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天密閉實驗、吃黃粉蟲補充蛋白質:我在"月宮"這一年

2021-01-11 人民日報

志願者劉慧(前)在收集艙內種植的蔬菜,做出艙準備。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攝

志願者順利出艙,並給大家帶來「月宮」特產。  宋 超攝

5月15日,捧著親手在「月宮」種植的大豆、小麥、胡蘿蔔、西紅柿等糧食蔬菜,「月宮365」實驗第三階段的4位志願者微笑著從位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內的「月宮」走出,標誌著為期370天的世界上時間最長、閉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綜合實驗獲得成功。

「『月宮365』實驗,實現了『人—植物—動物—微生物』四生物鏈環人工閉合生態系統的長期穩定循環運轉,且保持了人員身心健康。這對於人類實現在地外長期生存,具有重要理論和實踐意義。」「月宮一號」總設計師、「月宮365」實驗首席科學家劉紅介紹。

劉紅介紹,「月宮365」實驗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系統長期穩定運行的生物調控技術,並通過實驗過程中不同代謝水平的乘員組換班更替、停電及設備故障衝擊等突發狀況驗證了該技術的有效性;分析了不同工作狀況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的穩定性,明確了影響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的可靠性的關鍵因素;發現了在幽閉空間中自然光制度變換對人的生物節律和情緒的影響規律, 發明了模擬自然光變換調節人體生物節律和情緒的技術和設備;並建立了植物長期連續高效栽培技術、營養液長期循環利用淨化和調配技術。

11位志願者

「漫長的實驗過程就如同在跑一場馬拉松」

「月宮365」實驗共有11位志願者,其中有3位是候補志願者,志願者全部來自「月宮一號」團隊,是團隊的碩士、博士研究生或教師。在實驗正式啟動之前,通過100多天的系統啟動實驗完成了志願者候選人訓練和正式實驗志願者的選拔。

除了熱愛祖國航天事業,身體心理素質過硬,入選的志願者們還要掌握必要的技能,包括實驗技能和食品加工技能等,還要與其他志願者良好相處,團結一致共同完成實驗任務。

志願者們分工明確:艦長負責統籌艙內所有工作,植物艙Ⅱ種植管理,做飯;副艦長負責固廢處理,尿液等廢水處理,秸稈粉碎,小麥脫粒,還有黃粉蟲和蘑菇的養殖維護;其餘兩名同學則負責植物艙Ⅰ種植及維護以及艙內物品管理等。

志願者們的生活十分規律:每天早上起床後,測量各項身體指標,洗漱和早飯後開始一天正式的實驗任務。艦長會給大家開一個簡單的工作會,按照實驗開始時制定的《工作手冊》明確分工。中午飯後午休,下午繼續實驗任務,下午4點茶歇,交流工作情況。5點半準備晚餐,晚餐後處理沒有完成的實驗任務,隨後自由安排時間。

每周都要重複填寫調查問卷、取唾液/尿/便等健康樣品、進行植物栽培收割等工作,每天見到的都是同樣的人,甚至日子久了,大家的談話內容也會不自覺地重複。

不會枯燥乏味嗎?並不會。自由時間裡,他們騎單車、看書、聽廣播、做瑜伽、練毛筆字,甚至玩飛鏢、變魔術。在春節、中秋節、志願者過生日等特殊的日子裡,艙內艙外還會一起慶祝,「月宮蛋糕」「月宮月餅」「月宮什錦」「月宮蒸包」等都是調劑大家生活的重要作料。

「整個漫長的實驗過程就如同在跑一場馬拉松。」重複的工作對於志願者來說也是一個磨礪和成長的過程。比如在植物栽培過程中,志願者們發現不同批次的產量出現差異,進而會思考造成這種情況的環節是什麼,機制是什麼,如何避免等。

閉合度98%

完全依靠艙內物資生活,氧氣、水和食物在系統內循環再生

說起在「月宮一號」中的生活,志願者高寒用「生存以上,生活以下」幾個字來概括。

生存以上即指「月宮一號」能夠實現人類生存所必需的氧氣、水和食物在系統內循環再生,可以為志願者提供類似地球生態環境的生命保障。生活以下說的是在「月宮365」的實驗中,志願者們每天吃的食物,喝的水,排洩的廢物,工作休息的時間,早晚身體的各項生理指標,甚至心理情緒出現的波動等,都會轉換成為科學的數據,被記錄下來,成為研究的重要參數,為以後其他環境中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甚至月球基地等深空探測活動提供參考。這就要求志願者們以科學嚴謹為目標,而不能以生活質量為目標。

