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得病,全家感染?春節吃飯做好3件事,預防胃癌感染

2021-01-21 漫說健康

正月初一,頭一天!家家戶戶過新年!

新的一年,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我想今天各種親朋好友聚餐是少不了的。

而在聚餐期間開懷暢飲、共享美食可謂是人間一大快事,但大家圍坐在一起吃飯的時候,其中存在著一個巨大的隱患——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說起幽門螺旋桿菌,可能很多人都比較陌生,但它卻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感染性疾病。

它往往是發生在人與人 的交流互動之間,特別是各種聚餐,更是為這種病菌提供了便利的環境。

什麼是幽門螺旋桿菌?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並且對生長條件比較苛刻的細菌,它主要生存在胃黏膜上皮細胞表面。

胃部發生幽門螺旋桿菌後很容易導致人體發生消化道潰瘍胃炎,而有調查顯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也是誘發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目前,全世界有50%的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其中類似於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感染率高達80%,而這主要是跟經濟以及文化的差異有關係。

但是,目前醫療並沒有聲明:引起幽門螺旋桿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由於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病情比較複雜,而且復發率比較高,治療方法也會有所不同。

另外它在發生後也會給患者帶來一系列的影響,會讓患者因為病菌的存在而發生各種胃部疾病,最嚴重是會導致患者患上胃癌。

即便如此,大多數人不知道幽門螺旋桿菌的幾大傳播方式,因此忽視疾病也是情理之中的。

幽門螺旋桿菌有哪幾種傳播方式?

一、口口傳播

口口傳播指的是一個人身體存在幽門螺旋桿菌,在和他人一起進餐時就很容易讓這種病菌傳播給他人。

在朋友或者同事外出就餐時一起使用共同的餐具,在吃飯期間互相夾菜,這都是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播途徑。

二、糞口傳播

一般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人群會因為胃部中存在幽門螺旋桿菌而導致自己每天所排出的糞便中也會存在這些病菌。

而這些糞便如果處理不當,在接觸到水源或者食物時,就會讓這些病菌再次進入其他健康人群的身體內,也就會形成糞口傳播。

三、胃口傳播

在公共場所中有一些人因為胃部不適或者其他原因而讓身體有嘔吐的現象。

而對於一些患有幽門螺旋桿菌的人來講,如果在公共場合嘔吐很容易通過這些嘔吐物將幽門螺旋桿菌傳播給其他健康人。

幽門螺旋桿菌一般是由這幾種傳播方式,而其中口口傳播是比較常見,也最容易讓人患上幽門螺旋桿菌的,特別是在春節。

所以在春節期間要做好預防措施來降低患上幽門螺旋桿菌的機率,要讓自己採取這幾個措施。

一、實行分餐制

大多數患上幽門螺旋桿菌的人是因為通過飲食上的供餐導致口口傳播,所以在平時可以實行分餐制,尤其是一些患有幽門螺旋桿菌的人群。

而如果是在親朋好友聚會上可以儘量選擇自助餐,或者建議大家使用公筷,杜絕夾菜行為。

二、親密接觸要少

幽門螺旋桿菌的一個接觸途徑是口口傳播,它會讓健康人通過胃液中的嘔吐物以及唾液來感染上幽門螺旋桿菌,所以要儘量注意避免親密接觸。

特別是在春節期間,在春節期間,很多夫妻會相聚,這樣就更容易挑起興致,也就會加重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染機率。

三、衛生不良的飯店要少去

在目前中國內的飲食衛生狀況是比較讓人擔心的,在市面上有很多衛生不合格的飯店餐館,他們沒有按期進行消毒,而且一些食物的來源也不正確。

所以要預防幽門螺旋桿菌要避免接觸這些飯店,減低這些飯店的就餐次數。

總而言之,幽門螺旋桿菌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或者是供餐引起的,所以要提高對幽門螺旋桿菌的預防意識,而在必要的時候要讓自己定期做檢查,定期檢查才能知道並且採取措施及時治療。

