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交易市場真品不過5%? 各色假貨充斥市場

2021-01-10 騰訊網

  市場假貨多是瓷器、玉器,拍場假貨多是書畫

  本報記者親赴景德鎮揭秘造假鏈條

  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洛陽、杭州、南京、蚌埠、景德鎮……吳樹的文物市場暗訪之旅,歷時一年,行經多省。零距離看過了文物交易市場中諸多行當的「內幕」之後,他得出了一個結論:中國文物市場總體違法!

  瓷器造假之「接底」

  景德鎮御窯廠周圍店鋪林立,常有人租鋪但不開張,閉門在內掘地三尺,找尋埋在地下的清代瓷片。由於瓷器底部是鑑定的重要部位,因此仿製高手們便用將舊底和新器身拼合的手法,做出從外表上看不出絲毫痕跡的仿製品。古瓷底的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如今光緒年間的底一個要2000元左右,道光的要 5000元,乾隆的要6000~7000元,康熙的約8000元,雍正的最貴,約10000元。

  「文物交易市場」

  真品不過5%?

  吳樹稱,國內「文物交易市場」上主要的流通商品有兩類,一是真東西,主要是出土文物、傳世品,二是假貨。從比例來看,前者不過佔去5%,而充斥市場95%以上的則是後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地下、內水和領海中遺存的一切文物,屬於國家所有。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石窟寺屬於國家所有。國家指定保護的紀念建築物、古建築、石刻、壁畫、近代現代代表性建築等不可移動文物,除國家另有規定的以外,屬於國家所有。」並且「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的所有權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改變而改變」。

  而在所謂「傳世品」部分,文物法規定文物收藏單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收藏通過下列方式取得的文物:(一)依法繼承或者接受贈與; (二)從文物商店購買;(三)從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購買;(四)公民個人合法所有的文物相互交換或者依法轉讓;(五)國家規定的其他合法方式。這些文物可以依法流通。

  一般認為,文物法確立了公民個人擁有和流通文物的合法性。但珍貴文物、國有文物等仍屬於不能交易的範疇。所謂珍貴文物,是指具有重要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物,主要包括國家規定的一、二、三級文物。目前各地大量出現的各種私人博物館、藝術館、文物或藝術品主題會所等,建立的依據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此。

  但對於法律的不同理解仍然存在,有專家就認為,對於文物保護法所言的「依法轉讓」問題,並非通常意義上的「買賣」,私人可以無償轉讓或者互相交換,如果涉及「有償」,仍需通過文物商店或有合法資質的拍賣機構的途徑。

  中華工商業聯合會古玩業商會常務理事李廣琪認為,現在人們往往把「舊貨」跟「文物」混為一談,其實舊貨並不一定有實際的文化價值。對兩者進行明確的區分很有必要。

  藝術品制假已形成專業「地下市場」

  與「真」文物面臨的糾結局面相比,「假」文物、藝術品的泛濫影響則更大。在收藏圈子中,不時可以聽到某某藏家花了上億巨款,收購了滿室「國寶」,經專家鑑定卻無一真品,欲哭無淚。也常有鑑賞家抱怨:屢屢被人邀請「掌眼」,但乘興而來,卻幾乎次次要敗興而歸!吳樹稱,近兩年市場上假貨最多的是瓷器、玉器,在拍賣市場中最猖獗的,則是書畫。

  經過數十年的江湖歷練和經濟洗禮,國內的文物和藝術品制假已經形成了一個分工明確、網絡嚴密、技術高超、渠道通暢的專業「地下市場」。如以書畫而言,上海仿陸儼少、程十髮,廣東仿高劍父、高奇峰,西安仿石魯,香港仿林風眠、陳之佛,臺灣仿張大千、黃君璧。生產者、中介者、售賣者各司其職,產品檔次也劃分明確,頂尖的仿品進大拍場,甚至進入博物館收藏。

  日前,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一件被稱為「壺王」的「鎮館之寶」 ——長沙窯大壺被媒體質疑是贗品。其捐贈者安徽淮北的民間收藏家丁仰振也被捲入其中。根據中央電視臺的報導,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約600件藏品是從丁仰振手中徵集而來。雖然對此事的調查尚無最終結論,但不難看出,仿品至少已經發展到可以令專家、藏家們「集體困惑」的程度了。

