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金融巨鱷螞蟻IPO:交易規模超國民GDP,造富機器的燒錢博弈

2021-01-14 節點財經

文 / IPO頻道

出品 / 節點財經

營收超過千億,淨利潤同比大增10倍,支付交易規模超過國民GDP……估值2000億美元的巨型獨角獸螞蟻集團,首次向外披露了多項讓市場震驚的核心數據。

8月25日晚,螞蟻集團分別向科創板、港交所遞交IPO招股書,明確採用「同股同權」架構上市,邁出了「A+H」股上市的關鍵一步。此次公司發行後總股本將不低於300億股,IPO發行新股數量合計不低發行後總股本的10%。目前其發行價和目標估值還未確定,但市場普遍認為其上市將成為今年全球最大規模IPO。

作為中國最大的數字支付提供商和數字金融平臺,螞蟻集團的經營數據一直頗受市場關注。招股書顯示,這是一家毋庸置疑的造富機器。但公司的發展也並非毫無風險,比如2019年交易成本高達近500億元;為了應對支付用戶增速放緩,公司兩年半內在銷售方面燒掉超700億元等。

成立17年,這家金融巨鱷究竟是怎麼煉成的?不妨從招股書來細細解構一番。

/ 01 /

微貸接棒支付成為首位賺錢機器

2004年,為了解決淘寶網交易信任問題,馬雲對標國際支付巨頭Paypal創立了支付寶,這是螞蟻集團的前身。創立至今,螞蟻集團經歷了三個成長階段:電子商務發展初期成形的支付寶,形成體系化金融服務的螞蟻金服,再到更強調科技創新與全球視野的螞蟻集團。

2020年上半年,螞蟻集團業務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負面影響,但整體業績較為亮眼:營收為725億元,同比增長38%。淨利潤為219億元,同比增長1159%,超過2019年全年的180億元,吸金能力驚人。

在準備上市的近幾年,螞蟻集團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狀態:2019年其營收突破千億大關,達1206億元。這一數據比2018年的857.22億元同比增長了41%,比2017年的653.96億元增長了84%。2017年到2019年,其淨利潤分別為82億元、21.6億元和180億元。可見,從2017年到2019年,公司幾乎實現了收入和淨利潤的翻倍增長。

數據來源:招股書

從營收構成來看,公司目前收入主要來自三大部分:數字金融科技服務、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創新業務及其他。

其中,數字金融科技平臺收入在總營收中佔據半壁江山,增長迅猛。2020年上半年該項收入達460億元,同比大增56%,在總營收中的佔比攀升至63.39%。

數據來源:招股書

目前,螞蟻集團的數字金融科技業務包含微貸(花唄、借唄、網商貸等)、理財(以餘額寶為代表)和保險三大部分,2020年上半年分別為公司貢獻39.41%、15.56%和8.42%的營收。創新業務及其他業務(主要是區塊鏈、雲計算等技術)收入為5.44億元,營收佔比僅為0.75%。

可見,螞蟻集團目前的收入主要來源於支付、微貸、理財和保險四駕金融馬車,帶著科技標籤的創新業務貢獻比例尚小。

此前,支付業務一直是螞蟻集團最大的收入來源,但這一地位正逐漸被微貸業務所替代。招股書顯示,2017年到2019年,螞蟻集團的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支付寶)營收分別為358.9億元、443.6億元與519億元,在總營收中的佔比分別達54.9%、51.8%與43%。

到2020年上半年,支付業務的營收下降至260億元,在公司營收中的佔比為35.86 %。微貸平臺正式替代支付業務成為公司營收和利潤主力。

財報顯示,2017年到2019年,微貸平臺收入分別為104.9億元、224.2億元、418.9億元,貢獻營收比例分別為24.8%、26.25%與34.7%。2019年螞蟻平臺促成的信貸餘額實現爆發性增長,從2018年底的10456億元翻倍增長至20138億元。

2020年上半年,這一增長還在持續:平臺促成的消費信貸餘額為17320億元。招股書稱,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12個月期間,約有5億用戶通過螞蟻集團的微貸科技平臺獲得了消費信貸。這推動其微貸收入2020年上半年同比增長約59.5%至286億元。

數據來源:招股書

此外,2020年上半年螞蟻集團的理財科技平臺收入為112.8億元,同比增長56%。截至2020年6月30日,螞蟻集團與約 170 家資產管理公司達成合作,後者通過螞蟻平臺所管理的資產總金額約為4.1萬億元。

