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五色韭、七葉茄到核桃紋白菜 老北京傳統蔬菜重回餐桌

2021-01-10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來源標題:從五色韭、七葉茄到核桃紋白菜 老北京傳統蔬菜重回餐桌

入口即化的核桃紋白菜、味香濃鬱的五色韭、瓤沙「蘋果青」番茄、北京名菜燒茄子和煮鹹茄的最佳食材七葉茄……這些北京人記憶中的「老口味兒」,你還記得嗎?

新京報記者日前從北京農業技術推廣站了解到,經過複種,這些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在農業結構調整過程中逐漸流失的原味蔬菜,已實現全年供應。核桃紋白菜、鞭杆紅胡蘿蔔、心裡美蘿蔔從現在起供應到明年3月,七葉茄還有幾天就能採摘了。

11月30日,大興區瀛海鎮,剛剛鑽出地面的五色韭小苗都「頂」著一個絳紅色「小帽」 ,顏色從梢到根逐漸變淺。攝影/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兩年「養」根兒、防風保溫 重新種出五色韭

因為產量低、種植人工成本高等多種原因,五色韭一度離開百姓餐桌。如今,根據父輩的口口相傳,大興區瀛海鎮種植戶劉德才用古法讓消失了50年的五色韭重生。

近日,記者來到劉德才的五色韭試驗田,發現這裡不像其他蔬菜大棚,各種蔬菜長得熱火朝天,反而「冷冷清清」。一眼看過去,地裡只見有澆水的印記,哪裡有韭菜的影子。看到記者好奇,劉德才笑著說,「這地裡的韭菜我剛割完,土底下埋著韭菜根兒呢,這都是種了兩年的根啦!」在大棚外側,記者看到堆得像小山一樣的、綠油油的韭菜,都是從地裡剛割下來的。

劉德才介紹,要讓普通韭菜「變身」為五色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培養粗壯的韭菜根。「頭兩年我就把這韭菜種下了,韭菜長出來一茬就割一茬,目的就是為了『養』根兒,只有根兒足夠粗壯,才能種得出五色韭。」

韭菜根兒都長在地裡,如何判斷它是否符合要求?劉德才說,得看韭菜的粗細,「如果韭菜長得跟筷子一樣粗了,這就說明根養好了,可以種五色韭了。」

割完韭菜、澆完水,判定好韭菜根兒的質量,為了防風保溫,劉德才將把鋸末、麥糠依次鋪在地裡,從而給韭菜苗不同的溫度環境。天氣好的時候掀開麥糠讓韭菜充分接觸陽光,日落前再將扒開的麥糠鋪到韭菜上為其保溫。鋸末打底、麥糠做蓋加上每天的曬、蓋,正是傳統的五色韭栽培技術。

在另一個種植大棚,記者看到了剛剛鑽出地面的五色韭小苗,都「頂」著一個絳紅色「小帽」,顏色從梢到根逐漸變淺。「經過悶白、捂黃、出綠、曬紅、凍紫等過程,到了春節前後,韭菜將從根到梢顏色依次為白、黃、綠、紅、紫五種顏色,這就是五色韭。」劉德才說。

為了防風保溫,五色韭種植戶劉德才和老伴兒把鋸末、麥糠依次鋪在地裡。攝影/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歸來還是老北京口味「擔當」

除了五色韭,北京不少蔬菜種植基地還在努力恢復其他老北京傳統蔬菜。

12月4日,記者在北京市老北京口味蔬菜品種三大示範基地之一的順義北京食為先共享農莊看到,核桃紋大白菜已經收完放進地下的土窖裡;大棚裡,七葉茄還在生長中,預計還得有10多天就能成熟採摘。據了解,該基地主要種植的蔬菜品種有原味番茄、老北京秋瓜、心裡美蘿蔔、七葉茄、核桃紋白菜、鞭杆紅胡蘿蔔等。

核桃紋大白菜因葉面布滿皺紋,像核桃皮的皺紋一樣而得名。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蔬菜專家曹華說,相對其他品種的白菜,核桃紋大白菜葉和葉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菜葉子和菜幫子的比例比較特別,葉片多一些,菜幫子偏薄。

另一個北京地方名優品種,花葉心裡美蘿蔔在北京郊區也有上百年的栽培歷史,以海澱區羅道莊、大興區西紅門、高米店等地所產最為著名。

七葉茄即老北京黑茄子,如果仔細看茄株,從底部往上數,茄子都是從第七片葉子開始生長,因此得名。

作為蔬菜界的老北京口味「擔當」,重新歸來的它們口感還似當初嗎?

