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乾菜、幹豆角、蘿蔔乾……水嫩的蔬菜,為什麼要曬乾了才吃?

2021-01-21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三個料理人 ,作者衛奕奕

三個料理人

吃飯,我們是認真的。

最近這一個來月,每次出門買菜,都會裝到拎不動為止,回到家把冰箱塞得滿滿當當,不留一絲縫隙。

這樣囤貨,一是為了儘可能少出門,二是因為「手裡有糧,心裡不慌」。

米麵糧油很好儲存,肉食大不了統統塞進冰箱,唯有蔬菜,尤其是綠葉菜,保存得再好,也很難抵過兩三天的時光。

其實,與其讓蔬菜自己變黃、蔫掉、甚至枯萎腐爛,不如主動出擊,將蔬菜曬乾或是風乾,這也是人類古老的儲存智慧。

陽光和風帶走了蔬菜中的水分,它們又與時間一起,賦予了蔬菜獨特的滋味。所以,即便是在每天都能吃到新鮮蔬菜的當下,蔬菜乾仍然是很多人最心心念的味道。

蔬菜乾,將四季的味道留存下來

幾千年來,蔬菜的保存問題一直困擾著人類。冰箱的出現延長了蔬菜的保鮮時間,但農業技術、供應鏈和物流的進步,才真正使人類不分時節、地域都能吃上新鮮的蔬菜。

在此之前,想要長時間的保存蔬菜,手段基本只有兩個:一是醃製,二是幹制。

沒有什麼蔬菜是不可以風乾的。我們早已習慣木耳、香菇、黃花菜等食材,以幹制的模樣出現在廚房裡,除此之外,很多水嫩水嫩的蔬菜,像是白菜、豆角、蘿蔔……也都可以做成蔬菜乾。

在物質不豐裕的年代,蔬菜乾就是普通人家的救命稻草,所以曬菜乾很多時候都是一場全民運動。

魯迅就曾在《馬上支日記》中吐槽家鄉的紹興菜:「我將來很想查一查,究竟紹興遇著過多少回大饑饉,竟這樣地嚇怕了居民,仿佛明天便要到世界末日似的,專喜歡儲藏乾物品。有菜,就曬乾;有魚,也曬乾;有豆,又曬乾;有筍,又曬得它不像樣;菱角是以富於水分,肉嫩而脆為特色的,也還要將它風乾……」

製作蔬菜乾其實沒有什麼秘密,就是儘可能的脫幹水分,延長保存時間。根據食材的不同,選擇日曬、風乾或是加鹽等手段脫幹水分。

▲幹筍衣

春天的芥菜、春筍,夏天的豆角、南瓜,秋天的蘿蔔、紅薯……一年四季各種不同的應季蔬菜,都可以製作成蔬菜乾。但傳統上,還是秋天曬菜乾的最多,因為北方的冬季沒有太多的新鮮蔬菜,而且秋高氣爽,無論陽光、風,還是空氣的乾燥度最適合曬菜乾。

曬菜乾也不需要什麼複雜的工具。趕上合適的天氣,一把廚刀、一個案板再加上一個簸箕就足夠了,有時候晾衣架也能派上大用場。將各種各樣的時令蔬菜切片、切塊、切絲、切段……在簸箕上攤平,或是直接整顆掛在晾衣架上,趕上幾個大晴天,蔬菜乾就曬得了。

但如果趕上天公不作美或是家中場地有限,藉助蔬果烘乾機或是有熱風功能的烤箱,也可以完成大部分菜乾的製作。

做好的蔬菜乾要密封好,放到陰涼乾燥處保存,一定不要沾到水,否則很容易發生黴變。

▲幹萵筍

曬好之後的蔬菜乾有些可以直接生吃,但大多數還是做熟了才更好吃。不過,自然條件下日曬風乾的蔬菜乾一定要洗淨,才能泡發食用。

幹制的蔬菜雖然損失了一部分維生素,但剩餘的維生素仍是物質短缺時不可多得的救命稻草。

魯迅還曾寫過:「聽說探險北極的人,因為只吃罐頭食物,得不到新東西,常常要生壞血病;倘若紹興人肯帶了乾菜之類去探險,恐怕可以走得更遠一點罷。」

梅乾菜、幹豆角、春筍乾……那些令人迷醉的蔬菜乾

因為耐儲存,蔬菜乾長時間都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無論南北,幹豆角在很多國民菜中都是核心擔當;梅乾菜以它獨特的風味,成為地域名產;而春筍乾則是為我們鎖住了一年才有一次的春天味道。

