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飢餓面前是多麼脆弱,飢餓是植根於人類內心原始的恐懼。
即使到了現在,在世界某些角落仍然有很多人活在飢餓的恐怖中,也沒有人去拯救他們,感恩自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袁隆平老先生的雜交水稻問世,現在的我們離飢餓已經很遙遠了。
至少是在中國,年輕的一代從來沒有體會過飢餓帶來的絕望,很多人也無法理解,飢餓,怎麼就會讓人害怕呢?那是你沒有看到過,看到過上個世紀整個中國的飢餓。
看過的人大概也許可以從字裡行間窺探到當時人們對飢餓的害怕,但是我認為是沒有辦法完全體會的,因為那種無時無刻的飢餓所帶來的畏懼,沒有親自生活在那種環境裡的人是無法想像的。
但是每個看過的人都會被汪曾祺寫下的那句「奶奶不是一下子餓死的,是一點點餓死的。」刺痛心角,一時難以呼吸。
《黃油烙餅》
蕭勝三歲時就回了老家,和奶奶生活,一直到8歲。
他的奶奶就像最常見的鄉下婦人,有個大嗓門,喊起來半個田的人都能聽到。會幹活,不止是農活,還會製衣服,用一些碎布料拼在一起。
所以蕭勝穿的衣服都是一道道的,五顏六色。衣服是新衣服,只是布料卻是舊布料。如果要仔細分分這是新衣服還是舊衣服,就有點哲學的味道了。
蕭勝那時候吃小米麵餅子,玉米面餅子還有白菜土豆、小魚。後來國家改了政策,各家的鍋都交上去,奶奶的兩口鍋也沒逃過去。
家裡沒鍋就都吃公社,一開始還挺好,有白面饅頭,有肉,有豆腐。吃得好就什麼都好,煉鋼也好,沒鍋也罷,仿佛只是生活裡的小事。不止人胖了,豬也肥了。
就像陷阱裡總要放些好吃的誘餌,白面饅頭很快就沒有了,又吃起了小米麵餅子,肉也沒了。後來小米麵餅子裡摻了糠,吃起來磨嗓子。
摻假的餅子不好吃,味道不好也不容易咽,不過蕭勝還是吃的很香,飢餓既是最好的興奮劑也是最好的止痛劑。可是奶奶吃的不好,她每次只吃半個餅,還要嚼半天,剩下的半個都叫蕭勝吃了。
有一年冬天蕭勝的爸爸回來了,帶了土豆、口蘑、黃油。口蘑很少吃,黃油就根本沒見過。爸爸說黃油是牛奶煉的,很有營養,可是白花花的牛奶怎麼變成黃澄澄的油了呢?奶奶不要,爸爸不拿,最後還是裝在透明瓶子裡,留在奶奶家。
可是奶奶一直沒吃,把它放在櫥柜上,時不時的拿抹布擦擦,免得落了灰。蕭勝也不饞,他沒吃過,不知道是什麼滋味,看起來只像是隔壁撲痱子用的松花粉。
奶奶的氣喘得了很多年了,前幾年還好,可是摻了假的小米麵餅子吃多了,也嚴重起來。每個晚上都「喝嘍」著,「喝嘍」著睡下,「喝嘍」著睡醒。
從前,她能從食堂一口氣走到家,現在只能走到老槐樹那喘一會。她說:「只怕過不了春啊。」一語成讖,生機勃勃的春天裡,奶奶全身浮腫著,一按一個坑,她求人寫信把兒子叫回來,可沒等到兒子回來就咽了氣。那一年,好多老人都死了。
玻璃瓶裡黃澄澄的黃油還安靜的置在那,就像剛來的那天。
奶奶從來沒打開的黃油
奶奶還活著的時候,蕭勝的爸爸在冬天來看過奶奶,帶來了半麻袋土豆,一串口蘑,還有兩瓶黃油。
土豆、口蘑都被奶奶想著法子給蕭勝做了吃了,唯獨那兩瓶黃油,奶奶叫蕭勝爸爸帶回去,爸爸不肯,這兩瓶黃油就一直放在家裡的柜子裡,奶奶除了時不時拿抹布擦擦瓶身,從來沒開過。
更奇怪的是蕭勝一開始並不饞黃油,因為這是沒有吃過的東西,對於沒有吃過的東西,就連食慾都在潛意識的需要克制。這兩瓶黃油隨著奶奶離開,被爸爸帶到了工作的地方,卻也是被媽媽鎖了起來。
直到三級幹部開會從南食堂飄過來的黃油烙餅的香味讓蕭勝十分好奇,媽媽心疼蕭盛,拿出黃油給他烙了一張黃油烙餅,但蕭勝吃了兩口就突然大喊奶奶,汪曾祺寫道:「蕭勝一邊流著一串一串的眼淚,一邊吃黃油烙餅。他的眼淚流進了嘴裡。黃油烙餅是甜的,眼淚是鹹的。」
飢餓的世界是「吃」人的
為什麼蕭勝吃著黃油烙餅卻哭出了聲?
因為當他嘗到了還有如此好吃的食物之時,他明白了奶奶是被餓死的悲哀。他說,奶奶是一點點餓死的。
一點點這個詞很值得討論,就像古代的「凌遲處死」,是拿著一把小刀在人的身上不停的割,割一刀,割兩刀,人並不會死,但是每一刀都讓人離死亡更近,最後在不知不覺中血已經流幹了,這種痛苦在於無時無刻都在忍受,無時無刻都清楚的知道自己離死亡越來越近。
而奶奶的飢餓,奶奶的死亡,就是當時社會的飢餓對她的一種「凌遲處死」。汪曾祺在這篇小說中並沒有花很多筆墨來寫奶奶在飢餓裡的掙扎,更多的是描寫食堂的夥食一日日的難以下咽。
但是卻讓人更深刻的懂得那「一點點」的滋味。難怪會有「餓死鬼」,從前聽到這個詞只覺得什麼鬼不好做,要做餓死鬼,這是誰造的詞,簡直荒謬。
但是現在懂了,所謂餓死鬼從來都是那個時代的縮影,奶奶就是一個餓死鬼。所以說飢餓的世界是「吃」人的,奶奶就是被那個時代吞掉的人。
奶奶「一點點」的被餓死,說明奶奶的一輩子都沒真正飽過,這其實是一件多麼悲哀的事,飢餓就像跟隨外奶奶身後的死神,跟了一輩子,死神手裡的那把鐮刀始終擱在奶奶的脖子上,奶奶餓的一天又一天,終於死神的鐮刀深深的割進了奶奶的身體,奶奶就被死神抱走了。
【放在最後的話】
汪曾祺的一生所經歷了中國近代諸多轟轟烈烈的大事,即使身處逆境,也心境釋然,這緣於他心境的淡泊,對人情世故的達觀與通脫。在他看來,今天寫過去的事,需要經過反覆沉澱,除淨火氣,特別是除淨感傷主義。
《黃油烙餅》收錄的作品,雖涉及了一些苦難,但並無過多的傷痕與批判,更多的是宣揚困頓中的隨遇而安,及人性甦醒後的勝利。
我所推薦的書籍,都是我親自閱讀並極力推崇的,這套汪曾祺文集《黃油烙餅》原價99元,現價優惠只要59元 精裝一套書籍有非常大的收藏意義,只需要一頓飯錢就能買來如此巨著,我認為這非常划算,就算花上千元購買也值!大家想要的話點擊下方連結立即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