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的生平簡介
貝多芬,生於1770年,卒於1827年,是德國著名作曲家,也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集大成者,他曾創作了大量體裁的鋼琴作品,其中也包括了32首奏鳴曲,這是他所有鋼琴音樂創作體裁中最具有藝術價值的作品。
他的鋼琴奏鳴曲被人們稱為是鋼琴音樂的「新約聖經」,而貝多芬則被人們稱為「樂聖」,被譽為近代鋼琴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大師。
獲得這樣的稱號,不僅與他的音樂作品有關,更與他那坎坷不平的人生經歷有著莫大的關係。
貝多芬的人生道路真的是太坎坷不平了,因為作為一個音樂家,他一次又一次突破黑暗的生存環境,創作出許多偉大的音樂作品,令世人敬佩,更是音樂節的傳奇!
貝多芬的父親和祖父都是音樂行業的,但是他的父親是一個碌碌無為、嗜酒如命的人,對幼小的貝多芬也是極為苛刻。
而救助這一家的善良的祖父也在貝多芬三歲的時候去世了,隨後母親也在貝多芬17歲的時候去世了。
貝多芬作為這個家庭的長子,生活的重擔自然落到了他的身上!因此,貝多芬的童年生活給他的心靈蒙上了巨大的陰影,但這只是貝多芬困苦一生的一段時光,後來的愛情失意以及失聰的打擊是他生命中揮之不去的痛苦。
尤其是聽覺的障礙,對一個音樂家來說,意味著失去了一切,但貝多芬憑著頑強的毅力戰勝了這種命運給予的挫折,重新建立了音響的王國,這也正是他為人們稱讚的偉大之處。
從上述內容看,貝多芬的命運是非常不幸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他又是幸運的。
他生在了一個特殊的變革的激情洋溢的時代,從啟蒙運動開始,歐洲社會在理性、自由、科學的新價值觀下,塑造著新的社會秩序和觀念,也建立了許多新思想、新制度。
與此同時給政治、經濟、科學、文化、藝術等領域帶來了巨大的變化,「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使「人」有了尊嚴和自由,心靈的自由也使思想意識形態發生了重大改變。
哲學、文學、繪畫交相輝映,創造著人類新的文明。歌德曾宣稱:「此時此地起,世界歷史的一個新紀元即將來臨。」
正是因為受到禁錮的時間太長了,這種變革使得人們衝破禁錮,變得狂熱和衝動,自由之風開始盛行起來,貝多芬順應著這種潮流成為西方音樂史上第一個自由音樂家。
像貝多芬這樣有才華的作曲家,能自由地創作是他最大的幸運,他所經歷的那麼多曲折也成為他創作的重要題材,在他的作品中毫不掩飾地表達了他的苦難、友情和激情。
用豐富的音樂語言表達對英雄的崇拜,對生命的感嘆,對大自然的敬畏,對音樂的摯愛。
他的音樂中包含了人類豐富的情感,使他的音樂有一種生命的張力,這種「力」支撐著他的音樂,持久地激勵人們,使人興奮,產生強烈的共鳴並超越時空。
雖然人生的道路並不那麼平坦,但是他具有突出的天賦、不屈不撓的性格、博愛的胸襟、深刻的思想、豐富而細膩的情感,以及把這一切轉化成音樂語言的卓越才能,這些都是幫助他在音樂之路上越走越遠的重要因素。
貝多芬在音樂上取得的偉大成就,遠遠超過了一般音樂家所能企及的高度,他的偉大成就也遠遠超過了音樂本身的範圍。
他創作的音樂作品,如同一幢幢宏偉的音樂大廈,深深影響著後人的思想與文化的發展,持續不斷地充實和豐富著人類的精神文化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