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建三峽大壩第二船閘 或投資400億

2021-01-10 閩南網

  「目前,除閘次指標未達到設計指標外,船閘其他各項運行指標均已超過設計水平,船舶待閘成為常態,通過優化船閘調度運行繼續挖潛的空間已經十分有限。」3月9日,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交通運輸部將積極配合有關方面,加快推進三峽樞紐水運新通道和葛洲壩船閘擴能工程建設。」

  隨著交通運輸部部長的表態,也讓長江沿岸省市尤其是四川和重慶等省市吃到了定心丸。長江經濟帶發展中最大的阻礙之一就是三峽船閘帶來的「腸梗阻」問題。

川渝多年呼籲

  「納入『十三五』規劃!」3月5日,重慶團全團建議出爐,建議提出,將長江三峽水運新通道建設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加快推進前期工作,「十三五」期間早日開工建設,破除長江水運「腸梗阻」。

  全團建議指出,目前三峽大壩年過閘量已接近1.2億噸,提前20年超過設計通過能力;過閘船舶擁堵嚴重,在船閘檢修、汛期大流量禁航等特殊時段,擁堵現象更為嚴重。隨著建設長江經濟帶戰略的縱深推進,過閘需求量會進一步增加。據相關機構預測分析,未來十年,長江上遊將形成2.5億噸左右的年過閘需求量,2030年將達到3億噸以上,過閘矛盾將愈加凸顯。在「十三五」儘快啟動建設過閘新通道將是治本之策。

  這已經不是重慶團第一次提出加快建設三峽水運新通道。此前,重慶和四川在歷次兩會上均提出了一些涉及長江航運的建議。川渝兩地交通部門亦頻頻接觸。四川省交通廳副廳長馮文生曾在一次川渝座談會上明確指出,建設三峽船閘新通道有利於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的獨特優勢和巨大潛力,對長江上遊川滇黔渝三省一市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他說,省廳高度重視三峽船閘新通道建設工作,並將積極配合重慶市交委,共同呼籲,積極爭取,加快推進三峽船閘新通道建設相關研究工作。

  當然,重慶團代表則更為積極呼籲。全國人大代表、兩江新區常務副主任湯宗偉曾多次在兩會上呼籲加快長江航運建設。此次兩會上,湯宗偉建議綜合施策,破解長江三峽船閘瓶頸制約。建議交通運輸部和財政部牽頭推動江海直達船型標準化工作,由重慶和上海有關研發機構承接技術標準研發任務;長江中上遊地區沿線省市,共同規劃和建設三峽區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大力發展綜合運輸,包括公路、鐵路及管道運輸等多種方式相結合,實現多式無縫對接,提高三峽壩區綜合運輸能力和吸引力;建議以長江經濟帶重大部署為契機,加快啟動建設三峽過閘新通道。

湖北圖謀翻壩

  四川和重慶呼籲加快三峽新通道建設之時,三峽大壩所在地湖北卻有一些不同意見。最近幾年,隨著三峽大壩船閘通過能力飽和,湖北省和宜昌市一直想打造一個翻壩產業園,通過在三峽大壩上遊和下遊,分別設置港口,裝卸貨物後通過汽車轉運至上下遊港口,然後再裝船運走。

  宜昌市打造「翻壩產業園」的想法始於2010年,該市當時計劃在秭歸縣投資86億元建設大型翻壩物流產業園,打造一個擁有6大碼頭的翻壩物資轉運基地。目前亦有報導顯示,翻壩物流園產業園投資或高達300億元。《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2015年10月18日,三峽翻壩物流產業園第一棟地面建築——三峽壩區(茅坪)貨運中心大樓破土動工。三峽壩區(茅坪)貨運中心是交通運輸部「十二五」規劃項目,也是國家重點支持項目,同時,也是三峽翻壩物流產業園核心子項目,包括貨運中心大樓、貨物倉儲、維修車間、綜合用房、門衛房及停車場、散貨堆場等。

  據了解,目前,三峽翻壩物流產業園的滾裝碼頭已先期投入使用。三峽翻壩物流產業園還將以秭歸旅遊母港為核心,新建3個、擴建4個旅遊客運泊位,配套建設客運站房、停車場等設施;疏港鐵路站將與宜昌鐵路南站對接,配套設置海關特殊監管區。屆時,鐵路、貨運、客運年吞吐量將分別達到2800萬噸、3200萬噸和1.8萬輛。此外,當地媒體亦有報導,翻壩物流園建成後每年實現貨運吞吐量達1億噸,年旅客吞吐能力可達203萬人次。顯然,湖北方面力圖進一步擴大規模。其佔地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據了解,園區規劃由最初的0.75平方公裡拓展到現在的13平方公裡,主要包括物流產業區、金缸城綜合配套服務區和三峽屈原國際生態文化旅遊區。

