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海形態美麗,色彩斑斕的觀賞魚及其珊瑚礁群的美妙奇觀

2021-01-08 天地瞬間

1998年12月22日,為紀念第22屆萬國郵政聯盟大會暨中國1999年世界集郵展覽在北京舉行,國家郵政局發行了《海底世界.珊瑚礁觀賞魚-第22屆萬國郵政聯盟大會暨中國1999世界集郵展覽》特種郵票,全套版張型8枚。

(8-1)為「主刺蓋魚」。俗稱皇帝仙,體長30-38釐米,體略高而呈卵圓形。郵票圖案為幼魚,體一致為深藍色,體具若干白弧狀紋,並與尾柄前之白環形成同心圓。

(8-2)為「藍斑鰓棘鱸」。體長15釐米。體呈橙色,頭、體和臀鰭部均散布許多藍斑,體後部的斑較細圓,上頜骨末端伸達眼後下方,兩頜的前端有一對犬齒,下頜側有3-4對犬齒。分布在我國南海諸島珊瑚礁叢中,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熱帶區也有分布。

(8-3)為「四刺蝴蝶魚」。俗稱藍印蝶。體呈黃色,魚鰭藍黑相間,頭部呈三角形,有一條經眼部黑色條帶,尾柄根部有一藍黑斑,體側有20多條棕色縱紋,在側線附近的縱紋之間有一藍色斑塊。分布在我國南海諸島和臺灣附近海域的珊瑚礁叢中,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熱帶區也有分布。

(8-4)為「桔尾蝴蝶魚」。俗稱橙尾蝶。體長約50毫米左右,體側扁。吻尖,前端稍向前突。體被弱櫛鱗。體側鱗片的邊緣具暗色線紋,互相連結呈網紋狀。頭部有1黑色橫帶,沿背結鰭條部有1黑色縱帶,尾鰭具1黑色橫帶。較少見,分布於熱帶太平洋暖水區。我國僅見於南海。

(8-5)為「馬夫魚」。俗稱關刀蝶。體長20釐米。背鰭第四鰭棘及鰭膜呈長鞭狀。兩眼間具黑色橫帶。體側具2條略斜向後方的黑色橫帶。分布在我國南海諸島和臺灣附近海域的珊瑚礁叢中,非洲東部及夏威夷海域也有分布。

(8-6)為「千年笛鯛」。體甚高,被中大櫛鱗,側線上方和下方鱗列全部斜行。吻鈍尖,背緣平直。上頜前端具2對大尖錐牙,下頜具l行尖錐牙。前鰓蓋骨後緣凹刻窄而淺。背鰭和臀鰭鰭條後緣尖形。幼魚體側具3條黑色斜帶,隨生長模糊至消失。重要經濟魚類和。分布於我國南海和東海,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也有分布。

(8-7)為「圓斑擬鱗魨」。俗稱小丑炮彈。體長50釐米,呈長橢圓形, 尾柄短。口端位,齒白色,具缺刻。眼前有一深溝。分布在我國南海諸島和臺灣附近海域的珊瑚礁叢中,印度-西太平洋區也有分布。

(8-8)為「雙棘甲尻魚」。俗稱皇帝神仙、帝王魚。體長卵形。頭部眼前至頸部突出。吻稍尖。分布在我國南海諸島和臺灣附近海域的珊瑚礁叢中,紅海、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熱帶水域也有分布。