梅乾菜

在中國南方的不少地區,都有曬制梅乾菜的傳統,這些地區中以浙江梅乾菜和客家梅乾菜最為有名。尤其是在浙江,梅乾菜淋上油,經過蒸煮,便是一道完美的下飯菜,也陪伴很多人度過艱苦的歲月。

梅乾菜其實並不是一種菜,芥菜、油菜、白菜或者雪裡蕻都可以成為梅乾菜的原料,民國年間的《越中便覽》有記述:「梅乾菜有芥菜乾、油菜乾、白菜乾之別。芥菜味鮮,油菜性平,白菜質嫩,用以烹鴨、燒肉別有風味,慈谿人、紹興居民十九自製。」

製作梅乾菜需要先將原料洗淨,晾曬幾天,曬去水汽;待到葉子變軟,呈黃綠色,切成小段;在菜上撒鹽、揉搓,滲出汁水便裝入醃菜罐;密封后醃製半個月,取出放到簸箕裡,自然晾乾便成了梅乾菜。

三月正是曬制梅乾菜的好時節,往年這時候,浙江很多地方的大街小巷都曬滿了梅乾菜。

與梅乾菜最配的自然是豬肉,「梅乾菜燜肉」這道菜早在1981年就被編入了《中國菜譜》,近年來還被評為浙江十大經典菜品之一。

豬肉經過燉煮、炸制之後切大薄片,然後將梅乾菜炒香後,覆蓋在豬肉上面,然後入蒸鍋,再蒸一個半至兩個小時。

梅乾菜的香氣與豬肉的脂肪發生了奇妙的反應,既化解了豬肉的油膩,又使梅乾菜吃起來多了一分鮮美與厚重。

梅乾菜單獨蒸軟下飯,也別有風味,俗語「烏乾菜,白米飯」,用梅乾菜做配料,能發鮮入味,如「乾菜燒烏鱧魚」、「乾菜燒土豆」等等。

▲梅乾菜燒餅

在浙江很多地方還常見的梅乾菜餅,餅皮焦黃,咬一口鹹香撲鼻;除此之外,紹興人每至炎夏,還必用梅乾菜燒湯。

幹豆角

幹豆角算得上一種國民蔬菜乾了。從東北到嶺南,很多地方都有幹豆角的蹤影。

無論豇豆、四季豆還是東北的油豆角,都可以成為幹豆角的原料。將豆角洗淨,放入鍋中煮到斷生,過涼水,搭起來曬乾就好了。

▲圖/長沙新東方烹飪學院

晾好後的幹豆角食用前要泡軟或者煮軟。與新鮮豆角脆嫩的口感不用,幹豆角更有嚼勁,除了遍布大江南北的幹豆角燒肉以外,它也是許多下飯菜的首選用料。

一把幹豆角泡軟,加豬油與白辣椒同炒,在湖南、江西一帶便是一道簡單而又滋味十足的下飯菜。

在無菜不蒸的湖南瀏陽,幹豆角作為打底的蔬菜,可以搭配五花肉、排骨、臘肉、臘仔雞等等多種食材。

白菜乾

白菜算得上中國人的看家菜。壯實的大白菜耐儲存,陪伴北方人度過一個又一個的冬天,鮮嫩水靈的小白菜做成的炒青菜,則是餐桌上的清爽擔當。

白菜易生易長,是最平民的食材。然而人們為了讓食材的口感更豐富,總是儘可能地創造、改變食材,所以在廣東,白菜也就變成了白菜乾。

製作白菜乾,原材料就是小白菜。先晾曬去除水汽,再煮兩三分鐘,懸掛曬乾便成了白菜乾。

