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高青:黃粉蟲變成了「金」蟲子

2021-01-07 中國經濟網

  前些天,山東淄博高青縣高城鎮東劉村的李秀芬收到了縣殘聯送來的一支假肢,表彰她這兩年在經濟上「站了起來」,祝福她擁有假肢之後過上更好的生活。

  今年54歲的李秀芬曾是村裡有名的貧困戶。縣裡、鎮上曾多次想辦法幫助她家,幾年前還免費給她家建起4間大瓦房。不過,由於李秀芬在8歲那年被火車奪走了一條腿,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老伴李月星已經60多歲,早已出嫁的女兒家裡也不是很富裕,單憑政策兜底,李秀芬家遲遲難以脫貧。

  針對這種情況,2016年,高城鎮因戶施策,為李秀芬家牽線搭橋了一個養殖黃粉蟲的扶貧項目,當地愛心企業科通生物公司與其結成了幫扶對子。

  「養蟲子就能脫貧致富?我才不信呢!」李秀芬回憶起當年的情景,那時的她還不知道黃粉蟲是提煉蛋白質的一種原料,具有飼用、醫用、食用等多種價值。「剛開始,科通公司免費給了俺家4個木架子、360個盒子和一批黃粉蟲幼蟲。想想人家是一片好心,就留下了這些東西。」

  儘管收下了這批幼蟲,李秀芬卻無心養殖。沒過幾天,她乾脆趁著夜色偷偷把這些蟲子倒進了村頭的河溝裡。

  說起這件荒唐事,李秀芬後悔極了。因為,村裡還有其他貧困戶也在同一時間養殖黃粉蟲,到了黃粉蟲長成的時候,真的賣了不少錢!看到別人堅持下來並有很大收穫,李秀芬再也坐不住了,主動向科通公司要蟲子。

  李秀芬認真餵養起黃粉蟲來。為了能讓黃粉蟲在冬天順利採光取暖,老兩口搬到了偏房住,騰出窗戶明亮的正房養蟲子;每逢鎮上舉辦技術培訓和專家講座,李秀芬拄著拐步行十幾裡路也要去聽,很快便掌握了飼養黃粉蟲的技術要領。

  「這小蟲子長得快,五六十天就能長成出售。黃粉蟲食量大、不挑食,兩天投一次麩皮跟餐餘廢料,餵養也花不了多少時間。」李秀芬對黃粉蟲的習性如數家珍。現在,她家的正房兩間屋可立體餵養360盒黃粉蟲,一盒出3斤左右的成蟲可賣20元,養一茬約有7000元的毛收入,淨收入約3500元,一年養上四五茬,年收入有15000元左右。

  如今,李秀芬已經成為當地的養殖能手。為了方便出行,李秀芬在2017年買了輛電動車,每天除了照看好自家的黃粉蟲,還要被很多農戶請去指導養殖,儼然成了黃粉蟲養殖的專業示範戶和推廣代言人。(經濟日報記者 馬洪超)

(責任編輯:王炬鵬)

