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熊襲人致死,讓人震驚卻並不少見,其實人類一直在熊的食譜中

2021-01-09 趣聊科學

上海動物園黑熊襲擊飼養員致死的事件,已經過去有兩個多月,但再次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還是覺得十分震驚,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特別是看到網友們的議論,更是難過。

按常理來說,飼養員與黑熊朝夕相處,應該算是比較親密的關係了,然而,這頭黑熊突然之間,沒有一點徵兆的,就襲擊了飼養員,有目擊者稱,還是眾多黑熊一起圍攻,沒幾分鐘,飼養員就沒有了。沒有常理,發生了就是事故。

這是黑熊熟悉的人,都下手了,那在野外遇到的熊呢?

更不用說了,網頁上隨便搜搜,便能發現熊傷人的案例比比皆是,今年都有好幾起。

今年5月12日凌晨,在青海扎河鄉口前村,一頭棕熊偷偷進入了村民搭建的帳篷,襲擊帳篷後,將一名女牧民叼走,當大家找到時,已經死亡,為了避免棕熊再次傷人,民警四處尋找棕熊,企圖將它驅趕,但遭到棕熊的襲擊,為確保安全,民警將棕熊擊斃。

在網友都還處在震驚中,想如果自己碰到黑熊,應該如何自救時,幾天後的17號,四川綿陽發生了一起黑熊襲擊人的事故。這次事故中,總共有三人遭到黑熊的襲擊,最終死亡。最令人震驚的是,還有一個母親,為了讓兒子逃脫,選擇犧牲自己,就這樣,兒子親眼看見自己的母親被黑熊襲擊死亡而無能為力。

這還只是今年發生的事情,時間再往前。

2018年12月,在俄羅斯,41歲的獵人謝爾蓋,在四年前曾遇到過一頭受傷的棕熊幼崽,為了讓它養傷,就把棕熊幼崽帶回了自己的農場救助,從此,這頭棕熊就與獵人一起生活在農場,而且還和獵人成為了朋友,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天,棕熊突然野性大發,對獵人發起攻擊,並且吃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後面還吃了兩隻獵犬,最終,棕熊被警察擊斃。

1915年的「三毛別羆(pí)事件」,就是一個更驚悚的例子。事件的起因,就是因為棕熊破壞了農田莊稼,而村民為了阻止棕熊再次破壞莊稼,對棕熊開槍了,但並沒有打死它,禍根從此埋下,此後棕熊開始報復,多次進村襲擊村民,重傷3人,殺死7人,直到當地組成了一隻600人的隊伍找熊,最終才將棕熊擊斃。這個故事後面還被改編成了漫畫、小說、電影等,人盡皆知。

看到這,想說的是,熊傷人並不罕見,而且,人本來就在熊的食譜上。

熊,屬於哺乳綱食肉目下熊科動物的總稱,它們又可以分為三個亞科:熊貓亞科、熊亞科、眼鏡熊亞科。其中,熊貓亞科、眼鏡熊亞科下僅有一屬一種動物,分別是大熊貓、眼鏡熊。

其中,熊亞科下的種類比較多,包括黑熊(亞洲黑熊和美洲黑熊)、棕熊、北極熊、馬來熊和懶熊。

從它們的食物來看,熊科動物中,只有兩個「另類」,一是國寶大熊貓,這些傢伙的食物中,99%是竹子,以素為食;二是北極熊,它們的食譜上,99%都是肉類,無肉不歡。而其他的熊都是雜食偏素食的動物,它們的肉食佔總食物的5%-10%,也就是說,它們在通常狀態下都是吃素的,但是也不能排除吃肉的時候。

而且,它們雖然吃素,可實力非同一般,站在食物鏈頂端,不吃肉,是因為它們體型太大,行動不便,捕到肉食比較費勁,但當肉食擺在面前的時候,它們是不可能放棄的。

換句話說,熊是一種機會主義的動物,只要它們足夠餓,而且時機恰當的話,它們對於面前的食物是不會挑剔的,就算是飼養員,就算是朝夕相處的人,也沒有什麼例外。

相信大家對一個畫面都很熟悉,那就是棕熊站在河上遊,遇到那些洄遊的鮭魚,一個手掌抓一個,吃到肚子裝不下為止,這些任性的棕熊,在鮭魚足夠多的時候,還會選擇性的只吃魚的某些部位。