相關焦點

  • 【直播預告】一人得病,全家感染?抗HP攻略,等你來學
    進入直播間,教你養成科學的飲食生活習慣、正確防治HP感染,以己之力,護家人健康! 和合天醫健康直播間 ❶本期主題:一人得病,全家感染——注意!朋友聚餐需警惕這種傳染病! ❸擔心感染?快用這些方法檢測下! ❹感染上HP,我該如何「甩掉」它? ❺HP該不該被「趕盡殺絕」 ? ❻未雨綢繆,健康的我們該如何防患於未然? ❼熱點問題大討論,快來get你的同款!
  • 一人得病,全家感染!都是「泰迪犬」惹的禍
    相信很多人都喜歡泰迪犬吧,如果你也想要飼養一隻泰迪犬的話,那麼飼養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因為不少人養了泰迪犬之後,都得了幾種病,而且還會感染給家人!1、嘮叨病在飼養了泰迪犬之後,家裡的氣氛就上來了,剛開始可能只有你會對泰迪犬一直嘮叨,不過養了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全家都感染了
  • 在外吃飯除了防新冠,更要防致癌病菌!一人得全桌遭殃,不是B肝
    說到這兒,小編就不得不多嘴一句了:一起吃飯可以,但是要注意安全!尤其是現在年底了,公司年會、部門聚餐也多了起來,一不小心就會演變成一個「傳染病狂歡party」。在外一起吃飯,要防新冠更要防這種致胃癌病菌當前,疫情還未結束,一些地區甚至還有小面積暴發的情況,所以大家外出的時候,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戴好口罩。
  • 幽門螺桿菌的感染途徑找到了,做好這些,有效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與胃炎、胃潰瘍、以及胃惡性腫瘤相關,會增加罹患胃惡性腫瘤的風險,說到這裡可能大家心情比較凝重了,已經感染的人會擔心自己哪一天得癌,健康者會擔心自己哪一天也被感染,這樣自己也增加了患癌的風險,其實大家也大可不必要這麼擔心緊張,因為胃癌患者中也只有少部分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大約只佔有1%-2%,說到此處,是不是舒緩了一口氣。
  • 「一人感染,傳染全家」的致癌菌,家有寶寶要當心!
    隨著生活水平、衛生水平的提高,很多西方國家的感染人數正在逐年下降。而在中國,情況卻截然相反。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截止至2017年,中國人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不降反升,達到了60%,即全國約有8億感染者。與此同時,中國的胃癌新增、死亡率一直在全球範圍內名列前茅,幽門螺桿菌功不可沒。
  • 幽門螺桿菌感染途徑有哪些?日常做好7件事,呵護全家人胃部健康
    幽門螺桿菌屬於一種螺旋菌為厭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主要生存於胃部及十二指腸的各個區域內,會引起胃黏膜輕微慢性發炎,導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與胃癌。日常做好7件事,呵護全家人胃部健康1、亞洲人使用筷子在一個大碗裡吃菜的習俗,使唾液裡的細菌有機會通過筷子傳播到食物上並在相互傳染。當然,這種用餐方式還可傳播其他疾病,所以我國醫學家早就呼籲:要改變用餐方式,宜選擇分餐制或使用公筷。
  • 吃飯不分餐、牙刷不勤換?感染這種病菌會得胃癌!
    王叔叔趕緊去醫院檢查,結果醫生診斷,王叔叔這是患上胃癌了。50%,而且,在中國腫瘤疾病中胃癌的死亡率佔第二位!其中口口傳播與日常吃飯習慣密切相關,吃飯時不採取分餐制會增加感染的危險。 注意:老人、小孩等特殊群體,抵抗幽門螺桿菌的能力較差,更容易被感染。
  • 感染幽門螺桿菌怎麼辦?做好3件事,或能將幽門螺桿菌「清除」
    很多人胃不好和感染幽門螺桿菌有很大關係,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幽門螺桿菌該如何「消滅」,不妨了解下。感染幽門螺桿菌的症狀?總噁心和想嘔吐:幽門螺桿菌會導致我們分泌的胃酸過多,從而破壞胃黏膜,也會導致我們出現消化道異常,因此就會出現噁心和嘔吐的感覺。
  • 一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全家都被傳染?醫生:3個原因要好好反思
    幽門螺桿菌會傳染給別人,生活中也經常發生一個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全家都被感染的現象,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該如何預防呢?一個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全家都會被傳染的現象,雖然是有的,但也不是絕對的,家裡有人查出幽門螺桿菌也不要太害怕。
  • 全家出動查幽門螺桿菌?醫生:感染很普遍 不必過分擔憂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楚燕 通訊員 洪於蕙 陳嘉俊)幽門螺旋桿菌(Hp),一種古老的細菌,主要經口傳播,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質,是我國胃癌的主要病因。前不久有媒體報導稱中國人Hp感染率全球第一,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一時間,不少市民體檢時主動要求增加此項檢查,甚至全家出動,還有家庭要求帶娃的保姆和老人必須檢測。
  • 8億國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很多人遊走在胃癌邊緣卻不自知
