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場投資手札】結語: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2021-01-09 36kr
編者按:本文作者陳悅天,創新工場投資總監,看在線娛樂、社區和遊戲,勾搭可移步知乎。本文是《創新工場文化內容投資手札》系列的第六篇,其他文章見文末目錄。

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

我11月的時候參加過中信證券組織的一場關於90後消費的研討會,主講創新工場的文化投資策略和布局成果。

午飯的時候一家基金公司的老大突然問我:「你投了這麼多日本相關的內容,不怕日本相關的內容裡所帶的價值觀影響中國的下一代嗎?」

說實話,我要是以前碰到這樣的問題,肯定會不假思索地說「在商言商,管你屁事。」

但是那天,我停頓了一下,遲疑了片刻,沒有回答。因為我當時確實感覺到了些許的憂慮

眾所周知,昭和熱血男兒,平成廢宅。昭和時代流行的都是高倉健一般剛毅的男人,到了平成年代,早期還有聖鬥士星矢和灌籃高手這般熱血的作品;越到新世紀,作品的口味就越奇怪:從《進擊的巨人》開始,《東京食屍鬼》和《寄生獸》實際上在描述吃人的事情,是非常殘忍和血腥的。雖然劇中主人公總體來說還是非常正直的,但是有的時候也擺脫不了末世、陰謀、變態等一系列的情感。不知道這些內涵,會對中國現在的青春期少年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在我的記憶中,14歲的青春期開始後,消費的文化內容是會影響人的一生的。比如那時我就像信了一個教一樣地喜歡上了《新世紀福音戰士》。也因為這部作品,我吸收了周邊很多神學、哲學、心理學、政治、軍事的知識,基於這些,才生發出了我今天的知識體系。

日本當代動漫中所表達的價值觀和日本社會多年的經濟衰退有關,年輕人不再有向上的動力:因為努力了也沒有結果,全社會都是中產,所謂一億總中流。人和人之間沒有很大的差別,於是就喪失了奮鬥的目標。照前文所說,這就不是一個健康的生態體系。平成時代的日本年輕人的主流思潮有點像今天中國的屌絲人群,每天嘲諷揶揄度日。差別是當今中國的屌絲人群的生活尚且在越變越好,日本卻絲毫沒有能再向上的可能性。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產業

我回家的路上,仔細的反省了一下。創新工場投資文化的初衷,是希望能夠真真正正、切切實實地影響一代中國的年輕人。如果讓日本當代的廢宅價值觀影響了下一代中國年輕人,這些孩子以後都隨隨便便對自己沒什麼要求。中國雖然強大,但距離世界一線強國還是有些距離。這麼下去,仍會有些擔心。

在本屆的政府執政綱要當中,有一個重要目標,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並且能夠向全世界進行傳播,影響一代人。我深切地認為這是正確的。我們這代80後,是消費海外的文化內容產品成長起來的一代,哪怕到了今天,90後和00後的小朋友仍然以歐美日韓的文化內容為精神食糧,特別是當網際網路的發展拉平了全世界的文化消費水平的時候。這樣的情況還會持續多久?

如果要生產真正意義上中國人自己的東西,我覺得可以仍然從內容的「形」和「意」來考慮

海外的內容在形式上的探索是比較領先的,很多形式都可以直接借鑑過來。我們不但可以借鑑海外成熟內容產業的經驗和技術,同時還可以選擇直接使用海外的成熟團隊馬上開始生產,創新工場的相關公司已經開始這些工作一年多了。 但是價值主張和精神態度層面的東西,一定要是中國人自己的東西,我大中華泱泱五千年歷史,傳說豐富精彩,英雄兒女輩出,肯定能夠講出自己的故事。

所以基於這個理念,我們投資了散打王的團隊和米漫科技(古風音樂)這兩個項目,都是利用現在流行的、年輕人能夠接受的媒體和內容形式,但是嫁接上中國人自己的精神內涵。

我們也希望能夠看到更多的,利用國外優秀的內容產品形態、內容標準、工業流水線、甚至直接是國外產能的;但同時又能夠根據中國國情做好本地化,弘揚傳遞中國精神的內容公司,在歐美日韓文化的包圍中突圍出來。

