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工廠」蔬菜端上百姓餐桌

2020-12-05 食在山西
圖片來源於網絡

營養液是土壤,LED燈是陽光,沒有汙染及病蟲害——在這裡,通過對環境的高精度控制,蔬菜的生長期比自然狀態下大幅縮短,畝均效益增加數倍。近日,記者在餘莊新農源植物工廠看到,6層高的栽培架上,生菜、白梗、冰菜等10餘種蔬菜長勢正旺,每天約600斤的「工廠」蔬菜從這裡走上我市百姓餐桌。

在蔬菜車間外,新農源植物工廠品管部部長趙國平介紹:「我手裡拿著的就是這裡生產的潔淨菜,叫格林生菜,它是生長在10萬級潔淨度的車間裡邊,沒有病蟲害,沒有農藥殘留,沒有任何汙染的菜,廣大消費者可以吃到放心菜、健康菜、綠色菜。」

餘莊新農源植物工廠是國內目前僅有的四家規模化植物工廠之一,也是目前採用工廠化智慧育種的最大規模化生產基地,建設規模10000平方米,包括蔬菜育苗、蔬菜生產、中藥材種植三個車間,年產值約9000餘萬元。其中,育苗車間一次性育苗可達60餘萬株以上,年育苗可達12茬。蔬菜生產車間日生產600-800斤蔬菜,這些蔬菜被送往全市各大連鎖超市和餐飲企業。

為構建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模式,餘莊新農源植物工廠進一步加大研發力度,加快產業化步伐,投入近4000萬元建設了種苗研究院並改建了20000平方米育苗基地。工廠除擁有博士工作站、研究生和高級農藝師團隊外,在技術方面,還和中科三安集團科技成果共享、技術研發成果共用。通過向企業、農戶提供技術服務,建設生產設施,打造「工廠+農戶+訂單」的經營模式,將技術向全市農業生產領域推廣,打開了農戶增收致富的大門。

工廠現已擁有噘噘嘴太空蔬菜、漢本—品質中藥材、根正—活力種苗等自主創新孵化品牌。靠優質的產品和良好的技術服務,已將種苗銷售、合作網絡覆蓋至我市周邊縣區105個鄉村及山東、浙江和上海等地。

在改建的20000平米的育苗大棚,趙國平告訴記者,現在裡面種植的是小西紅柿,它的特點是口感好、甜度高、產量高、價值高,再有半個月的時間就能上市了,明年將大量向全市推廣。(陳晶)

