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掉今年夏天最熱門的綜藝邀約後,趙蕊蕊繼續低調地游離在公眾視線之外,流量為王的時代,她知道努力保持高頻曝光,才能不被這個快節奏的世界所遺忘,可趙蕊蕊寧願自己一個人在深圳,安安靜靜地寫書和畫畫。
1981年出生的趙蕊蕊,身高197釐米,是曾經的「天才少女」,也是中國女排黃金一代的主力。
趙蕊蕊與馮坤
因為清秀的樣貌,趙蕊蕊當年也是最受球迷喜愛的偶像運動員之一。
2003年中國女排重奪世界冠軍之後,她成為當時比肩姚明和王治郅的超級明星。
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趙蕊蕊離開了體育圈,放下重重的「王冠」,成為一名職業作家。
「如果給了我機會,我可以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我為什麼不去擁抱它?」
退役後,趙蕊蕊不再追逐著比賽的節奏,現在的生活,都在她自己的掌握之中。
——01——
「還有靠邊兒的位置嗎?」
在深圳一家商場,趙蕊蕊低聲詢問店員,而在得到否定的答案後,趙蕊蕊和身邊的朋友乾脆換到對面的店鋪,終於,趙蕊蕊找到了一個可以把自己「藏好」的角落,她鬆弛下來,笑著招呼著朋友:「這家的椰子雞特別正宗。」
但1.97米的個子還是太惹眼了,很多人好奇地打量著她竊竊私語:「真是好高啊。」
趙蕊蕊1米97的個子和大長腿很惹眼/圖源微博@趙蕊蕊
趙蕊蕊生在排球世家,父親趙懷富曾是江蘇排球隊主力,身高2米,母親王淑英則是前遼寧女排的主力副攻,身高1.8米,這樣的基因,讓趙蕊蕊從小就在同齡人中鶴立雞群。
所以即便隔著十幾米,很多人並不能辨認出眼前這個大高個就是趙蕊蕊,但身高還是會讓她短暫地成為焦點。
而弊端就是:「身高都比別人高那麼多,別人會用一些異樣的眼光在看你,你自然會覺得是不是躲起來會比較好。」
少年時期的趙蕊蕊/圖源微博@趙蕊蕊
這種異樣感曾經讓趙蕊蕊很不適應,孩童時代,身高絕不會是一個女孩子的優勢。至今趙蕊蕊仍然記得小學時,她曾站在滑梯上試著把外衣當做披風扮公主,但一群男孩卻跑過來把她攆了下來:
「你個子太高了 ,像個男孩一樣,哪有資格當什麼公主?快下來!」
「從那以後我本能的抗拒成為公主,」 趙蕊蕊說,「我認為我自己沒資格成為公主,想都不該去想。」
自卑的情緒一旦被種下,生活中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會助它瘋長,趙蕊蕊很快就陷入漩渦中——讀書成績一般,在省隊練籃球也不突出,被教練懟「長那麼高有啥用?」
趙蕊蕊形容,當時的這段日子過的「簡直是在異世界一樣」。
而後來,當她的家人找到江蘇女排,希望球隊能收她時,不到13歲的趙蕊蕊更是得到了江蘇省一位資深排球教練的 「死刑」宣判:「這孩子絕對練不出來」。
青年時期的趙蕊蕊/圖源微博@趙蕊蕊
可能……孩子這輩子就這樣了?
