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壞淨成就長壽,端正色相等功德

2021-01-10 中國的菩薩文化

在《大藏經》第二冊,No.99《雜阿含經》卷第30之中的第833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毘舍離國獼猴池側重閣講堂。時,有善調象師離車,名曰難陀,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爾時,世尊告離車難陀言:「若聖弟子成就四不壞淨者,欲求壽命,即得壽命;求好色力、樂辯自在即得。何等為四?謂佛不壞淨成就,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我見是聖弟子於此命終,生於天上,於天上得十種法。何等為十?得天壽、天色、天名稱、天樂、天自在,天色、聲、香、味、觸。若聖弟子於天上命終,來生人中者,我見彼十事具足。何等為十?人間壽命、人好色、名稱、樂、自在、色、聲、香、味、觸。我說彼多聞聖弟子不由他信、不由他欲、不從他聞、不取他意、不因他思,我說彼有如實正慧知見。」爾時,難陀有從者,白難陀言:「浴時已到,今可去矣!」難陀答言:「我今不須人間澡浴,我今於此勝妙法以自沐浴,所謂於世尊所,得清淨信樂。」爾時,離車調象師難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作禮而去。】(《雜阿含經》卷30)  這個人也叫難陀,不過不是悉達多太子的弟弟難陀。經文中描述難陀太子是「身如金色,具三十相,短佛四指」。因地時候難陀尊者貪著五欲,還好過去世曾經發了誓願:「於欲境中深生耽著,強拔令出得趣安隱究竟涅槃。」就是因為如此,世尊示現了很多善巧方便,才能夠度他成為阿羅漢。而此處的這一位是離車族中,專門在調御大象的調象師難陀。古印度的象是很尊貴的,因為這是國王打仗之時,所依賴的四兵之一。  話說,世尊說法是具足種種的善巧方便的,不論是在度哪一位難陀,都是一樣的勝妙;但這個部分,我們可以觀察到一些,想要學,無奈是還沒有辦法辦到。為什麼這麼說?這位調象師難陀來詣佛所,稽首佛足之後,並未提出任何問題,即便退坐一面。一般人碰到這個問題會怎麼作?也許就會問:「欸!某甲,你這一次是為了什麼事而來呢?還是說有什麼問題要討論呢?」通常會這樣問,然後才會有後續的應答。可是世尊不需要這樣子,當難陀一語不發就坐下來,世尊一念之間就明白要為他開示什麼法,或者是說要從何說起;這是因為世尊的智能證量而顯示。我們看到世尊的示現,心中真的是讚嘆,並且是羨慕得不得了,但就是作不到那個樣子。  「壽命、好色力、樂辯自在」這三者的具足,是一般眾生之所好樂的,尤其是學佛了以後,知道可以從佛法中得到這三者,當然就會更加積極努力;難陀是一個調象師,所以世尊就從此處開演,為難陀說法。此時世尊不說施論等等,直接從四不壞淨切入,說四種不會破壞、退失清淨信根與信力的法;說:「聖弟子成就四不壞淨者,欲求壽命,即得壽命;求好色力、樂辯自在,即得。」剛才說過,對於難陀的根性而言,聽到「欲求壽命,即得壽命;求好色力、樂辯自在,即得」,一定會立即豎起耳朵,然後專心傾聽,可能對聖弟子的前提,反而不是那麼注意了;也就是說,世尊當然知道難陀的所求,所以就借著他的所求,引導他進入佛法之中。  然而此處世尊說到聖弟子,這包括聲聞初果以上的弟子,所以才會有後面經文中所說到的「於此命終,生於天上」乃至更後面的經文也說到「天上命終,來生人中」,有這麼樣一個人天往返的狀況。這樣的聖弟子,世尊說他們生天之後再回到人間,所感得的果報是什麼呢?都是得壽、色(身)、名稱、樂、自在,色(塵)、聲、香、味、觸(塵),只是有人與天的境界差別的不同罷了。為什麼說這十種法?因為能得到這個十種法,是不是很誘惑人呢?對呀!