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雲禾甸鎮大營土陶在本地區及周邊地區很有名氣,也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據調查統計,以大營村為中心的約1.5平方公裡的地域內,分布著規模不等的古址20多座,均屬「龍窯」,其中多數已廢棄不用,現在還在使用的有5座。大營土陶以自己獨特的造型和別具一格的凸線花紋飾綴形成自己特有的藝術風格,質樸地顯示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明顯的時代特徵。大營土陶神氣活現,造型奇特,「土」的可愛,「俗」的天真,充滿了藝術的感染力。大營土陶不僅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文化價值、歷史價值、經濟價值,還具有實用價值,主要是民間使用,普通、純潔,讓人用著雖然沒有那種奢華感,卻很是親近、踏實。由於大營陶器的氣密性好,其使用價值更是獨樹一幟。做出的醃菜酸香可口,藏出的酒口感綿長、醇厚,蒸悶出的雞肉香氣四溢,烤出的茶芳香而純,特別受人們歡迎。
祥雲草帽既時髦,又文雅,傳遞頂戴者的諸多個性,遠近聞名。尤其是近幾年來,隨著市場的拓展,採用進口純木漿及各類天然環保材料為原料,經民眾手工精心編織而成的祥雲草帽,登堂入室,身價陡增,深受人們喜愛。
祥雲草帽,創造了一個很大的草帽市場,村民們把編織的草帽辮趁著趕集天,成捆挑到收購處換成現錢。除草編辮子有名以外,在工藝上,摸索創造出了麥草燻蒸技術。這一絕活使麥草色澤一致,並發出銀白色光彩,提高了草帽質量。多年來,草帽編織者們無論是麥種的選擇,還是麥稈的收割,以及燻蒸、篩選都嚴格按照工藝要求來做。目前已形成編織、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在草編製品公司廠房裡,隨處可見員工們正將從農民那裡收購來的草帽辮,加工成天然環保,抗紫外線,款式新穎時尚,質感獨特的祥雲草帽,有的還加上裝飾,打上「七彩祥雲」的字樣,銷往全省各地以及四川、江西、廣西,有的還遠銷泰國、緬甸、越南等國外市場。
如今,祥雲草帽又創新工藝、增加新款式,開發了男女童式草帽、禮帽等產品,深受國內外客戶的歡迎。在祥雲,編草帽成了生活與習俗的一道文化景觀,一代代祥雲人很自然地進行著草帽民俗文化的傳承。這麥稈編出來的文化,是歷史與自然賜予祥雲的一份特殊禮物。
祥雲冬桃--2015年度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
冬桃產業在祥雲不斷興起,迅速發展到8000多畝,成為祥雲高原農業產業中的一枝奇葩,隨著部分冬桃開始掛果,在豐富消費者食品需求的同時,也增加了果農的收入,成為祥雲農民脫貧的又一優勢產業。
祥雲縣地處北亞熱帶盆谷地區,大部分地區屬北亞熱帶偏北高原季風氣候區,冬春恆溫,夏秋多雨,乾濕季分明,非常適宜冬桃種植。祥雲各個鄉鎮的農民,也將目光轉向了冬桃種植。
祥雲種植出來的冬桃果型大,肉質細膩,甜度適中,耐儲存,果色美,深受消費者喜愛,產品不但供給省內各州市,還銷往北京、上海和四川等地。
蒼山西部地區,下村鄉盛產金銀花
金銀花,又名忍冬、銀花、雙花等,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藥。它性甘寒氣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金銀花既能宣散風熱,還善清解血毒,用於各種熱性病,如身熱、發疹、發斑、熱毒瘡癰、咽喉腫痛等證,均效果顯著。根據2005年新版《中國藥典》,金銀花為忍冬科忍冬屬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乾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
米甸核桃是雲南省大理州祥雲縣米甸鎮的特產。米甸核桃盛產於金沙江流域,以個磊、殼薄、仁白、無汙染、質優而著稱,屬天然之珍品。「米甸核桃」為綠色食品,產品遠銷日本、韓國及歐美等國。
米甸鎮是祥雲縣一個以白族為主的鄉鎮,兩邊群山連綿,中間梯田萬頃,形成獨特的峽谷氣候,境內物產豐富,而讓米甸名氣更大的則是核桃產業。米甸鎮充分發揮全鎮52萬畝廣闊山場、獨特立體氣候和種植歷史悠久等優勢,全力以赴發展核桃產業,通過重品質,強推介,打響「核桃之鄉」品牌。
米甸鎮核桃產業的興起有10多年的歷史。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米甸鎮充分利用適宜核桃生長的獨特氣候,大力發展核桃產業,如今已形成產、供、銷一條龍的經濟發展鏈,成為米甸鎮一個經濟支柱產業。目前,全鎮累計種植核桃151143畝、1511430株,人均佔有核桃達5.3畝、53株。2013年核桃產量達3200噸,產值達7552萬元,人均核桃收入達2574元,實現核桃仁加工1000噸。
米甸核桃有皮薄、仁白、味美、油性適中、營養豐富等特點,曾在1998年全國泡核桃品種資源評比中獲優質獎,是深受廣大客商喜愛的綠色食品,產品遠銷日本、韓國等國家。
酸煮谷花魚
春裡棠梨花,夏秋谷花魚,」每當深夏秋來到祥雲縣的城川、雲南驛、禾甸、米甸四個壩子,又可以美滋滋地品享韻味特美的酸煮谷花魚了。
「谷花魚」並不是獨指某種魚類,而是生長在夏秋水稻田裡的魚類泛稱。
稻花盈盈飄香時,它們也在稻棵裡成熟了,肥肥胖胖的一尾尾,肉嫩骨軟。此時,人們只需提一隻彩色塑料桶,拿一把綠篾竹篩,踩彎草埂子,扒開田間一個口子,隨著田水過篩,那烏色的銀色的桔紅色的油黃色的花不溜秋的谷花魚兒,就在篩子裡歡蹦亂跳。提回家,用深井泉水衝洗乾淨,在鍋中煎得兩面焦黃時,把準備好的開水「猛火摻湯」,民間稱「雷滾鍋」。以東山彝家用土鍋熬製的楊梅醬調味,並佐以本地產青椒絲,再以成段的大蔥和細碎的芫荽添色,令人饞涎欲滴。因為只有在雨水富足、稻糧豐收的年頭才可能有谷花魚,因此品嘗谷花魚,其實也就是品嘗豐收的喜悅。
此信息僅供參考,如有需要修正的地方,可以留言提醒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