「我是很多年以後才知道這件事的」,趙蕊蕊說,」沒有憤怒,也沒有不屑,我只想問他,『當年為什麼如此篤定地否定我?這樣輕易抹殺掉一個孩子的希望和未來,是否太過草率了?』」
不過好在,作為專業的排球運動員,趙蕊蕊的父母不信邪,而趙蕊蕊則因此得到了人生第一次自主決定命運的機會。一天早上,父親將趙蕊蕊叫到身邊,用冷靜的語氣問她:
「兩條路,一是繼續留在南京打籃球,將來當個大學老師什麼的,平平淡淡過一輩子,這樣也很好。」
「另一條,送你去八一練排球,北京離家遠,一年也見不了父母幾面,但機會也更大,我和你媽都是專業排球運動員,知道排球更適合你。
青年時期的趙蕊蕊/圖源微博@趙蕊蕊
這兩條路,你究竟怎麼選?」
當時的趙蕊蕊,大概並不能理解,這個選擇到底具體有多重要,13歲不到的她自然也不會意識到,這個選擇日後會給自己帶來什麼。
但是,對現狀的不滿和本能的抗爭意識,還是讓她在良久的沉默後選擇了勇敢:
「我去八一隊。」
這個選擇,徹底改變了趙蕊蕊的人生。多年後,趙蕊蕊自己也十分慶幸地說:
」還好,(父母)給了我一些選擇的機會。「
——2——
1999年,「絕對練不出來」的趙蕊蕊入選了國家隊,幫助中國女排拿到亞錦賽冠軍。
2001年亞錦賽決賽,趙蕊蕊第一次首發出場,隨隊獲勝後當選「最有價值球員」。
2003年,趙蕊蕊隨隊11場全勝,時隔17年幫助中國女排再次贏得世界盃冠軍,並當選最佳扣球手。
……
趙蕊蕊2003年作為隊中主力獲得世界冠軍
十年苦練,無人問津的醜小鴨變成了光芒萬丈的白天鵝——趙蕊蕊「火了」。在多年沉寂之後,「女排精神」被趙蕊蕊和她的隊友重新喚醒,而這無論對她個人,對體育界,甚至對全社會,都有有著非凡的意義。
一度以為自己「長得不好看」的趙蕊蕊,也開始被一些媒體稱為美女。
「揚眉吐氣的滋味很爽。」日後在談到自己生涯的巔峰時,趙蕊蕊說,「我會覺得我在場上就要做王者。
然而,此時埋藏在趙蕊蕊心中最深處的擔心與勝負無關。
趙蕊蕊自認不是一個好勝心強的人,但勝負欲卻被她看做是一個運動員的本分,因此她很排斥那些將她當做「花瓶」的言論。2003年,拿到世界冠軍後,趙蕊蕊回到家中。她記得特別清楚,母親正在做飯,她站在一旁突然對母親說:
「人不可能永遠都站在神壇上,永遠都生活在光環下,總要走下來。我只是希望,運動生涯的高峰期,能夠長一點點……」
誰知一語成讖。
2004年3月26日上午,趙蕊蕊在訓練中完成單腳背飛戰術時,聽到刺耳的脆響聲,她低頭一看,自己的小腿居然前後錯開了幾釐米。
其實當時,趙蕊蕊的右小腿脛骨的異樣不適感,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之久,但此前,隊醫將已經開始發生的骨裂誤診為了骨膜炎,只是開了一些鎮痛片來幫助她完成訓練,告訴這是對她骨頭好的藥,還對陳忠和教練表示趙蕊蕊是想偷懶。
趙蕊蕊職業生涯歷經多次手術
本可以避免小問題變成了一次可怕的意外,而當時距離奧運會開幕只有不到半年。
「痛苦的不光光是身體,更因為(骨折)是在一個輝煌的狀態,03年剛打完,大家都對你有了一個了解,也認可了你的實力,不會再認為趙蕊蕊是個花瓶,突然這麼一個傷病一個災難降臨,是不能接受的,可是你又必須要學會去面對。」