關於產業未來的看法

近期政策壁壘逐步加高,在我看來,可以看到的既是「危」也是「機」。

危,是因為很多目前中國網際網路流傳的內容都是舶來的,很容易被監管。所以目前做海外文化內容引進的模型都要做好未雨綢繆的打算 機,是因為如果政策完全不管,那本土的內容和文化可能就完全發展不起來。中國的網際網路產業當年也無非是因為幾家比較大的美國公司不能進入中國才做起來的,所以對於海外內容的政策監管在我看來更多是好事。只是在監管發生前,大家儘量快地將海外內容做本地化就可以了。

我們經常會抱怨中國沒有自己的文化輸出,這是多年文化沙漠造成的,大興土木的年代誰會在意這麼多精神層面的事情。回想改革開放前的中國製造業,也是同樣的情況。我還記得我小時候,家中的電器都是以用進口的為榮,突然有一天,國產品牌開始崛起,中國也誕生了一大批自有技術和智慧財產權的家電企業。

我認為中國的文化傳媒領域,再下個十年,也會像當年中國的製造業一樣誕生能夠生產出世界級水準,向外輸出文化內容的企業。現在我們所處的,只是文化內容產業的製造流水線建立的階段,中國沒有很好的演藝經紀公司(CAA),中國沒有大型媒體集團(如NewsGroup和Disney),中國沒有優秀的漫畫公司(Marvel和集英社),中國沒有優秀的動畫公司(如GAINAX和SUNRISE),中國沒有好的偶像團體(如AKB48和J家以及SM旗下的一系列偶像)。中國現在的內容文化類投資的機會,是要解決「有」和「沒有」的問題,而不是「好」和「不好」的問題。

這個系列文章一些想法、邏輯、論據因為理工科生的文筆,會有些生硬幹巴,也感謝大家看這個系列文章直到最後,希望是拋磚引玉。在這個系列之後,能夠有更多的思維火花迸發出來~

我無法預見十年後的中國內容文化產業會發展成怎樣的規模,但是我願意持續在這個領域持續投入精力和時間,希望能夠看到中國人自己的內容產品和公司可以屹立在世界的舞臺上,取得一席之地!

就讓夢想繼續閃耀吧~

—————我是分割線————(´-ω-`)————————————————

目錄(不斷更新中):