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蔬菜專家曹華介紹,核桃紋大白菜在北京城裡特別受歡迎,和普通大白菜相比,它有三個特點,一是熟得快,普通品種要在鍋裡煮十幾分鐘才能熟,核桃紋大白菜由於葉比較多且柔嫩,大概5分鐘就熟了,能達到開鍋爛的效果;二是口味濃鬱,吃起來有一種特殊的白菜香味,能促進食慾;三是白菜湯有微甜味,而非有些品種的苦澀味,這也是很多美食家、市民品嘗後公認的。」

說起五色韭的口味,劉德才現身說法,前年他成功複種了一小批五色韭,正趕上春節,就給親戚每家分了一點兒,「甭說包餃子了,就是這麼一聞,可比普通韭菜香多了,鄰居們聞訊過來想拿點兒,可早就分沒了。」

老北京黑茄子外形扁圓,外表呈黑紫色,看上去不打眼,但它口感脆嫩、肉質細膩、食味清香,是老北京名菜「燒茄子」和「煮鹹茄」烹飪的最佳品種。據說《紅樓夢》四十四回中,讓劉姥姥難以忘懷的名菜「茄鯗(xiǎng)」,就是用菜戶營村產的七葉茄精心烹調而成。

北京農業技術推廣站高技農藝師雷喜紅檢查「京採8號」原味西紅柿生長情況。攝影/新京報記者 陳琳

產量低且易招蟲害 傳統蔬菜一度消失

這些曾經北京人餐桌上的重要食材,為何一度消失?

北京農業技術推廣站專家介紹,上世紀80年代初,北京人口迅速增加,蔬菜市場供求矛盾突出,滿足市場供應是第一需求。為此,一些高產、抗病但品質較差的雜交一代品種得以迅速推廣。由於銷售環節沒有執行優質優價的政策,一些品質好、風味濃的傳統品種因產量低,抗病性不強,便在農業結構調整過程中逐漸流失。

就拿核桃紋白菜來說,曹華介紹,這種菜口感很好但產量偏低,一般畝產在4000公斤左右,而普通品種的白菜畝產大約能達到7000-8000公斤。另外抗病性稍差,尤其是霜黴病,「所以我們在複種過程中採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前期通過澆水、微噴的方式或者順根澆小水,儘量不形成低溫高溼的環境,做好土壤消毒,做好輪作倒茬,不給病菌營造發病條件,有效避免霜黴病發生。」

核桃紋白菜還很招蟲害,如果普通品種的白菜會招來五十頭青蟲,核桃紋品種的大白菜可能招來三四百頭的青蟲。因此在種植中,技術人員通過懸掛誘蟲燈、糖醋盆來誘殺害蟲的成蟲,降低蟲口的密度。田間害蟲採用一些生物農藥,比如除蟲菊來破壞害蟲的生殖系統和飲食消化系統,避免蟲害發生。

北京市植物保護站高級農藝師胡彬告訴記者,五色韭用工量比較大,相對單產低,雖然口感品質好、售價高,但是市場需求相對有限,種植的經濟效益未必很好,因此導致京郊五色韭種植一度消失。

北京食為先共享農莊,工作人員將部分成熟的茄子摘下來。七葉茄大規模採摘還需要幾天時間。攝影/新京報記者 陳琳

實現市場化供應 今起到明年3月能買核桃紋白菜、心裡美蘿蔔

北京農業技術推廣站高級農藝師雷喜紅介紹,為了保證三四十年前的「老口味」,目前京郊採取的是傳統的生產方式和儲存方式,也用上了一些新技術。

其一是遵循自然規律,在不同季節吃時令的蔬菜產品,比如清明節也就是4月上旬,講究吃越冬根茬菠菜和頭一刀的韭菜,風味濃鬱還很鮮;其二是土壤、空氣、水質都要符合產品的生產規律,肥料也很重要,用對肥料,在口感裡能佔30%。

