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高糖飲食促肥胖,「代糖」能拯救你的健康嗎?

2021-01-16 愛運動的阿皓同學

這是愛運動的阿皓第40篇文章,歡迎您的關注!今天要和大家聊的話題是代糖,這個在生活中處處可見的添加劑,它與我們的健康有什麼關係,它又會如何影響我們的體重?

高糖飲食的危害

從前科學界更多的認為脂肪是對人類危害更大的,但是隨之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們發現,人類健康的殺手不是脂肪,而是糖!

日常攝入糖量過高與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息息相關,甚至會影響兒童的大腦發育。

一項為期15年的研究發現:每天攝入的熱量中,添加糖的比例佔25%或以上的人,死於心臟病的機率是佔比低於10%的人的兩倍多。

食用添加糖還會引發2型糖尿病。上世紀90年代的兩項大型研究發現,相比於幾乎不喝汽水及果汁的女性,每天飲用超過一杯的女性患糖尿病的機率會高出一倍。

正式因為這些發現,食品廠商也開始推出各種各樣的無糖產品,不添加糖但是又有甜味,這全是「代糖」的功勞。

代糖是什麼?

代糖(或者稱為甜味劑)是一種食品添加劑,其提供糖的甜味,但是相比於真正的糖含有更少熱量。人造甜味劑可以通過生產植物提取物來獲得,也可以通過化學合成來加工。

代糖主要分為兩類:營養性代糖和非營養性代糖(甜味劑),主要的區別在於前者有熱量,而後者無熱量。同時因為他們不是真正的糖,不會影響胰島素的分泌。

甜葉菊

人們發明了很多種代糖,來滿足不同的甜味,不同情況下的需求,其中甜味以蔗糖為基準,被定義為100%

其他甜味物質與蔗糖的百分比值為它們的甜度,根據這種方法,果糖的甜度為130%,也就是同樣的一杯苦咖啡,放兩勺果糖和三勺蔗糖所產生的甜味是一樣的。

各種代糖包

常見的代糖(前五種為非營養性代糖,後五種為營養性代糖): 糖精:甜度是蔗糖的400倍,濃度較大時有金屬味和苦味,安全劑量:每公斤體重5毫克。 甜蜜素:甜度是蔗糖的40倍,安全劑量:每千克體重7毫克。 阿斯巴甜:人工合成的甜味劑,甜度是蔗糖的200倍,有熱量但攝入量過低,可以忽略,安全劑量:每公斤體重40毫克。 安賽蜜鉀:不在人體內代謝,隨尿液排出,甜度是蔗糖的200倍,體重為60kg的人每日最大攝入量540毫克。 索馬甜:從非洲竹芋的假種皮中提取的天然甜味蛋白質,甜度是蔗糖的2500倍,用量極微,熱量可以忽略。 山梨糖醇:天然存在,梨中就含有,每克含熱量4.1kcal,甜度是130% 木糖醇:存在於特定的植物中,每克熱量約2.6千卡,甜度為50%-70% 麥芽糖醇:不存在於自然界中,每克含熱量2.1千卡,甜度為50% 異麥芽糖醇:不存在於自然界中,每克含熱量2千卡,甜度為50% 乳糖醇:不存在於自然界中,每克含熱量2千卡,甜度為50%

山梨醇

代糖與體重

既然糖的過量攝入,導致了肥胖以及各種疾病,那麼將糖換成沒有熱量的代糖可以解決問題嘛?