在保險業務方面,螞蟻集團目前已經手持多張保險牌照,覆蓋財險、壽險領域,不過最終讓其類保險業務一炮而紅的是2018年11月推出的相互保。目前相互寶參與會員超過1億。截至2020年上半年,其保險業務收入為61億元,同比增長47%。

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12個月期間,螞蟻集團與約90家保險機構合作,其保險科技平臺促成的保費及分攤金額達518億元。2017年到2019年這項數據分別為92億元、145億元和375億元。

/ 02 /

支付寶數據交易規模超過國民GDP

撐起2000億美元估值

由馬雲創立的螞蟻集團,目前依然在馬雲的控制之中。招股書顯示,螞蟻集團背後主要有四大直接股東:杭州君瀚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杭州君澳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杭州阿里巴巴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和其他股東。其中,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均為螞蟻集團的員工持股平臺,分別持股29.8621%和20.6556%。阿里巴巴和其他股東持股量分別為32.6470%和16.8353%。

馬雲個人持有螞蟻集團8.8%的股份,但因為能夠行使君瀚和君澳持有的螞蟻集團股份的表決權,合計控制著50.5177%的螞蟻集團股權,為後者實際控制人。全國社保基金在螞蟻集團的持股比例為2.9%,為後者最大外部股東。

螞蟻集團從支付業務起家。目前,支付業務對其營收貢獻雖然已經退居第二位,但依然是公司的核心。

財報顯示,目前支付寶擁有超10億用戶、8000多萬商家,合作金融機構超過2000家,是全球最大的生活服務/商業類APP。從2017年12月到2020年上半年,支付寶的月度活躍用戶從4.99億增長至7.11億。相較而言,目前Paypal的全球活躍註冊用戶約為3億人。

螞蟻集團的支付收入主要是按照交易金額的一定比例向商家和交易平臺收取服務費,其中也包括跨境支付。截止2020年6月30日的12個月內,螞蟻的國際支付及商業服務業務,交易規模達到6219億元。

在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12個月,支付寶的境內用戶在平臺上完成了共計118萬億元的總支付交易規模。2017年到2019年,其數字支付總交易規模分別為68.5萬億元、90.8萬億元和111.1萬億元。2019年的數據超過中國當年的國內生產總值(99萬億元),接近當年社會消費品總額的三倍。

值得注意的是,支付寶對螞蟻集團的價值遠不止支付。成立17年間,支付寶經歷了多個關鍵發展節點,包括推出快捷支付、二維碼支付、餘額寶等。作為超級流量入口,支付寶為螞蟻集團的數字生活服務和數字金融服務導流,是螞蟻集團收入和估值的重要基礎。

據財新報導,IPO前資本市場對螞蟻集團的估值已經超過2000億美元,略超過中行和農行兩大商業銀行。如此高的估值,主要是基於支付入口為其帶來的龐大流量、全面的金融牌照以及國際化拓展的想像力等。

具體來說,支付寶除了通過聚合各類日常生活場景的服務,廣泛覆蓋並連接消費者和商家,還極大程度上帶動其數字金融業務。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的12個月內,有7.29 億的支付寶年度活躍用戶使用公司平臺的微貸、理財、或保險產品和相互寶項目。

不過,無論是營收還是用戶數量,支付寶近兩年都明顯面臨增長放緩的問題。招股書顯示,2017年螞蟻集團的月活用戶為4.99億人,2018年同比增長24%至6.18億人,2019年月活用戶數為6.59億人,但同比增長僅有7%,用戶增速明顯放緩。

數據來源:招股書

事實上,早在2018年年底,中國行動支付的滲透率就已經高達92.4%。在這個存量市場,支付領域的兩大巨頭微信支付和行動支付之間的競爭已經接近尾聲。在下個階段,支付寶要想進行用戶拓展,開發更多增量市場已經迫在眉睫。

/ 03 /

用戶增長壓力和監管挑戰

近兩年,為了開拓線下支付市場,阿里和螞蟻集團一方面大力收購線下零售巨頭。另一方面在努力推進本地生活平臺策略。

2020年3月,支付寶重新梳理本地生活的布局,進行了支付寶改版,以全面向阿里本地生活導流。同月舉行的「2020支付寶合作夥伴大會」上,螞蟻金服CEO胡曉明宣布支付寶升級為數字生活開放平臺,聚焦服務業數位化的新戰略目標,未來三年將攜手5萬服務商幫助4000萬商家完成數位化升級。

