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壞淨而自沐浴(1)《<雜阿含經>之四不壞淨淺析》(十二)

2021-01-17 憶起閱讀



四不壞淨而自沐浴(1)


清水能洗身體的塵垢,法流能淨世間的塵勞。五蘊肉身生活於五濁惡世、雖說需要經常的進行沐浴,然這份身心更是需要世尊法雨來除穢。世尊於經中對離車難陀開示了四不壞淨成就的行人能所願皆得的殊勝功德,這份四不壞淨也正是個體生命的親身體驗,是不由他信、不由他欲、不從他聞、不取他意、不因他思的踐行,更是個體生命以正慧開展的如實知見。能使身心如意所求皆遂的四不壞淨,正是有如人間澡浴潔淨身心,更使行人遠塵離垢的得法眼淨。後世於世尊法中修學的行人,都應該如此的於世尊所成就此四不壞淨的正慧,得清淨信樂而令身心安穩。


《雜阿含經》:833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毗舍離國獼猴池側重閣講堂。

時,有善調象師離車,名曰難陀,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爾時,世尊告離車難陀言:「若聖弟子成就四不壞淨者,欲求壽命,即得壽命;求好色、力、樂、辯、自在,即得。何等為四?謂佛不壞淨成就,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經文大意】

依經文可知,世尊當時是住在毗舍離國,獼猴池側的重閣講堂。那時,有善於調象之師的離車名叫難陀,來到佛所稽首佛足,退坐在一旁。


那時,世尊告訴離車難陀:聖弟子成就四不壞淨,欲求壽命時則能得到壽命,如求好色、好力、好樂、好辯、好自在也都能得到。若論說四不壞淨成就者未來的趨向,由於善持五戒而遠離怨懟恐怖,故能與富足相關,能與長壽相關,能與好色、好力、好樂、好辯、好自在相關。這是成就四不壞淨者的趨向,人天往返也自然具足人德與天德的善德善果。


哪四種呢?所謂對於佛的不壞淨成就,對於法、僧之不壞淨成就,以及聖戒成就。也就是說,對佛法僧戒的信念不可破壞、不動搖的純淨信仰即稱之為四不壞淨,這也正是證得初果的四要素。


【法海拾貝】

爾時,世尊告離車難陀言:「若聖弟子成就四不壞淨者,欲求壽命,即得壽命;求好色、力、樂、辯、自在,即得。何等為四?謂佛不壞淨成就,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經中所謂的聖戒成就,並不僅僅是神聖的戒律,更是聖者所珍惜、喜歡的戒律。有人天往返的聖者,不論是生於天上或是人間,對戒都非常的喜愛,樂於奉持戒律。狗有狗的行徑,人有人的行誼,梵天的道跡更有離欲的清淨,入流成就的聖人最基本的特徵即是身心尊重於法而符合於戒律,是自然的相應於法而嚴持戒律。


對於守戒的行人而言,只有遵守聖者所珍惜的戒律,才得以親近聖者,為聖者所喜,為聖者所樂,入聖者之流。親近善知識,讓善知識所喜所樂還需要在法上的親近。以持法上的戒律來實踐法的價值,這並僅不是送個紅包、買點水果的事。親近善知識需要薰習正法,並守持聖戒。初學的行人即便聽聞佛法僧的內涵,若無戒上的行持,無論如何也是證不了初果;只有對佛法僧戒具有不可動搖的純淨信念嚴持戒律,才有證果的希望。


在家居士只要認真地持守五戒、布施、聞法,踐行四預流支即能證得初果。然當前經濟社會的實際情況,在家居士受持五戒是有現實的困難。古代的農耕社會,由於經濟不發達,受持五戒還是比較容易。現在的應酬,為了工作接待客人都是在大酒店,若說要守五戒的不殺生實為難事,能吃肉邊菜或是三淨肉已經不容易了。


