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睏倦無力?也許是溼氣重了,排溼方法比較多,捷徑只有一條

2020-12-05 三九養生堂

隨著夏季的到來,動不動就會有犯困的感覺,工作起來也會有點乏力。不少人會把這種疲倦乏力的表現,歸結為亞健康狀態,也還有人會把它當成是每天熬夜的原因。這些原因,看起來也是合乎情理的,畢竟經常熬夜以及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的的確確會出現睏倦無力的表現。也正是如此,就會讓我們忽略了體內溼氣過重這一因素。

炎熱的夏季,空氣中的溼氣也是比較高的,尤其是江淮地區會步入梅雨季節,比起北方大部分地區更要顯得潮溼,這就會讓溼氣不知不覺進入到體內,帶來睏倦無力等表現。

如果在感到疲倦乏力的同時,大家不妨伸出舌頭看看舌苔。若是舌苔看起來也又厚又膩又肥大,兩側還有明顯的齒痕,那就多半是溼氣過重的緣故了。若是還不能夠確定的話,也可以每天觀察一下大便的情況,大便難以成形,黏性比較大,怎麼衝也衝不走,也是溼氣多的表現。

對於女性來說,溼氣過重臉上也會有明顯的長痘以及色斑等表現,毛孔看起來也是比平時要粗大,膚色、氣色也是比較差的。而且,不少女性還會因為溼氣重而出現浮腫等表現,影響到自己的身材。

綜合以上的這些表現,若是都出現的話,基本就是體內溼氣過重了。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進行排溼氣的工作了。

排溼的方法也倒是很簡單,即便是為了美麗,也勸你堅持到底!

想來大家都知道,排溼的路有三條:

真正意義上的排溼氣。具體來說,可以吃一些利尿排便的食物,諸如薏米、冬瓜、紅小豆等可以利尿,多數的蔬菜瓜果中含有大量膳食纖維也可以利便。這些食物經常吃的話,就可以讓溼氣跟著尿液以及糞便一起排出。

防止溼氣入侵。簡單來說,可以改善居住的環境,避免生活在潮溼的環境中。喜歡吹空調的人,臥室之中就會產生大量的溼氣,不利於人體健康。這時候就可以利用空調的除溼按鈕,將房間中的水分排到室外。想來,很少有人會在意這個按鈕,其實它對於保持室內環境的乾燥是很有用處的,不妨一試。

調理脾虛,運化溼氣。溼氣過重,和脾虛是有很大關係的。脾虛之後,體內水液的運化功能也逐漸減縮,溼氣就難以排出體外。久而久之,在外界潮溼環境之下,溼氣也就容易增多,說白了脾虛才是祛除溼氣的根本。

排溼的方法儘管比較多,但捷徑只有一條

說到這裡,其實大家也就知道了,祛除溼氣的捷徑也就是調理脾虛,而調理脾虛的捷徑其實就是運動。有網友表現,自己想要通過運動來調理脾虛,醫生卻不允許。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脾虛多半是勞累過度引起的,過度的運動確實是不適合調理脾的。

我們在運動的過程中,可以採用比較輕鬆的慢跑方式,這就可以比較好的調理脾虛的情況,溼氣也就不容易來犯。如果體質比較差的人,可以從走路開始,逐步過渡到慢跑,然後再過渡到劇烈的跑步。判斷運動強度是否過高,就是看第二天是否會有明顯的勞累感。另外,飯後跑步的時間儘量要在2小時之後,不可操之過急。

