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你以為是雨水淋溼衣服,還是走在河邊溼了腳?其實溼,不僅與水有關,還與季節、氣候、飲食、家居環境有關係。古人講的「溼為萬惡之源」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溼為萬惡之源嗎
溼,在中醫裡也是致病的六邪之一,但是溼從來不單獨存在,往往與寒、熱、風等結合,出現溼熱體質、寒溼體質、風溼體質、暑溼等。所以古人也講「千寒易除,一溼難去」。
溼氣在女人身體上的表現
1.易水腫,不僅腳部易水腫,還容易出現眼袋。
2.痘痘經常出現,皮膚油膩,易脫髮。
3.皮膚長斑,面色晦暗,皮膚泛黃,分泌物泛黃,睡覺容易流口水。
4.虛胖,尤其是腰部、小腹部位易突出。
5.食欲不振,愛吃生冷食物,易腹脹。
6.大便溏稀,粘膩,不易被衝掉。
7.手腳冰涼,愛出虛汗,氣短,臃腫,懶得動。
8.白帶多,私密處潮溼以及容易瘙癢。
9.易出現腳汗,腳部臭味嚴重,襪子易被汗水染成黃色。
10.早晨容易噁心、嘔吐、食欲不振,舌苔黃、厚。
為何現代人這麼容易「溼」
1.冷飲喝的比較多
一年四季都有冷飲提供,但是冷容易傷脾陽,而陽氣有調控水溼的作用,陽氣被傷害,溼氣會越來越嚴重。喝冷啤酒、直接食用冰箱裡的食物、冰淇淋等等。
2.空調吹太多
古人講溼氣重,與生活環境太潮溼有關,但是現代人是因為空調吹多了,不出汗、出汗少,空調還傷肺陽,肺無法運化水溼,自然溼氣重。
3.運動少了
古代沒有那麼多交通工具,雙腿是最好的交通。但是現代人,幾乎屬於被動運動,坐著、躺著時間遠超過運動時間,氣血運行是排出溼氣的一種方式,不運動,則氣血運行差,溼氣聚在體內。
其實,對付「溼」三招就管用
1.吃
首先,不是吃什麼,而是不吃什麼,如不吃大量冷的、油膩的、高熱量的食物。其次,是吃什麼。利水去溼的食物主要有薏米、冬瓜、綠豆、赤小豆、生薑等。
2.運動
不管是體育運動,如散步、跑步、汽車等,還是按摩運動,如刮痧、拔罐等。可以促進人體氣血的運行,加速水溼向體外的運輸。
3.改變生活環境
南方人更容易溼氣重,與生活環境有關係,所以,保持室內乾燥,少吹空調,多曬太陽等也不失為去溼方法。
另外,如果發現自己有身體「溼」的情況,請中醫開一個調理的方子,一般服用一周便能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