所以才叫作「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嘛!但這個部分與那一些騙人提供性服務,又不能使眾生出生佛菩提智慧,與那樣子的外道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世尊了解難陀的心境,想要促使他快速地發起廣大心,而進入佛法之中,所以才投其所好而為他說這十種利益。世尊當然明白,若是難陀想要得到這十種利益,一定回過頭來思維:「世尊似乎前面已經說過,能夠得到這十個法的條件是什麼呢?」然後再想到:是「聖弟子成就四不壞淨。」能不能成為聖弟子且不說,但至少就已經開始會修學四不壞淨。  所以,現在就回頭來說四不壞淨。首先要說的是:成就不會破壞、退失對佛、法、僧三寶的清淨信根與信力,最後再來說對佛所說、所傳的聖戒法也能夠成就,不會損壞與退失的清淨信根與信力;由此看來,學佛人對於佛法僧三寶清淨信是有多麼重要了。一般人可能會想,佛不就是人們為了某一個威德很大的神祇,然後施設了一個或畫、或刻、或鑄的形像,然後被安置在佛龕上的那個塑像嗎?但那只是世間住持的佛寶,因為兩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已經示現入涅槃,人們就依於記憶,或者是後代的弟子,依於自己所認知、所喜歡,而留傳下來的一個形像。可是這不是真正的佛,乃至由悉達多太子示現成就的應身釋迦牟尼佛的形像,諸地菩薩在色究竟天宮所看到的報身佛的形像,也只是示現出來的一個出世間的佛寶;法身佛才是真正的佛,因為應化身、報身佛都由祂而出生。而法身佛是每一個人本然都有的,叫作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只是眾生有不知、不信、不證的差別。七住菩薩親證了,叫作相似即佛;乃至初地以上菩薩稱為分證即佛,都還不是究竟即佛,因為煩惱障、所知障應斷、所斷差別的緣故。  法就是佛或是在人間,或是在天界所說,後來由當世的菩薩、阿羅漢們所共同結集出來的三藏十二部,這包括有世間的人天善法,出世間的聲聞、緣覺二乘的解脫道法,例如大家所熟知的四念處、四聖諦、十二因緣等等;此外,還有另外一類是不共二乘的世出世間大乘佛菩提道法,這主要是從親證如來藏之後,而開演的六度、十度萬行,這樣子一共方便分為五類。因為外道之中也有求生欲界天,也有親證四禪八定的,所以人天善法是共於外道的。因此,真正佛法指的是解脫道、佛菩提道的內涵;而再進一步來說,其實解脫道的法也是佛菩提道中的一部分,而要能夠圓滿佛菩提道也不可以忽略人天善法,所以如同世尊在《法華經》中的開示:【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妙法蓮華經》卷1)這些或說是三乘,或說是五乘,都是因為眾生的根器而為說的法。這些法是佛所開示的,是從何而來呢?是從諸佛的自心如來所流注出來的,所以法是因於佛、依於佛而有。既然是如此,眾生本來是佛,為何無法顯發種種的法?那是因為被一念無明、無始無明所遮障的緣故。外道不依自心如來而修、而證,因此而被稱為心外求法。  一般所知道的僧,指的是示現剃髮著染衣,或只受比丘、比丘尼戒,或兼受菩薩戒的人,這是世間的住持僧寶;然而,僧實際上是親證佛所說的法,或只是解脫道,或同時親證佛菩提道的有情。因為佛世中的僧,本來說的至少就是四向五果的沙門,譬如說在《增壹阿含經》卷49之中說到:【所謂僧者,四雙八輩,此名如來聖眾;可尊可貴,是世間無上福田。】(《增壹阿含經》卷49)又如《大莊嚴法門經》卷下之中,文殊師利菩薩說:【菩薩出家者,……非以自身披著染衣名為出家,勤斷眾生三毒染心是名出家。】(《大莊嚴法門經》卷2)而菩薩七住位以上,兼而也斷我見,這是斷眾生三毒染心的初分,所以也是僧;又加上親證自心如來,所以名為菩薩勝義僧。而初地之前都稱為賢位的菩薩,初地之後則是聖位的菩薩勝義僧,如佛世的維摩詰菩薩現在家相,彌勒菩薩示現出家相,文殊菩薩則是於僧團中共住,但不示現剃髮著染衣的外相,這一些菩薩都是僧,而且證量是遠遠超過聲聞阿羅漢的僧。  