  目前,湖北方面還在積極爭取翻壩物流園項目上升到國家戰略。據媒體報導,2015年3月,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在湖北調研三峽翻壩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當地政府曾懇請將三峽翻壩物流產業園上升到國家戰略,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作為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的重點項目來建設。

交通運輸部定調

  儘管湖北方面在積極推動翻壩物流園建設,但是國家層面更傾向於建設三峽新通道。

  楊傳堂在回復《中國經營報》記者時說,2003年三峽船閘通航以來,交通運輸部積極採取各種措施挖掘三峽船閘通過能力,努力緩解三峽樞紐航運通過能力不足的問題:一是優化船閘運行調度流程,使船閘雙線日均閘次數從初期的23.5閘次提高到31閘次;二是加快推進長江過閘船型的標準化、大型化,過閘船舶平均噸位由初期的1040噸提高到4036噸,平均每閘次過閘運量從3940噸提高到10000多噸;三是適應船舶大型化趨勢,將過閘船舶的吃水控制標準由原3.3米提高到4.3米,目前3000噸級以上的船舶所佔比例已經超過60%;四是提高監管水平,利用信息化技術實行遠程申報,減少了船舶待閘時間,緩解了待閘壓力,船閘通航天數也由原設計的335天提高到350多天;五是合理安排船閘檢修時間,避開航運高峰,提高快速檢修能力,縮短船閘檢修時間,將因檢修對通航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目前三峽船閘通過量已連續5年超過億噸。

  他表示,目前,除閘次指標未達到設計指標外,船閘其他各項運行指標均已超過設計水平,船舶待閘成為常態,通過優化船閘調度運行繼續挖潛的空間已經十分有限。根據有關研究成果,三峽船閘通航以來,通過量年均遞增約12%,未來20年三峽過壩運輸需求仍將保持較快增長態勢,快速增長的過閘需求與三峽船閘通過能力不足之間的矛盾將進一步凸顯。

  楊傳堂透露,目前按照國務院要求,國家發改委、國務院三峽辦和交通運輸部正在組織開展三峽樞紐水運新通道建設前期工作。未來三峽樞紐水運新通道建成後,將大幅提高三峽樞紐的航運通過能力,顯著拓展長江上遊航運的發展空間,為長江經濟帶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提供運輸保障。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局長唐冠軍也表示,三峽新通道建設是解決治本的問題,而應急翻壩只是治標。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和協調,國家發改委,國務院三峽辦組織開展大量的前期工作,正式啟動了三峽樞紐水運新通道工程的前期工作,目前已經提出了預可行性研究的初步成果,並且明確了下一步的工作進展。據他透露,三峽大壩左岸新建第二船閘,長度約10多公裡,成本預估400多億元,建設周期十年左右,建成後的第二船閘將比現在的更為優化一些。

  在他看來,翻壩物流園也會發揮作用。他建議,翻壩物流園的建設規模要適度,不要造成巨大浪費。事實上,由於建設新通道尚有周期,而長江航運正在快速增長,湖北方面投資建設的翻壩物流園在一定時期內可以為緩解通過能力不足發揮重要作用。

  當然,新通道的建設才是最終的解決之道。楊傳堂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新通道的建設會從根本上解決三峽樞紐通行能力不足的問題。