  根據吳樹的說法,目前最受市場追捧的陶瓷贗品主要有「官、哥、汝、鈞、定」宋代五大名窯生產的器物和景德鎮生產的元明清官窯瓷器,其中造假時間最長、造假水平最高、對文物市場殺傷力最大的是後者。

  連結:古玉制假手法種種

  火燒法

  將玉件直接放在火上燒或塗上火鹼後用石灰包好,放到鋸末裡埋起來,這樣在玉石上燒出的白色叫「雞骨石」,如果將其立即冷卻就會產生牛毛紋;若在水中加入不同顏色的化學物質,便會制出各色牛毛紋玉石。之後用砂紙沾豬油,對其表面打磨直至出現光澤。

  酸咬法

  將玉器在需要加顏色的地方用化學方法加熱,放入硝酸、硫酸的水中,接著把需要保留色彩的地方用混合物封好隔離,再放入特製液體中浸泡,使顏色浸入到玉石縫隙中。最後對其進行全身封閉打磨。

  加壓法

  將器物打磨、著色、上油後,用按一定比例的混合鹼包裹好,放入高壓釜內,幾天後取出,再經過一系列的化學處理完成。這種手法一般用來仿製新石器時代到戰國時期的玉器。

  記者直擊

  「研究所」裡造出

  高科技「殺豬」仿品

  在朋友的幫助下,在景德鎮一處偏僻的民房中,記者見到了在行內以仿製清代某種瓷器著稱的A先生。他告訴記者,自從數年前經他手製作的一件東西在香港蘇富比的拍賣中拍出千萬元以上的高價以來,進入各大拍行的他的仿製之作,至少過百件,「翻開那些圖錄,(某種瓷器)很多都是我的」。

  A先生的這所民房中,從拉坯到燒成的設備一應俱全,大袋大袋的陶土堆放在地上,分門別類,等待根據不同的需要進行調配。書櫃中大陸、臺灣等各種版本的陶瓷類書籍、雜誌堆滿。工人正在製作的器皿有六七種,每種數量都不大。他自言這裡就是一個「研究所」,而自己從事的則是高科技的研究工作。他告訴記者,要做出一件夠等級的仿品,需要從選料、制胎、顏料配置、器型設計、繪製、裝飾風格等所有方面進行系統研究,絲毫不能馬虎。一種顏色的調配,要不停地做出樣品來比照、實驗,直到與想要仿製的器物完全一致為止。他拿起一個花瓶,幾個面的裝飾紋樣、顏色各不相同。這就是一個「實驗色卡」。根據層層歷練燒成的仿品,與真品的相似程度往往高達八九成以上,不要說外行,就是「老鳥」也很難不走眼。據說A先生所製作的某類清代瓷器,因為真品與仿品實在難以甄別,目前在市場上已經沒有人敢下手買了。

  根據行內人的說法,類似A先生這種水平的仿製高手,在景德鎮約有十來位。他們各是一種瓷器的專家,各有秘不示人的絕活、配方,多「大隱隱於市」,低調燒瓷,少與他人往來,僅通過固定、長期合作的渠道進行交易。近期有一位香港的資深藏家專程到景德鎮考察瓷器仿製,看了一些高手的十幾件作品之後,連稱:「看不懂!看不懂!」

  除了這類手法,瓷器仿製中的「殺豬」(指用假貨騙人)手段還有不少。

  有圖有真相

  近日,在某知名論壇網友「憤青的小鳥」發帖曝光了不良商販把石頭「變」成翡翠的全過程,令人驚悚。

  交易市場「亂象」並非生產亂而是操作亂?