此外還要注重栽培技術、科學管理,比如在儲存方面,核桃紋白菜不能放在封閉的冷庫或者屋子裡,否則會水分流失、營養轉化也不好;而白菜、蘿蔔放在土窖貯藏品質最佳。

在新技術方面,雷喜紅介紹,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連續3年提供種苗及技術支持,比如,原味番茄種植採用先進的基質栽培技術,農業物聯網的應用讓環境及水肥可通過電腦及手機實時監測和調控。採用基質加溫替代傳統的空氣加溫,能耗同比降低50%,保障了越冬生產。此外,老北京秋瓜、心裡美蘿蔔、七葉茄、核桃紋白菜、鞭杆紅胡蘿蔔等老口味蔬菜全程採取立體化綠色防控技術,嚴格把控種苗來源,使用內蒙古草原羊糞,讓消費者吃得安心。

從全市來看,今年北京傳統口味蔬菜種植面積達1000多畝,新增順義區北京龍灣巧嫂果品產銷專業合作社、北京興農鼎力合作社、密雲區季莊村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等10多個園區種植傳統口味蔬菜。如今,北京傳統口味蔬菜已經做到全年供應,每個季節都有時令傳統口味蔬菜,其中,核桃紋白菜、鞭杆紅胡蘿蔔、心裡美蘿蔔從現在起供應到明年3月,七葉茄從現在供應到明年5、6月份。

不過記者了解到,目前五色韭的種植規模依然有限。胡彬介紹,五色韭種植難度大,用工多,工藝較複雜,不易複製推廣,規模擴大還需時日。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除了五色韭,其他老北京口味的蔬菜都實現了市場化供應,售價較普通蔬菜高出不少。例如,核桃紋白菜售價約在6元/斤,是普通大白菜的10倍左右。順義區北京食為先共享農莊負責人介紹,園區裡的蔬菜主要是會員採摘、線上銷售,平均算下來,蔬菜價格每斤大約25元,雖然價格不菲,但口味好,旺季時供不應求。

曹華介紹,受到種植面積的限制,這些傳統口味蔬菜達不到批量上市的條件,不過現在京郊種植的老口味傳統蔬菜,為極品和精品兩種,極品滿足部分高端需求,而精品蔬菜售價3-5元/斤,普通市民也能接受。

「口感優良的老品種蔬菜歸來,是人民群眾蔬菜消費需求升級的表現,依靠恢復老品種蔬菜來滿足這種需求只是一個權宜之計;從長遠發展來說,採用安全、高效的技術,種植口感好、綜合性狀強的新品種蔬菜,更有利於滿足不斷提升的蔬菜消費需求。」胡彬說。

多知道一點

大興瀛海鎮要為五色韭種植申遺

記者從大興區瀛海鎮了解到,該鎮正在挖掘歷史文化,準備為五色韭申請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瀛海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瀛海一帶種「五色韭」曾盛極一時,種植面積數百畝。當地曾流傳有一句順口溜「瀛海莊,三大能,國祥、佩玉、曹躍恆」,這是讚譽當時三位種植「五色韭」的三位菜把式馮國祥、宋佩玉和曹躍恆。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合作化時期,南海子地區帶頭成為北京市民的「菜籃子」,瀛海莊的「五色韭」與西紅門的心裡美蘿蔔,小紅門的「大青口」白菜,南苑果園的「擰心白」販菜及石榴莊的洋蔥頭等,成為供應首都市場的特色菜。

不過,由於生產工藝複雜、產量低、價格貴(時價為豬肉價的兩倍),當時「五色韭」僅能供應京城的高級賓館、飯莊,後來也曾遠銷到東北、天津、濟南等大城市。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終因生產成本過高而逐漸停止種植。

 

入口即化的核桃紋白菜、味香濃鬱的五色韭、瓤沙「蘋果青」番茄、北京名菜燒茄子和煮鹹茄的最佳食材七葉茄……這些北京人記憶中的「老口味兒」,你還記得嗎?

