)育出10個金蟬,就值10元左右;若成活率達50%能育出50個金蟬(目前最高技術水平),就值幾十元錢,那麼這根枝條就變成道道地地的「金條」了!那它作為種子在市場上應該賣多少錢呢?
對於蟬種的市場售價,國家沒有明確的規定。因為蟬種不是普通的種子,國家似乎也沒有這方面的專家來給蟬種定價,也不知道蟬種售價多少算是合理的。那就只有讓市場決定它的銷售價格了。
目前中國是市場經濟,通常情況一個產品的售價高低一般是取決於市場供求狀況。與以往相比,若供求平衡則售價走平,若供大於求則售價走低,若供不應求則售價走高。而蟬種與金蟬一樣歷年來都是供應緊張,所以金蟬種子與金蟬產品的價格都是年年看漲。已由過去的幾分錢一枝漲到了幾角錢或幾元錢一枝,而且今後還會上漲。
一根被蟬產過卵的枝條要變成市場上可以銷售的蟬種,必須要經過蟬農的辛勤勞動。枝條變成蟬種的程序是:蟬農冒著烈日從樹上剪下產卵枝條——去葉抹稍——計數——打捆——包裝,以待銷售。
在整理枝條時,打捆一般是100根為一捆(計數方便),蟬農及必須要一根一根數(費時毀眼)。從佔用蟬農的勞動時間和當前農民工的合理報酬來說,目前一根卵枝的原始市場價格應該在0.1元左右,少了農民就不願意幹了。
作者首先從蟬種的產出率方面來闡述其合理的市場價格:按特殊種子與產品的產出率1:10的合理比率計算,一根蟬卵若成活率達1%,能育出一個金蟬市場價值1元錢,這根蟬卵作為種子的合理價格應該是在0.1元左右;若成活率能達到10%育出10個金蟬,蟬卵應該賣1元錢左右;若能育出30—50個金蟬,蟬卵應該賣3—5元錢。
那麼現在市場上蟬種的銷售價格是怎樣的呢?可以說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門:從一、兩角到三、五角錢或七、八角錢的都有,少數也有賣一、兩元錢的,在供求緊張時甚至還有賣五、六元錢一枝的!那它究竟應該賣多少錢是合理的呢?
對於技術推廣者(售種人)來說,作者認為蟬種售價的高低,應取決於推廣者技術水平的優劣(表現為蟬蛹的出土成活率)。若推廣者技術好蟬蛹成活率高帶給蟬農收入高,蟬種售價自然可以高一些;若推廣者技術差蟬蛹成活率低帶給蟬農收入低,售價就應低一些。若不懂得技術(或只知皮毛)蟬蛹成活率很低(還不如野生成活率或僅在1%),不能給蟬農帶來合理的收入,出售蟬種就不應收費,或根本不應該進行技術推廣(出售種苗)。
目前在金蟬技術推廣市場可說是魚龍混雜,泥沙俱下。凡推銷蟬種的,都說自己懂得技術,有養殖經驗,能養出金蟬來。在這個隊伍中有蟬農個人在賣,有科技公司在賣,也有炒種者在賣。那用什麼證明推廣者懂得技術,不是在說謊呢?
因為金蟬養殖技術不是普通的雞、鴨養殖技術,是一種正在探索的並不完全成熟的新技術,推廣者要向世人證明自己懂得養蟬技術的方法有兩種:一是要經過國家科技部門的技術鑑定,二是有發明專利。這樣一來初養戶在購買蟬種時心中就有數了,拿不出這其中一種證明的推廣者都不能算是懂技術的!都不能算是合法的!只有擁有了這其中一種證明的推廣者,才有資格銷售金蟬種子!
當然,蟬種售價高低,除了取決於市場供求情況及推廣者技術水平之外,還與種苗的品種有關。
1、從品種上來說,白蠟條卵枝是上等卵枝,市場售價較高 ,一般在0.6元—1.2元,在夏季殖種旺季時,甚至會高達5、6元一枝還供不應求。在所有的卵枝中,白蠟條卵枝也是最長的,一般在50釐米左右,所含卵粒較多,一般在100個以上,多了甚至有300多粒,平均150粒左右。
2、與白蠟條卵枝相比,楊樹卵枝也比較長,在45釐米以上,所含卵粒一般在80—150粒,平均120粒左右,目前市場價格一般為中等價,大約在0.5元—0.8元,但在旺季殖種供應緊張時,也有1.5元以上的價格。
3、果樹卵枝(包括蘋果、梨、桃等)在市場上供應量最大,長度比白蠟及楊樹卵枝短一些,大約在20—35釐米,所含卵粒也略少一些,一般在50—120粒,平均100粒左右,市場售價也低一些,大約為0.4元—0.6元,在殖種旺季因供應緊張時也有1元或幾元的價格。
另外,蟬種售價高低還與淡、旺季有關,在非殖種季節(淡季)如當年的9月至來年的3月,市場售價一般較低,大約在幾角錢一枝。而到了殖種旺季(4—7月),因供求緊張蟬種價格也許會飆漲一倍或數倍,有時一枝甚至會賣到五、六元錢還供不應求!
作者:馬仁華(動物養殖研究員)
作者單位:安徽蕭縣華鑫特種動植物科技開發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