因此,因為法身佛是每一個人本然都有的,所以每一個人本然也都有法,也都可以示現僧,這就是一般所知道的自性三寶。換句話說,這是每一個人在因地就已經有的法,也就是因為這個樣子,每一個人才有可能成佛的。能夠這樣子信受不疑,才說是有初分的淨信,才會使得眾生發起「佛道無上誓願成」等四宏誓願,未來世才能夠斷我見而證初果,證佛菩提道而進入七住位,這都是在因地有著清淨的三歸依作為其本因的緣故。  然而,第一分的清淨三歸依只是個起步而已,這就好像說車子的引擎發動了,但是假如沒有放掉煞車,沒有排到行進檔,也沒有踩下油門,那畢竟車子只是在原地隆隆作響罷了,一點也沒有辦法向目的地前進。佛法中的修學亦復如是,已經心得決定發起成佛之願的時候,就要開始以種種方便來付諸實行,而這種種方便善巧的起步,就從奉行如來所施設的聖戒開始;既然叫作聖戒,一者是說諸聖世尊所施設;二者是說依於之而如法奉行,也是可以使眾生得入聖位的,除非說這一些戒法,被假名的善知識所曲解而宣說出來。聖戒的如法奉行為什麼會使眾生得入聖位、邁向成佛之道?因為聖戒說的就是菩薩戒,只是依於眾生當世受持的身分差別,方便區分為在家戒、出家戒;因為菩薩從初住位開始的三大阿僧祇劫之中,一定會經過或者是示現為在家人,或者示現為出家人的差別不同。而菩薩戒又方便分為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而這仍然是函蓋於在家、出家的二分之中的。也許某甲專心在律儀上奉持,加上正知正見的薰習,他可以很快地斷我見,乃至是斷我執;對一般人而言,這就是聲聞乘中的聖人了。但是他進入佛菩提道的因緣卻仍然不成就,這是因為他忽略了菩薩戒中的其他二分,也就是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的部分;若是進一步去奉行這二分戒法,那麼菩薩得要再去履行布施、忍辱等等的五度,因為菩薩要修的善法,包括十善道、五戒、八分成就齋,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四念處等等,乃至是七覺分、八聖道分;而有情的數量也是無量無邊的,所以所發的願才會是「眾生無邊誓願度」。那麼在修學六度萬行的過程,其實也就是在奉行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初分圓滿之後得道種智,就說是進入初地,而是聖位的勝義菩薩僧了。所以諸聖世尊所施設的聖戒,依然是要引導眾生邁向佛菩提道的。  當你可以不倒了知、如實奉行、依法親證了以後,你自己就可以在自己身上見到的是:原來世尊所說的菩薩三大阿僧祇劫的修學,自己就已經正在其中了,自己就願意繼續前進,因為自己的身上也有三寶;接下來繼續在佛菩提道中,隨著善知識修學的過程,其實也離不開自身三寶來聽經聞法。所以說,佛法是可以親證的,親證了以後,自然會知道為什麼世尊說那是:「不由他信,不由他欲,不從他聞,不取他意,不因他思。」因為已經有一分的如實正慧知見了。  世尊開示之後,難陀的侍者向難陀稟白說:「洗浴的時間已經到了!」可是難陀回答說:「我今天不需要人間的澡浴了,因為我已經從世尊所得到勝妙的法,而以之自沐浴,受用清淨的信樂了。」借著這一段的經文的說明,希望各位也可以因此受用,而得到清淨的信樂。

相關焦點

  • 四不壞淨而自沐浴(1)《<雜阿含經>之四不壞淨淺析》(十二)
    世尊於經中對離車難陀開示了四不壞淨成就的行人能所願皆得的殊勝功德,這份四不壞淨也正是個體生命的親身體驗,是不由他信、不由他欲、不從他聞、不取他意、不因他思的踐行,更是個體生命以正慧開展的如實知見。能使身心如意所求皆遂的四不壞淨,正是有如人間澡浴潔淨身心,更使行人遠塵離垢的得法眼淨。後世於世尊法中修學的行人,都應該如此的於世尊所成就此四不壞淨的正慧,得清淨信樂而令身心安穩。