新京報記者日前從北京農業技術推廣站了解到,經過複種,這些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在農業結構調整過程中逐漸流失的原味蔬菜,已實現全年供應。核桃紋白菜、鞭杆紅胡蘿蔔、心裡美蘿蔔從現在起供應到明年3月,七葉茄還有幾天就能採摘了。

11月30日,大興區瀛海鎮,剛剛鑽出地面的五色韭小苗都「頂」著一個絳紅色「小帽」 ,顏色從梢到根逐漸變淺。攝影/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兩年「養」根兒、防風保溫 重新種出五色韭

因為產量低、種植人工成本高等多種原因,五色韭一度離開百姓餐桌。如今,根據父輩的口口相傳,大興區瀛海鎮種植戶劉德才用古法讓消失了50年的五色韭重生。

近日,記者來到劉德才的五色韭試驗田,發現這裡不像其他蔬菜大棚,各種蔬菜長得熱火朝天,反而「冷冷清清」。一眼看過去,地裡只見有澆水的印記,哪裡有韭菜的影子。看到記者好奇,劉德才笑著說,「這地裡的韭菜我剛割完,土底下埋著韭菜根兒呢,這都是種了兩年的根啦!」在大棚外側,記者看到堆得像小山一樣的、綠油油的韭菜,都是從地裡剛割下來的。

劉德才介紹,要讓普通韭菜「變身」為五色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培養粗壯的韭菜根。「頭兩年我就把這韭菜種下了,韭菜長出來一茬就割一茬,目的就是為了『養』根兒,只有根兒足夠粗壯,才能種得出五色韭。」

韭菜根兒都長在地裡,如何判斷它是否符合要求?劉德才說,得看韭菜的粗細,「如果韭菜長得跟筷子一樣粗了,這就說明根養好了,可以種五色韭了。」

割完韭菜、澆完水,判定好韭菜根兒的質量,為了防風保溫,劉德才將把鋸末、麥糠依次鋪在地裡,從而給韭菜苗不同的溫度環境。天氣好的時候掀開麥糠讓韭菜充分接觸陽光,日落前再將扒開的麥糠鋪到韭菜上為其保溫。鋸末打底、麥糠做蓋加上每天的曬、蓋,正是傳統的五色韭栽培技術。

在另一個種植大棚,記者看到了剛剛鑽出地面的五色韭小苗,都「頂」著一個絳紅色「小帽」,顏色從梢到根逐漸變淺。「經過悶白、捂黃、出綠、曬紅、凍紫等過程,到了春節前後,韭菜將從根到梢顏色依次為白、黃、綠、紅、紫五種顏色,這就是五色韭。」劉德才說。

為了防風保溫,五色韭種植戶劉德才和老伴兒把鋸末、麥糠依次鋪在地裡。攝影/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歸來還是老北京口味「擔當」

除了五色韭,北京不少蔬菜種植基地還在努力恢復其他老北京傳統蔬菜。

12月4日,記者在北京市老北京口味蔬菜品種三大示範基地之一的順義北京食為先共享農莊看到,核桃紋大白菜已經收完放進地下的土窖裡;大棚裡,七葉茄還在生長中,預計還得有10多天就能成熟採摘。據了解,該基地主要種植的蔬菜品種有原味番茄、老北京秋瓜、心裡美蘿蔔、七葉茄、核桃紋白菜、鞭杆紅胡蘿蔔等。

核桃紋大白菜因葉面布滿皺紋,像核桃皮的皺紋一樣而得名。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蔬菜專家曹華說,相對其他品種的白菜,核桃紋大白菜葉和葉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菜葉子和菜幫子的比例比較特別,葉片多一些,菜幫子偏薄。

另一個北京地方名優品種,花葉心裡美蘿蔔在北京郊區也有上百年的栽培歷史,以海澱區羅道莊、大興區西紅門、高米店等地所產最為著名。

七葉茄即老北京黑茄子,如果仔細看茄株,從底部往上數,茄子都是從第七片葉子開始生長,因此得名。

作為蔬菜界的老北京口味「擔當」,重新歸來的它們口感還似當初嗎?

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蔬菜專家曹華介紹,核桃紋大白菜在北京城裡特別受歡迎,和普通大白菜相比,它有三個特點,一是熟得快,普通品種要在鍋裡煮十幾分鐘才能熟,核桃紋大白菜由於葉比較多且柔嫩,大概5分鐘就熟了,能達到開鍋爛的效果;二是口味濃鬱,吃起來有一種特殊的白菜香味,能促進食慾;三是白菜湯有微甜味,而非有些品種的苦澀味,這也是很多美食家、市民品嘗後公認的。」

說起五色韭的口味,劉德才現身說法,前年他成功複種了一小批五色韭,正趕上春節,就給親戚每家分了一點兒,「甭說包餃子了,就是這麼一聞,可比普通韭菜香多了,鄰居們聞訊過來想拿點兒,可早就分沒了。」

