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寫真:五指山下訪少帥 清泉池畔夢三毛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新竹11月12日電 題:五指山下訪少帥 清泉池畔夢三毛

  中新社記者 安英昭 陳小願

  一個是愛國少帥,一個是浪漫作家,沒有人會想到,一池清泉竟將張學良和三毛聯繫到一起。

  在臺北西南方向百餘公裡處,有一座海拔過千米的「五指山」,山下有一小村落名曰桃山。1946年11月,已遭蔣介石軟禁近10年的張學良被秘密送至臺灣新竹縣五峰鄉桃山村繼續「管束」。彼時張學良夫人于鳳至已赴美治療乳腺癌,秘書趙一荻陪張赴臺,二人在「五指山」下一住就是10多年。

  「張學良被遷移到臺灣幽禁的第一站就是桃山村的清泉溫泉。」五峰鄉公所文觀課講解員蔣廣生對中新社記者說,張學良在清泉的故居十分隱蔽,彼時由警衛排「少將排長」劉乙光帶領數十名荷槍實彈的士兵「保護」。直至2008年12月12日,紀念西安事變72周年之際,故居對遊客開放,少帥的「清泉歲月」才逐漸為世人所知。

圖為張學良故居內展示的張學良墨寶及瀋陽張氏帥府博物館贈送的張學良畫像。

中新社

記者 安英昭 攝

  清泉故居是一棟木質結構的日式建築,門前一條上坪溪潺潺而過,需要通過「清泉橋」才能與外界相通。故居內陳列著大量張學良的照片、手稿、解密檔案和日用品,10餘幅漫畫簡要概括了他的一生。起居室掛著一幅題為「松風傲骨」的張學良畫像尤為顯眼,落款顯示為瀋陽張氏帥府博物館贈,一旁則是張學良墨寶「胸中藏宇宙,筆下走風雷」。

  透過張學良侄女張閭蘅、張閭芝拍攝的500餘張照片,可一窺少帥和趙四小姐當年在此的日常生活。白天光線好時,張學良常坐在走廊的窗子旁閱讀,並寫下詩句「餘生烽火後,唯一願讀書」。日落西山之後,張學良常會拿出宋美齡贈送的收音機,聽聽「外面的世界」,而後便是「輾轉眠不得,枕上淚難幹」的漫漫長夜。

圖為張學良故居內展示的張學良日記手稿。

中新社

記者 安英昭 攝

  整日守著黛瓦農舍,本以為逗貓、遛狗、餵雞、釣魚就是少帥解甲歸田後的全部寫照,卻發現屋後一塊石碑上刻著張學良晚年的手書——「不怕死,不愛錢,丈夫絕不受人憐。頂天立地男兒漢,磊落光明度餘生。」

  故居向北200餘米處有一條山間小道,拾級而上就到了「三毛的家」。這是一幢紅磚小屋,臺灣作家三毛曾在「萬水千山走遍」後在此租住三年,並為其取名「夢屋」。三毛去世後,夢屋一度荒廢,直到2011年,臺北退休教師徐秀容將其承租下來、修葺復原,並在三毛家人及生前好友的幫助下,將夢屋改造成三毛故居和咖啡館。

圖為三毛夢屋內展示的三毛自畫像。

中新社

記者 安英昭 攝

  走進夢屋,三毛的手稿、箴言、自畫像伴隨著《橄欖樹》《夢田》等歌曲,述說著她的清泉故事。徐秀容告訴記者,三毛生前非常喜歡這裡,每當住在夢屋裡,她嚴重的憂鬱和失眠問題都不見了,就像她自己說的,「在這裡,沒有悲慟,只有和平」。

  「三毛曾在一篇文章中表示,要將自己未盡的愛、真誠的愛,在清泉流傳下去。」如今租在這裡的徐秀容表示,要用三毛的這份愛來傳承這裡的泰雅人文化,像她一樣,做泰雅部落孩子的陪伴者,夢屋的全部收入也都會捐給他們,因為這裡沒有包袱,只有愛和無私。

圖為臺北退休教師徐秀容在三毛夢屋向記者展示丁松青作品《遇見三毛》。

中新社

記者 安英昭 攝

  徐秀容為每一位訪客都準備了一張印有三毛「清泉時光」的明信片,許多人選擇把明信片留下,壓在咖啡桌的玻璃板底下,等待下一位遊人的發現。正如一位大陸遊客引用三毛作品中的一句話寫道,「你說的是清泉故事,不知你自己,便是一道清泉。」(完)