  • 四不壞淨
    學佛應當首先要建立起四不壞淨,即於佛不壞淨,法不壞淨,僧不壞淨,戒不壞淨。對佛法僧三寶建立起足夠的信心,對即使極微小的違戒行為也會產生大怖畏心理,這就是成就了四不壞淨。成就一種不壞淨即有巨大的功德,今生增福增慧,來世必生善道,終成善果,何況於四不壞淨全部成就。  在此基礎上修行,就很容易得到三寶加持的利益,更容易成就。
  • 心上蓮花:四不壞淨
    >
  • 《華嚴經》|信、解、行、證·「四不壞淨」
    不過,每次來寺,禮佛之餘,定必探訪多年朋友,它其實乃是一塊石碑,豎立於大雄寶殿前廣場左側,已有好幾十年之時光,石上刻上「信解行證」四個大字,字體古拙,頗有泰山經石峪金剛經刻字之古意。記憶中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訪時,已見石碑在此。多年往返參禮,與碑石仿佛已成好友,每次登山來寺,定必觀賞一番。碑上文字經過重漆,金光閃閃,上建牌樓,為其擋雨,矗立於此,默默平視訪寺遊人。
  • 聲聞四果、四不壞信、四預流支
    華譯無還,不再生欲界意。四果阿羅漢,謂貪、恚、痴、一切煩惱永盡。華譯無生,解脫生死結,不受後有。為聲聞乘的最高果位。此中三結者,謂見結、戒取結、疑結。五下分結為欲界之五種煩惱:貪結、嗔結、見結、戒結、疑結。又有五上分結指色、無色界之五種煩惱:色愛結、無色愛結、掉結、慢結、無明結。四不壞信:又名四證淨。如實覺知四聖諦理,故名為證。
  • 面相:長壽麵相特徵
    面相中的三停分別掌管人的青、中、老三個階段的運勢,同時也可以從這三部分的長短比例上看人是否能長壽。面相上認為,三停比例平均者為長壽之相,或者中下停發達偏長者也能長壽,而中停過於發達上下停短小,或者是上下停長而中停過短者,都非長壽之相。
  • ET外星人長壽花,顏色多變花朵重瓣,花開多色,色彩鮮豔
    ET外星人為景天科伽藍菜屬的多肉植物,花朵重瓣,花開多色,色彩鮮豔,甚是好看,進口一代苗,卡蘭女神系列複色重瓣品種。ET外星人長壽花花色有好幾種不同ET外星人是根據光照光線強弱而變化的,顏色會很淺的黃色或者粉色或者白色,慢慢曬點太陽就會顏色加深,屬於一個多色長壽花。光照:喜充足陽光澆水:見幹見溼,乾燥後澆水土壤:可用泥炭土+珍珠巖混合的土壤種植肥料:開花期適當的施一些磷酸二氫鉀適宜溫度:15-25℃ 高溫休眠。
  • 俗話說:三寸長壽,四寸無憂,是什麼意思?很多人摸不著頭腦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養生,都希望能夠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在我們身邊,你可能會經常聽到老人說三寸長壽四寸無憂,很多的人可能會丈二的和尚摸不到頭腦。老人常說的「三寸長壽,四寸無憂」,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所謂的三寸四寸究竟是指的什麼尺寸?
  • 稱為「涅槃四德」的常樂我淨是什麼意思?學佛修行人一定要懂這個
    《楞嚴經·卷四》講解64虛雲老和尚,最提倡的就是《楞嚴經》從後解前,從前解後,一本《楞嚴經》就可以互相做註解。後面觀音菩薩就修耳根圓通,修著修著,因為本來是六種,被割裂開了,他就鎖定耳根不斷地修,最後突然間打通了,就耳根互用,就是一個根可以用六個,就是六個識的作用,完全打通了。
  • 不死鳥與玉樹嫁接長壽花優劣性的比較
    現在花友圈嫁接長壽花比較流行的是用玉樹做砧木,看到網絡上面一棵玉樹上面接的五顏六色,再也按耐不住躁動的心,我開始也用玉樹來嫁接,但是成功率不高,後來又選擇不死鳥做砧木嫁接長壽。今天,我結合實踐來聊聊玉樹和不死鳥的優缺點。玉樹:
  • 「三寸長壽,四寸無憂」是什麼意思?具體指的哪裡的尺寸?