  文物仿製品一般來說有三種:一種是收藏、學術機構為了研究、教學、陳列等之用製作;第二種是為了滿足一部分人的收藏和觀賞需要,或作為工藝禮品、紀念品仿製;第三種則是純粹為了以假亂真而仿製。前面兩類仿製品,往往有仿製的標識,或者在尺寸等方面有所區別,第三種則沒有。

  而在前兩類仿製品中,也有高下之分。在景德鎮作仿古瓷規模最大的黃雲鵬的主題公園般的工作坊中,成百上千的泥坯整齊堆放,展廳中有從宋到清各個朝代的仿品,價格從數百元到數萬元不等。然而在行內人看來,這些仿品的水平並不高,只能作為禮品和紀念品之用。但國內某著名博物院曾經仿製作為紀念品出售的一批高仿瓷器,卻曾經被人磨去仿製標識後當做真品高價交易。

  李廣琪在景德鎮也有自己的品牌和瓷窯,他的主營業務,是高仿瓷器的生產。在北京古玩城中他的店鋪裡,四壁擺滿了各種高仿瓷器。他說自己從來都明確說明,自己賣的就是高仿器。但這並不能避免他的產品進入拍賣行,並被當做真品拍賣出去。他堅持認為,所謂文物、藝術品交易市場的「亂象」,並非生產亂,而是操作亂。換言之,「亂」的原因在交易環節。

  A先生也稱,自己從來沒有跟人說過自己的東西是真東西,所有的買家也都知道買去的是仿品。但「至於他們買去之後幹什麼,我不問,也不關心」。有時自己的作品通過拍賣公司或者其他途徑賣出了高價,但那個錢也不是進了自己口袋。

  李廣琪說,文物、藝術品收藏中,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現象,因此規範市場首要的就是素質教育:一方面,是玩家的素質教育,學會自己給自己掌眼;另一方面,是對鑑定機構、交易機構的人員進行職業水平和道德、操守的教育;還有一方面,是政府的監管不能缺位,現在監管太不力。

  為何能以假亂真?

  造假者:

  專家水平不行

  高科技鑑定無效

  那麼「假」為何能「亂真」?這些在景德鎮生,景德鎮長,在瓷器行業中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人,對每一位仿製高手的手法都瞭然於胸。「我們不可能看不出來」,一位常常在國內各大城市間奔波,為拍賣行和仿製高手們「牽線搭橋」的人士稱。而對於那些頻頻在大眾媒體上露面的專家,他們卻大都持輕視的態度。 「專家只有理論,不懂製作,談不上懂瓷器。他們說什麼什麼標誌是某個時期的典型標誌,是鑑定標準,卻不知道那個就是某種生產手法造成的,我們復原那種手法就是了。」A先生說。

  而對於各種物理、化學等高科技鑑定手法,很多人也並不太在乎。一方面,鑑定機構手頭現有的資料庫數據遠遠不足,「即使真的是老東西,他資料庫裡沒有的,都說是新的,你說它怎麼管用?」另一方面,各種測試方法都有年代的誤差範圍,高古的文物誤差五十年不太能造成大影響,但清代或者民國的東西,到現在也就一百來年,這種程度的誤差,就令測試結果不能起到任何參考作用。

  還有一點,很多高仿的東西,買家買去不過是為了洗錢或者送禮之用,價格越高反而越好,遑論其藝術和工藝水準,的確已經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而高度的信息不對稱造成的話語權壟斷,也為「假作真時真亦假」提供了完美的土壤。從今天的江西、河南、河北的瓷窯中燒出的「宋瓷」、「元瓷」、「清瓷」,在某位藏家的密室中放置若干年,在拍賣市場上周轉了幾個來回之後,誰還會在乎它們的真假?

(廣州日報)