前三天趙蕊蕊完全躺著的,但又不能完全靜養,傷腿要有越多的運動促進血液循環才會長得越好。她忍著疼,把腳放在牆上,用腳後跟去撞牆,讓骨折斷端有一種承受力,但是又不會傷害到它。
「腿全是紫色的,疼得我冒虛汗。」
最終,趙蕊蕊如願站在04年奧運會的賽場上,她說這是老天的奇蹟。
但奇蹟只有三分鐘。
2004年8月15日,中國女排在雅典奧運會首場對陣美國女排。僅僅經過140天恢復訓練的趙蕊蕊首發出場,但在跑一個「背飛」落地時右腿再次骨折。
趙蕊蕊在奧運會上再次受傷
「我怨老天,你為什麼降這個災難在我身上?」
但比災禍更可怕的事情還在等待著她,而她也早已預言了這一天的到來。在女排奪冠的新鮮勁過去之後,嘲諷她「躺拿金牌」的言論多年不絕於耳。
直到5年之後的2009年,趙蕊蕊面對無休止的嘲諷和陰陽怪氣終於忍無可忍,發表了一篇用她自己的話形容是「像拿著刀」一樣的博客,認真逐一反駁了網友的謾罵和攻擊,並在一天後曬出了自己腿部的8個鋼釘、1塊長鋼板、X光片。
「如果大家都認為我這樣拿冠軍是輕鬆的話,那獲得冠軍的運動員都應該會樂意跟我換吧?」
「但我相信,不會有一個人願意的。」
直到現在,趙蕊蕊會不經意的揉一下自己的腿:「畢竟做過手術,有的時候走多了,坐久了,腫脹感酸脹感就會比較明顯。」
其實,趙蕊蕊並沒有真的責怪誰。即使是那篇被她自己認為言辭激烈的博客,全文也都只是在就事論事的辯解,連半句兇狠的話都沒有。
陳婷是江蘇交通廣播電臺的體育專項記者,認識趙蕊蕊已經十餘年,私交甚篤,在她看來,趙蕊蕊換位思考的能力和意識遠超常人,這也讓她對生活中發生的一切都保持了豁達的心態。
「蕊蕊是一個自我調節能力特別好的人……遇到不開心的事她也需要傾聽者,但我覺得在她自己說的過程中,她往往就已經能夠很好地去調節消化。」
「有一次談到她受傷,在那一刻我感同身受,突然有流淚的衝動,然後她還反過來安慰我。」
趙蕊蕊與陳忠和及女排隊員/圖源微博@趙蕊蕊
2017年,在香港的世界女排大獎賽上,作為嘉賓,趙蕊蕊和時任中國女排主教練陳忠和再度相逢,一起喝茶時又聊起那次傷痛,陳忠和不停的懊悔嘆氣,趙蕊蕊含著淚說:「我從未記恨您,在這件事上我也不恨任何人,我早已放下了這件事,您為何還放不下呢?
「雖然我經歷了很多的挫折和苦難,但是我也得到了很多,當然我也付出了,但是你要想到還有很多人付出了,他們並沒有得到,所以我覺得我非常幸福。」
——3——
趙蕊蕊這樣形容自己:「我其實是個心軟的人,但我也足夠堅強」。而陳婷則說她 「骨子裡特別有主見。」
但在退役後做出離開八一「鐵飯碗」轉業的選擇,然後遠離家人獨自去深圳專注寫作,這樣的決定還是太出人意料。
「很多人勸我不要拿自己的人生賭氣……畢竟,走有走的瀟灑,留有留的好處……(其實)有這麼一個鐵飯碗,(我)沒理由放棄,就算有些領導有讓我轉業的意思,但他們也不敢明目張胆地趕走奧運冠軍。」
趙蕊蕊說,「但可能是因為我的叛逆期來的比其他人晚……所以寧可自己遞辭呈,也不想被人炒魷魚,這是我守住自己尊嚴的最後辦法。」
「不安感還是會有……尤其是工資醫保停掉的那天,我清醒地意識到:接下來一切真的要靠自己了。
寫作對趙蕊蕊來說並不是一個毫無準備的選擇,早在09年做雙膝手術時,趙蕊蕊就嘗試開始創作自己的第一部小說。不過在趙蕊蕊之前,中國還沒有過一個運動員轉型成為作家,尤其在出版行業不景氣的當下,對她這種半路出家的素人作者來說,想做到更是難上加難。