據了解,此次「月宮一號」的系統閉合度達到了98%,「如果一個人需要100公斤食物,有98公斤可以通過這個系統來滿足,那麼閉合度就是98%。」劉紅介紹,除了帶一些肉食、佐料以及需要給植物補充的營養液外,團隊要完全依靠艙內物資生活。

那志願者在艙內都吃些什麼呢?與2014年的實驗相比,本次實驗新增加一個植物艙,艙內蔬菜、水果等增加到了30種以上,土豆、西紅柿、平菇、茄子等都是新增加的種類。除蔬菜外,食物中蛋白質的重要來源之一是黃粉蟲。相比於牛、羊等大型動物,昆蟲不僅飼養數量不大,人不會和其建立感情依賴,而且飼養過程中很少產生環境汙染。黃粉蟲不僅能提供優質的動物蛋白,還可以以系統中植物的秸稈、蔬菜老葉等為食,成為系統廢物處理的環節之一。

實驗過程中,志願者劉佃磊學會了吃黃粉蟲,將黃粉蟲放在平底鍋中炒至酥脆,然後與小麥一起粉碎製成麵粉,經發麵蒸成饅頭;或是用植物油炒熟直接食用。他調侃說:「油炒之後的黃粉蟲味道與油炸螞蚱味道類似,可以用4個字概括『香、嫩、酥、脆』,餘味微苦,但回味悠長!」

小麥是「月宮一號」生命再生保障系統中的核心糧食作物,不僅提供主食,還有著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淨化水源以及精神慰藉的作用。對於小麥,志願者們以70天為一個周期進行循環種植。不斷收割下來的小麥也在志願者的巧手中被製作成面片湯、饅頭、花卷、包子等食物。

365+5實驗

對志願者精神狀態進行全程跟蹤記錄

隔離封閉的環境、缺少足夠的隱私空間和單調的工作任務都會增加航天員的孤獨感和無聊感,引起抑鬱、焦慮等負面情緒反應。曾有研究表明,人的情緒在任務全程中可能存在某種模型,負面情緒的出現或有規律可循,如研究清楚則可實施針對性的調節措施以規避負面情緒。

「月宮365計劃」的重要內容是對志願者們的精神狀態進行全程跟蹤記錄。實驗主要以3種途徑來進行志願者心理測量監控。自我報告法,包括問卷法和實驗法;通過電話訪談和分析日誌來了解乘員情緒、需求等心理狀態的變化;有視頻錄像等行為觀察的手段,通過行為表情分析軟體分析乘員的情緒變化等。

2017年10月6日開始,「月宮365」開展了為期六周的遮窗實驗。在完全遮擋自然光線的情況下,乘員們度過了全密閉無自然光照的實驗階段。在此期間,乘員們的新陳代謝、激素水平、睡眠、心率、體溫、情緒、行為等各項生理和心理數據都被記錄下來。

另一項重要的心理實驗是原定於5月10日的志願者出艙日期突然被推遲到了5月15日。為什麼原本計劃進行365天的實驗,突然又增加了5天呢,原來這是「月宮365」實驗「故意為之」。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太空人不能按規定日期返回地面的情況有很多,此次延遲出艙也是實驗團「故意」模擬突發狀況,而這完全是在艙內志願者事先並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生的。志願者在這一過程中的心理和情緒變化也會通過填寫量表和測試各項生理指標被記錄在冊。

「對於身處太空的太空人來說,每延長一天,都是極端的考驗。這次實驗所積累的數據,將會對未來保障我國載人登月、月球基地及火星探測等航天計劃的順利進行提供重要的理論和數據支持。」人機與環境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王浚介紹,「月宮365」長時間的密閉生存實驗獲得的生理和心理數據,以及研究建立的調控措施和技術,將為未來的星球基地探索活動人員的健康保障提供重要依據和技術支撐。

關於下一步的研究計劃,劉紅談道,「我們將在總結分析試驗結果的基礎上,進行空間站、月球/火星探測器搭載的小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實驗裝置研製,爭取搭載機會,通過天地對比分析,獲得矯正參數和模型,進一步為該項技術應用於太空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

