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因在Model 3車型上混用HW2.5與HW3.0晶片生出的「減配門」風波尚未平息,又有車主投訴稱在官方網站上買到了特斯拉認證的二手事故車,這家在中國虜獲了大量粉絲、車主,闖過各種「快捷通道」的企業,何時才能學會面對消費者坦誠無欺?
近日,韓先生向藍鯨汽車記者投訴,稱自己花38萬元在特斯拉官方網站購買了一輛由特斯拉認證的二手Model S車型,在用車2個月19天裡,陸續發現大小20餘項問題,甚至曾險些發生交通事故。
由於對這輛二手車的安全性有懷疑,韓先生通過第三方權威機構對該車進行鑑定,鑑定結果是:該車左側c柱及c柱外板有切割焊接,存重大安全隱患,屬於事故車。
在此之前,特斯拉方面並未如實告知韓先生車況。在多次協商未果下,韓先生一紙狀書將特斯拉告上了法庭,該案目前已由北京大興法院受理,估計四月底五月初開庭。
特斯拉相關負責人回應藍鯨汽車記者稱,「我們跟韓先生已經進入到訴訟階段,估計很快就要開庭了,我們尊重國家的裁決,尊重國家的法律。」
對此,嶽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嶽屾山律師分析道,特斯拉銷售人員告知車主其官方認證二手車不存在重大事故、水泡火燒和結構性損傷等問題,但該車輛之後被第三方鑑定機構鑑定為事故車,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條和第五十五條的規定,特斯拉的行為涉嫌虛假宣傳和欺詐,需承擔「退一賠三」。
官方認證二手車存事故,2個月維修7次
2019年6月1日,韓先生通過特斯拉官方網站以37.97萬元訂購了一臺特斯拉官方認證二手Model S汽車。
韓先生表示,這輛車是一臺官方認證二手車,售前銷售多次向他承諾並確認,該車經過官方全面原廠檢測、300多項權威檢查、原廠翻新,不存在重大事故,水泡,火燒,結構性損傷等問題,且該認證車延續原廠質保,並享受相關延長質保。
但在交車當日(2019年6月5日12點),韓先生便發現左後車門無法打開,此時的他已騎虎難下。
(韓先生與特斯拉籤訂的購車合同。受訪者提供)
根據雙方籤署的合同顯示,特斯拉規定,「在任何情況下,我司都不會對產生於本協議的任何附帶損失、特殊損失或間接損失承擔責任,如我司應承擔責任,則責任上限為退還第一筆付款。」這意味著,此刻若要退車,韓先生只能收到第一筆付款10萬元。
無奈之下,當天下午2點韓先生完成了過戶,並在交付完成後,當天去了服務中心進行維修更換。
(使用車輛過程中,車輛提示出現各種問題。受訪者供圖)
本以為,從此便可享受新車帶來的便利,但令韓先生沒想到的是,有關車輛的毛病紛至沓來——後來用車的2個月19天裡,陸續發現大小20餘項問題,韓先生為這些問題去特斯拉港旺服務中心進行維修多達7次。
更危險的事情發生在2019年8月24日晚,韓先生駕駛這輛Model S汽車在天津當地一個多車路段行駛中,車輛突然癱瘓,電門、剎車全部失靈,險些發生交通事故,而當時車內還有300公裡的續航裡程。
「現在想想都後怕,若真被追尾了我都不敢想像會發生什麼。」韓先生事後回憶道。
拒絕提供車況確認書,第三方機構鑑定為事故車
在這輛二手Model S前前後後多次出現毛病之後,韓先生對特斯拉官方所宣傳的「全面原廠檢測,原廠翻新」的可靠性、真實性產生了質疑。
其一,韓先生至今未收到特斯拉提供的車況確認書以及車況檢查報告。韓先生多次要求特斯拉方面出示證明車況的書面文件,但均以失敗而告終。銷售人員向韓先生表示「認證二手車沒有車況確認書」,並繼續向韓先生保證該車不存重大事故、火燒水泡車以及結構性損傷。