而在吃不到肉的時候,熊也不會介意只吃素食,它們在某個季節通常以某種植物為主,比如,在橡子豐收的季節,就只吃橡子。

回到動物園的黑熊。

它們本來是雜食動物,偶爾也是要吃吃肉的,但在動物園裡,飼養員給的都是土豆、饅頭,沒有幾個動物園,能夠給黑熊吃肉,一旦長時間不吃肉,自然會饞嘴,這點,其實人也一樣。

不同的是,人會自己想辦法吃肉,而不是通過這種殘忍的辦法。

熊的本性就是兇惡的,膽子也足夠大,雖然飼養的熊戰鬥力弱了一些,但是人在熊面前,依然是手無縛雞之力的。

野外的熊,同樣也是如此。

那些闖入居民生活區域的熊,必定是飢腸轆轆的,特別是進入冬天,準備冬眠的熊,如果沒有吃飽的話,一旦它們發現食物,肯定會全力以赴弄到手,在它們眼裡,人和其他動物是沒有區別的,同樣是一頓飯。

加上熊的體格強大,人遇到了,如果不藉助工具,基本上是沒有什麼逃生的可能的。也有人說,在野外遇到熊,如果來不及逃跑,裝死就好了 ,然而,事實卻是,這基本上是沒有用的,裝死,只會更好地成為熊的食物。

可能,目前唯一有用的就是,防熊的噴霧,但是國內好像沒得賣。

而且,隨著人類開發的不斷深入,野生動物的數量下降,熊的總數在下降,但野生熊傷人的事件,並沒有減少,人類的行為越來越多的搶佔、壓縮熊的生存空間,野外 不能提供給它們足夠的食物,那它們就把眼光投向了人類。

而且,還有一個現象,隨著人類的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對熊等野生動物的保護成效初顯,熊的數量在回升,就出現了一些熊經常出現在保護區周邊的農田中。

還記得有位野生動物保護學家,在東北一戶農戶家調研,了解到的情況是,隨著保護措施的初顯成效,黑熊下山的次數不斷增多,黑熊下山看中了地裡的玉米,是掰一個,丟一個,最後就只留下最後摘的一個棒子。

旁人聽起來好笑,但是在農民口中,滿滿的無奈。

這種情況不止是熊,還有野豬等等,都屬於保護動物,碰不得,卻又忍不下。如果真的面對面遇到了,那可能連命都沒有了。

人和野生動物的衝突在加劇。

在這場人與野生動物的衝突中,到底是人錯了,還是它們錯了?