相關焦點

  • 重慶市場派克籤字筆九成是假貨
    本報訊(記者王文淵)「重慶市場上的派克籤字筆,十支裡面九支是假貨。」近日,全球知名的鋼筆和籤字筆品牌派克公司發起第三次全國打假活動,專程來渝打假的派克公司代表黎接軍稱,重慶和西安被列為重點城市。近日他在朝天門、沙坪垻、石橋鋪等地的小文具店調查發現,「我沒有看到一支真的派克籤字筆!」
  • 買賣假貨,釣魚詐騙……閒魚等12家二手交易平臺將被集中約談
    把不用的東西在二手平臺轉賣已經成為年輕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但由於門檻過低、管理不到位頻頻出現買賣假貨、盜版網課、內容涉嫌色情低俗、釣魚詐騙、非法銷售「贓物」等亂象來看一組權威調查江蘇省消保委近日開展網絡二手交易市場消費調查,選取包括閒魚、轉轉、閒轉、拍拍、58同城、找靚機、花粉兒
  • 列舉一些各地旅遊市場和古玩市場上常見的假貨,你有沒有中招
    今天小編來給大家列舉一下各地旅遊市場和古玩市場上最常見的一些假貨,來看看你有沒有中招吧,也歡迎大家點讚和轉發,讓更多的人能看到不要再上當了。玻璃貓眼:充斥於各地旅遊市場和飾品店,五顏六色還有貓眼效應,其實就是玻璃。
  • 買賣假貨、釣魚詐騙……網絡二手交易平臺繁榮之下隱憂頻現
    對此,江蘇省消保委近期開展了網絡二手交易市場消費調查,於1月14日發布調查報告。據悉此次調查對象涉及閒魚、轉轉、閒轉、拍拍、58同城、找靚機、花粉兒、心上、只二、紅布林、萬表、愛回收在內的12個全品類和非全品類二手交易平臺。
  • 瀋陽民間現稀世文物玉豬龍 收藏者身份神秘(組圖)
    一位老先生把爺爺和父親當枕頭的一塊石頭拿來,非說是文物,當專家告訴他這只是一塊再普通不過的石頭時,老先生不信,說要找別的專家再看看。還有一些大塊的石英石、方解石、漢白玉、玻璃等被市民以奇貨收藏,專家指出後,市民大失所望。
  • 狐狸奸商報到《動物之森》美術品真品一覽,多種不同假貨要注意
    >九尾商店 根據來自日本的時空旅人玩家情報,九尾商店有幾個特性:一天只能購買一個美術品美術品售價4980 鈴錢,賣價1245 鈴錢美術品會有假貨的存在,購買前只能自己確認假貨無法捐贈,亦無法販賣商店會販賣島上既有的家具異色版,價格不定注意分辨真品與贗品就跟前作一樣,狐狸被稱為奸商正是因為他賣的東西很多都是假貨(贗品),而這次美術品也不例外。
  • 缺的永遠不是市場,而是創意!
    考古盲盒爆火的背後讓我們意識到,文物藝術品永遠不缺市場,缺的是創意! 01 價格混亂、假貨泛濫是藝術品市場發展的最大阻礙 隨著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數位化技術等高科技的快速發展,我國藝術品市場無論是在形態、
  • 萬億規模的二手交易市場,真的是門好生意嗎?
    而且,如果純從生意的角度出發,閒置二手交易完全不具備高頻剛需的特質,它甚至不能稱之為一個行業,用閒魚創始人處端的話說,「國家發布的各種名錄或者行業介紹中都沒有二手行業這個說法」二手閒置物品交易的市場需求一直存在,但並不特別強烈,更多是基於一手市場的補充存在。近年來二手交易市場的崛起,更多是基於文化理念和技術推動的結果,喚醒了交易需求,降低了交易風險,提升了交易效率。
  • 文物販子造假有多可怕?把玉塞進活羊體中,3年後將玉取出賣天價
    人們只知不法分子在犯法,卻不知文物販子造假有多可怕?把玉塞進活羊體中,3年後將玉取出賣天價。一、 血玉形成古籍有言:「衣白衣,服白玉。」此句乃形容白玉之特色。但自古至今具有神秘色彩的玉石仍是血玉。但為了令其逼真,造假分子還要將這些假玉石做舊,經過專業造假分子之手,便能將其打磨的如真品般。此時血玉便能成功賣出。大部分買家並非專業人士,因其形態酷似真品,所以人們往往會受騙買到假貨。造假分子以這種製作方式做出假玉,再以真正的血玉的市場價格將其賣出。其中差價可謂暴利。
  • 滑鼠假貨泛濫 Razer地獄狂蛇真假對比
    ,很容易讓玩家花了真品的價格買到假貨。不過假的畢竟是假的,高仿假貨地獄狂蛇鏡面版滑鼠表面的滑鼠展示圖案印的一塌糊塗,圖案中滾輪及左右鍵中縫等細節基本不可見,而真品展示圖案,則完美的表現了滑鼠總體及細節。