當下,小程序正成為支付寶線下場景的另一個重要戰場。2019年,支付寶宣稱三年將為小程序創業者投入10億元補貼,並開放公域流量入口,以此打造相關生態。

截至2020年6月底,支付寶App內部共計有超過200萬個小程序,與微信仍有差距。據財新報導,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目前在線下支付市場的份額對比差不多為7:3。

為了解決用戶增長疲軟問題,螞蟻集團近兩年在銷售方面的支出相當龐大: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公司在銷售方面分別投入473.5億、180.5億元和60.7億元,兩年半內共計燒掉715億元,相應新增了2.12億的支付寶月活用戶。相較而言,同期公司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僅有69億元、106億元和46.5億元。

數據來源:招股書

隨著國內用戶拓展的天花板已現,國際化成了螞蟻集團當下的新增量故事。根據螞蟻金服2016年定下的目標:未來九年要服務20億消費者,其中50%的用戶在海外。目前支付寶的國內用戶已經超過9億,未來海外將成為其更大戰場。不過,當下疫情及國際形勢尚不明朗,短期內其國際化步伐恐怕很難走快。

除了用戶增長壓力,螞蟻集團另一風險在於可能面臨的監管挑戰。

從成立至今,螞蟻集團一直在挑戰著傳統金融體系,為此多次受到監管「打壓」,比如2014年央行支付結算司曾發文要求暫停支付寶有關業務。螞蟻集團一路成長的歷程,同樣是與監管博弈、共存的歷史。如今,背靠著阿里電商生態體系,螞蟻集團已經逐步形成「流量+支付+金融產品」的內部循環體系。但這一無邊界擴張和金融的風控要求是否能一直保持平衡?

在招股書中,螞蟻集團明確指出相關風險:「我們和合作夥伴受到廣泛的法律法規約束,未來的法律法規可能施加額外要求及其他義務,可能對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目前支付寶的資金閉環問題正愈發嚴重。當支付寶七八成的業務量均是在其平臺內部循環,而無需通過兩大清算機構銀聯和網聯轉接時,是否有必要拆分、如何拆分支付寶,正成為監管當局正在思考的議題。

監管風險帶來的是交易中合規成本的攀升。交易成本主要指促成支付寶平臺交易而發生資金流入時,螞蟻集團向金融機構支付的費用,是其營業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招股書顯示,從2017年至2019年,螞蟻集團的交易成本從194億元快速增長至467億元。交易成本提升,進一步導致螞蟻集團毛利率從2018年的52.3%降至2019年49.8%。

數據來源:招股書

在金融監管趨嚴、用戶增速放緩的當下,螞蟻集團正努力淡化自身的金融色彩,替代以科技感。除了近兩年來持續向外強調自身是一家科技公司,提交招股書前兩個月,螞蟻還將名稱從「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改為「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去金融化用意明顯。

螞蟻集團在招股書中披露稱,此次募資40%將用於進一步支持創新、科技的投入,30%助力數字經濟升級,20%補充流動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10%加強全球合作並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

不過,從財報數據來看,有著科技和全球化夢想的螞蟻集團,目前要走的路還很長。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相關焦點