做好的白菜乾,最經常的用法就是煲湯。新鮮白菜含水量大,大多用於炒食,極少有入湯的,但白菜乾就不同了,廣式靚湯裡少不了白菜乾這一清香美味的材料。

白菜乾豬骨湯、白菜乾羅漢果湯、白菜乾花生豬腳湯……白菜乾雖然失去了水分,但清香依在,去除了脂肪的油膩。

蘿蔔乾

與白菜一樣,蘿蔔也是北方冬儲蔬菜的主力,有相當一部分的蘿蔔會趁著秋高氣爽曬成蘿蔔乾。當然,不只是被北方,全國很多地方都會曬蘿蔔乾。

▲圖/北京時間

曬蘿蔔乾,最好選用口感清脆的青蘿蔔,白蘿蔔雖然也可以,但曬出的蘿蔔乾不及青蘿蔔那樣脆。

製作蘿蔔乾沒什麼難度,洗好蘿蔔後,按照自己的習慣切成小塊,趕上好天氣,攤平連曬兩三天。隨後將蘿蔔焯水,加鹽揉搓,揉到蘿蔔發軟出水,再放到陰涼通風處風乾。

做好的蘿蔔乾,最常見的吃飯就是做鹹菜,北京的醬菜、四川的泡菜都少不了蘿蔔乾,就連熱乾麵裡也必須有一勺爽口香辣的蘿蔔乾。

和白菜乾一樣,蘿蔔乾也是廣式靚湯中的一道重要食材,蘿蔔乾老鴨湯、蘿蔔乾排骨湯、蘿蔔乾豬肺湯……

當然,作為蔬菜乾,總還是不能脫離下飯這一屬性的,蘿蔔乾炒臘肉,加入通紅的幹辣椒,無愧「餐桌上的米飯殺手」這一稱號。

筍乾

現在正是吃春筍的季節,當然也是抓緊時間製作筍乾的時候。雖說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鮮筍,但春筍的滋味總是特別的。

將剝好的春筍切成兩三個大片,放到鍋裡煮上十幾分鐘,穿起來掛好,陽光和風帶走水汽,慢慢變成筍乾。

好的筍乾,肉質厚、嫩度好、味道鮮,口感甚至要勝於鮮筍。經過脫水曬乾,比鮮筍多了一份嚼勁;鮮味都被封鎖,香味更濃厚;也正因脫水,它更能充分吸收醬汁,燒菜入味的能力也比鮮筍要強得多。

和鮮筍一樣,筍乾也是最適合配肉的。浙江嵊州有一道筍乾燉鴨,整隻鴨放入鍋中,再放進幾塊五花肉,先用大火煮開,煮到湯汁漸漸濃厚,加入筍乾和香料,繼續文火慢燉一兩個小時。

▲筍乾老鴨煲。圖/浙江網絡廣播電視臺

最後這道筍乾燉鴨色澤明亮、香氣逼人、口感嫩滑,動物油脂和植物纖維達到了完美的融合。

蔬菜乾當然不止於此,還有茄子幹、土豆乾、萵筍乾、南瓜幹、花菜乾……

在平日,我們基本不會遇到蔬菜短缺的狀況,即便是最近一個多月,除了個別時段和地區,買菜也並非一件難事。既然如此,蔬菜乾為什麼還會頑強的存在?

除了耐儲存之外,還有其他幾個原因:一是像春筍這樣的蔬菜,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二是經過曬乾之後,諸如香菇、梅乾菜之類的蔬菜,會產生更加濃鬱的風味;三是像白菜乾這樣的,可以用於不同的烹飪場景。

你最喜歡吃哪種菜乾?

