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聽音樂聲音太大而坐牢,還兩度入獄,這事你相信嗎?
這是發生在英國的一個真實事件。Trainer是一位83歲的老人,據《紐約時報》報導,因為他的耳朵患有疾病,不能戴耳機聽音樂,而他又很喜歡音樂,所以每天都會把音樂聲音放得非常大,這引起周圍人的不滿和投訴。
Trainer曾經被禁止在早上9點到晚上10點之間播放音樂,但是他並未遵守這項禁令。在6月時,法院就因此判處他有期徒刑24周。誰知出獄後他依然我行我素,於是第二次被羈押入獄。只是這次他沒有再出來,11月23日,Trainer在獄中去世。
僅僅是因為播放音樂太大聲就兩度入獄,這聽起來有點像天方夜譚。但在英國,這是非常正常且有法律依據的。早在1971年,英國對生活噪音就有了明確規定。在2004年甚至還做出了居民在使用電子產品時,聲音不得傳出8米遠的規定。養寵物的家庭要確保自己的寵物不能發出大的叫聲,在居民區人們也不可以做出摁喇叭,鳴笛等行為。
在2011年,政府又特別賦予了警察可以直接沒收吵人的居家電子用品的權力,對於行為不檢或者屢教不改的人,地方法院甚至可以禁止其進入城鎮或者市中心。這些條款,聽起來比較苛刻,不過卻保障了英國居民可以擁有一個安靜的生活環境。
在我國,地鐵是很多人每天乘坐的交通工具,我們大多數人也習慣了地鐵的熙熙攘攘,但是每次乘坐的時候內心應該也會希望,如果能安靜點多好?
為了禁止地鐵噪音,上海市12月1日起實施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中規定,"禁止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這一規定得到了很多人的擁護。央視主持人康輝也為之點讚,稱"尊重別人的權利,最終也是保障自己的權利",還有人建議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這一規定的出發點肯定是好的,為大家創造一個良好的乘車環境,是眾人所希望的。
《守則》實施以後有人說,這下子耳機銷量估計要大大增加了。也有人說,她在地鐵裡看到一位阿姨在接電話的時候還是將手機外放了。不過周圍人並沒有反對,因為阿姨年紀很大,經濟條件也不是很好的樣子,也許多買一副耳機對她來說都是新增的負擔。
法律不外乎人情,立法是為了人們的生活環境能更加舒適。而對於一些特殊人士,他們也享有被法律保障的權利,因此,在立法時,更應該考慮全面。對於這些特殊人士,如何採取個性化的措施來保障他們的權益?
英國的大羊遊樂園為了避免噪音擾民,就做出了一個奇葩規定,"禁止乘坐雲霄飛車時尖叫"。相信這一規定很難真正實施下去。對比之下,日本遊樂園的處理方式則人性化很多。他們在遊樂園外建造了一面隔音牆,並給周圍住戶加裝雙層窗戶隔音。這樣的措施是不是讓人接受起來更加容易一些呢?
就像英國的那位老人,他的音量確實影響了周圍人的居住環境,但是考慮到他已經是一位83歲並且生病的老人,當地政府是否可以採取一些更為妥帖的方式,比如加裝隔音玻璃來代替反覆入獄,這種做法可以更好體現社會的人文關懷。
科技在發展,社會在進步,而老年人由於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下降,時常跟不上時代的發展。現在的很多醫院都選擇網上掛號,不會使用網絡的老年人連生病掛號都做不到。前段時間還發生了老人冒雨交社保,卻被告知不收現金的事情,當老人被拒後無助的神態又刺痛了多少人的心?
在他們年輕力壯的時候,為我們時代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在他們垂垂老矣的時候,我們也絕不能讓他們被社會所拋棄,讓他們舒心度過晚年生活是我們社會的責任。每一項政策在制定時請儘可能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多考慮一下,畢竟,他們的現在就是我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