相關焦點

  • 收來白菜葉養起黃粉蟲 每噸幹蟲售價可達三萬多
    原本被農民丟棄的廢料,在他們的眼中都成了寶貝,這些寶貝就是黃粉蟲的美食。  養殖戶每天要備  幾千斤爛菜葉  19日下午,在山東農業大學林學院的生產實驗基地,幾名大學生正在白菜地裡忙著收撿爛菜葉。「這可是黃粉蟲的美味佳餚。菜葉不用加工,直接放在養殖箱裡,黃粉蟲就能大快朵頤。」山東農業大學園藝專業研三學生張大鵬說,他與幾位同學一起從事黃粉蟲創業養殖。
  • 邱承彬遊記:山東高青陳莊-唐口西周遺址博物館一
    山東高青陳莊-唐口西周遺址博物館      山東高青陳莊-唐口西周遺址博物館      山東高青陳莊-唐口西周遺址博物館銅鼎      山東高青陳莊-唐口西周遺址博物館銅爵      山東高青陳莊-唐口西周遺址博物館銅尊   山東高青陳莊-唐口西周遺址博物館建築精美大氣,展出文物眾多,西周時期銅器精美,保存完好,是一座優美的博物館
  • 中國科學家發現吃塑料的蟲子 黃粉蟲能吃所有塑料
    乾燥的黃粉蟲幼蟲含蛋白質40%左右、蛹含57%、成蟲含60%。  在中國國內,黃粉蟲實際上類似蠶,人類可以直接食用,炒著吃,也可以用來做飼料,黃粉蟲作飼料餵養的蠍子、蜈蚣、蛤蚧、蛇、熱帶魚和金魚,不僅生長快、成活率高,而且抗病力強,繁殖力也大大提高。養殖黃粉蟲十分容易,養殖戶可用新鮮燕麥、小麥糠、蘋果養殖。
  • 養殖黃粉蟲 地少也生金
    10月12日,在上葫蘆村黃粉蟲養殖基地,幾個姑娘正在蟲房挑揀蟲蛹,養殖基地的工作人員興奮地介紹,3個月時間,該村養殖的黃粉蟲銷售上萬噸,創收近15萬元。  上葫蘆村共有545戶1500人,耕地僅1480畝,主要種植糧食作物和林果。「地少難生金」,許多年輕人依靠外出打工掙錢養家。
  • 泰寧:黃粉蟲化身「金蟲蟲」
    7月11日,走進泰寧縣杉城鎮王石村淘泰寶黃粉蟲養殖基地,一間養蟲房內,兩排木架排列著1000多個紙盒,盒裡的黃粉蟲蠕動著身子,擠作一團。「黃粉蟲,也叫『麵包蟲』,可食用,可作食材,也可做養殖飼料,一公斤黃粉蟲可賣30元。」基地負責人謝金勇介紹說。
  • 黃粉蟲:吃進垃圾,產出財富
    小小的黃粉蟲蠕動著,不一會兒,鋪在木盒底部腐臭的菜葉、果皮等垃圾被「消滅」得乾乾淨淨。  「黃粉蟲屬於腐食性昆蟲,愛吃廚餘垃圾。」5月22日,在淄博科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車間裡,公司創辦人巴兆功介紹,他們收集生活垃圾做「飼料」養殖黃粉蟲,形成了一條黃粉蟲深加工的循環產業鏈。
  • 黃粉蟲:養在「深閨」人未識
    家裡養著蟲子,也不耽誤我在永發養殖合作社打工,一個月又是1000多元。」1月28日,在聊城市東昌府區沙鎮沙南東村,張秋英高興地說。  張秋英家的偏房裡,排著一層層的木架子,上面擺著一盒盒的黃粉蟲。屋裡沒有生爐子,很冷,但在麥麩中,密密麻麻的黃粉蟲在蠕動。記者捻起一個放在手心裡,爬的手心麻酥酥的。「這玩意生命力可強了,很少生病,養起來太省心了!俺能發家致富,多虧了王存秀兄弟。」
  • 淄博高青黑牛登上上合峰會餐桌 「圈粉無數」備受「啃」定
    中國山東網淄博6月25日訊 (記者 王躍海 徐子喻 攝影 梁金宵) 「喝啤酒、睡軟床、聽音樂、享按摩」,在淄博市高青縣黑牛小鎮的養殖牧場,黑牛們愜意的生活在牛欄中,正是這些經過科學飼養的高青黑牛,近幾年陸續被選用為G20峰會、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的宴用牛肉食材,徵服著各國政要的味蕾。
  • 黃粉蟲是養殖蠍子的主要飼料,養黃粉蟲的場地和養殖盒的做法
    如果不是大量養殖黃粉蟲,只是附帶養殖黃粉蟲作為蠍子的飼料,就沒必要建設專門的養殖廠房,因為養殖蠍子也用不了多少黃粉蟲。像我每年填棚三四十萬隻蠍子,黃粉蟲養殖室是一個三十平米的房間,其實也只用了有一半的地方。 我們養蠍子雖然用的黃粉蟲不是很多,但最好還是自己養蟲子。
  • 黃粉蟲在「行動」
    1968年,黃粉蟲就隨著前蘇聯的太空飛船登上太空。2018年,世界上時間最長的「月宮365」實驗獲得圓滿成功,而在「月宮一號」中,為志願者提供動物蛋白質唯一來源的,就是黃粉蟲,現在,國際上已經開始接受昆蟲作為未來的可持續食品源以及太空中太空人的蛋白食物源。
  • 黃粉蟲、螞蟻和蟋蟀 澳洲學校鼓勵學生吃蟲子
