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夫:巴赫依然是最愛 貝多芬值得陪伴一生

2021-01-09 騰訊網

[導讀]2011年,當代巴赫和貝多芬作品的權威詮釋者、匈牙利鋼琴大師安德拉斯·席夫首次來華,來自全國的樂迷從四面八方趕到北京觀摩演出,並稱之為「朝聖」

2011年,當代巴赫和貝多芬作品的權威詮釋者、匈牙利鋼琴大師安德拉斯·席夫首次來華,來自全國的樂迷從四面八方趕到北京觀摩演出,並稱之為「朝聖」;兩年後席夫首度來滬,同樣受到業內外人士的極大關注。這個憑藉對巴赫作品的權威演繹躋身大師行列的「鋼琴思想家」今晚將在上海音樂廳舉辦獨奏音樂會。該場音樂會同時也是音樂廳2012-2013演出季的閉幕演出。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公布的曲目單中,並沒有令人期待的巴赫作品,席夫選擇了舒曼、巴託克以及最近十年他深度研習的貝多芬作品與滬上樂迷分享。昨天下午,席夫與本土青年鋼琴家解靜嫻進行了一場對談,對話中,席夫雖稍顯疲憊,但言語間透露出他對音樂透徹的思辨。

貝多芬值得陪伴一生

作為一個注重學術和文化的詮釋者,席夫的演奏深刻、內省、意味深長,沒有華麗的炫技,琴音中充滿思辨內涵與啟示。其錄製的巴赫「十二平均律」更是被譽為繼古爾德之後最偉大的詮釋。在古典音樂唱片資源還極為匱乏的上世紀90年代,席夫演繹的巴赫是無數中國琴童膜拜的「聖經」,而從唱片到現場聆聽,也成為眾多樂迷必須「朝聖」的理由。

不過這一次,曲目單上,有舒曼、貝多芬、巴託克,卻獨缺「招牌」的巴赫。事實上席夫從2004年就開始演奏和錄製貝多芬全部32首鋼琴奏鳴曲,在全球20個城市演出了貝多芬全部的鋼琴奏鳴曲。「貝多芬值得用一生品評。我十多歲時第一次被我的老師逼著彈貝多芬,當時我不喜歡,而且彈得很糟。貝多芬要有人生閱歷後才能彈深彈透。貝多芬不是一個天才,他的音樂隨著年歲增長而越發豐富,我覺得和我自己的狀態很吻合。」席夫坦言自己的確是有意不想讓每場曲目都圍繞著巴赫,「巴赫依然是我的最愛,但我想現在應該多彈彈不一樣的作品。」不過席夫還是透露,返場曲目中,觀眾會聽到期待中的巴赫。

對談中解靜嫻向大師請教,稱音樂學院的學生總是難以把握舒曼分裂人格中的情感脈絡,不知怎樣把握瘋狂與理性之間的平衡。席夫的回答是:「舒曼最忌平衡,表現分裂,彈出即興自由的感覺才是詮釋舒曼的正途,當然,演奏者必須要有豐富的想像力。」

至於選擇同樣來自匈牙利的巴託克,席夫說這是一種天然基因中的共鳴,「巴託克的作品紮根於古典,曲式上受到了巴赫和貝多芬的影響,同時融入東歐民族音樂的素材。」不過席夫就看不上同為匈牙利人的李斯特,「雖然有幾首還不錯,但大多數的作品我不會去彈。」

秘訣:

堅持背譜 因「樂」置琴

對談中,兩位鋼琴家還就如何理解作曲家意圖展開探討。席夫分享了自己的經驗,「首先我會花很長時間讀譜,在腦海中想像音樂形成的樣子。之後是分析音樂曲式上的邏輯、發展脈絡,如何展開、行進。接著是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當時的哲學思潮、政治動向,這些都直接影響著作品的呈現方式。綜合這些因素之後,我還必須把譜子背下來。雖然現在年紀大了背譜需要花費越來越多的時間,但是我還是儘量去背,因為我覺得只有完全背譜才能流暢完整地展現音樂。演奏過程中有個人在翻譜實在是很煞風景。而到了演出時,我就要把所有的思考都拋開,轉換為最直接的音樂,那個時候,沒有人關心你思考的過程,人們只要聽到結果。」

席夫對鋼琴音色的嚴格要求在圈裡是出了名的,有時甚至帶著自己的貝希斯坦演出。6月8日在北京的音樂會,三臺施坦威均因音色有缺憾未能入大師「法眼」,最終席夫選擇了一臺貝森多夫;他12日晚10點抵達上海,第一件事就是到音樂廳挑選鋼琴,好在音樂廳的一臺施坦威入了大師的「法眼」。選定鋼琴後,席夫隨身帶來的御用調音師再把鋼琴鍵盤拆下來調音,為的是達到席夫想要的「在彈奏高音時其他鍵盤不產生振動」的效果,同時,調音師還要綜合上海的氣候、大師的狀態、上海音樂廳的建築情況等因素調校鋼琴。「我並不認牌子,但琴的音色必須適合音樂的氣質。」席夫說。