相關焦點

  • 湖北旅遊 三峽大壩屈原故裡、長江豪華遊輪過船閘、西陵峽口景區
    D1:湖南-三峽大壩 (含晚餐) 住宜昌早上指定時間地點乘車前往湖北宜昌,全程高速約6.5小時。今天旅遊行程開始。乘車前往遊覽國家AAAAA景區【三峽大壩】(遊覽時間約2小時,乘《觀光電梯》全程長約200餘米,由8部4級上行電梯和2部一級下行電梯組成,上行電梯提升高度近60米。
  • 長江三峽大壩,可俯視、平視、仰視、近觀、遠看,景觀各異
    三峽大壩包括中間的洩洪區,均勻設有22個表孔和23個洩洪深孔;洩洪區兩側的發電站、安裝32臺單機容量為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左側發電站邊是電動升船機,可垂直升降一條3000噸以下的客貨輪;大壩的最左側設置為永久通行的雙線五級連續梯級船閘,可通過萬噸級船隊。長江三峽工程還包括三峽專用公路,他東接宜昌城區,西至三峽壩區八河口,全長38公裡,和三峽工區一樣分別實行封閉管理。
  • 三峽工程2018年發電量、過閘貨運量刷新歷史紀錄
    三峽大壩全貌(資料圖) 黃正平 攝數據顯示,2018年三峽水庫累計來水4570億立方米,較多年平均值偏豐1.3%。汛前消落期間,三峽水庫累計為下遊補水153天,補水總量226.7億立方米;實施了兩次生態調度試驗,調度期間湖北宜都江段四大家魚產卵總量共計約13.3億粒,為歷年之最。
  • 白鱘滅絕,為什麼有人要炸掉三峽大壩陪葬?
    但其實三峽大壩最多也就影響一下當地的氣候。整個範圍垂直方向不超過400米、水平方向不超過2公裡,年平均氣溫變化不超過0.2℃,降水量最大影響庫周十幾公裡範圍。三峽大壩把豐水期兇猛的洪峰截留下來,留到枯水期,還能改善下遊航運條件,確保長江航線全年晝夜任何時候都能通行巨輪。如果沒有三峽大壩,也許就沒有重慶這個西部交通樞紐城市,新絲綢之路和「黃金水道」長江也將黯淡無光。
  • 巴基斯坦投資200億,修建迪阿莫-巴沙大壩,預計2028年修成
    巴基斯坦耗資200億,修建迪阿莫-巴沙大壩,預計2028年修成在中國已經有了一個小工程我們都知道他的發電量很厲害,蓄洪能力也巨強。但是你是否知道,巴鐵的三峽工程也要啟動了,中國獨立學建的三峽工程都能夠有這樣巨大的作用,那麼巴鐵「三峽工程」啟動又有什麼樣的作用呢?
  • 【重返90年代之三峽大壩】一個超現實的中國奇蹟
    時間來到了八十年代,認為「和平和發展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的鄧小平判斷建大壩的時機已經成熟,再加上長江流域發生的幾次特大洪水,建設三峽再一次被提上日程。國務院成立了三峽工程籌備領導小組,並設立三峽開發總公司負責工程建設。
  • 三峽大壩的魚類,最大能有多大?
    三峽大壩應該是近現代以來我國最大的工程,動態總投資額2039億元人民幣,截流之後水庫淹沒耕地43萬畝,轉移人員113.18萬人,1994年開始動工2009年全線修建完成。三峽大壩整體位於我國湖北省宜昌市三鬥坪鎮境內,下遊38公路外就是葛洲壩。
  • 三峽口印象
    我與同行的中外遊客從「一橋飛架南北」的夷陵長江大橋邊的碼頭,登上駛往重慶的「順先」號客輪,前往西陵峽遊覽長江三峽「高峽出平湖」後的秀麗風光。宜昌緊靠西陵峽出口邊,葛洲壩和三鬥坪兩座大壩的蓄水發電,成就了宜昌「中國第一電力都市」的美名。
  • 三峽大壩的水位落差110米,下面的魚是如何遊到上遊的?
    在當今世界上,說到水電站一般繞不開三峽水電站,因為它不僅是我國工程量最大、發電量最大的水電站,同樣是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站。從1994年開始動工,到2006年正式竣工,三峽水電站歷時12年最終建成。三峽水電站的主要功能是發電,根據統計每年從三峽水電站輸送出來的電量超過1000億度,佔全國每年發電量的3%左右。
  • 三峽大壩有多堅固你了解嗎?
    目前庫區水位接近147米,三峽大壩有潰壩風險,現在全中國有24個省,都泡在水裡。這麼胡說八道的人,居然也能在電視上評論咱們的三峽安全,真是咄咄怪事。 自6月初我國全面進入汛期以來,江西、安徽、湖北、湖南、重慶等多地遭遇洪澇災害侵襲。同往年面對洪澇災害時一樣,中國最大的水利工程——長江三峽工程再次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