但趙蕊蕊還是義無反顧的走向了這條路,並且把自己生活重心移到了深圳:「家人都覺得我腦子是不是壞掉了。我就跟我的父母說:『我的人生我自己把握,不管將來生活是好是壞,我都不後悔我當初的選擇。我會為我的生活負責。』」
——這句話,正是後來趙蕊蕊問起父母為什麼要讓她13歲就為是否去八一做抉擇時,他父親的回答:
「你要為你自己的將來負責。」
深圳這座城市的風格,和天秤座的趙蕊蕊有著許多相融的地方,這裡既有科技金融公司,又有度假的好地方,動靜皆宜,很多人來這座年輕充滿活力的城市追尋夢想。
「深圳這裡很舒服,對皮膚也好,對我的傷病也好,傷病在冬天那種刺痛感就會比較明顯,這邊相對就會好很多。」
趙蕊蕊沒有異鄉人的漂泊感,她很快學會了粵語,甚至到了忘記自己不是廣東人的程度。一次坐車聽廣播,香港的節目大誇王一梅,趙蕊蕊興奮的錄下來準備發給對方,點發送前才想起來王一梅聽不明白……
「我13歲從南京到北京,天南海北到處闖蕩,四海都是我的家,我到哪裡都覺得很能適應,找到自己就是那種歸屬感。
事情很快就走上了正軌。
2011年,趙蕊蕊出版處女作科幻小說《末世喚醒》。2012年,出版第二本科幻小說《彩羽俠》。2016年,出版長篇動漫小說《懸夢迷蹤》。2018年,出版自傳《夜越黑 星星越閃耀》。
8年時間,趙蕊蕊一口氣寫了四本書,連書中的插畫大部分也是趙蕊蕊自己的作品。
「作為運動員,我能完成一本書,我為自己感到驕傲,至少我堅持了,對我來說這就是一個最大的禮物。運動員都是很聰明的,只是他們在青春的時候,用了更多的時間去訓練比賽,沒有把精力放在學習,所以不代表沒有去學習,就代表他們沒有思想。」
「(寫作上)我也沒到那個程度,(寫作)真的很難,(靠寫作)真的會餓死的,但我也有別的工作,我可以平衡。「
如今趙蕊蕊的確開始找回自己因為體育而擱置的人生,她留了從小想留但留不了的長髮,學會了化妝,把一天安排得井井有條,上午看書寫字,最近又師從畫家馬勇,接受專業的繪畫訓練,到了下午,玩玩動森,做做飯,一天忙碌而又自在。
趙蕊蕊筆下的陳忠和/圖源微博@趙蕊蕊
她說她渴望林清玄《你心柔軟,卻有力量》帶來的感覺:「很淡雅,就像春天你坐在樹下,天上有小鳥飛過,前面有一條小溪,還有微風,而且他的一些觀點都不是說那種,具有很猛烈、衝擊性地撞擊你心中的那種狀態,而是輕輕拂過,但是又留下很深的印象。那種思想境界超然脫俗,非常嚮往。」
千裡之外的家人當然也會惦記她,逢年過節趙蕊蕊回去一起吃飯,臨走時,姐姐經常嘮叨著:「你一個人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但趙蕊蕊不怕自己一個人,也從不勉強自己結束一個人的狀況。
「任何事情都不要委曲求全,朋友跟我講,他說婚姻就跟選鞋子一樣,合不合腳只有你自己知道,衣服大了一點,小了一點還能湊合著穿,鞋子可不是,很磨腳的,會磨破的,很痛的,你走不了路。」
一個人生活的趙蕊蕊,把家布置的溫馨實用,她為自己定製了與身高匹配的廚具,享受給自己做飯的樂趣。
一個人生活的趙蕊蕊,也並不寂寞。她鮮少發朋友圈,但熱衷於在微博上和網友互動。幾乎每條網友評論她都會回復。
自己想要的生活——38歲的作家趙蕊蕊,在退役後終於找到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