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離著心臟最遠,承受著全身的重量,最晚獲得血液滋養,因此心臟異常時可以從腳上表現出來,可以說腳是心臟健康的外在表現,因此每天泡腳時先仔細觀察腳部,看看有沒有出現異常情況。
心臟不好時腳有哪些症狀?
1、腳部水腫
站的時間太長或走路太多時會使得腳部水腫,排除以上兩種因素,若腳出現不明原因的水腫且持續好幾天仍然不能好轉,用手按壓下去會有坑,需警惕心力衰竭或慢性心臟病。還有腎功能衰竭和肺部積水也會導致腳水腫,最好的辦法是去醫院做心電圖檢查來鑑別。
2、腳痛
中老年人總出現不明原因的腳痛,不要單純的認為是勞累引起的,有可能是急性動脈硬化或動脈硬化閉塞症。
3、腳趾發涼
手腳發涼說明血液循環不暢,其根源是心臟有問題。心臟發生異常時,使得腳得不到充足血液滋養,從而引起雙腳冰涼。另外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也會使得腳趾發涼,同時也不能忽略甲減和貧血。
4、腳麻木
一般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姿勢會引起腳麻,尤其是蹲的時間太久時。長期蹲著會使得下肢血液循環不暢,腳供血不足,從而引起腳麻。若總出現莫名其妙的腳麻,需警惕腦卒中或心臟病,尤其是伴有視力障礙以及說話不清楚時需立馬就醫。
如何保養心臟?
1、健康飲食
現在三高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極高,主要跟飲食結構有很大的關係,若想要減輕心臟壓力,需採取少鹽少糖少脂的飲食結構,以植物油代替動物油,少吃紅肉和加工肉製品。多吃蔬菜水果,每周吃2~3次深海魚,一天吃一小把堅果能保護心臟。必須戒菸戒酒,香菸中的有害物質和酒精會增加患上心臟病風險。另外不能暴飲暴食,只要稍微感覺到飽就應該立馬停止。
2、戒掉熬夜
長時間熬夜會使得身體處於高度應激狀態,興奮交感神經,使得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分泌太多,從而導致血壓升高加快,心跳速度。經常熬夜的人易患上腦卒中或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因此保證有足夠睡眠,每天至少睡夠7~8個小時,即使熬夜也不能超過23點。
3、維持正常體重
身體肥胖是引起心臟病的高危因素,尤其是腹型肥胖,因此需積極減肥,通過控制飲食以及運動的方式維持正常體重,男性腰圍不能超過95釐米,女性需控制在80釐米以下。
4、保持清淡飲食
高鹽飲食會升高血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增加心臟負擔。因此需控制吃鹽量,成年人鈉鹽攝入量不能超過6克,相當於一啤酒瓶蓋。同時要少吃或不吃醃製食物和加工食品。
溫馨提示
每個人都有可能患有心臟病,因此保護心臟人人有責,需採取低脂肪飲食結構,控制好血壓、血脂、血糖和尿酸。控制好情緒,因為脾氣暴躁時可能會誘發心臟病。遠離高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積極減肥,定期去醫院做心功能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