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第六屆中國非遺博覽會現場。)
長江日報-長江網10月23日濟南訊(記者馮愛華 通訊員劉甜甜)「太精巧了」「讓人眼前一亮」……23日,第六屆中國非遺博覽會在泉城濟南開幕,現場展出來自全國的84個非遺項目,北到黑龍江、南到海南島,大到整張的羊皮筏子、小到指頭大小的剪紙螳螂,非遺項目精華薈萃,更有格薩兒史詩、華陰老腔、寧夏口弦、徐州香包、河南猴加官、濟南皮影戲等傳承人現場展示技藝。武漢剪紙在展廳入口的醒目位置展出,精巧的工藝、創新的題材令現場觀眾嘖嘖稱讚。
(圖為毛明月創作的英模人物剪紙長卷。 記者馮愛華 攝)
「武漢剪紙的特點是刀刻為主,畫面細膩、線條流暢,人物形態生動、神情逼真」,武漢剪紙非遺傳承人毛明月向記者介紹,他花數月時間創作了18幅英模人物長卷,包括張富清、袁隆平、鍾南山、張定宇等人物肖像。同為武漢剪紙傳承人,沈松柏此次帶來了不少創新題材的剪紙作品,「比如新武漢印象系列,黃鶴樓、漢口江灘、琴臺大劇院等等,我希望用剪紙的藝術形式表現『武漢每天不一樣』」。
(圖為小觀眾被沈松柏的剪紙螳螂吸引。 記者馮愛華 攝)
「奶奶,這個咬人嗎」,武漢剪紙展位前,把剪紙螳螂放在手上的小朋友擔心地問。栩栩如生的螳螂、龍蝦、蚱蜢剪紙,讓觀眾們嘆服「太精巧了」。山東藝術學院大一學生劉星冉感慨,第一次見到這樣細緻逼真的剪紙作品,與北方剪紙是不一樣的風格,「太美了,讓人眼前一亮」。
【編輯:張玲】
【來源:長江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