在家居士修學四不壞淨能得證初果,若再開展念施與念天,也便能得證三果。然對於戒德的善持,在現實生活中操作起來實有困難。除非住山修行,有固定的時間在禪修,生活應酬的幹擾因素少,修行已經成了生命的全部,這樣才有可能證三果甚至證到四果。而且,居家的行人在家修禪定有諸多的不便,也可選擇隱居生活,持守八戒、修習六念,這樣即有可能證得三果;若是進修四念處,修習禪定,證得四果也是容易的事。


若僅是求證初果,則不限於在家、出家的差別,更不在戒條多寡的差異,而是在於信心,即不動搖的純淨信念。


如雜788經有云: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正見增上,即是對佛法確信無疑,對四不壞淨非常堅固也非常篤定的一份淨信知見,能引導身心趨向於法、實踐於法、展現於法,故能擁有永遠不墮三惡趣的能力。此份正見並非世間所謂的忠孝仁義,而是正見苦聖諦;奉持忠孝仁義不能證初果,踐行五戒能聖流,戒禁取的內容於此需要明確。


成就四不壞淨的行人,隨其心意而能自得,正是因為持戒能遠離恐怖怨懟的緣故。如雜834經中有雲: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聖弟子成就四不壞淨者,不於人中貧活而活,不寒乞,自然富足。何等為四?謂於佛不壞淨成就,法、僧、聖戒不壞淨成就。是故比丘,當如是學:我當成就於佛不壞淨,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兩千年前的古印度,對於出家修行的比丘而言,託缽乞食固然能得四事的供養。特別是世尊僧團的僧眾,由於世尊的威名遠播,也自然得到了當時的大富長者、婆羅門、剎帝利等社會各階層的信受。於人間中的修行而得四不壞淨,斷除身見苦諦而明確生命的真正價值與意義,於託缽時也能得到相應的四事,故不貧活而活、不寒乞。


然於經濟社會下的行人,即便是成就了四不壞淨,雖於身心上是得到生死的離系,但於生存仍自有其相應的生活,決然不會因為得證入流而便能從平民百姓上升至市長,或從貧窮過日而驟然成為富翁。故四不壞淨成就的自然富足,是內在而非外在,是隨順於因緣且尊重這份因緣,是坦然於因緣下的隨緣度日。


四不壞淨的成就,論容易也不容易,需要通過佛法的抉擇、釐清、認可,產生對法不動搖的純淨信念。佛法僧戒真的清楚了嗎?若是清楚,即對於戒的概念有份清晰,至於戒禁取也便有一份明白。於人世間,並不是所有的戒禁取都不好,如說人世間普遍的道德標準,可能就有符合人天的內容,也能有升天的德行。然佛法中的戒禁取是指:凡與解脫沒有直接相關的都屬於戒禁取。五戒十善與解脫直接相關,能成就四不壞淨,故是戒的內涵。佛教裡特有的概念不可與其他宗教、其他領域的道德標準摻雜在一起;眼睛是不能容有沙子,雖然這是黃金的粉末,但落在眼睛裡也是不舒服的,故對佛法僧戒的概念釐清是相當的重要。


於人間的行世,也自然需要遵守人間的規則,故於佛法中除了五戒之外,對於符合人世間的道德也稱之為善,即世間正見的內容。世間正見與出世間正見中的戒,雖都有五戒十善,然因法的導向不同,故雖同戒然有不同的趨向。出世間正見是趨向解脫,而世間正見是人天善類。對於所謂相關的忠孝仁義,也僅作為世間正見的內容,與解脫無關。行持四不壞淨的人固然需要遵守,然更為重要的是在於五戒十善的踐行;此中輕重有別,輪迴與解脫的差異明顯。