老北京黑茄子外形扁圓,外表呈黑紫色,看上去不打眼,但它口感脆嫩、肉質細膩、食味清香,是老北京名菜「燒茄子」和「煮鹹茄」烹飪的最佳品種。據說《紅樓夢》四十四回中,讓劉姥姥難以忘懷的名菜「茄鯗(xiǎng)」,就是用菜戶營村產的七葉茄精心烹調而成。

北京農業技術推廣站高技農藝師雷喜紅檢查「京採8號」原味西紅柿生長情況。攝影/新京報記者 陳琳

產量低且易招蟲害 傳統蔬菜一度消失

這些曾經北京人餐桌上的重要食材,為何一度消失?

北京農業技術推廣站專家介紹,上世紀80年代初,北京人口迅速增加,蔬菜市場供求矛盾突出,滿足市場供應是第一需求。為此,一些高產、抗病但品質較差的雜交一代品種得以迅速推廣。由於銷售環節沒有執行優質優價的政策,一些品質好、風味濃的傳統品種因產量低,抗病性不強,便在農業結構調整過程中逐漸流失。

就拿核桃紋白菜來說,曹華介紹,這種菜口感很好但產量偏低,一般畝產在4000公斤左右,而普通品種的白菜畝產大約能達到7000-8000公斤。另外抗病性稍差,尤其是霜黴病,「所以我們在複種過程中採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前期通過澆水、微噴的方式或者順根澆小水,儘量不形成低溫高溼的環境,做好土壤消毒,做好輪作倒茬,不給病菌營造發病條件,有效避免霜黴病發生。」

核桃紋白菜還很招蟲害,如果普通品種的白菜會招來五十頭青蟲,核桃紋品種的大白菜可能招來三四百頭的青蟲。因此在種植中,技術人員通過懸掛誘蟲燈、糖醋盆來誘殺害蟲的成蟲,降低蟲口的密度。田間害蟲採用一些生物農藥,比如除蟲菊來破壞害蟲的生殖系統和飲食消化系統,避免蟲害發生。

北京市植物保護站高級農藝師胡彬告訴記者,五色韭用工量比較大,相對單產低,雖然口感品質好、售價高,但是市場需求相對有限,種植的經濟效益未必很好,因此導致京郊五色韭種植一度消失。

北京食為先共享農莊,工作人員將部分成熟的茄子摘下來。七葉茄大規模採摘還需要幾天時間。攝影/新京報記者 陳琳

實現市場化供應 今起到明年3月能買核桃紋白菜、心裡美蘿蔔

北京農業技術推廣站高級農藝師雷喜紅介紹,為了保證三四十年前的「老口味」,目前京郊採取的是傳統的生產方式和儲存方式,也用上了一些新技術。

其一是遵循自然規律,在不同季節吃時令的蔬菜產品,比如清明節也就是4月上旬,講究吃越冬根茬菠菜和頭一刀的韭菜,風味濃鬱還很鮮;其二是土壤、空氣、水質都要符合產品的生產規律,肥料也很重要,用對肥料,在口感裡能佔30%。

此外還要注重栽培技術、科學管理,比如在儲存方面,核桃紋白菜不能放在封閉的冷庫或者屋子裡,否則會水分流失、營養轉化也不好;而白菜、蘿蔔放在土窖貯藏品質最佳。

在新技術方面,雷喜紅介紹,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連續3年提供種苗及技術支持,比如,原味番茄種植採用先進的基質栽培技術,農業物聯網的應用讓環境及水肥可通過電腦及手機實時監測和調控。採用基質加溫替代傳統的空氣加溫,能耗同比降低50%,保障了越冬生產。此外,老北京秋瓜、心裡美蘿蔔、七葉茄、核桃紋白菜、鞭杆紅胡蘿蔔等老口味蔬菜全程採取立體化綠色防控技術,嚴格把控種苗來源,使用內蒙古草原羊糞,讓消費者吃得安心。

從全市來看,今年北京傳統口味蔬菜種植面積達1000多畝,新增順義區北京龍灣巧嫂果品產銷專業合作社、北京興農鼎力合作社、密雲區季莊村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等10多個園區種植傳統口味蔬菜。如今,北京傳統口味蔬菜已經做到全年供應,每個季節都有時令傳統口味蔬菜,其中,核桃紋白菜、鞭杆紅胡蘿蔔、心裡美蘿蔔從現在起供應到明年3月,七葉茄從現在供應到明年5、6月份。