  • 螞蟻2.1萬億IPO暫停背後:一場失落的財富盛宴
    圖/IC文 | 《財經》(博客,微博)記者 楊秀紅 黃慧玲 曾有望問鼎全球最大規模IPO的螞蟻集團(688688.SH),其上市之路陡生變故。隨之而來的是,高達2.1萬億元的財富盛宴被畫上了休止符。而螞蟻集團IPO被暫停,除了監管層出臺的網貸新規將對公司業務和估值產生重要影響外,有業內人士認為,這背後可能也涉及到螞蟻集團股東和各方的博弈、螞蟻集團龐大股東群中存在的穿透迷霧等。
  • 螞蟻長成巨象:估值萬億、員工變富豪 狂奔的螞蟻沒有退路
    螞蟻長成巨象!估值萬億,員工變富豪,狂奔的螞蟻沒有退路一夜之間,又有數千個千萬富翁誕生!8月25日晚間,隨著螞蟻集團向科創板遞交上市招股書,相關的造富神話成為了最吸睛的話題,一度登上微博熱搜。不少網友戲稱,「我和馬雲的財富差距又多了好幾千億」、「剛離職的螞蟻員工你們後悔嗎?」
  • 萬億螞蟻IPO!支付寶靠什麼科技賺錢?
    具體而言,數字支付業務收入主要來自公司在國內商業交易中,按照交易規模的一定百分比向商家和交易平臺收取的交易服務費;公司也就跨境商業交易收取交易服務費、產生收入;公司還就金融交易及個人交易(例如轉帳、信用卡還款等)收取費用、產生收入。此外,公司開始從商家服務取得一定收入,且預期商家服務收入會繼續增長。
  • 螞蟻集團以2.1萬億成中國最值錢金融科技企業 |《2020胡潤中國10強金融科技企業》重磅發布
    傳統的金融服務業受這些金融科技企業的影響很大,比如工商銀行市值1.8萬億、中國平安市值1.5萬億,已經被螞蟻超越。」 「在我們全球獨角獸榜上,金融科技業共有63家獨角獸企業,其中美國有21家,總價值840億美元,中國有18家,但總價值因螞蟻而高達2,390億美元。」
  • 螞蟻金融帝國產業鏈深度報告:四大問題,三大主線
    二、協同:背靠阿里資源,金融 & 生活全生態鋪開。阿里集團本身場景極其豐 富,包括線上零售的淘寶、天貓;本地生活 O2O 的餓了麼、口碑、盒馬等;B2B 的 1688;傳媒娛樂的優酷、蝦米;企業服務的釘釘等等。根據阿里巴巴最新財報中的披 露,集團整體 GMV 已經達到人民幣 7 萬億元,突破 1 萬億美元。
  • 當螞蟻變成大象:全球最大IPO何以戛然而止?
    餘額寶上線大半年就吸走 5000 億元資金,衝擊銀行儲蓄,四年後監管開始限制它的規模。成立十六年來,螞蟻各主要業務幾乎都與監管產生過摩擦。但幾乎每一次,這些業務都有空間發展到萬億規模,並在監管約束下繼續經營。期間,中國人能用到的數字金融服務也得到長足發展。馬雲本人曾數次表態感謝監管。
  • 螞蟻集團最快9月A+H上市 或超沙特阿美成「史上最大IPO」
    作為一個金融科技巨擘,從誕生到崛起,螞蟻金服只用了 15 年的時間。按照上述募資規模計算,「阿里系」有望超越沙特阿美,奪回「史上最大IPO」寶座。去年上市的沙烏地阿拉伯國營石油公司沙特阿美,以招股價上限定價,集資額高達256億美元,已經一舉超越阿里巴巴(09988-HK)美股上市時集資250億美元的世界記錄,而沙特阿美完全行使超額配售權後,集資規模已升至294億美元。
  • 螞蟻集團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就是這樣一家披著科技公司外衣的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整個上市程序的申報和審批流程,開始在A股申購,這次申購所堆集的資金量多達19萬億元以上,幾乎佔了2019年中國全年GDP總量的五分之一,預計融資額為350億美元,成為全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上市融資,螞蟻集團市值將超過2萬億元,市值佔整個科創板市值的40%以上,將來螞蟻打一個噴嚏,就會震動整個股市,已經大到絕不能倒的程度
  • 史上最大造富加速器誕生!螞蟻官宣A+H兩地上市計劃,市值2000億美元...
    螞蟻集團上市,不但成為內地最大的造富加速器,還將重排中國網際網路江湖座次。有業內人士指出,如果螞蟻上市後市值達2000億美元,其將繼阿里和騰訊之後成第三大網際網路上市公司。不惟如此,螞蟻集團上市,將成為行動支付、虛擬貨幣、區塊鏈等駛上快車道的發令槍。估值2000億美金2014年10月,螞蟻金服正式成立。
  • 萬億螞蟻IPO來了,誕生幾千個億萬富翁?杭州...
    中國基金報 泰勒靴子落地,這兩天金融圈最大的新聞,馬雲最重要的資產,阿里最值錢核心資產,也是全球最大的獨角獸——螞蟻集團,終於要來A股,喜大普奔啊!一旦登陸科創板,萬億市值起步,超越茅臺登頂A股也並非不可能。
  • 六問萬億螞蟻IPO,「真想我也在那裡」