相關焦點

  • 四不壞淨成就長壽,端正色相等功德
    爾時,世尊告離車難陀言:「若聖弟子成就四不壞淨者,欲求壽命,即得壽命;求好色力、樂辯自在即得。何等為四?謂佛不壞淨成就,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我見是聖弟子於此命終,生於天上,於天上得十種法。何等為十?得天壽、天色、天名稱、天樂、天自在,天色、聲、香、味、觸。若聖弟子於天上命終,來生人中者,我見彼十事具足。何等為十?人間壽命、人好色、名稱、樂、自在、色、聲、香、味、觸。
  • 四不壞淨
    學佛應當首先要建立起四不壞淨,即於佛不壞淨,法不壞淨,僧不壞淨,戒不壞淨。對佛法僧三寶建立起足夠的信心,對即使極微小的違戒行為也會產生大怖畏心理,這就是成就了四不壞淨。成就一種不壞淨即有巨大的功德,今生增福增慧,來世必生善道,終成善果,何況於四不壞淨全部成就。  在此基礎上修行,就很容易得到三寶加持的利益,更容易成就。
  • 心上蓮花:四不壞淨
    >
  • 《華嚴經》|信、解、行、證·「四不壞淨」
    一眾往禮大佛過後,來到殿前石旁椅子坐下歇息,友人們靜觀遊人百態,餘則藉此機會,沉思碑上「信解行證」之種種意義。「信解行證」是佛教之學習次第,惟不見於古代佛典,傳說乃唐朝華嚴宗祖師清涼國師為《華嚴經》作注時所提出之綱領,後來成為大乘佛教菩薩踐行過程之說明,復因此四字清晰易記,將學佛之道簡潔概括。
  • 聲聞四果、四不壞信、四預流支
    華譯入流,意即初入聖人之流。二果斯陀含,謂三結斷,貪、恚、痴薄。華譯一來,意即死後生天,再生此界一次便不再來欲界受生。三果阿那含,謂五下分結盡。華譯無還,不再生欲界意。四果阿羅漢,謂貪、恚、痴、一切煩惱永盡。華譯無生,解脫生死結,不受後有。為聲聞乘的最高果位。此中三結者,謂見結、戒取結、疑結。五下分結為欲界之五種煩惱:貪結、嗔結、見結、戒結、疑結。
  • 夢見沐浴噴頭壞了 夢見沐浴是什麼意思
    夢見沐浴噴頭壞了年輕人夢見在沐浴,預示著對某位異性的強烈關注,擔心別人的幹擾使對方失去對自己的好感。如果孕婦夢見自己在沐浴,表示流產或意外。如果是男人,是通姦行為。做過此夢後,做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後行。和別人一起去沐浴,要注意避免與麻煩之人做伴。
  • 了解三寶·之四·隨念三寶(繫念佛法僧的正確方法)
    又謂「十二緣起」之「輪(回)」,「無明是根本故為轂,老死是最後故為輞,其餘十法是以無明為根本,以老死為周邊故為輻。」「把握於緣的慧為法住智」;「世尊以此法住智如實而知彼等(十二支)法,於彼等中厭、離、離欲而解脫,破離斷絕如上述的輪迴車輪的輻。(《清淨道論說六隨念品》)」生死無盡、輪迴不息,如同車輪,無始無終;喻為「破輻」:煩惱永盡,不受後有。
  • 新生代空淨之王:萊克魔淨K9空氣淨化器體驗評測
    因此,也就是說CADR值和CCM值越高越好,而真正能夠做到這兩個指標都較高的空氣淨化器不多,而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得這款空氣淨化器恰恰將各項指標都做到了極致,可以稱說是"空淨之王"——萊克魔淨K9空氣淨化器。
  • 《楞嚴經》遠離塵垢得法眼淨
    二、緣覺涅盤、修十二因緣法可證。三、佛涅盤:修菩薩萬行和十波羅蜜法可證。佛涅盤稱為大涅盤。阿難和諸多的法會大眾,用止觀法,觀佛菩提及大涅盤,猶如有人因事遠遊,雖然還沒有回家,但已經知道回家的路該怎麼走了,也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到家(到大涅盤之家),非常高興。
  • 寧夏抽檢:2批次洗衣液、1批次沐浴露不合格