相關焦點

  • 到臺灣不妨去新竹清泉 探訪三毛的治癒系夢屋
    清泉是一個山地村落,位於臺灣新竹市竹東五峰鄉,遊客稀少。少帥張學良在這裡度過13年幽居歲月,作家三毛也曾租鄰近小屋住過3年。這裡山路蜿蜒,古木參天,瀑布流水,風景一絕。  少帥的幽居歲月  「山居幽處靜,舊雨引心寒。輾轉眠不得,枕上淚難幹。」
  • 臺灣女作家三毛:一生不舍愛與自由
    最近在看三毛的《夢裡花落知多少》一書,然後就開始慢慢的去了解三毛這個人。其實三毛是一個爭議頗多的一個人。有人評價三毛說她是一個固執的人,存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不顧及她人。也有人說三毛愛自由,率性而為的生活大抵是讓人羨慕的。對於三毛的評價大家各有不同。
  • 臺灣女作家三毛自殺,到底是放不下荷西,還是被王洛賓傷透了?
    臺灣女作家三毛的地位足可以和金庸、古龍這類武俠小說巨匠相提並論,現代流傳著這麼一句話「看完金庸瓊瑤看三毛」,可見三毛在現代中國的文學史上地位之高且影響之巨。在三毛這個流浪的女人的生命當中,我認為有兩個男人對她影響至為深刻,不管是在她青春最美好時候遇到的荷西,還是在她人生最沒落時候遇到的王洛賓。
  • 臺灣寫真:訪臺南,蔡武看見共同的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聯誼會名譽會長蔡武一行8日深入探訪臺灣歷史最為悠久,保持較完整的臺南孔廟以及他久已嚮往的臺灣文學館、赤崁樓等文化景觀。臺南市是蔡武訪臺之行最後一站。7日晚抵達此間,他即對前來表示歡迎的臺南市市長許添財及臺灣南部各縣市文化行政部門主管表示,臺南是臺灣知名的文化之都,文化之旅不到臺南就不完整;孔廟、臺灣文學館都是他久已嚮往之地。
  • 臺灣寫真:訪臺南,蔡武看見共同的中華文化(圖)
    中新社臺南9月8日電 題:訪臺南,蔡武看見共同的中華文化  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路梅  中華文化聯誼會名譽會長蔡武一行8日深入探訪臺灣歷史最為悠久,保持較完整的臺南孔廟以及他久已嚮往的臺灣文學館、赤崁樓等文化景觀。  臺南市是蔡武訪臺之行最後一站。
  • 臺北臺灣菜美食林臻選餐廳——少帥禪園
    少帥禪園建於1920年,是當年張學良的幽禁舊居。前往少帥禪園的都不會是隨便去吃的,因為必須預約,而且地理位置在捷運新北投站再要坐計程車,約臺幣元左右,但如果前往用餐或泡湯的,可打給他們安排免費接駁車。當天前往午餐,點了他們的少帥私房套餐 (1500NT+10%) 及大帥府傳套餐 (2500NT+10%)。少帥私房套餐,是以張學良平日特愛的菜式加以改良。
  • 中新社臺灣寫真:埔裡訪酒記——南投紀行之五
    中新社臺北五月十四日電 題:埔裡訪酒記——南投紀行之五   中新社記者 陳立宇  楊伏山  南投埔裡鎮,在臺灣正中,環埔皆山,林壑優美,有泉名「愛蘭」,在埔裡西北西約三公裡處,為勝泉。久聞埔裡因水佳而酒好,因酒好而有酒文化館,「紅花配綠葉」,相得益彰。訪之,果見名不虛傳。
  • 作家三毛:30年後的今天,我們還在看她的《夢裡花落知多少》
    三毛的文學伯樂之一——臺灣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曾說 :"三毛創作了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瑰麗的浪漫世界,裡面有大起大落生死相許的愛情故事,引人入勝不可思議的異國情調,非洲沙漠的馳騁,拉丁美洲原始森林的探幽——這些常人所不能及的人生經驗,三毛是寫給年輕人看的,難怪三毛變成了海峽兩岸的青春偶像。"三毛的48年人生裡,寫過許多文章,出版過不少文集。
  • 追憶臺灣女作家:三毛
    三毛,原名陳懋平(後改名為陳平),中國現代作家,1943年出生於重慶,1948年,隨父母遷居臺灣。1967年赴西班牙留學,後去德國、美國等。1973年定居西屬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結婚。1981年回臺後,曾在文化大學任教,1984年辭去教職,而以寫作、演講為重心。1991年1月4日去世,年僅四十八歲。
  • 因為三毛而擁有的作家夢
    1991年1月4日,47歲的三毛在臺灣榮民總醫院自殺過世,距今天整好三十年。初識三毛是從她的《撒哈拉的故事》開始,自此便陷入瘋狂的著迷和崇拜之中,並在心裡滋生出一個關於作家的夢想。
  • 孫悟空被壓在五指山下什麼時候最想家?