音樂廳2012-2013

演出季收官

以 「多元的城市,多元的音樂」為理念的上海音樂廳2012-2013音樂季,從去年9月17日起至今日閉幕,共舉辦音樂會410場,其中主合辦音樂會56場,租場音樂會159場,音樂午茶195場。謝爾蓋·納卡裡亞科夫、蓋利亞諾、瓦汀·列賓、村治佳織、朱利亞弦樂四重奏、法國羅浮宮音樂家古樂團等名家名團登上音樂廳的舞臺。

公益品牌項目「音樂午茶」從今年起進入虹口音樂谷,策劃上演的崑曲與音樂、評彈與音樂、濃縮版音樂劇《悲慘世界》等富有創意的音樂會,吸引了各年齡段的觀眾前來體驗。本季音樂廳首推適合3-12歲孩童和全家一起欣賞的「家庭音樂會」品牌,受到父母們的歡迎。

相關焦點

  • 席夫首次現身國內 權威演繹巴赫與貝多芬
    如果想拋棄單純的炫技,選擇聽一聽有『思想內涵』的鋼琴音樂,席夫是絕不容錯過的。」樂評家劉雪楓則表示,自己也是席夫的「粉絲」,並且收藏了席夫幾乎所有的唱片,「席夫的巴赫是耐聽而樸實的巴赫,是來自匈牙利正宗的貴族化詮釋。」值得一提的是,此番席夫來華,將成為國家大劇院重磅策劃的「2011國際鋼琴系列」中的重要一員。
  • 鋼琴大師席夫登陸大劇院 權威演繹「巴赫」與「貝多芬」
    席夫在國家大劇院為觀眾奉獻了一場精彩的鋼琴獨奏盛宴,這也是這位鋼琴大師首次來到中國內地登臺演奏。「舊約聖經」展現巴赫權威風範作為這個時代最嚴謹的鋼琴大師,同時也是最權威的巴赫「代言人」之一,席夫曾在08年舉行過亞洲巡演,但遺憾的是並未踏足內地。此次大師的亞洲之行,北京國家大劇院也成為大師在內地的唯一一站。
  • 「巴赫專家」席夫體驗支配演奏 傳奇演奏者今晚壓軸音樂廳
    國內許多樂迷對席夫的認知與了解,大多還是始於他對巴赫鍵盤作品的成功詮釋。他在DECCA公司彈奏的巴赫《十二平均律》錄音與格倫·古爾德、裡赫特等大師名版一起被認為是巴赫《十二平均律》的最偉大詮釋。   昨天的發布會,在上海青年鋼琴家解靜嫻與席夫的藝術對話中展開。
  • 這部不那麼「耀眼」的交響曲,保存了貝多芬一生中最明朗日子的芬芳!
    有一部作品,羅曼·羅蘭評價其保存了作曲家「一生中這些最明朗的日子的芬芳」;而柏遼茲則形容「他的旋律是天使般的純潔和不可抗拒的柔情蜜意」。 聽上去,這曲子一定出自一位舒曼式的典型浪漫主義作曲家手下。但說來神奇,他們說的是貝多芬。
  • 陪伴大熊一生的人,點點滴滴值得大家回顧!
    陪伴大熊一生的人,點點滴滴值得大家回顧!哆啦的夢是一部比較古老的動畫片呢,他可能是給大人的回憶,同時它的劇情有些時候是真的十分打動人心。又或許是大熊父母忽視了大雄成長道路上的一些陪伴。但要相信他們始終愛著大熊!一頓看死溫暖有輝煌的金色童年時光,但是總伴隨著一些憂愁。等多啦的夢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之後,他即將回到22世紀,但是多啦的夢卻對大熊產生了一種思念的感情。但是對機器人來說或許機器人根本沒有感情,但是是怎麼樣的事情能是一個機器人對一個人類產生的感情呢?
  • 貝多芬是一位偉大的音樂家
    德國著名作曲家貝多芬,在世界音樂史上享譽盛名,不過有趣的是,關於這位音樂天才的死亡原因,卻在後世成為了難以破解的謎團。當後世學者還在為貝多芬之死而爭論不休時,科學家通過化驗他死後的一縷頭髮,最終揭開了這個謎團。貝多芬的死因究竟是什麼?
  • 貝多芬越過了人生的無數個痛苦險峰,達到了對人生最清醒的領悟
    第一個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另一個是義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開朗基羅;最後一個是俄羅斯名作家:託爾斯泰。在這本《名人傳》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貝多芬的故事。貝多芬是個音樂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親發現了,不幸的是,貝多芬的父親並不是一個稱職的好父親,他天天讓貝多芬練琴,不顧及他的心情,一個勁兒的培訓他,有時甚至把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進一個屋子裡關起來,一關就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學音樂。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慘的,他的母親在他十六歲時就去世了,他的父親變成了揮霍的酒鬼。
  • 狗的一生很短暫,但是你陪伴了它整個人生