(餘敏參與採寫)

「月宮」裡他們說

入住「月宮」頭一件事兒就是做午飯,再也不能享用學校食堂裡的各種料理了,所有食材都需要現採現加工。

——劉 慧

每天忙碌並快樂著!如果不是在月宮艙裡學習做饅頭,可能這一輩子我都不會做饅頭,有些事情只有去嘗試了才知道自己行不行。

——劉佃磊

作為「月宮一號」植物艙Ⅰ的「家長」,我每天晚上的最後一項工作是巡查,也就是「查寢」。我一聲令下,30個「寢室」的每一批小麥依次「報數」。OK,任務完成,她們繼續茁壯成長。我呢,就關艙門回去準備睡覺了。

——高 寒

騎動感單車是我們的休閒運動之一。我們的運動場地空氣清新、環境舒適,在這裡不僅可以鍛鍊身體,而且運動產生的二氧化碳還可供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一舉兩得!

——胡靜婓

不知不覺中,我們二組小夥伴們進艙已經三個月了,小夥伴們的頭髮也都長了,再過一段時間估計就能扎小辮了。於是,兩個女生搖身一變,成功過了一把理髮師的癮。

——劉光輝

初始覺得新鮮,如同馬拉松初期興奮不覺累;後來勞作時間逐漸變長,如同跑5公裡後步伐的沉重與累意襲身;久之,熟能生巧,勞作時間又變短且趨於平穩。

——伊志豪

像是生活在「桃花源」,工作地和休息地緊挨著,遠離了都市快節奏的生活。從採摘、磨麵、和面到炒菜都親手操作,自給自足,綠色健康。

——褚正佩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間臥室,面朝艙Ⅱ,春暖花開。

——王 偉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370天密閉實驗、吃黃粉蟲補充蛋白質:我在「月宮」這一年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攝志願者順利出艙,並給大家帶來「月宮」特產。宋 超攝5月15日,捧著親手在「月宮」種植的大豆、小麥、胡蘿蔔、西紅柿等糧食蔬菜,「月宮365」實驗第三階段的4位志願者微笑著從位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內的「月宮」走出,標誌著為期370天的世界上時間最長、閉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綜合實驗獲得成功。
  • 現實版《火星救援》:8人挑戰世界最長時間密閉空間生活
    電影《火星救援》中的這個情節,如今正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下簡稱「北航」)的空間基地模擬實驗艙「月宮一號」裡上演。1月26日,第二組4名志願者結束了連續200天的密閉隔離生活,走出了這個名為「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的密閉艙系統,另一組志願者接替進入,繼續完成總共365天的全部實驗,因此,這次實驗項目也被叫做「月宮365」。他們比馬特·達蒙幸運。
  • 探訪中國月球基地首批「居民」:喝循環水 吃黃粉蟲
    在一項為未來月球基地做準備的實驗中,三名年輕的研究人員,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一座貌似太空艙的實驗裝置裡生活了105天。  他們呼吸著與地球不太一樣的空氣,喝循環淨化水,吃自己培育出來的糧食、蔬菜、水果,還有蟲子,不見陽光,做許多科學實驗,跟家人和朋友通過網絡、電話交流,日子充實又寂寞。
  • 黃粉蟲在「行動」