    因此,一人感染,全家遭殃。 感染了Hp一定會得胃癌嗎? 那麼,是不是感染了就一定會得胃癌呢? 令人慶幸的是,答案是否定的。
  • 幽門螺桿菌是胃癌的罪魁禍首,而人群感染率為50%,怎麼辦?
    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和胃癌都跟幽門螺桿菌有關,而且人一旦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如果不進行治療,幾乎終身處於持續感染中。這麼看來,做好有效預防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就顯得尤為重要。
  •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會不會傳染?到底需不需要治療?看完就懂了!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會傷害胃腸黏膜,誘發很多腸胃疾病,影響人體對營養的吸收等等,這跟平時衛生不乾淨等都息息相關,因此,我們常用的根治方案就是聯合用藥,旨在將幽門螺桿菌徹底根除,避免其復發,然而現實中很多人對其還有很多疑問,比如:一、幽門螺桿菌如何在胃酸裡生存
  • 花了6萬塊請來月嫂,卻被感染幽門螺桿菌!警惕3種傳播途徑
    根據研究表明:幽門螺旋桿菌可以引起胃黏膜慢性發炎,或胃淋巴瘤,甚至導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及不良預後胃癌。 一人感染,全家致病 幽門螺桿菌可以誘發多種疾病,加之它的傳播途徑非常廣泛,臨床病例中經常出現「一人感染,全家遭殃」的情況。
  • 口臭,可能是因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如何自測是否被感染?
    有統計發現,全球44億人,中國7億人都感染過幽門螺旋桿菌。它是唯一一種可以存在於胃部的超級細菌,連強大的胃酸它也不怕,正捂著胃,瑟瑟發抖。作為引發胃癌的主要元兇之一,如果不小心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一定要引起重視。那麼,我們如何到自己是否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呢?是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做完這4個自測,再做處置。
  • 醫生提醒:養胃做好4件事,胃慢慢變好
    為了找出多多感染的原因,全家都做了呼吸檢查,才知道多多奶奶的HP值是最高的一個。醫生問奶奶她通常是怎麼餵多多吃飯的,這才了解到,原來多多有時想吃些肉,但她又咬不了。於是奶奶就幫多多咬了幾口,再餵給多多吃,而且有時候,多多想從奶奶的碗裡吃東西,所以她用自己的筷子直接喂,經過醫生的分析才知道多多是奶奶平時餵飯的習慣被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當事情真相大白時,多多的奶奶感到很後悔。幽門螺旋桿菌對孩子有什麼危害?
  • 感染這個細菌患胃癌的危險性有多大?
    在醫院,我們看到了很多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病人,以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導致出現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等問題的病人。 在給他們治療建議時,我會提醒他們:記得分餐。 以幽門螺旋桿菌為例。主要是通過口---口傳播。而聚餐是一個為傳播幽門螺旋桿菌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 感染幽門螺桿菌就會得胃癌?聽聽專家怎麼說!
    原標題: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會得胃癌?有調查數據顯示,大約70%的人都攜帶有幽門螺桿菌,有的人覺得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會得胃癌。對此,專家提醒廣大公眾要理性認識這一病菌,雖然說胃癌死亡人口中有九成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但並不意味著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一定會得胃癌。
  • 長期口臭要查查胃癌 胃病患者要學會預防胃癌
    原標題:長期口臭要查查胃癌 胃病患者要學會預防胃癌   口臭是件非常尷尬的事,口臭的原因多數都是口腔不夠清潔、口腔乾燥、腸胃不好。但口臭還有種預測嚴重疾病的功能,比如胃癌。有研究表明,重度口臭患者幽門羅桿菌數量比其他人群高出至少150倍,重度口臭多年不愈很有可能是胃癌的前兆。
  • 半數以上國人感染幽門螺桿菌 HP陽性一定會患胃癌嗎
    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全球新發生胃癌約95.2萬,死亡72.3萬。我國胃癌新發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別約佔全球總數的42.6%和45%。2015年我國腫瘤登記中心(NCCR)資料顯示,我國胃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居所有惡性腫瘤的第二位。而一看到HP檢查結果顯示「陽性」大家就慌了——完了,我是不是得胃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