    今天的文章,我將帶著大家解讀這樣一句俗語:三寸長壽,四寸無憂,這也是流傳至今的先輩養生方法之一。很多人可能頭一回聽說這句話,對於其中的要點有些捉摸不透,只知道它和健康長壽有關,的確如此,想要了解這句話的含義,學習其中的長壽方法,我們必須知道這裡的「三寸」、「四寸」分別指的是哪裡。
  • 俗話說三寸長壽,四寸無憂,到底指的是什麼東西的尺寸?
    能流傳下來的東西,自然是有一定的道理,不過對於三寸長壽,四寸無憂這句俗語,很多人都摸不著頭腦,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那麼,三寸長壽,四寸無憂指的什麼東西?寸是一種長度的計量單位,古人的一寸相當於現在的3.3釐米,三寸就是10釐米不到,4寸就是13釐米左右。而一個成人的拇指和食指張到最大的距離就是十釐米,但是顯然三寸長壽,四寸無憂不是指的手指距離。
  • 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假如不執著任何事物,當下就是見性
    佛有三身,釋迦牟尼佛曆劫勤苦,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的應化之身,最後入涅槃也是了不可得;轉輪聖王也有三十二相,也是屬於有為法、也是生滅。真正的佛是無念、無住、無為、無求、無得,就是當下這念心,這才是真真實實的,其他的都是方便,如眼前華虛妄不實。
  • 《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的功德利益
    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的21個功德利益 一 如果常念讀,修持此經,可以得長壽樂,壽命達一百二十歲  二 聽此經一句,千世罪業得以消失  三 常修持此經,受此功德力,不入地獄,升梵天報福  四 此經功德力,能給受胎,出胎患病的嬰兒去病消業  五 此經功德力,可使家景旺盛
  • 長壽魚多種做法,總有一款你喜歡的
    用料:長壽魚、油適量、鹽少許、大蔥、姜、料酒、蒸魚豉油 做法:1.將魚仔細的刮淨魚鱗,清洗乾淨 2.去內臟和魚鰓
  • 紅燒長壽魚,真的很鮮美!
    用料:長壽魚/油適量/鹽少許/大蔥/姜/料酒/蒸魚豉油做法:1.仔細的將魚刮淨魚鱗,清洗乾淨。2.去內臟和魚鰓,剪掉魚鰭,為了美觀,只保留尾鰭,將魚腹內的一層黑膜撕掉,否則會很腥。用料:長壽魚/鹽/胡椒粉/油做法:1.將長壽魚處理乾淨、兩面敷上胡椒粉和鹽,淹5分鐘即可。2.烤盤鋪上油紙,刷一層油,180℃預熱。
  • 英31歲斑貓完成腫塊切除手術 或為「最長壽貓咪」
    目前,薩莎的主人貝絲•奧尼爾(Beth O』Neill)正在準備為薩莎申請「最長壽貓咪」的金氏世界紀錄。這隻玳瑁色的貓咪曾經數次死裡逃生,至今身子左側還有肋骨斷裂留下的永久性凹痕。奧尼爾說:「薩莎鼻子長了腫塊之後,呼吸困難,我們還以為她挺不過來了。感謝獸醫,感謝發達的醫療技術幫助薩莎活了過來!」事實上,由於薩莎已經31歲高齡而且腎部有傷,這次手術的風險很大。幸運的是,這隻「九條命」的貓咪又挺了過來,並在一周內就回到了她心愛的小窩。
  • 俗語「色字頭上一把刀」,後半句說出人性,「色」究竟是好是壞?
    比如色這個字,不知道有沒有人仔細觀察過這個字的寫法,有個類似刀的上半部分。古人說:色字頭上一把刀,還有下半句說的很符合人性,色是好事還是壞事?這句俗語完整的話是這樣的"色字頭上一把刀,石榴裙下命難逃",色字寓意很多,可是主要指男性對女子美貌的貪戀。人是視覺動物,誰會不喜歡美好的事物呢,漂亮的花兒和漂亮的人自然都是看著賞心悅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