畢竟,使用代糖可以將那些原本高熱量的飲料變成接近0熱量,而其他那些餅乾之類的零食也可以大幅降低熱量。

這不是從源頭上控制住了熱量的攝入嗎?但現實總是很殘酷。

2017年一篇發布《國際營養學》的文章研究了攝入非營養代糖對於體重的影響,最後得出結論:含非營養代糖的飲料與BMI(身體質量分數)之間沒有顯著關聯。該研究不支持向病態肥胖的受試者推薦含非營養代糖的飲料。

綜合研究納入了18至65歲,體重指數(BMI)≥40 kg / m或≥35kg / m且患有肥胖相關併發症的連續受試者,共100人(83名女性和17名男性,平均年齡為44.3歲)

研究者也對此做了解釋:使用非營養代糖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關,這會導致在其他飲食中攝入更多的糖,以及攝入更少的維生素。

雖然將有熱量的飲料換成沒熱量的飲料,但是並不能改變你的體重,你使用無糖飲料替換了有糖飲料,減少了從飲料中的糖攝入,但你會從其他地方攝入更多的糖。

造成肥胖的最主要原因還是,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不健康,不糾正,將糖換成代糖,也不會出現神奇效果!

同時文章中也提出大量攝入非營養代糖還與糖尿病,運動量減少,疲勞,幸福感降低和腹瀉有關。

代糖安全嘛?

甜味劑的誕生不過百年,在最近20年才被廣泛使用,而人類食用糖已經幾千年,由此人們對用代糖替換真正的糖,有著相當的懷疑,也的確有很多的研究表示代糖會對人體造成某種傷害,甚至增加某些癌症的患病機率。

因為其實驗設計都不夠嚴謹,且實驗樣本數量都非常的少,或者證據不夠充分等原因,所以沒有得到認可,但是人們的顧慮還在。

2015年發表在《公共衛生檔案》雜誌上的一篇文獻芸萃分析,從10989篇相關文獻中,篩選出1616篇高質量文獻,進行審查分析。

審查與強力甜味劑相關的營養益處和風險

最終得出結論:尚無證據表明食用人造甜味劑作為糖替代品在體重管理,糖尿病患者血糖調節或2型糖尿病的發生方面是有益的。

關於營養風險(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成年人對甜味的習慣化,癌症等),無法根據現有數據在這些風險的發生與食用人造甜味劑之間建立聯繫。

從現有數據和研究上來所,代糖還是安全的,任何有毒有害物質,都需要在一定的量下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而我們在設定安全上限時會非常的保守。

代糖

比如說一種食物,在動物實驗中,發現攝入量超過3g/kg·d就會出現不良反應,那麼在設置人類的安全上限時會採用50或者100的安全係數,得到的安全上限就是0.06g/kg·d或者0.03g/kg·d。

所以使用代糖時,只要在安全範圍內,基本不會產生影響。國際營養學會建議每天不攝入超過3.3單位的代糖,相當於330ml的無糖飲料。

總結

① 目前代糖在建議使用範圍內食用都是安全的,不要看無糖飲料沒熱量就當水喝,不喝夠8杯不罷休。

② 如果你不改變你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用代糖替換含糖飲料,也不能減輕你的體重。

