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王君彩 通訊員 李守華 黃曉輝)近年來,濱州市政工程管理處針對市政設施管理維護存在的薄弱環節,疏堵結合,多措並舉,全面加強市政設施管理維護與整治。汛期來臨前,該處組織專業疏通清淤隊伍,對城區內11000餘座雨汙水檢查井、12000餘個雨水蓖子、490餘公裡長的排水管網進行巡查和疏通清淤。該處去年全年共受理群眾投訴1760餘件,接市行政服務中心轉辦件125件,辦結率達100﹪,因規範化管理工作成績突出,被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表彰為「全省城建行業規範化管理先進單位」。
嚴格雨汙水分流 源頭上杜絕汙染城區河道
濱州市新立河城區段長13.8公裡,既是市區主要排水洩洪河道,又是集蓄水、灌溉、景觀、市民休閒、娛樂和改善生態環境於一體的具有綜合功能的河流。其汙染原因主要是流域內排水單位未完全雨汙水分流,排水管網未完全配套,汙水存在跑冒滲漏串通等,造成不斷有汙水排入河道。雖經幾次治理,往往是治標不治本,廣大市民極為關注,徹底治理新立河汙染迫在眉睫。
在新立河城區段汙染治理工作中,針對沿河兩岸排水單位眾多,分布面積廣,情況複雜的特點,市政處積極借鑑吸收外地成功做法和經驗,多措並舉,逐步整改完善流域內排水系統。對流域內每個排水單位的人口數及汙水排放量做了實地調查摸底,掌握了翔實的第一手資料,草擬了《新立河流域汙染治理三步走實施方案》,為以後徹底治理河道汙染奠定了基礎。嚴格落實流域內排水單位雨汙水分流,將近400個排水單位分成三個批次實施雨汙水分流整改。經一年努力,絕大部分排水單位整改驗收合格。新立河城區段截汙導流閘工程,起截流汙水和防汛排澇作用,汛期提起閘門放水洩洪排澇,確保城區安全度汛;非汛期落下閘門,阻斷汙水排入河道,以減輕河水汙染。
該處還在督導落實排水單位雨汙水分流整改的同時,主動聯繫電視臺、報社等新聞媒體,提供線索素材,做好相關宣傳報導工作,提高人民群眾對雨汙水分流重要性的認識,為全民參與水汙染防治打下堅實的群眾基礎。
汛期來臨前 巡查疏清490餘公裡管網
濱州市政工程管理處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排水許可管理辦法》、《山東省城市排水許可管理實施辦法》、《濱州市城市排水許可管理實施辦法》等相關規定,在轄區範圍內全面實施了排水許可管理制度。截至2012年底,已完成80%排水單位排水許可證的審批發放工作。結合城區水汙染治理工作,制定方案並實施了轄區內排水單位排水檢查工作,根據檢查發現的問題,及時採取措施解決處理,消除隱患,確保市政排水管網的暢通。
為解決城區部分路段或區域雨後積水嚴重,影響行人車輛通行問題,該處及時組織實施了「城區防汛排水應急改造工程」,徹底解決了市城區部分路段或區域排水管線走向不合理、管道不貫通等問題,提升了市城區雨汙水排放能力。同時,對市城區雨後積水嚴重的路口增設了雨水收水口或加鋪瀝青混凝土抬高地勢,從而消除部分路口雨後積水對行人車輛通行造成的影響。
汛期來臨前,該處根據實際,組織了專業疏通清淤隊伍,定區域、定職責、定標準,對城區內11000餘座雨汙水檢查井、12000餘個雨水蓖子、490餘公裡長的排水管網進行巡查和疏通清淤;對防汛排水泵站進行全面細緻檢修,確保功能完好;積極多方籌措資金,添置強排設施裝備,裝配了數臺移動水泵,強降雨時機動調用,增強排水能力,縮短積水排放時間,取得良好效果。
去年共受理群眾投訴1760餘件 辦結率達100﹪
近年來,市政工程管理處通過抓班子帶隊伍,不斷強化內部管理,狠抓制度落實,用規章制度規範各種行政行為。實施了規範化管理,完善了政務公開制度,實現了辦事程序、辦事時限的公開,提高了工作透明度。制定完善了《市政設施管理人員崗位責任制》、《市政設施巡查制度》、《市政設施養護管理規定》、《市政設施服務承諾制度》和《市政設施管理人員考核評比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使市政設施管理和社會服務工作真正做到「有規章可循,有制度可依」。
為提高管理人員的責任心和工作積極性,強化為民服務的責任意識,該處實行網格化管理和24小時責任制度,編制了城區內市政設施監察管理網格表,嚴格落實市政設施管理定員、定崗、定責、定目標、定獎懲的工作制度,牢固樹立了市政設施管理隊伍的良好形象。同時狠抓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積極探索城市管理長效機制,認真履行工作職責,狠抓工作效能和質量。
該處在做好日常「三級巡查」的基礎上,不斷加大巡查力度、密度和強度,對投訴舉報,第一時間作出反映,迅即落實責任部門進行處理,限時辦結,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2012年全年共受理群眾投訴1760餘件,接市行政服務中心轉辦件125件,辦結率達100﹪。因規範化管理工作成績突出,被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表彰為「全省城建行業規範化管理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