我們評論區見~

來源:三個料理人(ID:sanjiangfood)

戳這裡為我加顆小星星⭐️

猜你喜歡↓↓↓

喜歡就給我個好看吧

原標題:《梅乾菜、幹豆角、蘿蔔乾……水嫩的蔬菜,為什麼要曬乾了才吃?》

相關焦點

  • 8種蔬菜曬乾後,比新鮮的都好吃,我家每年做幾十斤,炒肉吃最香
    江西很多地方都有曬乾菜的習慣,因為冬天蔬菜貴,再加上買菜不方便,聰明的人都會把春夏秋天,那些吃不完的蔬菜,做成乾菜,留著冬天吃。新鮮蔬菜營養更高,這是肯定的,但沒有乾菜的獨特風味,婆婆很愛做乾菜,家裡的乾菜品種也非常豐富。下面給大家分享幾種特別開胃的乾菜,學會了冬天吃啥不用愁。
  • 夏天,遇到這5種蔬菜可以多買些,曬成幹,留著冬天燉肉吃特別香
    夏天天氣炎熱,食物都很難保存,但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曬蔬菜乾非常的方便,放到太陽底下兩三天就能曬好了。夏天有很多的時令蔬菜,而其中就有不少蔬菜非常適合曬成蔬菜乾,這些蔬菜曬乾之後比新鮮的還好吃,特別是冬天用來燉肉吃,那叫一個香。
  • 它是綠葉菜中的維K之王,曬乾後燒肉,清香四溢,比梅乾菜還好吃
    【它是綠葉蔬菜中的維K之王,曬乾後燒肉,清香四溢,比梅乾菜還好吃】今天我們這裡的氣溫從昨天的最高近30度腰斬成最高15度,一下從夏天回到冬天的感覺了。天空不作美,只能做點好吃的來調節心情了!清明小長假去了崇明島,在酒店的自助早餐中吃到了拌的草頭幹,配白粥挺好吃的。
  • 梅乾菜的自製方法
    菜地裡的各種蔬菜也是瘋長,所以這時候的當季青菜賣得便宜得很。天氣晴好的日子裡,好多人就把吃不完的青菜做成梅乾菜,以便於儲藏,還好吃。常聽長輩們憶苦思甜,講起以前過苦日子的時候,沒菜吃,就是餐餐吃梅乾菜下飯。想想那時候做那麼多的梅乾菜,完全是因為日子窮,梅乾菜又好儲藏,可以放到沒菜吃的季節,好做下飯菜。
  • 夏天蔬菜多,哪些適合曬乾菜?
    記得小時候,根本沒有現在的反季節蔬菜,沒有冷庫、冰箱和供暖設施。所以,冬天吃蔬菜很困難,如果你想在冬天吃上菜,就得動腦筋。因此,夏秋季就會把蔬菜晾曬並保存在冬季,在那個年代,這可是是一件大事。適合在夏天曬的幹蔬菜,等大量上市了,就會曬一下乾菜,作為冬天的蔬菜。在夏天,我們一般都會曬一下當季的時令蔬菜,特別易保存的那種,下面就說說夏季蔬菜那些適合曬乾菜吧。
  • 農村的冬天,這些蔬菜曬乾了燉著吃,可好吃!
    農村人總是有各種各樣的飲食方式,哪裡有魚有肉,哪裡就有吃的;有很多方法可以不吃肉而吃魚,不管怎麼吃,在鄉下的每一頓飯都是吃得可口的,曬乾蔬菜是農村人冬天會做的一項活動;幹燉菜也是農村人餐桌上常見的菜餚,我從小和爺爺奶奶住在鄉下,我真的沒少吃燉乾菜。1.
  • 切記這三點,曬出美味幹豆角,一年都不壞,新鮮保存一整年
    切記這三點,曬出美味幹豆角,一年都不壞,新鮮保存一整年做好這三點,曬出的幹豆角一年都不壞,新鮮保存一整年有些食材,幹制的比新鮮的味道更鮮美,像香菇,幹香菇味道比鮮香菇濃香不知道多少倍,豆角也是如些。在以前,沒有大棚蔬菜,都是吃應季的蔬菜。到了冬天,就只有蘿蔔、大白菜、豆腐等。如果在大冬天,能吃到新鮮的蔬菜,實屬不易。
