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吃雞」遊戲的風靡盛行,使多少男女老少各路玩家沉迷於吃到雞。在海南人的心中,「吃雞」的情結絕對不亞於遊戲裡的玩家,他們一年到頭都在吃雞,就好比是北方很多城市,無論是逢年過節還是家庭日常都要煮餃子一個道理。
幾個月前正值秋招,簡歷、寫稿、面試、生病等等各種事情接踵而至,Angie簡直是焦頭爛額。但也有幸遇到了自己的伯樂,想到畢業之後自己有可能將來要到海南生活工作,於是拉著小姐妹趕緊安排了一次海南餐,讓自己提前適應一波。
當時點的是海南雞米飯,海南餐以清淡甜鮮為主,Angie生性嗜辣,在四川生活了好幾年,每次都是香辣甚至特辣,也沒覺得飯菜有大家說的那麼辛辣。所以前幾口是真的吃不慣,但後面感覺肉質滑嫩,皮薄骨酥,倒也覺得還蠻好吃。
然而Angie本篇中要給大家介紹安利的並不是「吃雞」遊戲本身,也不是自己當時為了品嘗海南餐點的海南雞米飯,而是馳名中外的海南傳統四大名菜之首——海南文昌雞。(註:海南傳統四大名菜分別為文昌雞、加積鴨、東山羊以及和樂蟹。)
文昌雞是海南獨有的肉雞品種,是散養的,最早出自文昌市潭牛鎮牛鎮天賜村,此村盛長榕樹,樹籽富含營養,雞食落地榕樹籽而肥,放養數月再籠圈於安靜避光之處。而這裡獨特的飼養方式以及地理位置氣候等也造就了文昌雞的優質肉質特點。
現代的養殖,雖然沒有那麼多榕樹籽可喂,但卻也是十分講究的。須於山場樹林之中放養,令其採食到充足的野果以及、蟲、蜢等動物蛋白,一早一晚,還得餵養小量大米、糠和番薯之類的農作物。放養6個月後再連續育肥一個月,雞就可以宰殺食用啦~
說起文昌雞還有個典故呢!相傳明代有一個文昌人在朝為官,由家回京時帶了幾隻雞供奉皇上。皇帝品嘗後大讚道:「雞出文化之鄉,人傑地靈,文化昌盛,雞亦香甜,真乃文昌雞也!」文昌雞由此得名,譽滿天下,此村也因此得名天賜村。
文昌雞的烹調方法與其他白切雞沒有太大的區別,白切看似簡單,實則不易。因為要的是純純粹粹的原味,不能像川菜那樣靠調料調配,雞的月齡、烹飪時的入水溫度、時間、冷卻方式等等,稍有差池,就會影響到烹飪後的食用效果。
食材第一,佐料輔之。文昌雞的蘸料,一般以姜蔥為主,加以蒜泥、白糖、精鹽以及新鮮桔子汁或檸檬汁,同時配以雞油雞湯精煮的米飯,俗稱「雞飯」。 肉質滑嫩,皮薄骨酥,香味甚濃,肥而不膩 ,甚至在香港、東南亞一帶備受推崇,名氣頗盛。
「不食文昌雞,枉到海南遊」、「無雞不成席」,所以今天你吃雞了嗎?正值冬天,是到海南旅遊的熱季,所以到海南玩耍過冬的可一定要品嘗一下這道名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