不過記者了解到,目前五色韭的種植規模依然有限。胡彬介紹,五色韭種植難度大,用工多,工藝較複雜,不易複製推廣,規模擴大還需時日。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除了五色韭,其他老北京口味的蔬菜都實現了市場化供應,售價較普通蔬菜高出不少。例如,核桃紋白菜售價約在6元/斤,是普通大白菜的10倍左右。順義區北京食為先共享農莊負責人介紹,園區裡的蔬菜主要是會員採摘、線上銷售,平均算下來,蔬菜價格每斤大約25元,雖然價格不菲,但口味好,旺季時供不應求。

曹華介紹,受到種植面積的限制,這些傳統口味蔬菜達不到批量上市的條件,不過現在京郊種植的老口味傳統蔬菜,為極品和精品兩種,極品滿足部分高端需求,而精品蔬菜售價3-5元/斤,普通市民也能接受。

「口感優良的老品種蔬菜歸來,是人民群眾蔬菜消費需求升級的表現,依靠恢復老品種蔬菜來滿足這種需求只是一個權宜之計;從長遠發展來說,採用安全、高效的技術,種植口感好、綜合性狀強的新品種蔬菜,更有利於滿足不斷提升的蔬菜消費需求。」胡彬說。

多知道一點

大興瀛海鎮要為五色韭種植申遺

記者從大興區瀛海鎮了解到,該鎮正在挖掘歷史文化,準備為五色韭申請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瀛海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瀛海一帶種「五色韭」曾盛極一時,種植面積數百畝。當地曾流傳有一句順口溜「瀛海莊,三大能,國祥、佩玉、曹躍恆」,這是讚譽當時三位種植「五色韭」的三位菜把式馮國祥、宋佩玉和曹躍恆。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合作化時期,南海子地區帶頭成為北京市民的「菜籃子」,瀛海莊的「五色韭」與西紅門的心裡美蘿蔔,小紅門的「大青口」白菜,南苑果園的「擰心白」販菜及石榴莊的洋蔥頭等,成為供應首都市場的特色菜。

不過,由於生產工藝複雜、產量低、價格貴(時價為豬肉價的兩倍),當時「五色韭」僅能供應京城的高級賓館、飯莊,後來也曾遠銷到東北、天津、濟南等大城市。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終因生產成本過高而逐漸停止種植。

 

