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傅氏文化,共建繁榮傅氏。功在千秋,福澤萬世!
來源:聊城晚報
傅
氏
文
化
傅紹甫(1908~1993),金寨縣古碑鎮人,幼時隨讀私塾3年。民國18年(1929年)立夏節起義後,參加少先隊任隊長,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9月加入中國工農紅軍,後參加了鄂豫皖蘇區第一、二、三、四次反「圍剿」鬥爭。
民國21年10月,傅紹甫隨紅四方面軍西徵川陝,任紅二十五軍七十三師二一九團前衛連連長兼指導員,參加了棗陽、老河口、漫川關等戰鬥。入川後,在巴中黃柏埡與川軍1個團遭遇,傅紹甫帶領前衛連勇猛拼殺,將敵擊潰,為全軍開闢了道路。自己右臂、雙手均負重傷。在反劉湘「六路圍攻」的萬源保衛戰中,傅紹甫所在的265團4連為突擊連,他率4連夜襲馬鞍山殲敵1個團,突破了敵左翼陣地。二六五團被總部授予「夜老虎」團的光榮稱號。1935年3月,傅紹甫率部參加了強渡嘉陵江戰役。
5月在懋功與一方面軍會合後,傅紹甫調任紅三十軍八十九師二六七團一營政委,隨軍長徵北上,艱難地涉過草地。由於張國燾叛離黨中央,傅紹甫又兩過雪山草地,歷盡艱辛。民國25年11月,傅紹甫所在部隊編為西路軍,在河西走廊與馬步芳等國民黨軍浴血奮戰。在倪家營子戰鬥中,傅紹甫頭負重傷,在當地群眾家養傷。他傷愈後,沿途乞討,到達延安。點擊關注「傅氏總群」。
抗戰初期,傅紹甫進入延安抗大學習。民國27年8月調新四軍任三支隊五團三營營長、一營營長。11月,率部與兄弟部隊一道在繁昌鵝山頭保衛戰中與敵激戰7天7夜,殲滅日、偽軍300餘人。民國29年9月傅紹甫率三營前往江北桐東組建了抗日挺進團。在皖中沿江一帶堅持敵後遊擊戰爭,開闢了沿江兩岸大片遊擊根據地。部隊也由500多人擴展到近千人。
民國30年5月,傅紹甫任第七師五十八團團長。民國32年七師整編為和含、皖支、沿江三個支隊,傅紹甫任沿江支隊副支隊長。3個支隊緊密配合,協同作戰,開展反「掃蕩」反「蠶食」鬥爭,進行大小戰鬥百餘次,斃傷日偽軍1000餘人。同年11月,又取得磨盤山反頑戰鬥的勝利,殲敵1600餘人。傅紹甫率部參加了周家山戰鬥,重創桂頑五二八團,斃俘營長以下官兵300餘人。沿江支隊在望城崗戰鬥中又殲敵800餘人,繳獲許多武器彈藥。經兩年多的英勇戰鬥,沿江支隊不斷壯大,初建時的1500多人發展到7000餘人。沿江抗日根據地也日漸鞏固、擴大。
抗日戰爭勝利後,傅紹甫任新四軍七師二十一旅副旅長。民國36年起,先後任華東軍區七縱二十一師副師長、十三縱三十九師師長等職。參加了萊蕪、濟南、淮南、渡江等戰役。在濟南戰役中,指揮三十九師在兗州消滅敵軍1個師後,又配合兄弟部隊攻打濟南,經一天激戰,全殲守敵,俘敵綏靖區司令員王耀武,解放了濟南。民國37年11月,傅紹甫率部參加淮海戰役,奉命圍殲潰逃之敵,共俘敵2萬多人,擊斃敵兵團司令黃伯韜。次年4月,傅紹甫任三十一軍九十三師師長,率部從鎮江強渡長江,遂揮師東進,參加解放上海的戰鬥。該師擔任外圍攻堅戰任務,經6天激戰,攻克黃浦江口,斷敵退路,為解放上海掃清了外圍之敵。
1951年,傅紹甫調任三十一軍參謀長。1962年入南京軍事學院學習,畢業後,任南京政治師範學校副校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同時榮獲「八一」二級勳章、「獨立自由」二級勳章、「解放」一級勳章各1枚。1961年任江蘇省軍區副司令員。1977年當選為江蘇省政協第四屆常委。1993年逝世於江蘇鎮江
——敬請關注分享,歡迎轉發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