    1968年,黃粉蟲就隨著前蘇聯的太空飛船登上太空。2018年,世界上時間最長的「月宮365」實驗獲得圓滿成功,而在「月宮一號」中,為志願者提供動物蛋白質唯一來源的,就是黃粉蟲,現在,國際上已經開始接受昆蟲作為未來的可持續食品源以及太空中太空人的蛋白食物源。
  • 一對七彩神仙魚終於在我的誘導下吃起了黃粉蟲,這是好事嗎?
    1、這個倒是比較的簡單,雖然看起來我只用了不到兩三天的時間,就讓它們成功攝食黃粉蟲,但是很多魚友也知道,這對七彩已經被餓了20多天。2、當它們再次開食的時候我就發現了一個問題,當我投餵漢堡時,因為是一小塊直接投喂,這個雄魚它比較的護食,總是自己守著食物不讓雌魚靠近,而且還會在食物投放之後,就去主動攻擊雌魚。
  • 中國科學家發現吃塑料的蟲子 黃粉蟲能吃所有塑料
    其幹品含脂肪30%,含蛋白質高達50%以上,此外還含有磷、鉀、鐵等多種元素。乾燥的黃粉蟲幼蟲含蛋白質40%左右、蛹含57%、成蟲含60%。  在中國國內,黃粉蟲實際上類似蠶,人類可以直接食用,炒著吃,也可以用來做飼料,黃粉蟲作飼料餵養的蠍子、蜈蚣、蛤蚧、蛇、熱帶魚和金魚,不僅生長快、成活率高,而且抗病力強,繁殖力也大大提高。養殖黃粉蟲十分容易,養殖戶可用新鮮燕麥、小麥糠、蘋果養殖。
  • 鴿子也可以吃黃粉蟲嗎?
    黃粉蟲比較經常被用來養魚,對於多數鴿友來說,養鴿子就是一些種子飼料,不會想到要用活物去養鴿子。其實鴿子是可以吃黃粉蟲的,說起來還有一定的好處。黃粉蟲裡面還有好高的營養價值,比如說蛋白質豐富,脂肪也不少,還有很多礦物質元素和微量元素,對於鴿子來說方便吸收。
  • 黃粉蟲該如何飼養?黃粉蟲養殖的方法及管理
    黃粉蟲富含豐富的營養物質,蛋白質含量高達50%以上,被譽為「蛋白質飼料寶庫」。黃粉蟲傳統的應用主要是用於特種養殖,作為鮮活飼料用於飼養蛤蚧、蠍子、金錢龜、觀賞魚類、鳥類、蛙類等一些經濟價值較高的特種經濟動物。也可作為一般畜禽的飼料添加劑使用,從而可以提高產品的產量以及質量。隨著黃粉蟲的經濟效益被逐漸開發,其市場前景也十分可觀,越來越多養殖者加入飼養黃粉蟲的行列,那麼黃粉蟲該如何飼養呢?
  • 黃粉蟲=「黃金」蟲,有江山人靠這個一年賺30萬!
    小編百度了一下  黃粉蟲又叫麵包蟲,在昆蟲分類學上隸屬於鞘翅目,擬步行蟲科,粉甲蟲屬(擬步行蟲屬)。 原產北美洲,50 年代從蘇聯引進中國飼養,黃粉蟲幹品含脂肪30%,含蛋白質高達50%以上,此外還含有磷、鉀、鐵、鈉、鋁等常量元素和多種微量元素。因乾燥的黃粉蟲幼蟲含蛋白質40%左右、蛹含57%、成蟲含60%,被譽為「蛋白質飼料寶庫」。黃粉蟲到底長啥樣?
  • 助農民脫貧 億萬隻黃粉蟲在行動_地市新聞_山西新聞網 - 主流媒體...
    黃粉蟲飼養極為環保    黃粉蟲是昆蟲中的蛋白之王,其獨特的多種營養可提高人體免疫力、抗疲勞、降低血脂、抗癌、促進新陳代謝。1968年,黃粉蟲就隨著前蘇聯的太空飛船登上太空。2018年,世界上時間最長的「月宮365」實驗獲得圓滿成功,而在「月宮一號」中,為志願者提供動物蛋白質唯一來源的,就是黃粉蟲,現在,國際上已經開始接受昆蟲作為未來的可持續食品源以及太空中太空人的蛋白食物源。
  • 黃粉蟲:養在「深閨」人未識
    家裡養著蟲子,也不耽誤我在永發養殖合作社打工,一個月又是1000多元。」1月28日,在聊城市東昌府區沙鎮沙南東村,張秋英高興地說。  張秋英家的偏房裡,排著一層層的木架子,上面擺著一盒盒的黃粉蟲。屋裡沒有生爐子,很冷,但在麥麩中,密密麻麻的黃粉蟲在蠕動。記者捻起一個放在手心裡,爬的手心麻酥酥的。「這玩意生命力可強了,很少生病,養起來太省心了!俺能發家致富,多虧了王存秀兄弟。」
  • 黃粉蟲:吃進垃圾,產出財富