相關焦點

  • 北方白菜成車買,南方白菜半顆賣,白菜的五種吃法你喜歡哪一種?
    作為一個從南方長大的人,來到北方生活,第一次冬天去集市買菜,看到北方的朋友成袋成車的往家裡買白菜,有點不可思議,難不成北方朋友天天就不吃別的蔬菜,吃白菜嗎?像在南方買菜,是可以半棵大白菜的買的。後來才了解到,這是因為南北方氣候差異造成的生活習慣上的差異。
  • 尋找「旬」的美味,又到了吃初冬白菜的季節
    學50音圖看原版書 百菜不如白菜 冬天的大白菜是十字花科類植物對人類餐桌的詛咒。但百菜不如白菜。 對於北方人來說,白菜佔據了冬季蔬菜中的c位。在冬季,北方人家庭的餐桌上一定少不了一道以白菜為食材的餐食。有些創造力不太豐富的家庭的餐桌上甚至有可能頓頓都是白菜。白菜土豆湯,白菜豆腐湯,白菜炒木耳,上湯大白菜,白菜沙拉...對喜歡吃白菜的人來說這是一場饕餮盛宴,對不喜歡白菜的人來說冬天是一場漫長的災難。
  • 蔬菜品種大全,你知道多少?看完長見識了
    長春市的蔬菜栽培隨著農業的發展,品種不斷增加,質量不斷提高。1988年栽培的春、夏、秋菜已達22類214種。一、傳統品種1948年長春解放當時,栽培的蔬菜品種有蘿蔔、小白菜、菠菜、芹菜、菜、茄子、辣椒、大蔥、西紅柿、窩瓜、豆角、黃瓜、秋白菜等。
  • 從楊凝式的《韭花帖》看古人是怎麼吃羊肉的
    如果沒有韭花醬,再鮮香的手把羊肉也會失色。1000年多年,有個人吃了這個韭花配羊肉之後,銘肌載切,特別寫了一封信對贈予者表示感謝。這就是被稱作第五大行書的,楊凝式的《韭花帖》。這個帖的墨跡,也就是清內府藏本目前收藏在無錫博物院。《韭花帖》講的是,初秋的某一天,楊凝式午睡醒來,腹中甚飢,恰逢好朋友差人送來一盤好吃的。這好吃的是什麼呢?
  • 過冬了,@所有吃貨們,你的本命蔬菜是什麼?
    東北囤、北京也囤,即使現在已經可以在冬天吃到各種蔬菜,但作為性價比之王,白菜就是整個北方地區老一輩的安全感,哪家沒囤個一兩百斤都不好意思跟鄰居嘮嗑。 畢竟大白菜便宜,吃法又多,怎麼吃都不會膩,光叫得出的吃法就有:辣白菜、醋溜白菜、炒肉片、燒豆腐、乾隆白菜等,以及漬酸白菜做的各種酸菜餡餃子、包子、餡餅,酸菜白肉,酸菜豬肉燉粉條等。吃法是相當豐富了。
  • 農曆四月種什麼菜最好 臨沂朋友喜不喜歡這些蔬菜
    2018年農曆四月份就是公曆的5月份,這個時節氣溫已經很高,人們都換上了夏裝,在這個時候種一些蔬菜也是比較好的,具體情況請看文中內容。   農曆四月適合播種的蔬菜有哪些?   白菜、蘿蔔、芋瓠、黃瓜、四季豆、茄子、番茄、絲瓜、冬瓜、南瓜、苦瓜、蔥、芫荽、豇豆、毛豆、空心菜、油菜、莧菜、生菜、甘藍、芹菜、韭菜。   蔬菜的營養價值有哪些?   1、芹菜。芹菜又叫香芹、胡芹。是一種別有風味的香辛蔬菜。葉柄是它的食用部分。芹菜葉柄鮮嫩,清脆,可炒或拌食。
  • 古代常見蔬菜,五菜之一,像韭又像蒜,牛羊常吃到,一斤能賣50
    古代社會和現代社會蔬菜有很大區別,有的古代流行的蔬菜如今卻很難能見到。在古代社會有五種常見蔬菜,即葵、韭、藿、薤和蔥。很明顯能看到,現代社會人們依然在大量食用的只有韭菜和大蔥,葵菜、藿和薤基本沒人食用,有的連聽都沒聽過,比如薤。
  • 生活中的文化,雅趣說「白菜」
    白菜是中國土生土長的蔬菜。《詩經·邶風·谷風》中寫道:「採葑採菲,無以下體。」在三千年前的春天,人們就是採集白菜的祖先「葑」的幼嫩花薹來做食物。 大約在東漢,「葑」在南方地區演化出了一種沒有苦味的品種,因其「凌冬晚凋,四時見長,有松之操」而被稱為「菘」。
  • 我媽又買了500斤白菜!冬天,白菜是北方人永遠無法過去的「梗」
    我媽又買了500斤白菜!冬天,白菜是北方人永遠無法過去的「梗」!白菜是北方地區過冬的一個重頭菜,至於重頭到什麼地步,只有來到北方你才能發現,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儲存上幾百斤的白菜!在冬天,北方農村的地窖裡邊總是堆滿了大白菜,居住在城裡的北方人,會把整個陽臺都堆滿白菜。
  • 這家老北京涮鍋,在南陽火了6年!一年只做4個月,去晚得排隊!
    本周末開始,氣溫降到10度以下。吃貨們議論最多的就是火鍋,川渝火鍋、潮汕火鍋、老北京涮鍋、火鍋串串.....喜歡吃老北京涮鍋的吃貨,都會想到榮記燒烤的銅涮鍋。老闆是東北人,不僅燒烤遠近聞名,每年冬天的老北京涮鍋,也是經久不衰。用白開水就能做的老北京涮鍋,為啥恁多店都不做了,榮記卻越做越紅火?