  • 幹豆角怎麼做好吃 三種美味的幹豆角做法
    豆角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蔬菜,新鮮的豆角口感鮮嫩,能做成各種各樣好吃的食物,但是鮮豆角上市時間短,而且也不宜長久的保存,所以很多人把豆角製成幹豆角。那麼,幹豆角怎麼做好吃?幹豆角營養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幹豆角怎麼做好吃幹豆角也就是脫水的豆角,一般是選用寬四季豆和豇豆作為原材料,把它們經過高溫煮熟後,然後晾曬乾或者烘乾製成。
  • 老師傅教你曬蘿蔔乾,5種蔬菜10天就能曬乾,比新鮮蔬菜還好吃!
    大家好,蔬菜是咱們一日三餐離不開的,以前人們生活條件不好的時候呢,到了冬天除了蘿蔔和白菜就沒有什麼蔬菜可吃了。好多人呢就會在冬天之前呢把蔬菜加工成蔬菜乾兒,曬乾的蔬菜乾吃起來呢也非常的好吃,而且這樣到了冬天的時候呢也就有蔬菜可以吃了。
  • 這些蔬菜曬乾後,比新鮮的還好吃,冬天吃別有風味
    雖然乾菜的營養價值不如新鮮蔬菜,但乾菜的獨特風味卻是任何一種新鮮蔬菜都無法比擬的。農家曬乾萊原料多出自自家的菜園,常在吃不了的情況下曬成千菜,因而價格低廉又經濟實惠,是人們冬季不可缺少的美味佳餚。用乾菜烹調出來的菜餚,不僅幹香濃鬱,而且口感好。雖說現在冬季也能吃到新鮮的蔬菜,但冬春兩季往往有時候蔬菜供應不及時,而且價格昂貴。對於普通百姓來說,能省則省,以吃飽飯為主,儘量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 在農村,這菜不會直接吃,曬乾了吃才美味,在城市好久沒吃到了
    有很多的蔬菜,曬乾了之後再吃,別有一番風味。你都知道哪些蔬菜會曬乾了吃呢?在北方快過冬季的時候,大家會習慣性地囤上很多菜,還要再曬乾一些蔬菜。在原來的時候,是因為冬季蔬菜比較單一,曬乾一些蔬菜,方便冬季的時候吃。不過現在曬乾菜,和原來曬乾菜的原因是有區別的。現在大棚的菜,一年四季什麼都有,冬季曬乾菜儲存,完全就是因為它的口感和味道,和新鮮蔬菜不一樣,完全是為了好吃。
  • 梅乾菜、菜花幹常見,這種草頭幹少有,不燒肉一樣好吃,清香軟糯
    【梅乾菜、菜花幹常見,這種草頭幹少有,不燒肉一樣好吃,清香軟糯】草頭是上海、太倉、常熟等地的人對南苜蓿(江浙地區稱金花菜)的稱呼。苜蓿是清涼性的蔬菜,在綠葉蔬菜中,它的維他命K的含量最高,被譽為「維K之王」,能利尿除溼還能止血。
  • 這幾種蔬菜曬成幹,比新鮮的還好吃!冬天燉肉香色人~
    8種蔬菜曬乾久放不壞01蘿蔔蘿蔔乾俗話說「冬季蘿蔔賽人參」。蘿蔔乾可能是所有乾菜裡面最常見的一種,因為蘿蔔價格便宜,產量也多,尤其是在農村,家家戶戶都會種一些蘿蔔,豐收了吃不完的自然會晾乾儲存起來。水分蒸發後,蘿蔔的甘甜變得愈加濃鬱,苦澀又消除了好幾份,味道就更好啦!
  • 這8種蔬菜曬乾後,比新鮮的還好吃,冬天燉肉吃,味道太贊了