相關焦點

  • 古老的珊瑚礁群、多樣化的海洋生物,欣賞圖巴塔哈群礁的美麗景色
    1993年,這座公園以其古老的珊瑚礁群、多樣化的海洋生物及鳥類、多姿多彩的美麗景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其實咋們今天所講的珊瑚礁,它不是巖石,而是海洋微型生物珊瑚蟲的遺骸。珊瑚蟲的存在可以追溯到數十萬前的古生物時代。這類大如米粒的腔腸動物喜好群居生活,依靠海水中的鈣質和二氧化碳維持生命。
  • 這個全世界「最長最大」的珊瑚礁群,一定會讓你震撼不已,想去嗎
    這是地球上最美麗的珊瑚海,是一道壯麗的珊瑚長城,是蔚藍深處的珊瑚傳奇。包含即將消失的奇蹟的藍色海洋地區,這裡是熱情洋溢的南半球,這裡海水溫暖如春,珊瑚美麗如玉,景色迷人,這裡就是大堡礁。世界上最長、最大的珊瑚礁群,位於澳大利亞東海岸,蜿蜒曲折的海水在地球母親內部綿延了一千年,像巨大的藍寶石一樣安靜地蟄伏在五彩繽紛的珊瑚礁周圍,深藍的天空沒有一絲雲彩,海風穿過大堡礁的身體,這裡的色彩純度這麼高,引人注目,擔心錯過任何美麗的水滴。
  •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有著世界七大自然奇觀的美譽,你猜是哪?
    十一年前,也就是2009年,風靡全球的「大堡礁招聘」事件,讓我對這美麗而神秘的大堡礁感了興趣。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它貫穿澳大利亞東北海岸,全長2011公裡,最寬處161公裡。它以其樸素的自然美而聞名,同時也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早在1981年,它就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並享有世界七大自然奇觀之一的美譽。
  • 色彩斑斕的珊瑚礁
    珊瑚礁猶如一座壯麗的水下花園,色彩斑斕,充滿生機。它是由一種叫造焦叫造礁珊瑚的珊瑚蟲建造的,分布於溫暖的淺海中。珊瑚礁為成千上萬的生物提供了家園,其中既有險惡的鯊魚、巨大的蛤蜊,也有飢不擇食的鸚鵡魚。珊瑚魚很多珊瑚魚色彩鮮豔,同一物種成員之間能夠輕易地分辨彼此主刺蓋魚、橙色百斑魚、英高鰭刺尾魚、蘇眉魚、蘑菇珊瑚等等。小丑魚棲息在海葵有毒的觸手中,以避開捕食者。小丑魚黏滑的皮膚能保護它們免受海葵蜇刺的傷害。海綿看起來像是某種奇異的植物,實際上它們是動物。它們的身體像篩子,可以從水中濾出細微的食物顆粒。
  • 中國南海西南中沙群島珊瑚礁魚類圖譜
    《中國南海西南中沙群島珊瑚礁魚類圖譜》是中國第一部完全以潛水拍攝記述南海西南中沙群島海域珊瑚礁魚類的圖譜。
  • 瑰麗的海上「長城」: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嗎
    就在這片大陸東北部延綿兩千多公裡的海岸,點綴著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從上空俯瞰,礁島宛如一顆顆碧綠的翡翠,熠熠生輝,而若隱若現的礁頂如豔麗花朵,在碧波萬頃的大海上怒放;而在這個色彩斑斕的水下叢林中,更是到處充滿著生命和色彩……大自然萬年的造化,把奇光異彩、千姿百態的大堡礁帶到人間。
  • 出海感想之美麗的珊瑚礁魚類
    「南海生物資源調查與評估」任務。通過這次「南海生物資源調查與評估」任務,我充分認識到了南海豐富的魚類資源,特別是在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時的生物資源調查與評估,一條條色彩豔麗的珊瑚礁魚類奪人眼球,在充滿好奇的同時,我開始在師兄師姐的幫助下慢慢學著鑑定它們的種類與名稱,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方式,讓我得到了充分的鍛鍊的同時也加深了科考隊員之間的認識和感情,更重要的是一些五彩斑斕的魚類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
  • 刀片魚與豔紅,造型獨特的海水觀賞魚,您喜歡哪一個?
    刀片魚 刀片魚屬於玻甲魚科,產於印度洋、西太平洋珊瑚礁海域,又名蝦魚。從遠處看,這個品種的海水觀賞魚既像刀片,又像磷蝦。由於其獨特的造型,深得海水觀賞魚愛好者的喜愛。刀片魚的形態特徵。刀片魚屬於小型海水觀賞魚。成年刀片魚的身體長度僅僅為10到15釐米。
  • 海底綠洲——珊瑚礁--中國數字科技館
    當珊瑚蟲死亡之後,其骨骼遺骸積聚起來,新生的後代又在這些遺骸上繁殖生長,久而久之,形成了海底千變萬化的珊瑚形態。  巖石是珊瑚最好的附著體,一旦碰到海岸邊的巖石或礁石時,它們就會紮根生長;除巖石外,瑚還能附著在海底細砂和泥質基底上。珊瑚生命的世代延續和積累成就了珊瑚礁海岸,其形態在所有熱帶海岸中別具一格。
  • 中國科研團隊守護南海珊瑚礁20年 只為重建海洋天堂
    種珊瑚:去海底「植樹造林」他們用了近十年時間,在中國南海海底種植了十萬平方米珊瑚。這是一項科研,更是一個辛苦的勞作。他是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下文簡稱「南海研究所」)珊瑚生物學與珊瑚礁生態學科組的助理研究員,他們的主要工作是在中國南海的海底沙石上,依靠人工,培植並播種珊瑚。 這是一項科研,更是一個辛苦的勞作。團隊成員多數已經工作了近十年,組長黃暉則是從博士時期便參與進來,為保護和恢復中國南海的珊瑚礁工作了20多年。