  • 梅乾菜、幹豆角、蘿蔔乾……水嫩的蔬菜,為什麼要曬乾了才吃?
    所以,即便是在每天都能吃到新鮮蔬菜的當下,蔬菜乾仍然是很多人最心心念的味道。蔬菜乾,將四季的味道留存下來幾千年來,蔬菜的保存問題一直困擾著人類。冰箱的出現延長了蔬菜的保鮮時間,但農業技術、供應鏈和物流的進步,才真正使人類不分時節、地域都能吃上新鮮的蔬菜。
  • 你喜歡吃辣白菜嗎?簡單美味,保證你喜歡!
    在石鍋鍋內放入米飯及菜餚,再烤到鍋底有一層鍋巴,噴香誘人,石鍋是陶做成的,厚重的黑色陶鍋可直接拿到爐具烹煮,而且保溫效果好。細嚼慢咽的人可安心享用,不用怕飯菜冷掉。石鍋拌飯材料並不新奇特別,主要為米飯、肉類、雞蛋,以及黃豆芽、菌菇類和各式野菜,菜的種類並無一定,採用當季最對味的季節時令蔬菜去調配即可。
  • 白菜類有機蔬菜種植應及時採收和分級上市
    白菜類有機蔬菜種植及時採收和分級上市(1)甘藍:宜在葉球緊實時採收。可用手指按壓葉球頂部,判斷是否包緊,如有堅硬緊實感,表明葉球已包緊,可採收。白菜類有機蔬菜種植及時採收和分級上市(2)大白菜:早熟品種一般抗熱、抗病性較強,因此播種期較長,採收標準不嚴格,只要葉球成熟或葉球雖未包緊但已具商品價值時就可根據市場需要分批採收上市。
  • 「泡菜危機」裡搶出口商機,平度白菜供不應求變「金菜」
    今年夏秋韓國的極端天氣,摧毀了泡菜的主要原料——白菜。在傳統泡菜製作季節開始之前,韓國白菜價格大幅上漲。10月初,在韓國首爾的市場中,一個白菜的售價約合62元人民幣,比2019年上漲40%。「做泡菜是韓國的傳統,所以大家對原材料的價格都非常敏感。以往每年10月婆婆家會買很多白菜回來,今年菜價漲了,買的就明顯少了。」
  • 端午節老北京人除了吃棗粽子習俗,還要吃黑桑葚不招蒼蠅
    05:45:45 來源: 尊道之電商 舉報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古老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
  • 白菜根結線蟲能治療徹底嗎?大棚蔬菜根結線蟲病怎麼治療?用「線...
    白菜,是我國一種常見的蔬菜,白菜屬於十字花科的蔬菜,在北方地區比較容易儲存,同時也是我國北方地區主要的經濟作物,深受消費者的喜愛。白菜的種植技術發展迅速,很多地區開始種植白菜,從露地種植到棚室種植。因此,在白菜種植中少不了病蟲害的侵害。
  • 狗狗不能吃的6種蔬菜,嚴重可以導致死亡,都是餐桌上常見的
    蔬菜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材,可以提供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而對狗狗來說,蔬菜也是飲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項。不同於貓咪是純肉食動物,狗狗屬於雜食動物,它們的身體是需要攝入蔬菜的。但是蔬菜的攝入比例不能高於25%,少量食用蔬菜才能更有利於它們的身體健康。
  • 中醫:五行、五氣、五臟、五味、五色
    它們對應人體的肝臟及膽,含有大量的葉綠素、維生素及纖維素,能協助器官加速排出體內的毒素。五臟:心 肝 脾 肺 腎五腑:小腸 膽 胃 大腸 膀胱五官:舌 目 口 鼻 耳五華:面 爪 唇 皮毛 發五味:苦 酸 甜
  • 老北京名吃涮鍋子
    很多北京人的記憶裡,大冬天支個鍋子熱氣騰騰地涮上一鍋羊肉白菜粉絲,就著一頭糖蒜、兩口二鍋頭,這滋味可以媲美各種山珍海味。  涮鍋子主要是涮羊肉。羊肉過去講究用內蒙古集寧產的小尾綿羊,還得是羯羊(閹割過的公羊),據說這種羊沒有羶味。一隻羊身上能涮的只有上腦、小三岔、大三岔、磨襠、黃瓜條五個部位,約十五斤肉,都是肉質細嫩,瘦中帶肥的。
  • 農村過年必吃白菜、青菜和青蒜?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南方人,我非常清楚農村人過年吃白菜、青菜和青蒜的含意,那就是希望一家人一年四季青青白白做人,明明白白算帳,當好家、理好財、過好日子。白菜首先說說白菜和青菜。白菜細嫩甘脆、汁白如乳,有通腸利胃的功效,一直在民間被稱為「菜中之王」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