  • 賣鸚鵡被判刑 也攔不住鸚鵡交易市場「欣欣向榮」
    今天,重案組37號探員兵分多路,分別對網絡交易平臺和北京的實體花鳥魚蟲市場進行探訪,結果發現:活體鸚鵡交易體量龐大且遍及全國。而根據國家林業局發布的相關規定,小太陽鸚鵡既不在人工馴養之列,也不能進入市場交易。▲「網紅」小太陽鸚鵡:上圖為綠頰「小太陽」,中圖為鳳梨「小太陽」,下圖為肉桂「小太陽」。
  • 瘋狂的文物造假,玉放進狗肚子裡沁血,家具用鳥糞「美容」!
    在歷史悠久的中國,不僅僅是文物被流傳下來,連文物造假也是一門「祖傳」的技藝。古人從剛開始收藏沒多久,就不得不與各種造假鬥智鬥勇。而到了現代,隨著收藏市場的大眾化,造假更是以一種瘋狂的姿態,席捲著每一個收藏種類,不論你接觸到哪一種收藏,首先要做的第一點就是學習鑑賞知識,古玩行業向來是「肥進瘦出,九假一真」,多少人栽在假貨手裡,欲訴苦而無門!介紹文物造假之前,先給大家說個清代乾隆時期的故事。
  • 節日將至,松江市場監管部門為你送上白酒鑑別小技巧→
    節日將至,白酒市場又迎來了傳統的「銷售旺季」。隨著高端白酒消費新浪潮的復甦,如何在良莠不齊真假難辨的市場中選購到心儀的放心酒水?看膠帽:觀察頂部,假貨平整無層次;真品膠帽五角星層次分明。觀察側面,假貨包裝松松垮垮;真品包裝緊緻,小片平整。
  • 8年前網傳王剛砸壞2億文物,近日首次回應:就是真品也不值2億
    如果有人花了很少的錢買到真品被人們稱之為撿漏,然而大多數人都是花了大價錢,最終買到一件贗品,讓人唏噓不已。比如此前就有一檔叫做《天下收藏》的節目,主持人是王剛,在這個節目中,專家失誤了,導致王剛砸壞了一件真品,最後節目停播。
  • 市場監管部門在寵物交易市場監管方面的職責定位是?
    > 對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第0186號提案的答覆 民建江蘇省委:貴單位提出的關於對寵物交易市場加強監管的建議收悉
  • 2021-2027年中國文物保護市場調查與投資可行性報告
    智研諮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文物保護市場調查與投資可行性報告》共十四章。首先介紹了文物保護行業市場發展環境、文物保護整體運行態勢等,接著分析了文物保護行業市場運行的現狀,然後介紹了文物保護市場競爭格局。隨後,報告對文物保護做了重點企業經營狀況分析,最後分析了文物保護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預測。
  • 首個寵物交易市場
    本報11月24日訊 「市民明年春天到生態動物園寵物市場來,可免費自由交易寵物。」今天上午,長沙生態動物園相關負責人給本報打來電話。據該負責人介紹,長沙生態動物園規劃建設了一座面積超過7000平方米的寵物自由市場,明年3月將對外開放,屆時市民到這裡可免費交易寵物。 「寵物自由交易市場主要供有寵物的市民之間互相交易寵物。」
  • 【交易智慧】想成為期貨市場的常勝將軍,就要與市場握手言和
    話題討論 期貨市場交易有兩個面,一個是理智面,交易策略、交易計劃和資金管理。一個是心理面,交易者的心態可以說主導了交易的節奏。成功的交易者必定是極具自我控制力的。 1 計劃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計劃。
  • 調查:被"冷落"的舊貨市場與"燥熱"的共享大潮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二手物品交易是多數家庭常用的消費模式。而在中國,閒置資源因傳統觀念的影響,其價值一直處在被低估的狀態。不過隨著共享經濟大熱,閒置物品背後的二手經濟正搭乘共享的快車迅速進入消費者的視野,國內的線上「二手經濟」呈現爆發式增長的態勢。  然而與之相對的,曾一直沒有被網際網路之光照耀到的舊貨交易市場如今卻是愈發冷清,堅守還是放棄成了從業者們不得不面對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