③ 拒絕高糖飲食能幫助你規避很多健康風險。

這裡是愛運動的阿皓,用科學武裝大腦,身體和靈魂共同進步!點擊關注不迷路,與你分享最實用的科學健身內容。

相關焦點

  • 高鹽高糖飲食不可取,這9大危害要警惕,健康飲食最重要
    人們常說,高鹽飲食對身體不好。殊不知,高糖飲食也會給身體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糖和鹽是生活中常見的調料味,適當吃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一旦過量就會影響身體健康,那高鹽和高糖飲食相比,哪個更傷身呢。
  • 無糖可樂,到底能不能減肥?代糖真的就安全嗎
    為這些健康的人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很多朋友私信嚴sir問嚴sir無糖可樂減肥期間到底能不能喝,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講一下,無糖可樂到底能不能使我們發胖! 「0」糖卻很甜?
  • 年輕人青睞的「無糖」「代糖」,真的更健康?
    這個夏天,「無糖」「代糖」「0熱量」成為影響年輕人選購食品時的關鍵詞,市面上出現了以此為招牌的飲料、酸奶、零食等各類產品,給消費者帶來了遠超以往的更多選擇。在科學觀念普及的影響下,不少人認識到過多食用糖的危害,比如會導致肥胖、衰老等,無糖產品精準地捕獲了年輕人既想健康又捨不得美味的心態。這屆年輕人想「魚和熊掌兼得」的需求帶動了無糖市場的繁榮。但糖真的是洪水猛獸嗎?
  • 年紀輕輕就糖尿病,弄得人心惶惶,難道吃代糖就安全嗎?
    二型糖尿病主要以中老年人為主,但是近年來發病年輕化,主要跟不良飲食習慣、肥胖、缺乏運動等相關,同時也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換句話說,糖尿病近親遺傳的比例很高,如果父母或者兄弟姐妹中有得糖尿病的,那你將來患糖尿病的機率就比較高。
  • 比糖還甜的「代糖」,真的可以放心吃嗎?
    還有人問我們:聽說無糖可樂裡加的甜味劑對身體不好,是真的嗎?甜味劑對身體有沒有副作用?作為糖的替代品是不是真的可以放心選擇?今天就讓食品工業的業內人士帶你搞搞清楚吧~——代糖和糖二選一?選代糖!類似無糖可樂這樣的產品裡添加的甜味劑就是代糖,屬於食品添加劑。
  • 央視新聞的調查:代糖飲料並不健康~
    代糖是什麼?代糖的「代」字,說明了它是一種取代日常食用糖的東西。常見的糖有白砂糖、紅糖、蔗糖、葡萄糖、果糖等。而代糖同樣可以使食物有甜味,但是並不會升高血糖。常見的代糖有山梨糖醇、阿斯巴甜、木糖醇、甜葉菊、赤蘚糖醇等。
  • 陳根:吃糖還是吃代糖,這是一個好問題
    文/陳根 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的持續關注,抗糖運動方興未艾。以「0糖0脂0卡」為賣點的碳酸氣泡水、無糖奶茶,強勁衝擊著碳酸飲料作為「肥宅快樂水」的地位。在2019年的雙11和今年的618中,「0糖」的元氣森林的銷量都超過高糖的可口可樂,拿下天貓飲品類銷量的第一名。
  • 警惕:木糖醇、阿斯巴甜代糖不僅不利於減肥,還有可能引發癌症!
    巴黎營養學家馬丁·科蒂納醫生(Martine Cotinat)近日曾表示,代糖不但不會幫助人們達到減肥的效果,由於破壞了人體對碳水化合物的代謝能力,結果甚至恰恰相反。代糖,因為沒有卡路裡,所以普遍被減肥人士和糖尿病患者所青睞。但近些年研究表明,代糖非但不會有利於減肥,還會影響人體的健康!
  • 代糖吃了有什麼危害 會長胖嗎
    所謂代糖,也就是一種可以代替精製糖(白砂糖等...)的甜味物質。它既能帶來甜味,但又不是碳水化合物。  代糖的種類很多,包括山梨醇、甘露醇、木糖醇、甜菊糖等,根據是否含有熱量,被分為營養性的甜味劑和非營養性的甜味劑,非營養性甜味劑就是「傳說」中0熱量的甜味劑,比如說甜菊糖;而營養性甜味劑就是熱量比普通糖要低的甜味劑,比如說木糖醇。
  • 這五種代糖哪個最好?選代糖的3條建議你得知道
    減肥的你是不是很想吃甜食可是又不想吃糖?真的有很多朋友是這樣,所以都來諮詢我用什麼代糖好。這篇文章就來系統聊聊。01一減肥必須得控糖嗎?這裡所說的糖是指白糖、紅糖、蜂蜜、糖漿等添加糖。(一)木糖醇(xylitol)上面提到的五種代糖中,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木糖醇了,因為我們常在口香糖裡見到它。其實它廣泛存在於穀物、蔬果中,只是含量較低罷了;人體每天大約也能產生5-15克的木糖醇;而咱們買的木糖醇多是以玉米芯、甘蔗渣為原料加工得到的。