來源:潞州新聞

相關焦點

  • 貨櫃植物工廠自動控制 讓蔬菜「優雅上桌」
    該生產工廠的外觀呈貨櫃樣式,頂上安裝了用於發電的太陽能光伏板。該公司總經理王國輝介紹,現在生產工廠裡面種了二三十種蔬菜、水果,全部都是在育好苗以後放進去的。接下來的生長過程便不需要任何人工照料,只要通過配套的手機APP「智能植物生產工廠」,便可以全程實現全自動化控制。
  • 一周能長一米,在國外泛濫成災除不盡,引進我國卻被端上餐桌
    現在在南方一些地區提到藤三七,或者它的俗稱「豆腐葉」、「洋落葵」、「落葵薯」等,大家都說它是非常好吃的蔬菜,殊不知這藤三七是一種和小龍蝦和牛蛙一樣可怕的入侵物種。 藤三七的危害。 藤三七的名字乍一聽好像和三七有些關聯,但實際上三七完全不一樣,三七是五加科的植物,而藤三七落葵科的植物,並且三七是我國土生土長的植物,藤三七則是原產於巴西的一種植物。
  • 這種經常被端上餐桌的龜類,其實也是國家保護動物
    光是龜類家族,被端上餐桌的就著實不少。比如說中華花龜就是一種常被拿來食用的龜類。據說中華花龜的肉滋補效果非常好,對於治療陰虛內熱效果極佳。然而殊不知,其實這種中華花龜也屬於國家三有保護的的範疇。人們在餐桌上常食用的中華花龜都是人工養殖的,如果老闆說自己的龜是野生龜,那麼不是他在撒謊,就是觸犯了動物保護法。
  • 餐桌上常食用的一種蔬菜,是牲口配種的「神器」,看完不想再吃
    餐桌上常食用的一種蔬菜,是牲口配種的「神器」,看完不想再吃香菜是一種我們餐桌上必備的蔬菜,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是吃地最多的。但是有的人卻認為這種蔬菜非常的好吃,有時候說香菜是一種蔬菜,但小編更覺得它像是一種調味品,因為除了吃火鍋以外,就沒見過它作為一道主菜炒過別看香菜不怎麼起眼,其實它的作用可大著呢,在農村地區,幾乎家家戶戶都養有牲口。其實香菜與牲口也是有關係的,在以前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大人拿香菜餵給牲口吃的,反正小編是見過的。
  • 未來農業科技三個突破點:植物工廠、智慧農業、功能食品
    因此,在植物工廠裡,植物生長在人工王國,只要有足夠的光照(能量)和營養(水分、空氣、礦物質等),水果、蔬菜乃至糧食就可以「長了一茬又一茬」,幾乎不受外界的天氣、光照和土壤環境的影響。植物工廠要求固定的設施,首先需要計算機和多種傳感器對環境進行精確控制、測量和反饋。
  • 美國火雞泛濫成災,偶爾還敢攻擊人,為何上不了中國百姓的餐桌?
    然而如今的美國火雞泛濫,不僅不怕人,偶爾還敢攻擊人了,這主要是體現在火雞飢餓的時候,這說明它已經不再是以前比較弱小的生物了,所以如今火雞在美國已經完全是龐大的物種群體,除此之外,火雞還吃植物的莖、葉、種子和果實等,對人類的作物也產生了影響。
  • 牛蒡用口感和營養的雙重魅力,由中藥變身蔬菜,爬上日常餐桌!
    營養價值超高的蔬菜牛蒡,有「蔬菜之王」和「賽人參」的美譽。在古代,牛蒡更多的被當作一種藥物。隨著牛蒡的營養價值被挖掘和開發,現在牛蒡就像普通蔬菜一樣走進百姓的餐桌,被越來越的人所認可。牛蒡的吃法也很簡單,不論是當作主料還是輔料,完全不用特殊的照顧,只要注意將他清洗乾淨並去皮,就可以和大部分的蔬菜一樣,適合各式食用方法。
  • 最愚蠢的動物,吃掉自己的腦子變成植物,最後還被人類端上餐桌
    在日本海鞘是一種特別熱門的食物,海鞘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千辛萬苦想出來的變逆行變態,最後卻被人們端上了餐桌,小夥伴們還知道哪些千奇百怪的進化行為嗎
  • 供應鏈升級 更多稀奇產品端上重慶市民餐桌
    記者了解到,除了貓山王榴槤,還有挪威三文魚、舟山梭子蟹等稀奇產品,通過升級後的供應鏈來到重慶人的餐桌。他解釋到,由於貓山王榴槤的生長特殊性,必須到完全成熟後再摘取,而其熟透後果肉會與果皮分離,形成間隙,所以只要晃動就會使其果肉撞擊在堅硬的外殼上,導致口感低下甚至腐爛。所以他以前不會輕易進購貓山王榴槤,就算時不時迎合顧客要求而進購幾個,他也會要求供貨商挑選未熟果,以免路途漫長,造成損失。
  • 魚菜共生、植物工廠……這個地方現代農業很酷炫!
    魚菜共生、植物工廠……這個地方現代農業很酷炫!現代農業裡有無人駕駛超炫酷的智能農機有可持續與循環的魚菜共生有肆意瘋長的西紅柿樹還有不用土壤的植物工廠......