相關焦點

  •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新議【2】
    在中國近代思想史上,「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至少產生了五十年的重大影響,它的本質是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上如何處理好中國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關係——中國要「救亡圖存」,這關係到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因此,至今為止,認真地研究當年這個思潮仍是完全必要的。
  • 西學為體 中學為用
    世嘉三廂的新密碼: 西學為體 中學為用 本報記者 黃少華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05-14    [列印] [關閉]     作為美學的重大發現,「黃金分割點    與「唯美主義」的兩廂世嘉不同,世嘉三廂設計之初,考慮更多的是中國消費者的審美和需求,是完全為中國消費者量身訂做的一款新車。與兩廂世嘉一脈相承,世嘉三廂同樣源自雪鐵龍C4平臺,動力匹配和世嘉一樣,採用1.6L和2.0L兩款發動機,以及五速手動和四速自動變速箱,不過在外形設計上,三廂結合了中國消費者喜好的審美觀,整車造型時尚動感,突出運動風格。
  • 張之洞作《勸學篇》,集中闡述「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主張
    張之洞與「中體西用」說光緒二十四年(1898),張之洞作《勸學篇》,集中闡述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主張。一時之間,「中體西用」思想在我國廣為流傳。夫如是,則舊者愈病新,新者愈厭舊,交相為瘉,而恢詭傾危亂名改作之流,遂雜出其說以蕩眾心。」因此,所謂「勸學」,也就是要人們在新舊學說雜然相處的時候,維護封建專制制度和綱常名教。他對盲目排外者和西學中源論者都斥之以理,在「要不要學習西學」這一問題上明確提出學習西方對於經世救世的重要意義。
  • 抽象藝術新銳:「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現東方意象
    中新網北京5月4日電 題:抽象藝術新銳劉玖通:「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現東方意象  作者白芷  有如西北高原的豪邁與現代上海的活力相融合,眼前的一幅幅畫作於剎那間便擁有了鮮活的生命……  於20世紀初期興起的抽象表現主義繪畫雖源自西方,但其「非比喻式」的表現形態仍與中國傳統書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而這大概就能解釋為何過往華人抽象藝術家每每於世界嶄露頭角的原因了
  • 程恩富論馬克思主義:「馬學為體,西學為用,國學為根」
    程恩富對此三大知識體系做出了如下地位判斷:「馬學為體,西學為用,國學為根」;與此同時,面對兩個範圍的實踐情況,強調「世情為鑑,國情為據」;並以此為理論和實踐的基礎,進行「綜合創新」。「馬學為體,西學為用,國學為根」程恩富說,「體用說」由來已久,源遠流長,且其分類大致有三:一是古代體用一致說,如佛教體用一致。體是根本,因為其表在形式。
  • 倡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晚清洋務大臣張之洞
    在山西任上,他做了一些好事,再次受到慈禧太后的嘉獎,升遷為兩廣總督。兩廣總督的權力很大,負責廣東廣西兩地的軍政要務。清末時期這兩個地方十分重要,海外侵略者常常通過這兩個地區發動侵略。張之洞的態度很明確,那就是關心民族利益,打擊一切侵略者。同時在這一時期,張之洞的逐漸向洋務派官員靠攏,成為晚清洋務派的一位重臣。
  • 「儒學為體,西學為用」清政府面對時代洪流的最後掙扎
    對於讀經、讀史就要拿出能用的東西來。經世致用是他的教學宗旨,但和當時的儒學環境格格不入,這樣似乎儒學也根本當不了體了。儒學當不了體,可西學能用嗎?腐朽的清政府明確說了不能,不僅不能還用不好。張之洞在湖廣兩地辦了不少新式學堂,所謂的新式只是教學方式,而內容還是老東西。
  • 老調重彈:「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在當代是否合理呢?
    某日,在天涯論壇看到一個政論貼,作者先是提出一個問題問: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在當今的政治現實社會現實下,是否合理?然後輕易下了一個否定的結論。接著,為了增強說服力,作者長篇累牘的比較了清末洋務運動和日本的明治維新。在敘述中,他著重強調了洋務運動「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核心概念是清朝最終失敗的根因,而明治維新之所以成功則是源於日本高層「全盤西化」的決策。
  • 樹德中學光華校區學校簡介
    市政府投資2.28億興建的樹德中學(光華校區)位於西三環路與光華大道交界處,佔地183畝,是目前成都市城區公辦中學佔地面積最大、整體布局最合理、功能用房最完善、內部設施最先進的現代化學校,並與現校區性質相同,屬公辦高中,且實施小班化教學、寄宿制管理。光華校區現有學生5000人,自07年9月1日開學以來運行良好,得到廣大學生和家長充分認可。