大家都沒有錯,錯了的,或許就是距離,各自在屬於自己的空間生活、生存,不越界,留給野生動物足夠的生存空間,或許能夠各自安好。

相關焦點

  • 黑熊襲人致死不罕見,可愛熊只是假象,其實人類一直在熊的食譜中
    上海動物園黑熊襲擊飼養員致死的事件,已經過去有兩個多月,但再次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還是覺得十分震驚,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特別是看到網友們的議論,更是難過。這次事故中,總共有三人遭到黑熊的襲擊,最終死亡。最令人震驚的是,還有一個母親,為了讓兒子逃脫,選擇犧牲自己,就這樣,兒子親眼看見自己的母親被黑熊襲擊死亡而無能為力。  這還只是今年發生的事情,時間再往前。
  • 黑熊吃人,令人震驚但並不罕見,人類一直在熊的食譜上
    黑熊吃了自己飼養員的新聞大家都看了吧?很多人十分震驚:為什麼黑熊會對自己朝夕相處,給自己投餵食物的飼養員下手?動物真的沒有感情嗎?但是本次事件中的黑熊是真的狂性大發才會這樣嗎?答案是否定的。人類,本身就在熊的食譜上。
  • 野外旅行遇到黑熊,裝死有效嗎?別傻了,人類一直在熊的食譜上!
    現在我們國內的情況已經越來越穩定了,因此很多熱愛旅行的人又開始按捺不住旅行的衝動,隨著我們的經濟越來越好,景點旅行轉向野外旅行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但是畢竟野外不是百分百安全的地方,如果碰到了野獸,大家知道應該怎樣躲避嗎?
  • 日本黑熊襲人致4人死亡 熊胃部發現人肉碎片
    日本秋田縣屢發黑熊襲人事件原標題:日本秋田縣屢發黑熊襲人事件 被射殺的熊胃部發現人肉碎片人民網東京6月14日電日本頻道綜合《讀賣新聞》的報導,地處日本東北的秋田縣鹿角市深受熊害,相繼發生4起被熊襲擊身亡的人身事故
  • 四川綿陽襲人黑熊,早在多年前就被BBC跟蹤記錄,情況相差較大
    5月17日傍晚17點左右,護送7歲兒子返校的媽媽在路途中遭遇黑熊襲擊致死,後續趕來營救人群中又有兩名被黑熊致死,為控制住黑熊繼續傷人,警方果斷將其擊斃,另一隻黑熊也在繼續追蹤。他於是去請教了研究黑熊將近40多年的博士林恩。博士給他介紹拍攝的黑熊就是莉莉和它的幼崽霍普。因為莉莉是被博士研究多年的黑熊,關係也一直很好,特別是它的脖子帶有GPS項圈,方便追蹤研究。第一次戈登就攜帶攝像裝備通過GPS探測器找打到了莉莉和霍普,這時霍普正在喝奶。
  • 近期熊傷人事件頻發,我們有什麼辦法防熊
    然而就在搜救過程中不幸再次發生:參與搜救的馬角鎮沉水村8組組長朱某遭黑熊突襲死亡。5月18日凌晨兩點左右搜救民警與黑熊正面遭遇,民警為確保安全將黑熊擊斃。早上六點左右民警發現失聯的蘇某,不幸的是此時蘇某已失去生命體徵。至此確認這次黑熊襲人事件造成3人死亡。既然悲劇已然發生,那麼現在首先要做的就是死者遺體的處理和死者家屬的安撫等善後工作,與此同時相關的調查工作也正在開展中。
  • 這兩種熊長得像雙胞胎,讓人分不清楚?實際上一眼就能分清
    本月的兩起野生熊類襲擊事件引發廣泛關注,第一起5月12日發生在青海三江源治多縣,一名女牧民被棕熊殺害,肇事熊被擊斃。第二起5月17日發生在四川江油市,先後共有三人被黑熊殺害,有一隻肇事熊被擊斃。這兩起熊類襲擊事件在網絡上引發熱議,很多網友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很多人都講究圖文並茂,但我大致瀏覽了一下,很多人配的圖都是「張冠李戴」。
  • 英媒:野熊「入侵」人類生活區 人熊能否和平共處?
    中新網4月28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7日報導,受人喜愛的帕丁頓熊是英國兒童文學裡的一個虛構角色,住在倫敦的一戶人家裡。但在實際生活中,如果住宅附近真有野熊出沒,可能很多人會被嚇壞。不過,人類受野熊襲擊致死的情況比較罕見,反而是熊在遇到人類時往往佔下風。
  • 黑熊襲人事件的背後
    最近四川黑熊襲人事件引起了人們的熱議,網上存在兩種觀點,基本上圍繞人之過還是動物之過,其實站在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認識,不能說孰對孰錯,而且目前糾結於這個問題我想並不緊要,緊要的是研判類似動物襲人現象以後還會出現嗎?我們應該怎麼去應對,我想這是當前我們亟需解決的問題。
  • 震驚!上海野生動物園一員工遭群熊攻擊致死「並非孤例」?