  • 餐桌上的歷史:探尋蔬菜和水果的故鄉
    現在植物學界傾向於認為,現在我們吃的蘿蔔原產地中海溫暖海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植物之一。早在4500年前,蘿蔔已經成為埃及重要的食品。蘿蔔在中國一開始並不叫蘿蔔,中國兩千年前解釋詞義的專著《爾雅》有「蘆萉」條,晉郭璞註:「蘆萉,萉宜為菔。蘆菔,蕪菁屬。紫華,大根,俗呼雹葖。」後世訛為蘿蔔,蘿字的本意是能爬蔓的植物女蘿,其實和蘿蔔並不相干。
  • 植愛植物肉上線叮咚買菜,豐富百姓們的「菜籃子」
    來源:時刻頭條在生鮮電商平臺上「線上下單、快速配送到家」,已經成為很多消費者的生活習慣,藉助生鮮渠道的鋪開,植物肉也在加快走近老百姓生活的步伐。最近,植愛植物蛋白肉產品上線叮咚買菜。藉助這一國民買菜APP,植愛不僅能為消費者提供29分鐘極速送達的新體驗,還讓植物蛋白肉走進普通老百姓的「菜籃子」,實現貨架到餐桌零距離。作為新興品類,植物肉想要被更多消費者所接受,有賴於市場的普及。
  • 魚菜共生、植物工廠……山西這個地方現代農業很酷炫!
    現代農業裡有無人駕駛超炫酷的智能農機有可持續與循環的魚菜共生有肆意瘋長的西紅柿樹還有不用土壤的植物工廠......▲魚菜共生種菜不需施肥、養魚不用換水,魚排洩的廢水及飼料殘渣成為蔬菜生長的養料,蔬菜的根系與微生物群落將水質處理淨化
  • 視頻:「水煮活貓」端上廣東人餐桌
    視頻:「水煮活貓」端上廣東人餐桌 發布時間:2008年12月19日08:32 我來說兩句  | 來源:遼寧衛視
  • 有機蔬菜與普通蔬菜的區別?
    普通蔬菜:大量的使用農藥化肥,以及各種激素(果膨大素,還有植物避孕藥,等等)為了追求產量和外觀,沒辦法。無公害蔬菜:可以使用農藥化肥,但不可以使用高致癌,高致畸,高毒的蔬菜。綠色蔬菜:允許使用少量的化肥農藥,必須經過綠色食品機構認證的蔬菜,這類蔬菜比較多。
  • 喝水長大的蔬菜上市啦!
    昨日,首批收成的400公斤水培蔬菜,從鰲頭鎮小坑村華瑞綠源植物工廠運往廣州和澳門的超市餐廳。  蔬菜在無塵環境下生長  一大早,工人們就在植物工廠裡忙開了,這裡的芝麻菜、菠菜、小松菜幼苗鬱鬱蔥蔥、長勢喜人。工人們戴著手套、口罩和工作帽,一手小心翼翼地握著蔬菜,一手拿著小刀或小剪刀輕輕割掉蔬菜根部,然後把菜放進籃子裡。
  • 從五色韭、七葉茄到核桃紋白菜 老北京傳統蔬菜重回餐桌
    攝影/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兩年「養」根兒、防風保溫 重新種出五色韭因為產量低、種植人工成本高等多種原因,五色韭一度離開百姓餐桌。如今,根據父輩的口口相傳,大興區瀛海鎮種植戶劉德才用古法讓消失了50年的五色韭重生。近日,記者來到劉德才的五色韭試驗田,發現這裡不像其他蔬菜大棚,各種蔬菜長得熱火朝天,反而「冷冷清清」。
  • 貪睡的貓咪,被主人端上餐桌,竟渾然不知
    就把餐盤端上了餐桌,還在做美夢的小貓咪,竟渾然不知,當時樂壞了肖姐趕緊拍照留念,這小貓咪的貪睡是知道的,這麼大動靜都不醒。看得出這隻小貓咪貪睡的境界是如此之高。
  • 龍鬚菜青島扎了根本月起端上咱餐桌
    龍鬚菜青島扎了根本月起端上咱餐桌 青島晚報電子報   2013.07.05 星期五 「南菜北養」試點不僅豐富了市民的餐桌,還將為島城海藻加工業提供重要原料。25天一茬一年可養8個月「第一茬在前幾天已經收上來了,現在養的是第二茬。 」昨天下午,即墨豐城中心社區丁字灣栲栳島育苗養殖基地負責人於作普向記者介紹,這裡試種的200畝的龍鬚菜大獲豐收。該基地距岸四五百米,海面上是跳動著的浮漂,浮漂拖著的纜繩下綴著的便是龍鬚菜。
  • 幽門螺桿菌「害怕」的食物已公布,經常端上餐桌,胃或會感激你
    感染幽門螺桿菌之後就會增加患上胃癌的機率,而且幽門螺桿菌的傳染性也比較高。幽門螺桿菌也是被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能夠致癌的微生物,而且幽門螺桿菌沒有辦法被身體代謝掉,必須經過徹底根治,才能徹底根除幽門螺桿菌,要想根除幽門螺桿菌,首先我們就要知道自己是否已經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以及了解幽門螺桿菌感染之後,身體容易出現哪些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