  • 趙又廷倪妮主演電影《勇士之門》:「中為體西為用」的合拍片典範
    現在的每一個心裡都會有那麼一個英雄夢吧,女孩常常挑選用夢想來完成自我滿意,男孩常常會在遊戲中完成自我價直。今天看了一部影片叫做《勇士之門》,影片中有一個很屌絲的男生想成為一個英雄,落跑公主成為一代女王的傳奇故事。
  • 被窩聲次元獲得創新工場和博派資本數百萬人民幣天使投資
    被窩聲次元獲得創新工場和博派資本數百萬人民幣天使投資
  • 地心引力新媒體工場獲千萬級天使輪融資
    杭州夢想小鎮,定位於「新媒體能力及人才解決方」的地心引力新媒體工場(麥舟網絡),3月21日獲得了四家資本及機構的1050萬元的風險投資,並於日內完成交割。其中,在文創領域有著豐富投資經驗的華映資本領投,在杭州初創企業投資有豐富成功案例的鼎聚投資跟投。還有兩家機構參與發起:以「內容連接交易」創新內容創業模式的開始眾籌,以及「新媒體+創投」模式的「B座12樓」 (B12)。
  • 中科智匯工場:打造科技創新綜合體—新聞—科學網
    該平臺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搬到線上,使繁雜的工作轉變為可線上開展的結構化工作,以降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為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撐。 立足於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以「三個面向」為準繩,加強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科技成果服務國民經濟主戰場,是中科智匯工場的重要使命。
  • 優客工場敲鐘納斯達克 開盤價9.25美元
    來源:觀點地產新媒體觀點地產網訊:11月24日消息,優客工場今晚正式敲鐘納斯達克,交易代碼為「UK」。據優客工場11月19日公告顯示,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Orisun Acquisition Corp.和優客工場聯合宣布完成合併。這意味著優客工場正式以SPAC登陸美股市場,納斯達克交易代碼為「UK",優客工場也因此成為「聯合辦公第一股」。
  • 被創新工場看上!堅果寵物官網用英文組合域名
    目前堅果寵物官網域名為petnut.cn。 圖:堅果寵物  據了解,堅果寵物去年曾獲得數百萬元天使輪投資,此次千萬元級別的融資由創新工場、眾海投資、溫青三家共同投資。之後,堅果寵物將籌備第一家實體寵物店,為打通2C環節做準備。  堅果寵物的官網域名petnut.cn,由英文pet(寵物)和nut(堅果)組合而成,雖是個英文組合域名,卻也和品牌相符合。只是對於國內用戶來說,記憶和輸入並不是那麼方便。  不僅如此,堅果寵物還啟用了中英文組合域名chongzone.com,並搭建了與官網一樣的網站界面。
  • 從盒子魚看新東方投資邏輯
    而盒子魚英語是典型的符合新東方投資邏輯的一款產品。俞敏洪表示,新東方的投資邏輯包含兩大主線:一是創始人及團隊是北大系的優先考慮;二是關注英語產品中能夠提供技術革新的。前者是其對校友的天然好感,後者來自於他認為新東方內部孵化在線教育產品不如外部投資的觀點。值得注意的是,盒子魚的天使輪融資來自創新工場,其創始人李開復和俞敏洪是多年好友。
  • 「教體資訊」長樂中學:英語知識競賽之「單詞篇」
    為提高全體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背單詞的能力,2020年12月18日長樂中學開展了本學期的英語單詞知識競賽,我校以育人為本,堅持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興趣,給予他們現階段最好的英語學習方法,便於他們學習與記憶。
  • 李開復投資邏輯:6年三級跳
    縱橫合力的產業鏈式投資創新工場是一家有特色的風險投資機構,因為除了投資,創新工場是國內最早,也是在國際上領先提出「投資+孵化」的運營模式的服務型投資機構,而今這樣的模式在各個基金學習應用。在投資上,創新工場一直堅持產業鏈式的投資,這點在09年開始的安卓生態體系的布局上可以很好地觀察到。
  • 高考還要學十二年呢,沒學過投資憑什麼掙錢
    學習只是第一步,然後要把所學的知識和實際接軌,學以致用,把知識轉化為生產力,才能成為贏家。投資也是一個學以致用的戰場為什麼很多人從來沒有學過投資,帶著身家來到這個市場,覺得自己會賺到錢,憑什麼呢?正確的姿勢是,要先學習。
  • 利津縣陳莊鎮中學開啟「崇文尚武、修身樂學」主題研學之旅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段學虎 通訊員 李海偉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陶冶學生情操、增長見識,追求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將團隊研學實踐和課堂教育同時進行,讓同學們走出校園,步入社會大課堂,在實踐中增長見識,在實踐中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