    如果你是東北人,那就是「忒」好,如果你是臺灣人,那就是「敲」好的哦。有一隻螞蟻第一次出門覓食,突然下起了雨,它不知道怎麼回到螞蟻窩。正好遇見了另一隻螞蟻,於是它就問另一隻螞蟻:「你都如何回蟻窩?」另一隻螞蟻說:「 帶著笑或是很沉默?」吸血鬼喜歡吃辣嗎?不喜歡,因為他們喜歡blood。
  • 臺灣寫真:一夢微雕迷蝴蝶
    7月初,在新北市新店區的毫芒雕刻館,臺灣知名微雕家陳逢顯向中新社記者講述其奇特的創作生涯。中新社記者 歐陽開宇 攝  中新社新北7月9日電 題:臺灣寫真:一夢微雕迷蝴蝶  中新社記者 歐陽開宇 張子胥  在臺灣知名微雕家陳逢顯的藝術世界裡,每完成一個「超級小工程」,都仿佛是一場破繭成蝶的夢。  「蝴蝶最美的時候,不是於花間飛舞、凌空暢遊,而是破繭而出的那一刻。不經過破繭的掙扎,絕不會有傲人的魅力。」
  • 《我的姑姑三毛》:從侄女的眼中,我們能讀出怎樣的三毛?
    | 這是2021年始第 4 篇| 全文 2049字說來慚愧,我其實並沒有讀過三毛的作品,只是大概了解到她與荷西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她與撒哈拉有一場美好的邂逅。但是三毛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我是真的不了解。《我的姑姑三毛》成為我第一次了解三毛的窗口,從三毛的侄女陳天慈筆下,我去了解那個文藝的、浪漫的,又被人銘記的三毛。
  • 臺灣作家三毛真的漂亮嗎?看完這組老照片,你就明白了
    臺灣作家三毛真的漂亮嗎?看完這組老照片,你就明白了三毛原名陳懋(mào)平,1943年3月26日出生於中國四川重慶市一個名叫黃角椏的地方,1948年隨父母遷居臺灣。可以說,這位臺灣作家一生極具傳奇色彩,她是一個性情灑脫的女子,生性爛漫而敏感。
  • 臺灣女作家三毛少女時罕見清純照片,與荷西的一張合影讓人傷感
    三毛,原名陳懋(mào)平,1943年3月26日生於中國四川省重慶市,一個叫黃角椏的地方。1948年,她隨父母移居臺灣。可以說,這位臺灣女作家的一生是非常傳奇的。三毛祖籍浙江省定海,據陳平家譜《陳氏永春堂宗譜》記載陳平祖上早期從河南遷往浙江。
  • 著名女作家三毛葬於臺灣,遺物焚燒於甘肅敦煌月牙泉旁
    三毛,原名「陳懋平」,後改名為「陳平」,1943年出生於重慶,祖籍浙江定海,1948年隨父母遷居臺灣。1973年定居西屬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結婚。1991年1月4日,三毛在醫院去世,年僅48歲。三毛給人們留下了《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背影》《傾城》《萬水千山走遍》等經典文學作品。
  • 臺灣女作家三毛罕見的七張照片,總有一張你沒見過
    臺灣女作家三毛罕見的七張照片,總有一張你沒見過三毛原名陳懋(mào)平,臺灣最受讀者喜愛的作家之一 ,她是極其平凡的女子,骨子裡卻透露著一般人沒有的品質;她是追求自由和愛情的單純寫者,無論是做人還是寫作,她筆調自然輕快,不經意間說著最在意的人與事。
  • 臺灣陸委會主委訪美是想「尾巴搖狗」嗎
    據報載,「知情人士」透露,陳明通將向美方表達臺灣不挑釁兩岸政策的態度,並將了解美方「臺灣牌」的下一步規劃。由於近日美軍兩驅逐艦穿行臺灣海峽,臺「國防部」宣布將向美購買M1A2戰車等事件,所以陳明通此行訪美,備受臺海專家關注。
  • 齊豫潘越雲三毛你熟悉嗎?61歲明星將聯手臺北小巨蛋紀念三毛
    齊豫潘越雲三毛你熟悉嗎?61歲明星將聯手臺北小巨蛋紀念三毛提起齊豫、潘越雲和三毛,相比很多年輕的粉絲都不熟悉。如果三毛還在世的話,三個人的年齡加起來197歲了。說一些她們的作品,可能有的粉絲還會有過聽或者看過,《橄欖樹》、《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
  • 三毛姐弟首度回應三毛死亡之謎:「未婚夫」猝死是沉重打擊
    鳳凰衛視10月13日《魯豫有約》,以下為文字實錄:解說:《魯豫有約》到訪臺灣,追尋一代傳奇女作家三毛的足跡,三毛家人首次接受電視專訪,公開生前珍貴手稿。陳杰:《滾滾紅塵》的,這個她的手稿。解說:這首如今聽起來有些許傷感的《追夢人》,寫的不是別人,正是那位窮其一生,都在用自己的經曆書寫著浪漫與傳奇的臺灣女作家三毛。時至今日,人們還在傳頌著她的愛情與美麗,沉醉於她筆下的世界和流浪的足跡,驚嘆於她生而與眾不同,死而遺世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