  • 祖國的寶島:美麗西沙令國人心馳神往(組圖)
    翻開中國地圖,在南中國海那片蔚藍大海的深處,有紅色珊瑚礁和藍色海水圖標標註的地方,有如珍珠般散落的座座小島就組成了西沙群島,這是我國南海諸島四大群島之一,位於海南島東南方。  由於終年雨量充沛,島嶼附近海域的水溫變化小,優越的自然條件形成了西沙群島奇特的景觀,熱帶植物叢生,四季繁茂。如果從空中俯瞰,美麗的西沙群島就如朵朵睡蓮,漂浮在綠波萬頃的南中國海上。
  • 真美麗,水族館最愛養的觀賞魚!
    魚類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生物,在人類世界的認知中,它們大部分都變成了我們的美食,但實際上,世界各地有這樣幾種最美麗的魚,它們擁有的觀賞價值比吃肉還高!一、小丑魚,它是一種十分小巧的熱帶海水魚,已知有約30種,大多生活在水質清澈、光線充足的海域,和珊瑚礁在一起十分美麗,通常被當成熱帶性觀賞魚!二、獅子魚,體長25-40釐米,大多棲息於溫帶靠海岸的巖礁或珊瑚礁內,由於其鬃毛像獅子,因而得名!在美國周邊海域,這種魚一度泛濫成災,人們不得不將其捕撈賣給中國人!
  • 上海交大生科院與三亞珊瑚礁生態研究所聯合建立南海珊瑚礁生態...
    2021年1月6日,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與三亞珊瑚礁生態研究所「南海珊瑚礁生態聯合實驗室」籤約與掛牌儀式在三亞崖州灣科技城舉辦。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院長鄧子新院士、常務副院長馮雁、副院長李志勇,三亞崖州灣深海科技研究院副院長魯佳寶、三亞珊瑚礁生態研究所所長吳川良及三亞市委、三亞珊瑚礁國家自然保護區、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海南大學、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領導和代表參加了聯合實驗室籤約與啟用儀式。李志勇與吳川良代表雙方籤署聯合實驗室協議,該實驗室同時在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掛牌。
  • 萌寵小課堂:色彩斑斕,形態多姿的小型蝶魚,你見過幾種?
    色彩斑斕,形態多姿的蝶魚也是海水觀賞魚中最重要的成員。相信很多愛魚者見過蝶魚後,都會被它們的「形象」所吸引。並且兩條蝶魚面對面很像一隻色彩斑斕的蝴蝶,深受人們的喜愛。但是蝶魚科魚類種類繁多,並且不同的魚種性格也不相同,今天小編主要給大家介紹幾種小型蝶魚,看一下你見過幾種呢?玻利維亞鳳凰,它有比較豔麗的紅色尾巴,是比較好養的一種觀賞魚類。
  • 綠島的環境純淨,非常美,觀賞珊瑚和熱帶魚的好去處
    綠島,大堡礁珊瑚礁群中的一個小島,位於凱恩斯東北方27公裡處,是唯一擁有珊瑚礁和熱帶雨林的珊瑚島,形成至今已有六千年歷史,其以沙灘上細膩的白沙而聞名。最喜歡的綠島,環境純淨,美得無以倫比,海灘前行15米,水照樣清澈見底。島上物價不貴,完全沒有坐地起價的感受,是個放鬆的好去處。
  • 科技工作「南海中北部珊瑚礁本底調查」進展順利
    科技工作「南海中北部珊瑚礁本底調查」進展順利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4-28 15:26 來源: 科技部網站     2014年4月12日,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承擔的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南海中北部珊瑚礁本底調查」工作研討暨專家組會議在廣州召開。
  • 「南海北部珊瑚礁千年發育模式」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科院邊緣海與大洋地質重點實驗室珊瑚礁及其環境記錄學科組陳天然研究員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趙建新教授等合作,在珊瑚礁發育模式研究上取得最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總體環境科學雜誌》)上。
  • 常見的家庭觀賞魚介紹,形態特徵及餵養要求分析
    欣賞和養殖觀賞魚是一項極富情趣的休閒活動,在微型生態圈裡看著各種形態各異,大小不一,顏色繁多的魚兒,藉助於光影作用,遊戲其間,富麗絢爛,使人目眩神迷。那麼常見的觀賞魚有哪些呢?它們又有怎樣的形態特徵的餵養要求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南海 珊瑚礁魚類
    ▲點擊上方藍字,訂閱「遨遊海底」Day 3 中國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