    過去幾年,螞蟻集團取得了涵蓋銀行、保險、信貸、財產管理、徵信等各個領域的金融牌照,資產管理規模巨大。此前,螞蟻金服在2018年6月完成C輪融資後的估值水平約為1500億美元。此次路透社報導,螞蟻集團據稱尋求至少2000億美元(約1.4萬億元人民幣)的IPO估值。
  • 如果沒有螞蟻造富盛宴,就炸不出這些樓市實力隱者
    壹螞蟻集團上市的造富盛宴在繼續發酵。螞蟻集團完成初步詢價,總市值達到2.1萬億元。這樣的造富盛宴,讓很多持股員工一夜暴富。
  • 富時羅素宣布納入中國國債 萬億增量資金可期
    富時羅素宣布納入中國國債,萬億增量資金可期,全球三大債券指數都已"集齊" 債市對外開放又迎裡程碑事件,中國債券市場將被全球三大主要債券指數悉數納入。 北京時間9月25日早晨6點,富時羅素(FTSERussell)宣布,中國國債將會被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WGBI),預期2021年10月開始納入。
  • 螞蟻被暫緩上市!馬雲惹火上身 監管新政掐準三大命門
    螞蟻集團上市之際,監管和馬雲的博弈似乎正在白熱化。當然,行業法規的出臺是面向全行業的監管,但在螞蟻上市的當口,這給螞蟻集團最核心金融部分信貸業務,帶來最直接的衝擊。回到問題的焦點。這從根本上,大大降低了風控的難度,但是,也限制了螞蟻能夠放貸的規模,限制了放貸的收入。3、在單筆聯合貸款中,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解讀:這條將對螞蟻的整個業務規模帶來深遠的影響。此前,螞蟻這些平臺扮演的是交易撮合中介的角色,借給用戶的錢大部分來自銀行,賺取高額的利息差。
  • 螞蟻和你想像的不一樣
    2)支付寶經營數據「支付寶平臺」是一個包含數字支付、數字金融和數字生活服務的全方位服務平臺。數字支付方面:2019年,支付寶平臺總支付交易規模達111萬億。2019年中國GDP及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分別為99萬億、41萬億。
  • 富時羅素刪除8家中企股票,中國金融安全如何維護?中紀委發聲!
    只會產生短期和小範圍的影響富時羅素是全球指數、數據和分析方案提供商,富時羅素國際指數是其旗下專門跟蹤全球新興市場指標的股指。該指數包含了四十多個國家的8000多隻證券,佔全球可投資證券總市值的九成多,指數產品目前已經吸引了全球超1.5萬億美元的資金。在跟蹤全球指數和全球新興市場指數的被動基金中,40%以富時羅素指數為基準。
  • 消費金融案例研究:螞蟻金服
    2016年8月3日,螞蟻花唄消費信貸資產支持證券項目第一期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交割。據了解,上述計劃掛牌總額為300億元,發行期數將不超過20期,首期發行規模20億元,期限為1年。德邦證券為計劃管理人,託管銀行為寧波銀行,註冊登記機構為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一、集團概述螞蟻金融服務集團(以下稱「螞蟻金服」)起步於2004年成立的支付寶。
  • 「巨型螞蟻」強勢來襲,騰訊為何還能笑出來?
    市場大部分觀點認為,騰訊金融科技與螞蟻集團業務類型接近,目前螞蟻集團估值較之前大幅提升,或引發外界對騰訊金融科技業務的價值重估。中信證券稱,從估值上來看,騰訊金融業務應該與螞蟻集團處於同一水平。事實上,對於市場的觀點並不難理解,畢竟,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本身已經佔據了國內行動支付領域的主要市場。那麼,隨著螞蟻集團A+H股同步上市在即,騰訊金融科技又該如何接招?
  • ...20萬億預估規模堪比原油 機構提醒:活體交易不是普通人的遊戲
    歷時20年,我國首個以活體為標的的交易品種——生豬期貨終於即將迎來在大連商品期貨交易所的首次亮相! 關於生豬期貨的交易細則也已陸續發布。 據了解,生豬期貨的首批上市交易合約為LH2109、LH2111、LH2201。掛盤基準價分別為30680元/噸、29680元/噸、28680元/噸。
  • 海外投資者「搶食」螞蟻IPO蛋糕
    10月19日,MSCI宣布,考慮將螞蟻集團納入「快車道」。根據MSCI的指數編撰方法,一旦進入「快車道」,相關股票可在上市10個交易日後進入相關指數,而非快車道的股票則需要等待指數季度審核後才能進入相關指數。富時羅素則直接估算出了螞蟻集團在相關指數中的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