2019年10月29日,韓先生在當地市場監管局的幫助下,才看到這輛二手車的車況說明:官方檢測報告稱該車「確實發生過事故,但否認存在結構性損傷」。
為確定該車輛是否安全,11月5日,韓先生委託天津萬豐機動車鑑定評估有限公司對該車進行鑑定——該鑑定公司具備司法鑑定資質,擅長二手機動車評估鑑定。
(第三方機構出具的鑑定報告。受訪者供圖)
鑑定結果顯示:該車左側c柱及c柱外板有切割焊接,此處為車身一體框架,如有切割焊接就會破壞車身一體結構性,存重大安全隱患,屬於事故車。
拿到鑑定結果後,韓先生找到上述銷售人員要一個說法,此時該銷售人員一改往日保證口吻,承諾該車無重大事故,水泡,火燒問題,卻隻字未提「結構性損傷」。
車主將特斯拉被告上法庭,合理要求「退一賠三」
鑑定結果一出,韓先生決定向特斯拉維權。11月28日,韓先生一紙狀書將特斯拉告上了法庭。請求法院判令特斯拉返還原告購車款37.97萬元;賠償原告三倍購車款113.91萬元以及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在嶽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嶽屾山律師看來,特斯拉銷售人員告知車主其官方認證二手車不存在重大事故、水泡火燒和結構性損傷等問題,但該車輛之後被第三方鑑定機構鑑定為事故車,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條和第五十五條的規定,特斯拉的行為涉嫌虛假宣傳和欺詐,需承擔「退一賠三」。
不過,韓先生維權之路卻頗為曲折。
起初,由於該臺車過戶地點、發票、產權證、打款等事項均在天津公司辦理,且天津起訴便利於法院取證,同時,特斯拉合同也明確標註,特斯拉北京有權把法務問題轉移給任意一家特斯拉公司。韓先生便在天津法院起訴。
然而,雙方在法庭上進行了第一次交鋒。特斯拉請求法院轉移管轄權,案件由北京大興法院審理。無形中增加維權時間和成本。
最終迫於無奈,韓先生在天津撤訴,重新到北京起訴。據他透露,該案目前已由北京大興法院受理,現剛分配法官,估計四月底五月初開庭。
對於這樁糾紛,特斯拉相關負責人回應藍鯨汽車記者稱,「我們跟韓先生已經進入到訴訟階段,估計很快就要開庭了,我們尊重國家的裁決,尊重國家的法律。」
官方認證不應成為營銷工具,特斯拉對待車主欠缺真誠
一直以來,相比新車市場的暢銷,新能源二手車供需市場卻持續低迷,保值率也一直走低,而特斯拉卻是個「例外」。究其原因,特斯拉保值率高,離不開特斯拉回收自己的二手車。
2015年4月,特斯拉推出了保值承諾服務,即車主貸款購車三年後,若車主有出售車輛的意向,特斯拉會在審核條件通過的情況下以約50%的購車價格回收車主的Model S。
同年5月,特斯拉啟動二手車業務,開始自己銷售,並為二手車主提供了為期4年或5萬英裡的有限質保服務。
發展二手車業務,對於特斯拉而言,一方面成為特斯拉新的收入來源;另一方面,有利於維持特斯拉品牌高保值的形象,進一步反哺新車市場,為特斯拉吸引潛在客戶;第三,作為該產品的生產商,特斯拉擁有技術專利,有能力進行產品質檢,認證二手車也更有保障。
因此,儘管售價比其他二手車平臺更高,但仍不乏像韓先生一樣的客戶,出於對「官方」權威的信任,外加提供質保、享受免費超充,選擇在特斯拉官方購買二手車,
原本韓先生的本意是「花錢買個安心」,但特斯拉卻破壞了這種信任。