  • 腫瘤「找上門」,是高糖飲食「惹禍」?這7個常識,儘早知道為妙
    其實腫瘤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可怕,需了解以下幾個問題,正確面對腫瘤。關於腫瘤的真相有哪些?腫瘤患者能活多久和多種因素有關,如腫瘤病理類型、腫瘤細胞傳播速度、患者基本身體素質、情緒以及有沒有接受正規治療、是否定期做複查以及護理等,因此腫瘤並不等於判死刑,只要早發現早治療就能提高治癒率。
  • 快評|「代糖」雖好,也不要貪杯哦!
    最近幾年大家開始有了控糖意識,既想吃糖又想避免掉入熱量的陷阱,「代糖」也跟著控糖的潮流越來越火。於是,市場上各種無糖、低糖食品越來越多。「0糖、0卡、0脂」的宣傳,緊緊貼合了當下年輕人「想吃,怕胖」的消費心理。但隨著代糖的火熱,各種說法紛紛出爐。代糖到底是什麼?真的健康嗎?代糖即甜味劑,只需要很少的量就可以產生足夠的甜度,且幾乎不含熱量。
  • 健康不等於戒糖,禾甘木糖醇讓您樂享「甜蜜」
    而隨之帶來的除了身心的疲憊,還有久坐的肥胖。2019年2月,《柳葉刀》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中國肥胖率已達12%左右,肥胖總人數高居世界第一。得糖尿病的年輕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肥胖引起的。肥胖是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肥胖患者胰島素敏感性下降,容易出現胰島素抵抗,從而引發糖尿病。另外,糖分攝入過多也是導致糖尿病「找上門來」的一個重要因素。
  • 血糖高的人,飲食需做好這4點,控制血糖,避免血糖飆升!
    二、低糖飲食 高糖食物會促使血液的血糖含量升高,從而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所以患者要少碰高糖食物。 生活中常見的高糖食物有糖果、山楂片、冰淇淋、蛋糕、餅乾、果汁飲料、茶飲料和碳酸飲料等,糖尿病患者儘量別吃這些高糖食物。
  • 高血脂危害心血管健康,飲食上注意4點,減少血管堵塞
    吃得不健康,吃得太油膩,吃得不規律,吃得太多導致肥胖,都是引起高血脂的重要不良生活習慣,但高血脂的產生,並不與吃了太多的油脂直接相關。早在上世紀50年代,科學家們就研究確認,血脂的升高與飲食是否油膩並沒有直接的關聯,人體血液中的膽固醇,絕大多數來自於肝臟的合成,只有少數來自於外源性的攝入和吸收。
  • 8款假「健康零食」,你不要再被商家騙啦!
    太鹹、太油、太甜都已經不太能接受,但這不是心理上的排斥,而是我的身體已經習慣了更健康的飲食結構,從而不能再接受這樣的味道。 都說想要持久的堅持一件事情下去,就是將這件事情成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像吃飯、洗澡或者是睡醒的一杯水一樣,自然而不可或缺。無論是運動還是飲食。
  • 你肥胖的程度影響身體健康嗎
    導語:如今,遭受肥胖症困擾的人們是越來越多,肥胖危害健康很大,那你會不會正確的肥胖檢測?
  • 基因貓:以肥胖、飲食等角度切入基因檢測,改進健康度
    基因貓:以肥胖、飲食等角度切入基因檢測,改進健康度
  • 我國超50%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你知道都有哪些健康危害嗎?
    李斌講到,我國居民超重及肥胖形勢嚴峻,城鄉各年齡段居民超重肥胖率持續上升。18歲及以上居民男性和女性的平均體重分別為69.6千克(139.2斤)和59千克(118斤),與2015年發布結果相比分別增加3.4千克和1.7千克。眾所周知,胖瘦與個人健康密切相關,肥胖恰恰是很多疾病的源頭,是導致一個人失去健康狀態的重要推手!那麼如何去界定一個人是否屬於肥胖呢?
  • 肥胖就是營養過剩嗎?醫生:不一定!肥胖照樣會營養不良
    作者: 馬文領(上海長海醫院) 不,肥胖也照樣會營養不良。 近年來,肥胖人群上升速度不斷增加,帶來的慢性病發生的風險也逐漸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