做到了以上這些,我們也就可以通過慢跑這個最便捷的途徑來調理脾虛,逐漸運化出體內的溼氣,也可以讓溼氣不敢再來打擾。

相關焦點

  • 現在是溼氣最重的時候!身體出現這5種情況,可能是警告信號
    伏天開啟後,一年中溼氣最重的時候就來了,高溫和溼氣雙重夾擊,連呼吸之間都帶著溼答答的黏意,而各種疾病都可能和溼氣相關。起床後的4個細節可能是溼氣警報1.睡眠夠了依舊睏倦即使睡眠時間很充分了,但起床後還總覺得很睏倦、乏力、覺得頭沉、打不起精神,或是覺得身上有東西在裹著,懶得動彈,那麼就要懷疑身體裡是不是有溼氣了。
  • 有溼氣要經常排,經常拍打這5個地方,幫助身體排毒,祛除溼氣
    如果身體被溼邪入侵,就會影響健康,溼氣對於人體來說有很多危害,體內溼氣重的人可能出現肥胖、睏倦、消化不良等表現,溼氣嚴重影響體內臟腑,還可能出現其他更為嚴重的疾病;溼邪入侵主要通過兩個途徑,一是外感溼邪,二是溼邪內升,從大暑、立秋、處暑,到白露四個節氣,為溼氣主令,溼與脾土相應,夏秋之交,溼熱燻蒸
  • 90%的人溼氣重?溼氣到底是什麼!我們又該怎麼辦?
    90%的人溼氣重?溼氣到底是什麼!我們又該怎麼辦?什麼是溼氣溼氣分成外溼和內溼。外溼主要就是外界的水,內溼是人體運行功能差所產生的一些溼氣。溼氣就像我們身體中的水患,當脾胃運化不了多餘的水分,讓它們停留在不該存在的地方,就形成了溼阻,也就是大家認為的溼氣。
  • 如何去除體內溼氣 溼氣過重怎麼辦?
    中醫認為,夏秋之交熱而多雨,溼氣較重。如果人體內溼氣重,日常的表現是睏倦欲睡,不想吃東西,面色蒼白,大便稀或者大便黏膩,有時候感覺皮膚有被蚤子叮著一般難受,痒痒的像撓癢,不過也快消退,因此,溼氣重是脾胃虛的症狀。   二、溼氣重有什麼症狀?
  • 體內「溼氣」重,立冬過後,堅持做到3點,或能祛除身體溼氣
    南方多雨,所以大部分人體內都有溼氣。溼氣存在的原因很複雜,飲食習慣,作息習慣,以及所處的環境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潮溼的環境是促使溼氣存在的原因之一。溼氣看似小,但是我們絕對不要不重視,有些疾病就是溼氣引起的,所以體內一旦出現溼氣的話,我們就要及時去除。一、體內溼氣重怎麼辦?
  • 去溼氣的食物有哪些 哪些方法可以去除溼氣
    很多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是有些溼氣的。尤其是南方人,屬於潮溼性比較大的地帶。身體有溼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所以我們需要經常的吃一些能夠去除溼氣的食物來除溼。否則身體很容易生病,那麼去溼氣的食物有哪些呢?身體溼氣重有哪些表現?有哪些方法能夠去除身體的溼氣。想要了解的朋友就接著往下看吧。
  • 耳屎又溼又油,多半是溼氣纏身了!溼氣重的人,該怎麼祛溼?
    如果判斷體內溼氣重不重?夏天想要祛溼,應該怎麼做?早了解早受益。體內的溼氣過重,多餘的水分難以被及時排出去,就會滲透到身體的多個部位,耳部就是其中一個,耳屎會由幹變溼。溼氣重有外溼和內溼,內溼通常跟脾有關,脾主運化,一旦脾失健運、脾氣虛弱了,水溼無法及時被代謝,體內溼氣就會變重,溼氣重的人往往脾也比較虛;而外溼多半跟不注意保暖有關,經常處於低溫環境下,會讓溼氣有可趁之機。除了耳屎會變溼,體內溼氣重的人大多還有以下幾個表現,對照自查,若你中招,最好儘快祛溼,拖久了,可能諸多疾病會找上門來。
  • 有3種比山藥還祛溼的食物,尤其是第二種,你若愛吃,溼氣不上門
    小編每天會從優質評論者中,隨機抽取3人送出。說到「溼氣」,屬於中醫範疇。溼氣,是一種津液過多的表現,而「溼氣」在體內是正常存在的。中醫認為:「溼邪在,百病在,溼邪除,百病無」,所以溼氣過多對健康是有很嚴重影響的。
  • 拔罐是去溼氣還是去火氣?拔罐去溼去寒又去風
    拔罐是去溼氣還是去火氣?不同的拔罐法具有不同的作用。總而言之拔罐去溼,去寒又去風。 拔罐是去溼氣還是去火氣?因為頭髮很油膩,很快髮際線就會往後移動,頭髮會越來越少,有些溼氣比較嚴重的,甚至會失去大部分的頭髮,從中醫角度看,這是由於頭部溼氣重所引起的。 二、皮膚長斑點 溼氣會嚴重損害皮膚。
  • 如何祛除體內溼氣呢? 七大方法幫你祛除體內溼氣
    原標題:如何祛除體內溼氣呢? 七大方法幫你祛除體內溼氣   人體內常常會產生溼氣特別是女性,很多女性會因為體內溼氣太重而導致一些疾病。春季也是溼氣很重的一個季節,祛除溼氣也是必要的。那麼,我們該如何祛除體內溼氣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七種祛除體內溼氣的方法吧。