  • 三峽工程2020年運行情況良好
    中新網宜昌12月31日電 三峽集團流域樞紐管理中心31日通報2020年三峽工程運行情況,通報稱工程運行良好,防洪、航運、發電和水資源利用等綜合效益發揮顯著。據通報,2020年消落期,三峽水庫累計為下遊補水164天,補水總量229.24億立方米。5月下旬,三峽水庫實施生態調度試驗,調度期間江津、宜都斷面魚類產卵總規模達5.3億顆,生態調度效果顯著。
  • 長江三峽都有哪三峽?三峽旅遊相關信息詳情介紹
    本期小編簡單的為筒子們介紹一下長江三峽都有哪三峽?三峽旅遊簡介以及三峽遊船遊覽的景點簡介等三峽旅遊相關信息。三峽旅遊,狹義上來說多數時候指的是乘坐遊船由重慶出發抵達宜昌(或者宜昌出發到重慶)一路遊覽。當然廣義上來說的話,就是去遊覽三峽庫區(主要是重慶到宜昌段)沿江的景點。
  • 臺灣知名企業家遊新三峽
    考察團從重慶的朝天門碼頭啟程,乘坐「神州號」五星級遊輪展開了為期兩天的三峽地區的投資考察活動。這一行他們將沿江參觀傳說中被稱為「鬼國京都」的豐都名山,歷史上著名的軍事要塞萬縣白帝城,還要在巫山縣沿支流領略以雄、險、奇、幽的高山秀峰而著稱的小三峽風光等等。
  • 三峽往事:橄欖綠,罈子嶺下鑄軍魂
    武警水電部隊以3.02億元報價中標三峽主體工程永久船閘一期工程!喜訊飛向北京,總指揮部一片歡騰。賀毅將軍不無得意說:「進軍三峽的第一炮將由中國軍人打響,這是最高榮譽!」一張張調令,發往廣西、江西、福建、江蘇、河北等地;一份份「請戰書」,從班排送到連部、團部、師部;一批批大型機械設備,從四面八方向三峽啟運……橄欖綠:浴血罈子嶺永久船閘布置在大江左岸的罈子嶺左側,將採用雙線五級連續梯級結構,是控制三峽工程施工進度的關鍵項目。其建設規模、設計、技術難度,堪稱世界之最。
  • 我國又一「水電工程」收工在即,投資760億,外媒:令人嘖嘖不已
    通過全國人民對祖國的建設,我們的手中也掌握了很多的先進技術,尤其是在基建領域,各個國家都很難完成的工程,中國都能夠完成,可以說是世界領先,中國基建揚名於世界!正是因為中國基礎建設領域的實力強悍,施工工藝比較先進,因此每當我們開工或完成一項工程建設的時候,都會迎來世界的關注。現如今,10萬人全部遷移,我國又一「矚目級」工程收工在即,投資760億,外媒:令人嘖嘖不已!
  • 防護堪比三峽大壩?俄軍用7套S400擺北鬥七星陣保護這大橋
    據俄羅斯塔斯社報導,俄軍於2月8日在克裡米亞半島進行了S-400遠程防空飛彈系統的訓練。S-400是俄羅斯「巨星」級武器,每當俄羅斯發布關於它的新聞時總能引發外界關注。尤其是S-400與熱點地區交叉後更是能夠產生化學反應,成為全球熱點,比如俄軍在克裡米亞半島部署S-400。
  • 三峽工程運行以來的幾個問題思考
    對於三峽工程運行中出現的問題,都要認真負責地逐個研究、防範治理,將三峽工程的「利」拓展到最大、「弊」控制到最小,為長江經濟帶的持續發展和流域的人民福祉做出更大貢獻。 三峽工程於1993年施工準備,1994年12月開工,1997年11月6日大江截流,1998年開始施工左岸大壩和電站廠房。2002年10月大壩洩洪壩段導流底孔過流,11月6日導流明渠截流,左岸洩洪壩段、左廠房壩段、非溢流壩段及升船機上閘首建成,開始擋水。2003年6月,蓄水至135m水位,7月左岸電站首批機組發電,雙線五級連續船閘通航,進入圍堰擋水發電期。
  • 西安投資400億,在建498米高樓,總佔地894畝
    西安投資400億,在建498米高樓,總佔地894畝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平房,矮房,都一點點地躥高,變成了摩天大樓,而生活中所居住的小區樓房,普遍的也都是2,30層樓,這是新時代的產物,也是進步的象徵。
  • 甘守大壩鑄忠誠——武警湖北總隊宜昌支隊執勤十一中隊官兵守衛...
    新華社武漢5月8日電題:甘守大壩鑄忠誠——武警湖北總隊宜昌支隊執勤十一中隊官兵守衛三峽工程記事劉新、李海林、田健暮春時節,記者來到三峽壩區。放眼望去,大壩巍然挺立,發電機房一字排開,數十臺發電機組轟鳴,負重萬噸的升船機緩緩起降,五級船閘仿佛被劈開的「長江第四峽」佇立在罈子嶺西側……這裡是三峽大壩的核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