    此次專項檢查的對象為2019年1-10月因產品質量問題受到消費者舉報的市場主體,產品範圍包括家居用品類、兒童用品類、家用電器類、裝修建材類、服裝鞋帽類5大類。產品質量抽檢採取「靶向性」抽檢的方式,共抽取106個市場主體共320批次產品。經檢驗,合格245批次,不合格75批次,不合格發現率為24.4%。
  • 「四大害蟲」總滅不淨?戶淨驅蟲用品「病媒生物防制」進社區
    ,引導社區居民樹立健康生活方式,12月15日上午,擁有資深「病媒生物防制」的驅蟲用品品牌戶淨在成都某社區舉辦了一場題為「清潔家園,遠離蟲害」的病媒生物防制知識講座,在講座上,戶淨品牌不僅通過提供創新、安全環保、有效的「驅蟲」產品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同時還向公眾普及對於城市生活及商業生產中出現的各種各樣的有害生物的治理知識,傳遞科學驅蟲理念,來自轄區的街道、社區、物業公司的工作人員及居民上百人聆聽了此次講座
  • 佛陀不是「金剛不壞身」嗎?為什麼也會經歷生老病死?
    「說完佛陀並與阿難尊者一起進入了波斯匿王的皇宮,波斯匿王一見是佛陀前來化緣,便立即開始準備各種美食供養佛陀,用過餐後波斯匿王,便拿了一張矮椅坐在佛陀的面前,問佛陀到:」佛陀啊,據說過去所有出現在人間的佛陀,都是金剛不壞之身,可是為什麼我看你已經出現了老態,難道說佛也會歷經生、老、病、死嗎?「佛陀聽後回答道:」沒錯陛下,就像並向您所看到的那樣,佛陀也會和普通人一樣會有生,老,病,死。
  • 灑淨儀規
    灑淨儀規 2009年12月28日 13:39:00 點擊:0次 第一嚴淨道場(一)楊枝淨水  遍灑三千  性空八德利人天  福壽廣增延  減罪除愆  火焰化紅蓮  南無清涼地菩薩摩訶薩(三稱)(二)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三稱)主法云:菩薩柳頭甘露水  能令一滴遍十方
  • 稱為「涅槃四德」的常樂我淨是什麼意思?學佛修行人一定要懂這個
    這樣的話就是密密綿綿的相織,就像織網一樣又織成一個渾濁之體,這就是命濁。我們的命根就是這麼存在的,就是每天靠外在的外境滋養,又真的有個我的感覺,殊不知這所有的感覺就是本來之覺。這個濁是以識因而建立的,就是第八阿賴耶識。我們的命根不是為眾生的總報,所以說六種和合隔而不通,那就是障礙到我們的法身慧命,我們的色身被這個四大的生命給阻隔住了,所以法身顯現不了。
  • 灑淨—弘法寺舉辦法界聖凡水陸大法會燻壇灑淨儀式
    深圳弘法寺隆重舉行水陸法會燻壇灑淨儀式,由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海南省佛教協會會長、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順法師主法灑淨儀式現場水陸大法會燻壇灑淨儀式的信眾佛教在線深圳訊 2014年8月2日,深圳弘法寺隆重舉行了水陸法會燻壇灑淨儀式
  • 雲南景東縣:小小責任牌,壓實「淨餐館」大責任
    雲南景東縣市場監管局以開展餐飲服務環境衛生全改善行動為突破口,在景東縣城城區617戶餐飲經營單位中創新推行《景東縣「淨餐館」雙向責任牌》公示行動。  壓實餐飲服務經營者主體責任,要求餐飲服務經營者嚴格落實「淨餐館」7條指標,認真履行食品安全承諾,嚴格執行「門前五包」責任制。壓實市場監管責任,向社會各界公示市場監管片區的管理人員和監督電話,明確監管職責,履行「四個最嚴」,做好服務承諾。
  • 桂林鬥雞山「變身」淨瓶山
    淨瓶山山形奇巧,山的西北端伸入江中,像觀音大士的淨瓶,半出水面,水上的半邊淨瓶,與水中倒影構成瓶的口、頸、腹,像座完整大淨瓶的絕妙奇觀,故稱淨瓶山。由於此山還沒有開發,周圍環境較差,所以去遊覽的人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