  • 身體溼氣怎麼排除 4大去溼氣的妙招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會有體內水汽比較重的現象,大多數人採取的方式都是去拔火罐,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的去溼氣的辦法,那您知道怎樣排出身體的溼氣嗎,溼氣重的話吃什麼好呢,在溼氣比較重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什麼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4種表現,代表溼氣重,常用2個方法,以免溼氣越來越重
    而且很多人都會有一個誤區,覺得溼氣只有在夏天有,畢竟夏天的時候會比較潮溼一些,但是實際上溼氣在任何季節都存在的,出現了溼氣重一定要引起以重視,不要大意。如何知道自己體內有溼氣?體內溼氣重的話,直接就會影響到我們的脾胃,脾胃能力下降會使我們身體內的溼氣排不出去,從而會沿著我們的口腔排出來口臭,尤其是早上的時候特別明顯,平常還會有食欲不振甚至噁心嘔吐的情況發生。
  • 溼氣重不能一概而論,有內溼和外溼、溼寒和溼熱之分,怎麼調理?
    不同的溼氣,對應的身體症狀也不相同。曾經遇到一個患者,非常有意思。他因為肥胖,怎麼減肥都減不下來,就去當地看醫生。醫生告訴他,是溼氣重了,要祛溼。這位患者後來吃了不少中藥,體重依舊很胖,溼氣也沒有去掉,原因也是因為沒有搞清楚溼氣的區別。無論哪種溼氣典型的症狀表現,都是身材肥胖、浮腫,大便粘膩粘馬桶,腿腳沉甸甸的。
  • 溼氣重的表現 身體溼氣重有哪些表現
    很多人身體溼氣很重,但是自己卻意識不到,長期以往必然會對健康產生影響,那麼身體溼氣重的表現有哪些呢?祛溼的方法有哪些呢?吃什麼食物可以祛溼呢?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身體溼氣重不知怎麼辦?水中加一物,溼氣去得快
    而身體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由溼氣重所致。一、幾種可加重溼氣的食物1、巧克力巧克力非常受大眾歡迎,不管是年節日,還是日常生活,巧克力都經常出現。但吃了巧克力雖然會讓心情變好,但卻也會引發一些不良問題。例如身體發胖以及溼氣重,身體胖可能比較好理解。
  • 耳屎又溼又油,多半是「溼氣」太嚴重,排溼還看這3招
    你有沒有仔細觀察過,耳屎有時是溼的,有時是幹的,特別是耳屎又溼又油時可能是身體出現問題。「耳屎」又溼又油,是身體出了啥問題?耳屎的形態跟人種有關,黃種人大部分是乾燥的耳屎,歐美和非洲人大部分是溼耳屎。另外耳屎也和遺傳有關,父母親是溼耳屎,那么子女是溼耳屎的可能性極高。
  • 夏季脾虛溼氣重怎麼辦?告訴你實用方法,健脾祛溼,身體變輕鬆
    可以從舌頭來進行判斷,一般溼氣重的時候,舌苔會比較厚膩,舌邊上還會有齒痕,若你出現這樣的情況,就要及時祛溼,還要好好調養脾臟。同時,還可以觀察大便,每次大便以後,回頭多看一眼,發現大便黏膩,總是排便不徹底,大便容易粘在馬桶上,衝也衝不乾淨,大便次數還變多,多半是溼氣過重,要引起注意。
  • 溼氣盛行的夏季需要健脾,袪溼佳品紅豆薏米湯也許並不適合你!
    由於五臟六腑密切相關,牽一髮而動全身,脾臟被溼所困,還可以引起體內各大系統的病變,需要高度重視。 溼邪症狀,常見5種 人體感受溼邪的表現有很多,日常生活中比較容易見到的症狀主要有以下5種,下面對其進行簡單介紹,方便大家對照自我辨識。
  • 溼氣是什麼?關於溼氣的「前因後果」,一次說清楚,了解一下吧
    溼氣是什麼?關於溼氣的「前因後果」,一次說清楚,了解一下吧。這段時間天氣不是很好,很多地方在下雨,暑熱也沒有退,溼氣也就比較重。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溼氣吧。關於溼氣的「前因後果」,希望本文能一次簡單說個清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在中醫理論裡,溼邪為外感六淫(風、寒、暑、溼、燥、火六種病邪)之一。
  • 十人九溼,作為「萬惡之邪」的溼氣,隨時都能趁虛而入!
    現在人們普遍注重養生之道,大多數人都有一個問題「溼氣重」! 所謂「十人九溼」,不論你是男女、老少,作為「萬惡之邪」的溼氣,隨時都能趁虛而入; 如果你經常感到睏乏無力,四肢沉重、胸悶心煩、腹脹反酸……那麼你就一定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