    苦苦等待,只為給你一個溫暖的懷抱狗狗的愛,是唯一可以用錢買到的真情。在狗狗短暫的一生裡,眼裡只有你一人,無論發生什麼都會陪著,守著你,怎麼趕也趕不走。親愛的主人,我的存在就是,在你需要的任何時候,給予你溫暖。不論你的歸期如何,等待,是我一如既往的守護。
  • 《永恆經典》音樂會致敬貝多芬
    今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2月6日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將舉辦音樂會向貝多芬致敬。當晚,藝術家們將為北京觀眾精彩呈現貝多芬的《第二鋼琴協奏曲》和《第八號交響曲》。這臺音樂會也是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韻·北京2020北京市屬院團優秀劇目年度展演季的重頭戲之一。指揮家夏小湯說:「欣賞貝多芬需要自己內心要特別的安靜,心如止水,要放空自己,這樣才能更好地融入到貝多芬的精神世界當中,去理解去感受他想對我們說的話。」
  • 著名作曲家樂聖貝多芬的生平簡介,近代鋼琴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大師
    貝多芬的生平簡介貝多芬,生於1770年,卒於1827年,是德國著名作曲家,也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集大成者,他曾創作了大量體裁的鋼琴作品,其中也包括了32首奏鳴曲,這是他所有鋼琴音樂創作體裁中最具有藝術價值的作品。
  • 《月光奏鳴曲》背後:貝多芬幾欲崩潰
    本文摘自《名人傳——呼吸英雄的氣息》,(法)羅曼·羅蘭 著,任捐獻 編譯,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15年7月除了身體帶給貝多芬的痛苦之外,他還經歷著另外一種痛苦,即愛情的折磨。韋格勒說他所看到的貝多芬總是對愛情充滿著熱情,他的愛情似乎永遠是純潔的。對愛的熱情和獲取歡愉之間沒有任何關係。
  • 「那些激動人心的交響曲」聆聽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
    歷史上可能沒有哪位作曲家在當世和後世比貝多芬對音樂的影響更大了。貝多芬作為交響曲、奏鳴曲和弦樂四重奏的大師無可爭議地處於主宰地位。他後世的作曲家在一段時間都處於他的輝煌功績陰影下。交響曲被公認為是表達最深邃思想的音樂體裁,是最富表現力的音樂形式。
  • 世界上10大最著名的鋼琴曲,貝多芬四首曲子入選,你都聽過嗎?
    2、悲愴奏鳴曲 貝多芬:悲愴奏鳴曲是貝多芬寫來贈送給他的贊助人兼忠實粉絲赫諾夫斯基王子的,這首曲子是貝多芬早期鋼琴奏鳴曲之頂峰的傑作,也是世界著名十大鋼琴曲之一。悲愴奏鳴曲的演奏技巧相對而言比較簡單,因此也經常被人演奏,是除了致愛麗絲之外,貝多芬最為人所熟知的曲子。
  • 玩具——孩子一生的陪伴
    我愛刨根問底認為:玩具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生的陪伴。優質玩具的存在,具有不可磨滅的作用。從開始走路很穩當時,到正式工作之前都是。 當孩子還是嬰兒(不能坐)時期,各種各樣玩具高質塑料既能鍛鍊孩子的聽覺發展,又幫助孩子的視覺發展。是這個時期孩子發育的重要工具。
  • 萬萬沒想到,貝多芬竟然說出這種情話
    貝多芬、柴可夫斯基、莫扎特這些大名鼎鼎的音樂大師在你心裡是什麼樣的形象呢?偉大、高山仰止……但是沒想到,他們還會說這樣的情話呢!下面就讓愛琴家小編帶大家來看看!普契尼:為了你,我徹夜未眠《今夜無人入睡》是義大利知名作曲家普契尼根據童話所改編的歌劇《圖蘭朵》中最著名的一段詠嘆調,該段背景正是男主卡拉夫要求女主圖蘭朵猜其身份的那一夜所唱的。
  • 想放棄的時候,來看看他——《名人傳》之貝多芬
    愛情,讓他痛上加痛貝多芬密友申德勒這樣評價他「他一生保著童貞,從未有何缺德需要懺悔」,這樣的人註定要做愛情的犧牲品。貝多芬在1801年迷上了圭恰迪尼,並在1802年為她創作了註明的《幻想奏鳴曲》。貝多芬的愛情,讓他付出了很高的代價。
  • 貝多芬因為失戀才寫了月光奏鳴曲,小學課本騙人!
    幾乎每一次,貝多芬戀上的都是他得不到的女人命運與貝多芬開的玩笑實在太多了《月光奏鳴曲》就是最好的證明貝多芬一生創作的作品並不算很多,但他的作品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因此被尊稱為「樂聖」和「交響樂之王」。然而貝多芬與女性的關係卻一直是大家興味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