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對遠海充滿美麗好奇的渴望,從去年2019年時就開始惦記著這次搭乘南鋒號科考船執行的「南海生物資源調查與評估」任務。
圖1.本航次全體科考員及船員
圖2.漁業科考船「南鋒號」
順利登上船後,大副給我們講述了船上生活和救生的基本知識,並在之後全船進行了棄船逃生演練。航行期間在克服了諸多的困難尤其是暈船的困擾下,圓滿的完成了實驗內容和出海任務。
通過這次「南海生物資源調查與評估」任務,我充分認識到了南海豐富的魚類資源,特別是在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時的生物資源調查與評估,一條條色彩豔麗的珊瑚礁魚類奪人眼球,在充滿好奇的同時,我開始在師兄師姐的幫助下慢慢學著鑑定它們的種類與名稱,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方式,讓我得到了充分的鍛鍊的同時也加深了科考隊員之間的認識和感情,更重要的是一些五彩斑斕的魚類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
下面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中文學名:圓口副緋鯉(Parupeneus cyclostomus)
動物界;脊椎動物門;脊髓動物亞門;輻鰭魚綱;真骨下綱;鱸形目;鱸亞目;須鯛科;副緋鯉屬
圓口副緋鯉體色有兩型:一為灰黃色,二為黃化種,我們在西沙群島海域採集到的全為黃化種,尾柄具有亮黃色鞍狀斑,眼下方具多條不規則藍紋,體色金黃故常作為觀賞魚。
圖3.圓口副緋鯉
中文學名:露珠盔魚(Coris gaimard)
動物界;脊索動物門;硬骨魚綱;輻鰭亞綱;鱸形目;隆頭魚科;盔魚亞科;盔魚屬
在南沙群島的美濟礁海域採集到的這條魚為雄魚,體橄欖褐色,後部較暗且有藍色小點;頭部具數條輻射紋;背鰭第VI-IX棘下方有一淡綠色橫帶;尾鰭淡黃色,外側紅色。其體色鮮豔,常作為不可食用觀賞魚。
圖4.露珠盔魚
中文學名:格紋海豬魚(Halichoeres hortulanus)
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科;海豬魚屬
在南沙群島美濟礁海域採集到的這條魚為雄魚,魚體為藍綠色;各鱗具一垂直橫紋,背側橫紋較大;背鰭第IV-V基部具一大黃斑,其後為一黑斑,頭綠色具粉紅色帶,尾鰭橙紅色具黃點。
圖5.格紋海豬魚
中文學名:圓斑擬鱗魨(Balistoides conspicillum)
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輻鰭魚綱;魨形目;鱗魨科;擬鱗魨屬
在南沙群島的美濟礁海域採集到的這條魚體深黑褐色;腹部有成列的大形白斑,背部在眼後至第二背鰭間黃色,具小黑斑;吻部黃色;眼前有一黃帶。第一背鰭黑色,第二背鰭與臀鰭白色,基部與鰭緣橘黃色;胸鰭白色,基部黃色;尾鰭黃色,基部與鰭緣黑色。其具有毒性,常作為不可食用觀賞魚。
圖6.圓斑擬鱗魨
中文學名:藍豆娘魚(Abudefduf sexfasciatus)
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輻鰭魚綱;鱸形目;雀鯛科;豆娘魚屬
在南沙群島的美濟礁海域採集到的這條魚體色灰白至淡黃色,體側有5條暗色橫帶。胸鰭基底上方有一小黑斑;鰓蓋骨後緣上方無黑點;尾柄上無黑點。尾鰭灰白色,上下葉各具一明顯黑帶,其中上葉黑帶延伸至尾柄上。一般不為漁獲物對象,常作為觀賞魚。
圖7.藍豆娘魚
在觀察了許多體色豔麗,體型奇特的魚類後,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魚兒剛剛出水時其體色還保持著絢麗的顏色,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魚的體色開始慢慢變得暗淡甚至發白。
圖8.下方為剛出水的,上方為出水一小時後的三帶副緋鯉
圖9.為剛出水的金目大眼鯛
圖10.為出水後一小時的金目大眼鯛
導致這種現象其可能的原因是,珊瑚礁魚類生活在五彩斑斕的珊瑚礁中,其鮮豔的體色可以作為其保護色和警覺色,也可以吸引異性,但是保持這種體色往往需要耗費魚類大量的能量,所以在其出水後,隨著環境不再色彩鮮豔,魚類也應離開海水而慢慢失去生命特徵,也就沒有必要和能量去維持原來的體色了,所以才會出現這麼奇特的褪色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