    人們常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對於這些大自然的生靈也同樣如此,儘管它們身處動物園,或許亦被馴服,但它們血液裡面流淌的依舊是嗜血的本性,它們基因中的獸性並沒有消失。我們必須要清醒地認識到,這些生靈雖然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但在空間上,我們還需與這些「朋友」保持一定的距離,因為它們的本性一旦被喚醒,人類將會因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 封面評論|黑熊出沒,如何科學防熊患
    特別是在環保一直是軟肋,疫情肆虐與「野味帝國」並峙的當下,保護環境,保護動物,再強調都不為過。只是,事有兩極。一些極端情勢下,似「生態太好、野物出沒」,也會成為問題。比如,今天讓人震驚的黑熊傷人,就讓「人熊衝突」,成為不得不直面的新問題。「四川江油黑熊咬死3村民,母親送兒讀書被襲身亡」。熊出沒,熊傷人事故,此前也有。有數據統計,西安地區幾年間熊傷人事件就有十幾起。
  • 美國新澤西州黑熊之殤,政府頒發「熊肉烹飪指南」控制數量
    美國黑熊在美國新澤西州一直有一種大型動物-黑熊出沒於叢林,公路甚至是人類生活的住宅區,黑熊攻擊人的事件時有發生,為當地居民安全帶來了不小麻煩。在人類公園玩耍的黑熊幼崽黑熊是在美國受保護的動物,人們不能隨便獵殺,很多地方都會出臺「獵熊禁令」。
  • 上海野生動物園熊傷人致死視頻令人痛心 熊吃人的事件怎麼回事
    上海野生動物園一名工作人員在實施作業時,遭到黑熊的攻擊,不幸被黑熊撕咬致死,令人痛心。這則新聞起初是一位遊客在自己的朋友圈上表示自己目擊了全過程,表示場面慘烈;一個普通的遊園過程,受到了無限的驚嚇與震驚。近日有網友稱,在上海野生動物園目睹了一起動物傷人事件,事發時,猛獸區一飼養員遭群熊撕扯,最終致飼養員不幸身亡。上海野生動物園在18日發布了一則公告,確認了這個消息屬實。
  • 江油3村民被黑熊襲擊致死:黑熊為何下山,如何對受害方補償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四川江油馬角鎮3名村民被黑熊襲擊致死,善後事宜目前正在處理中。 江油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5月21日告訴澎湃新聞,四川省尚未出臺專門的「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補償辦法」,當地將借鑑陝西、甘肅等臨近省份相關規定,確定補償細節。 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應該怎麼補償受害方?
  • 四川黑熊殺人,日本棕熊吃人的警示,動物攻擊人類應該被擊斃嗎?
    到5月18日凌晨,搜救的公安特警與黑熊正面遭遇,並將黑熊擊斃,至此這起黑熊襲擊殺人事件才算結束,在這起事件中,共有3人無辜喪命。在事情發生後發生後,當地也是採取了善後措施,進山的道路已經拉起了警戒線,後期可能會在當地建立保護區,對居民進行移民。
  • 付鑫:熊傷人之後,關於人獸共存的思考與解析
    近日四川兩隻黑熊襲擊傷人,致三人死亡引起了當地村民和野保界的廣泛討論,綠會秘書長周晉峰認為,黑熊沒有人類相關的意識,因此懲戒黑熊的意義不存在,相關部門工作的原則應該是:1.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在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時,人民群眾的生命裡是第一位的;2.保護生物多樣性
  • 大食蟻獸襲人致死引發關切
    原標題:大食蟻獸襲人致死引發關切  食蟻獸通常給人性情溫順的印象,一些人甚至把食蟻獸當寵物飼養。不過,研究人員新近公開近幾年間發生在巴西的兩起大食蟻獸傷人致死事件,引發公眾對於這種貧齒目哺乳動物棲息地喪失、人類與之接觸風險增加的關切。
  • 熊會攻擊人類嗎?
    近日,關於熊致人死亡的爭議引起了大眾反響,許多人開始思考熊這一種動物潛在的威脅,那麼熊會攻擊人類嗎?其實是的,有時候,熊可能會攻擊人類。而通常情況下,熊會從遠處聞到人類的氣味,如果可能的話會避開我們。和幾乎所有的野生動物一樣,熊對人類有著天生的恐懼。
  • 已有4人被咬死,小心熊吃人!
    在下山過程中,他們遭遇了黑熊,村民被咬死,孩子躲在草叢中逃過一劫。得知消息的親屬們下山尋找,再次遭遇黑熊,一名親屬同樣被熊吃掉。也許是受到戰鬥民族平時跟熊嬉戲打鬧的影響,很多人對熊的印象談不上好,但也不夠警惕。
  • 母親送兒返校途中被被黑熊咬死,兩搜救村民也不幸身亡
    5月18日上午,四川綿陽市江油市馬角鎮沉水村,村民三五人聚集一起,談論著山上黑熊咬死人的事,大家心中都有所畏懼。17日晚,該村47歲婦女唐某在送二兒子返校經過梯子巖山間小道時,被黑熊襲擊致死,孩子躲在草叢中逃過一劫。其親屬蘇某及參與搜救的朱某也先後遭遇黑熊襲擊。江油市警方出動警力搜救過程中與黑熊遭遇,為確保安全果斷將黑熊擊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