    這8種蔬菜曬乾後,比新鮮的還好吃,冬天燉肉吃,味道太贊了現代人越來越注重飲食營養均衡,除了吃肉補充蛋白質以外,更少不了各種各樣蔬菜的營養幫助在還沒有家用電器普及以前,人們總有生活妙招來儲存蔬菜,這是千百年來智慧的勞動人民進步的軌跡。而隨著科技的發達和社會經濟的進步,雖然有了冰箱,但流傳下來的傳統的儲存蔬菜方法卻更深入人心。那麼傳統的儲存蔬菜的方法就是風乾晾曬啦,曬乾的蔬菜不僅儲存時間更久,吃起來更是別有一番風味,這就是大自然給予人們天然的口感。
  • 切成絲大鍋煮熟再曬乾,冬天這樣吃蘿蔔,雖費事卻很好吃
    切成絲大鍋煮熟再曬乾,冬天這樣吃蘿蔔,雖費事卻很好吃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白蘿蔔民間有小人參的別稱。現在正是冬天儲藏蘿蔔的季節,在河南林州,每到這個季節家家戶戶都會這樣做蘿蔔,能吃一冬天。
  • 南方人梅乾菜從來不做扣肉,這麼燒才是最經典的味道,下飯好菜
    寧波人也愛吃梅乾菜,最有名的在東鄉邱隘鎮,用雪裡蕻,先曬水分,再醃製半個月之後,再曬乾剪碎就是梅乾菜了,除了燒五花肉,燒魚,煮湯,燒夜開花,梅乾菜不僅僅是一種乾菜,更是一種提味增鮮的作料,哪裡都少不了。
  • 做幹豆角,直接放太陽下曬可不行,教您一招,耐保存,吃起來更香
    結的太多,當季也吃不完,因此每年母親都會做一些幹豆角,保存起來,等到冬天菜少的時候再吃,現在想想幹豆角紅燒肉,都能流出口水來,與鮮豆角相比起來,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夏天,各種蔬菜都很便宜,很多人都會趁便宜多買一些,晾曬成幹,保存起來到冬天吃,除了豆角以外,像茄子,黃瓜,小白菜等,都是很不錯的選擇。現在最饞的就是那碗幹豆角茄子打滷面,鮮香入味兒,比大魚大肉還香。
  • 幹豆角怎麼做出來的?農村妹子教你一招,這樣晾出的豆角才最好吃
    幹豆角怎麼做出來的?農村妹子教你一招,這樣晾出的豆角才最好吃。在農村吃不完的東西都是要曬乾放起來的,我們一般曬乾的有豇豆,柿子,臘肉,南瓜等等很多種類的,可是說沒什麼是不能曬的,而這豇豆是最受歡迎的了,我們這裡把長豆角是不叫做豇豆的,我們這叫法只有長豆角和短豆角之分。
  • 5種適合曬乾吃的青菜,製作方法簡單,冬天燉肉好吃又上癮
    喜歡記得點擊關注哦~【5種適合曬乾吃的青菜,製作方法簡單,冬天燉肉好吃又上癮】以前生活不好的時候,一到冬天基本上就是白菜蘿蔔,偶爾會拿土豆改善一下生活。後來隨著生活水平慢慢提高,菜農們開始種起了大棚,即使冬天,也買到各種各樣的新鮮蔬菜,但味道卻比正常生長的差很多,而且價格也貴。所以很多時候,人們會在夏季時多購買一些蔬菜,曬成菜乾,留到冬天吃。菜乾吃起來其實也很方便,用水泡發就可以,不比新鮮的菜差,尤其放在肉鍋裡,可謂是香味十足。
  • 入冬後,遇見這菜就買10斤,曬乾了保存,吃一整個冬天不會壞
    入冬後,遇見這菜就買10斤,曬乾了保存,吃一整個冬天不會壞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蘿蔔就是冬天蔬菜中的主力軍,是熱銷的爆品。雖然這個時候的蘿蔔也不便宜,一斤都要兩三塊錢,但是入冬之後,遇見蘿蔔我就買了10斤,因為曬乾了保存,可以吃一整個冬天,不會壞不會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