    公司現在每月生產黃粉蟲5000斤,一部分用來餵雞,一部分加工成昆蟲源蛋白,每月還產生8噸左右的蟲糞,可加工成強化有機肥,每噸賣2000元還供不應求。  一切財富,都源於人們避之不及的生活垃圾。  巴兆功是退休教師,他居住的小區旁有一個垃圾回收點,一旦清運不及時就臭氣燻天,夏天連窗子都不敢開。一次,他看到網上介紹黃粉蟲喜吃腐食性食物,是大自然的「清道夫」。
  • 黃粉蟲蛋白質含量高,養殖前景可觀,人工養殖要注意這5點!
    黃粉蟲蛋白質含量高,養殖前景可觀,人工養殖要注意這5點!或許大家聽到黃粉蟲會覺得它是一種蟲害,其實這種蟲類是一種用於飼料加工的原材料,而且含有的營養物質也非常的豐富,對很多養植物的生長都是非常好的,隨著養殖業的項目越來越多,所以市場上對黃粉蟲的需求量也有了明顯的增加,而人工養殖黃粉蟲也是一個發展前景非常好的項目,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一下,在養殖黃粉蟲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麼?
  • 怎麼養殖黃粉蟲?黃粉蟲人工養殖技術介紹
    黃粉蟲也就是我們生活中所說的麵包蟲,這是一種原產於北美洲的昆蟲,在上世紀50年代,中國開始從蘇聯引進飼養。黃粉蟲作為寵物鳥以及其它肉食性寵物的主要食物,其蛋白質以及脂肪含量很豐富,此外還含有磷、鉀、鐵等微量元素。
  • 黃粉蟲經過多年的人工飼養,黃粉蟲群體會出現退化現象
    大家好,我是小李養殖技巧。今天給大家來分享黃粉蟲的繁殖和育種技術,許多養殖戶都會比較關注黃粉蟲的繁殖技術和種蟲培育技術,其實操作起來都是非常簡單的,關鍵在於引種質量有些養殖戶貪圖便宜購買一些售價便宜的商品蟲做種蟲,質量得不到保障。如果有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一、引入種源黃粉蟲經過多年的人工飼養,黃粉蟲群體會出現退化現象。
  • 黃粉蟲化蛹後的管理方法和技巧
    黃粉蟲的蛹為裸蛹,不像其它的繭蛹,外層有繭能起到保溫、保溼和防止天敵的作用;黃粉蟲的蛹沒有我保護的能力,雖然黃粉蟲化為蟲蛹後不吃不喝,但對溫溼度和通風等都有苛刻的要求,稍有不當就很容易死亡,所以在管理蟲蛹時各方面都要注意。
  • 蛋白質過多或過少皆有害 3類食物補充蛋白質
    我們要維持身體的健康就需要補充各種各樣的營養元素,蛋白質就是不能少的。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蛋白質補充過量或者過少都是有危害的,必須適量才行。那麼,吃什麼食物可以有效補充蛋白質呢?蛋白質不足的危害即使運動了脂肪也很難燃燒。
  • 山東高青:黃粉蟲變成了「金」蟲子
    前些天,山東淄博高青縣高城鎮東劉村的李秀芬收到了縣殘聯送來的一支假肢,表彰她這兩年在經濟上「站了起來」,祝福她擁有假肢之後過上更好的生活。  今年54歲的李秀芬曾是村裡有名的貧困戶。縣裡、鎮上曾多次想辦法幫助她家,幾年前還免費給她家建起4間大瓦房。
  • 黃粉蟲有很好的經濟價值,養殖黃粉蟲前景廣闊
    黃粉蟲有很好的經濟價值,養殖黃粉蟲前景廣闊昆蟲養殖適宜養殖業當中的一個不錯的選擇,黃粉蟲作為昆蟲養殖的一個類別,是非常不錯的一個選擇,有著很好的經濟價值。1、 黃粉蟲的飼用價值:黃粉蟲是特種經濟動物的餌料之一,成本低、產出效益高。
  • 黃粉蟲養殖技術:黃粉蟲在成蟲期的管理方法和技巧
    前面跟大家分享過黃粉蟲在化蛹期的管理方法和注意事項,我們把挑出的蛹放在化蛹盒裡(黃粉蟲養殖盒就可以),蓋上報紙後(下面鋪一層麥麩;最好用報紙,因為蟲蛹在弱光環境下羽化效果更好),控制溫度在25℃左右(儘量不超過30℃),一般在10天左右,黃粉蟲蛹就羽化為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