    澳廣網12日報導, Gold Creek高中的科學教師懷特教授(Dr Daniel White)近日在班上開展了一門「可持續發展食物」的課程,他要求學生們將黃粉蟲、螞蟻和蟋蟀等昆蟲加入到食物中,親身體驗昆蟲食品。「學生們可以摸到、看到、感知到這些食物,這讓實驗變得更加生動。」懷特說。
  • 高青黑牛為啥能上國宴
    □記者 劉淼 通訊員 李峰 報導  淄博新聞網訊 近日,從上海傳來好消息,高青黑牛不日將進駐這座國際化大都市,繼去年G20峰會大放光芒後再次成為焦點。在那次空前的盛會上,用高青黑牛製作的「東坡牛扒」,徵服了世界各國政要的味蕾,創造了最多「光碟」的紀錄。
  • 山東郯城花園鄉黃粉蟲養殖前景調查與研究
    在花園鄉農技站主要負責人的帶領下,來到後捷村朱學俊的家中,朱學俊,花園鄉黃粉蟲養殖*家,在他的帶動下,目前捷莊村、花園村、大埠子村、澇北村等共有30多家養殖黃粉蟲。據了解,黃粉蟲市場供不應求,全國缺口達40%,前景非常廣闊,為了保障養殖戶的權益,還成立了郯城縣*家黃粉蟲養殖合作社,並與山東濟寧市泗水譽鑫種蟲有限公司籤訂了合同,銷路得到有效保障,另外還不定期派專家進行培訓,對花園鄉黃粉蟲養殖規模、養殖水平等方面起到了有力的促進作用,真正讓農民實現「家裡創業」。
  • 黃粉蟲的養殖方法
    黃粉蟲又叫麵包蟲,在昆蟲分類學上隸屬於鞘翅目,擬步行蟲科,粉蟲甲屬。 原產北美洲,50 年代從蘇聯引進我國飼養,黃粉蟲幹品含脂肪30%,含蛋白質高達50%以上,此外還含有磷、鉀、鐵、鈉、鋁等常量元素和多種微量元素。
  • 黃粉蟲該如何飼養?黃粉蟲養殖的方法及管理
    黃粉蟲富含豐富的營養物質,蛋白質含量高達50%以上,被譽為「蛋白質飼料寶庫」。黃粉蟲傳統的應用主要是用於特種養殖,作為鮮活飼料用於飼養蛤蚧、蠍子、金錢龜、觀賞魚類、鳥類、蛙類等一些經濟價值較高的特種經濟動物。也可作為一般畜禽的飼料添加劑使用,從而可以提高產品的產量以及質量。隨著黃粉蟲的經濟效益被逐漸開發,其市場前景也十分可觀,越來越多養殖者加入飼養黃粉蟲的行列,那麼黃粉蟲該如何飼養呢?
  • 全面的黃粉蟲習性介紹,看完這些,對於黃粉蟲你不再陌生
    在上一篇的文章中阿森是告訴了大家關於黃粉蟲養殖的一市場前景,說白了也是為大家帶了對於黃粉蟲一個新的認知,相信很多朋友在看文章之前也是沒有想到通過養殖黃粉蟲也能帶來不小的收益。雖然是知道了這一點,但還是有不少的朋友對於黃粉蟲還是處於一個比較陌生的狀態,對於黃粉蟲怎樣養、怎樣養的好肯定是了解甚少的,所以今天阿森也是為大家帶來了一些關於黃粉蟲的飼養技巧,希望看完文章的大家對於黃粉蟲的了解會有新的提高。
  • 山東農民王存秀的昆蟲養殖
    中廣網北京2月18日消息 中國鄉村之聲《致富天地》報導:小蟲子成就創業夢,山東農民王存秀的昆蟲養殖。  今年1月,農業部制定的《飼料原料目錄》開始正式實施。這份目錄將昆蟲加工產品列入。昆蟲養殖,到底前景如何呢?  對於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沙鎮蝗蟲廟村的青年農民王存秀來說,養黃粉蟲圓了他的創業夢。
  • 黃粉蟲脫貧黃土地人
    盒子裡飼養的黃粉蟲爬動時發出沙沙的響聲,讓我這個第一次見到那麼多蟲子的人心裡有些發毛。屋裡熱,不透風,村民趙青紅時不時要到窯洞外透口氣。走出窯洞,眼前還是那熟悉的黃土高原和溝溝梁梁。趙青紅所在的季家莊村就在半山坡上。  季家莊村是山西汾西縣和平鎮的一個行政村,地處黃土高原呂梁山腹地。地薄人稀,全村214戶600多口人。村民們以種玉米、土豆、穀子為生,祖祖輩輩靠天吃飯。
  • 38歲大一新生養蟲15年 20億條黃粉蟲遠銷海外
    【解說】每天定時觀察黃粉蟲狀況,餵食麥麩、胡蘿蔔……5月18日,「80後」解紅濤正在位於山東濟南的黃粉蟲養殖加工基地忙碌著。38歲的他已從事黃粉蟲養殖行業15年,其公司每年出口約20億條黃粉蟲幹品。近兩年,隨著公司不斷發展,解紅濤深覺知識匱乏,逐漸對公司管理等感到吃力。恰逢2019年高職院校擴招,他毅然報名參加考試。
  • 黃粉蟲變身「黃金」蟲
    東南網訊 近日,記者來到浦城縣水北街鎮觀前村中坊自然村的羅森黃粉蟲養殖基地,一股溫熱微甜的麥糠氣撲面而來。近4000平方米的廠房內,錯落有致地碼放著20000個養殖盒,一條條淡黃色的小蟲子在養殖盒裡面蠕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